又到挖冬筍季,婁底大媽上山挖冬筍,結果……

2020-12-17 婁底新聞網

又到一年一度吃冬筍的季節,冬意漸濃,山上的冬筍也已經悄悄孕育生長了!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一想到美味的冬筍炒臘肉,就讓人垂涎三尺,引得人民紛紛上山挖筍。

大自然賦予美味的冬筍,但挖筍的時候也暗藏著危險,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就接收了幾位因挖冬筍受傷的病人,甚至還有骨折的病人,婁星區的周大媽就是其中的一位。

「冬筍就沒挖到,腳就摔骨折了,還是打電話給我,我把她從山上背下來的,這下好了,一時半會連路都走不了了…」一提到周大媽挖冬筍,他的丈夫滿是抱怨。12月11日,周大媽像往年一樣在山上挖尋冬筍,可是今年挖冬筍的人比往年多的多,尋找了好幾處她都沒有挖到筍,當她翻過一座峭壁準備去另外一座山上挖時,一不留心滑了一腳,連人帶工具摔了下來。

一陣劇烈的疼痛後,周大媽右腿無法站立,她自感大事不妙,馬上打電話給其丈夫。丈夫背下山後,火速趕往婁底市骨傷醫院,經檢查,周大媽的右跟骨粉碎性骨折。

挖冬筍是一項有趣也挑戰體力與技術的戶外活動,冬筍味道雖美,但上山挖冬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雨水天氣,山路溼滑,儘量不要上山;

尋找冬筍的時候,儘量繞開懸崖峭壁處;

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站的角度與力度,以免腰部受傷;

如不慎從高處摔下來,儘量不要翻動,旁人也不要隨意移動傷員,尤其不能亂搖傷者頭部,隨意背起傷者,這樣會加重患者傷情,應第一時間撥打120,等待專業急救人員救治。(通訊員 李中連 周紅)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挖冬筍是上午挖好還是下午挖好?怎樣才能找到冬筍?
    冬筍,具有嬌嫩清脆、口感帶甜,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的綠色食材。冬筍是楠竹在立冬前後發育生長成的筍芽。而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趙前兩天曾寫了一篇《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反響強烈。
  • 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
    坐標:江浙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我國南方盛產竹,南方的冬天,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冬筍,尤以江浙為甚。因為「冬筍與其搭配食物中無論葷素,皆可調和,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冬筍做菜,其色澤清爽淡雅,其味道清馥芬芳;嫩、雅、淳、脆、香、甘、爽,怎麼形容都不過分。冬筍吃法有很多,葷素皆可搭配。由於冬筍含天冬醯胺,配合肉類烹飪更加鮮美。
  • 冬筍好吃難挖,農村小哥教你如何找到冬筍容易挖回家
    初冬之初,成群的農民跑上山,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還是眼看著千裡之外,只要有竹林,就會不時地動蕩不安。到哪裡有竹子,農村的人就知道是挖竹筍,冬天叫挖冬筍,春天叫挖春筍來區別。春天的嫩芽長出來很容易找到,但是冬筍藏在地下。與兩者相比,冬筍更受歡迎。山上有許多竹子樹。
  • 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
    摘要: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文/農夫也瘋狂進入12月份以後,農民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農活可幹,在南方有些農民就會去山裡採挖一些草藥來賣錢,也有些農民回去農田裡面挖泥鰍、黃鱔。不過更多的農民會去竹林裡挖冬筍,有技術的話一天能挖到三四十斤,按照今年的行情來看,一斤冬筍在市場上售價是20元左右,這樣一天下來至少能掙五六百塊錢。
  • 有一種過年叫「回老家,挖冬筍」,冬筍好吃不好找,怎麼能找到?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過年習俗,有一種過年叫做「回老家,挖冬筍」,過年的味道是由一盤冬筍炒臘肉開始的。冬筍好吃不好找,怎麼才能快速找到呢?冬筍,顧名思義,就是長在冬天竹林裡的竹筍。冬筍鮮美可口,吃起來很脆,我最喜歡的就是冬筍炒臘肉,可好吃了。但是想挖到冬筍卻沒有那麼容易,小時候看到爺爺上山挖冬筍,很輕易就能挖到很多,這次回家我親自上山去挖,卻沒有找到幾個。
  • 郴州又到了挖冬筍的季節!新鮮的冬筍,你準備好了嗎?
    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山上到處長著大量的竹子,有竹必有筍。「挖光冬筍,促發春筍」,雖然採挖冬筍影響竹子繁殖,但合理採挖不僅可以保證竹子正常生長,還可以為自家餐桌上添一道好菜。
  • 冬筍哪裡去挖?餘杭山裡人傳授這樣挖:一挖一麻袋,一挖一麻袋!
    還沒吃到今年最新鮮冬筍的小夥伴們可以扛把鋤頭來餘杭區鸕鳥鎮裡的山裡竹林挖冬筍會蠻有趣味哦冬天上山的人少,也無人打理,雜草很多,冬筍難挖難找,要有訣竅。但是外來遊客也不要心急,如果想體驗挖筍樂趣的,可以聯繫鸕鳥鎮內的民宿農家樂業主,他們都會親自或者找人帶路,如果獨身上山不僅容易跑空,也容易有危險哦!
  • 挖冬筍有哪些方法
    挖冬筍是一門系統學問,因此學會挖冬筍,必須從竹子生長特性上下功夫,才能成為有老經驗挖筍人。冬筍肥大,數量多,要求滿足三個條件:1陽光充足,土溫度高;2水分充足,保水性強;3土肥疏鬆,保水保肥;有三個條件,冬筍一般有裂縫,有的冬筍出土一點,最好挖。
  • 又到了挖冬筍的季節,挖筍老師傅總結了幾點經驗
    一到冬天,喜歡挖冬筍的小夥伴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冬筍味甜,與臘肉簡直是絕配,是人間難得的美味,但是挖冬筍沒點技巧,就只能空手而歸,今天1位挖了10年冬筍的老師傅,教了我幾點技巧。冬筍炒臘肉1.看竹葉青綠狀況一般挖冬筍,首先得先看看竹葉的顏色,通過竹葉的顏色來判斷底下有沒有冬筍,如果竹葉是青綠色的
  • 冬筍什麼時候挖合適?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
    而如今禁獵了,野兔、野雞、野豬都成為了保護動物,所以這些不能吃了,但是冬筍卻是可以吃的。不過冬筍好吃不好挖的,它是長在地底下的,沒有經驗的話,是一般找不到的。那冬筍在什麼時候挖最合適呢?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呢?我們不妨聽聽有經驗的農民怎麼說。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竹林的地下都是有冬筍的,一般只有在兩三年以上的楠竹林子裡,也就是毛竹林子裡才有。
  • 挖冬筍(文/範泊靜)
    年事已高的鄰人告訴我,老老少少,凡能走得動的,扛得起鋤頭的,大都上山挖筍去了。今年是出產冬筍的大年,隨便在竹兜旁動幾下鋤,有可能挖到筍子。冬筍價格也還不錯,好的時候賣到七八塊,最差也賣到二塊多。懂找竹鞭走向,體力好的人,一天挖個百十斤,是常有的事。收入算下來,也有兩三百。山裡人,收割完晚稻,採摘完山茶子,一年的農事算是基本完成。從農曆十月,一直到來年的正月,是漫長的農閒時光。
  • 還不會挖冬筍?老表無償告訴你秘訣!一挖一個準!
    挖冬筍技巧,一學就會,一學就能用!廢話不說,直接乾貨!!1,挖冬筍,看山勢,山徒不平,先出谷地。挖冬筍技巧,一學就會,一學就能用!2,上山先找母竹,母竹看疊葉的翠綠成度。3,找到母竹,看母竹的最下一枝丫方向4,找到母竹最下枝丫方向,母竹筍鞭基夲就是這方向。
  • 湖南懷化:我要上山挖冬筍了,你去不去?組團吧?
    現在冷空氣來襲,冬雨淅瀝,那些埋藏在地底下的冬筍們,也是卯足了勁,將自己餵養得肥肥胖胖的!就等你去挖掘了!你會去嗎?在懷化,大片大片的楠竹林,那可是冬筍最好的誕生地了!隨便找片竹林,看準有蓬鬆的地面,一鋤挖下去,你期待的幸福生活就這樣來了!在懷化,冬筍做菜的方式可是很多的!
  • 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
    在小趙的家鄉,湖南常德,雖說不是「竹木之鄉」,但是不缺竹,以楠竹、水竹居多,村民上山挖冬筍也是常事,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今天的話題——冬筍!竹子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有竹就有筍,在筍中分為冬、春筍。冬筍質地白嫩,筍踢肥大,殼成金黃金色,在寒冬出竹筍是竹子的生長規律。為何會有冬筍?
  • 又到了挖冬筍的季節,宜賓人嘗鮮了嗎?
    竹筍大家都吃過,但是在我們南方,有一種特殊的竹筍,這種筍只在冬天生長,冬天一過便沒有了,因此得名冬筍。冬筍由楠竹的竹鞭長成,一般埋藏在土裡,只冒一個小尖出來,不容易發現。想要吃到這種美味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在竹林裡撥開層層鋪就的竹葉,仔細的翻找。冬筍藏在地下,找到它需要耗費一番心力。挖筍首先要看竹林的顏色,顏色較深的楠竹比較老,它的根系才會長冬筍,然後再順著竹鞭的方向尋找,冬筍就長在竹鞭的兩側,有冬筍的地方地面上會有小小的裂縫。
  • 農民教你挖冬筍,簡單省事又省心
    而在農村裡面,說到吃火鍋,那必須要搭配冬筍呀,洗乾淨的冬筍下到火鍋裡面,味道簡直是好極了,脆脆的、很新鮮,非常爽口。但是這麼好吃的食材,在農村怎麼才能得到它呢?關於這個事情我專門去請教了一個很會挖冬筍的老農民,他告訴了我挖冬筍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只要注意這些事情,可以讓我們一天挖一籃子的冬筍都不是什麼問題。
  • 我看與你有緣就把這本《挖冬筍秘籍》傳授給你!
    如果你還沒有吃到今年最新鮮的冬筍,趕緊的帶上小鋤頭到竹林裡挖冬筍去吧!別一到那挖了就捨不得回來哦! 看 天 採挖冬筍的時間一般為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初冬時期天氣溫暖的年份,冬筍要提早挖,在竹筍休眠後,冬筍停止生長時開始採挖。
  • 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冬筍是毛竹竹鞭上的萌芽在適宜的地溫、溼度和陽光的作用下,提前萌發膨大在冬季土壤中長成的筍苞,一般筍苞會長大到長15一20釐米,直徑10釐米左右,一旦筍苞受氣候變化就會再次進入休眠期
  • 挖冬筍想同時搞野豬,被大哥一臉嫌棄後學到了挖筍技巧
    最近各大平臺都有挖冬筍的視頻,老婆催我也回老家去挖一點冬筍。這個周末,聯繫好住在農村老家的大哥,說要回去挖冬筍。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呢?我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冬筍真是難找,但是難不住在老家的大哥,他告訴了挖冬筍的一些要點:觀察竹子先看竹葉。抬頭看一下竹葉,黑綠色竹葉下面一般有冬筍。再看竹尖。再看竹尖,竹尖朝向哪一邊,冬筍就在地上哪個方向。又看鬆土。有筍的地方的土壤,一般會隆起,用鋤頭輕輕扒開,土質一般很鬆散。挖筍技巧。
  • 生活小知識,挖冬筍有方法。
    作為一個新手,如何才能挖到冬筍?1.第一,選竹林地。冬筍的生長規律,是一年多一年少,所說的大年小年。要選2到4年的楠竹,竹葉茂盛,竹子有幅度的彎曲,竹鞭就發達,竹鞭上就會長有冬筍。重點是,整片楠竹林,看起來很旺盛,葉片厚且顏色深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