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0-12-19 倪翱躍原創作品

夜。酒後。送別朋友。

音樂頻道,「雲朵點讚中國」,是歌手雲朵的專輯,歌聲裡是所有正能量的歌曲。雲朵,刀郎的學生,「雲朵音」的首創者,用音樂走在自己人生裡的人。

她的師傅刀郎,《2002年第一場雪》,以及和雲朵的歌曲《愛是你我》,成為卡拉OK經典曲目的人,卻被迫消失。作為旁觀者,我們無關對錯,只知道音樂無國界、無門派,只有耳朵。

隨之「雲朵點讚中國」的是「音樂公開課」,看到久違的阿魯阿卓。

歌手阿魯阿卓,國家級選手,貴州畢節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2010年全國青歌手電視大獎賽流行唱法金獎;2009年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唱法金獎獲得者。

阿魯阿卓和同伴在唱著點讚時代的歌曲,與她同臺的還有很多新生代歌手,競爭異常激烈,國家級選手與新生代同臺,技術技巧、年齡人氣在同臺。

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級選手,與完全不知名的歌手,層出不迭的新老交替,變幻著螢屏。

實際又何止是螢屏,哪個行業不是一樣?

競爭無處不在,挑戰時刻影響。

無法等待。活著,真不容易。

行業、年齡、技能、更新換代,讓我們目不暇接。

新時代,生存方式在挑戰。

準備好了麼?所有一切都是挑戰。

技能恐慌——第一次讓我們重新審視過去,學到什麼,掌握什麼,還會什麼。離開平臺,我們是誰?讓你離開,還敢說不麼?當我們在等候機遇的時候,回首我們在錯過再錯過中再次錯過了。人生不堪回首,沒有等候,只有奮鬥才有屬於自己的夢。

年齡恐慌——再次讓我們重新審視,從頭再來的時候,我們還有面對過去榮譽的時候,面對生存和家庭的交織麼?當我們再次遞交求職報告的時候,心中還有忐忑麼?社會還會有更多地接納麼?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去深思,人生還有多少個重來,讓我們再次抉擇?

觀念恐慌——拘囿於一隅一地,一方狹窄天空,我們早已習慣於安逸,習慣於舒適,既不奢求奮進,也不奢求與改變。庚子年,新冠以及今後所有我們未能預知的變數,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問你,而是直接淘汰。今天,我問你過去的經驗、過去的認知還可靠麼?

現實恐慌——當一種改變,需要資金、需要資源、需要一種隨機生存的能力的時候,我們面對現實,還能夠剩下什麼?家庭需要支撐、生活需要繼續、壓力需要堅挺、未來需要奔跑。我們無法停下時光,便只有讓自己在現實中抓住漂浮的舢板,一直劃向不會沉沒的彼岸。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沒有救生圈和救援隊,只有眼看著你自救的無聲巖石,以及隨時可以吞噬你的浪潮,你的每一種意念,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無法等待,自己的人生自己主宰。

日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人生,更多時候是沒有紅綠燈的路口。

在沒有紅綠燈的時候,我們該適應的是什麼規則?

機遇與挑戰同在,把握自我把握未來,就是我們必須點讚的生活。

生活從來沒有苟且,只有遠方。沒有夢的時候,我們創造夢;沒有光的時候,我們把自己變成月光,照亮你我也照亮別人回家的路。

不要期望廉價的同情,所有同情憐憫的背後,都是索取。與其讓人居高臨下的蔑視,不如站在高處讓人高攀不起。奮鬥的路也許艱辛,無妨: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這樣說的。我們相信即可!

2020、12、7

相關焦點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①。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②?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③,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④,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作品簡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由蘇軾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一首即興感懷之作。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①。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②?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③,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④,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風雨中行走,乃平生常風,任其自然,有何可怕?表露「我心坦然」的態度。「也無風雨也無晴」,將全詞意境和情緒作一總收束。通過冒風雨前行的活動經歷,悟出人生哲理,表明處世態度。此詞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注釋】①吟嘯:拉長高聲吟詩。 ②芒鞋:草鞋。
  • 每日竇摘|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就把蘇軾笑傲風雨的心理狀態全寫出來了。寫到這裡,蘇軾仍然想強調自己對外界幹擾的無視,接著又畫了一幅自己雨中獨行的自畫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拄著竹杖,穿著草鞋,自認為這遠遠勝過騎馬。再來「誰怕」兩字,簡潔有力,擲地有聲,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毫不在乎,這個反問的語氣,更有一種對急雨的蔑視。
  • 回首向來蕭瑟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結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他是說,我回頭看我走的這一生,心很靜,也無所謂了。心靜,則物靜,則事靜。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⑻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裡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製成的雨披。⑼料峭:微寒的樣子。⑽斜照:偏西的陽光。⑾向來:方才。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⑿也無風雨也無晴:意謂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 回首向來蕭瑟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步步踏踏實實的走著,這一生遇到過多少風雨雷電,任憑它們如何呼嘯著衝過來,都是一襲蓑衣迎來送往,我自巋然不動心靜如空。凌厲寒冷的風吹來,疏散了醉意酒醒了許多,微微有些冷,一抬頭,卻看見山頭的夕陽歡笑著迎接我,已是雨過天晴。回首看看此前風狂雨驟的林間路,一切都恢復了平靜,就像我剛剛的心情。喝了酒吟出的詞多少有了些瀟灑醉意,卻字字都是最真實的情緒。
  • 《陳情令》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郭敬明有一段話說: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很好的記錄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歡回首自己來時的路,我不斷地回首、駐足,然而,時光扔下我轟轟烈烈地向前奔去……對於過去這個詞彙,誰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執著而終該做到的,也應該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談及蕭瑟,十六年前的魏無羨,卻比蕭瑟還要殘酷一些。他經歷過的是雲夢的血天一色,是亂葬崗的絕境,是不夜天之上的生死浮沉……他的往事紅塵,拼湊起來的是無盡悲涼的故事。從滿眼星光到心如死灰是他過去最深刻的經歷。
  • 蘇軾的《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於一次野外郊遊時,東坡先生在一開頭的詞序中就說: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所以,我們就知道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了。寫於什麼時候呢?寫於淋雨的整個過程中。
  • 千古風流句: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就像當年的蘇東坡在沙湖道中遇雨,待風雨過後,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遂寫下流傳千古的《定風波》,全文如下:《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而名動京城,因反對王安石新政而被迫離京。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在的風雨無需掛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即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既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的「誰怕」。「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 【好詩】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 定風波 蘇軾(宋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莫要聽那風雨瀟瀟穿林打葉的聲音,何不吟誦著詩句悠悠然信步?
  • 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且從容!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感悟: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為旁觀者,我們無關對錯,只知道音樂無國界、無門派,只有耳朵。隨之「雲朵點讚中國」的是「音樂公開課」,看到久違的阿魯阿卓。當我們在等候機遇的時候,回首我們在錯過再錯過中再次錯過了。人生不堪回首,沒有等候,只有奮鬥才有屬於自己的夢。年齡恐慌——再次讓我們重新審視,從頭再來的時候,我們還有面對過去榮譽的時候,面對生存和家庭的交織麼?當我們再次遞交求職報告的時候,心中還有忐忑麼?社會還會有更多地接納麼?
  • 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豁達的極致是平靜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的第三年,作者與朋友春日遊玩,突遇大雨,朋友皆狼狽,唯獨作者安然自若。
  • 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豁達的極致是平靜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態度吧。我們來到人間,晴天固然可喜。晴天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心情輕鬆愉悅。
  • 草書詩詞作品「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歷經芳華,寵辱不驚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為了最後的尊嚴,只有豁達面對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最終的歸宿,也只有自己的心靈了。離烏臺遠去了,可是那股腐朽味卻怎麼也揮之不去,印刻在午夜夢回的一場噩夢,想忘總也忘不了的,就像一隻烏雞,縱使毛扒光了,肉燉爛了,可那種印在骨頭裡的烏黑卻是除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