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會杭州,不僅經濟發達,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蹟,使其成為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在杭州市區,除了雷峰塔、靈隱寺等蜚聲海內外的景點,還隱藏著一些不為眾所周知的名勝古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清末巨商胡雪巖的故居。
胡雪巖故居坐落在杭州市西湖風景區的元寶街,這條窄窄的小巷兩頭低中間高,呈元寶狀,故得名元寶街。雖然胡家豪宅佔地達10.8畝,大門卻不像權貴巨富之家那樣寬闊和氣派,而是一座典型的杭派石庫門,代表了中國人「不露財不露富」的內斂思維方式。
胡雪巖被稱為紅頂商人,是因為他官居二品,擔任的是江西布政使賢(相當於現在管民政的副省長),但只是虛職,並有去上任。這座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豪宅,是其事業巔峰時期耗白銀300萬兩,歷時三年建造而成,清朝同治皇帝還御賜匾額「勉善成榮」,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
整座宅院由芝園和十三座樓閣組成,每一座樓閣都有極其精美的木雕和彩色玻璃。其中的正廳百獅樓,因二樓欄杆上用紫檀木雕刻了一百隻小獅子而得名,是胡雪巖待客、議事的主要場所。正廳內一張直徑2米的紅木圓桌,據說是杭州最大的紅木桌。
在宅院的西側有一處佔地約兩畝的園林,胡雪巖為紀念他的父親胡芝田,將其命名為芝園。該園林由北京皇家園林設計師親自設計,園內小橋流水、迴廊相連、曲池相通,怪石嶙峋,極具江南風情,據說僅太湖石就造價10萬兩白銀,其中一座假山還鑿刻有國內現存最大的人工溶洞。
芝園裡的御風樓,曾經是杭州城最高的建築,其名字來自於蘇軾的「我欲乘風歸去」,登樓遠眺,可一覽杭州城景。樓下的水池中間建有一座晴雨亭,據說是給當時的伶人們表演所用,其名取自蘇軾的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胡雪巖非常喜歡這座園林,甚至平時還住在園林裡,與御風樓相對的紅木樓,就是當時胡雪巖的辦公地點。整座樓全部以紅木打造,窗戶玻璃均為法國進口,用料和工藝的奢華程度堪比故宮。據說二樓臥室內的一張八寶床,比當時皇帝的龍榻還要珍貴。
胡雪巖一生妻妾眾多,僅姨太太就有12個,家族後裔多達500餘人。其中最受寵的一位羅四夫人,不是四姨太,而是家中排行老四。胡家的財政全都由她保管,她居住的載福堂,全部採用南洋進口的金絲楠木建造,可謂寸木寸金、價值連城。
1875年,這座位於元寶街的府邸建成,1885年,胡雪巖因為收購生絲失敗,在窮困潦倒中死去,期間不過十年的光景。胡雪巖去世後,故居幾經易主,建築損毀嚴重。1999年初,杭州市政府投資6億元重修胡雪巖故居,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復原,並於2001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