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對臺工作的總體要求,不斷推進魯臺經貿領域交流合作,雙方合作不斷豐富深化,成效顯著。
一、2013臺灣·山東周暨第十九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在島內成功舉辦,在兩岸工商業界產生廣泛影響
10月29日,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等在臺北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等親切會見。
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率山東省經濟文化交流團赴臺灣,以「走親戚、交朋友、促交流」為主題,成功舉辦「2013臺灣·山東周暨第十九屆魯臺經貿洽談會」(以下簡稱「山東周」)。經貿活動是本次山東周活動的重要內容,活動期間共舉辦80餘場多層次、寬領域的經貿交流活動,並考察了鴻海集團、臺達集團、義聯集團、隆順漁業集團等臺灣知名企業集團。
10月29日,山東周主題活動「2013山東周—兩岸合作發展論壇」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連戰、林中森、王志剛、許勝雄、張平沼、郭臺銘等知名人士,臺灣重要工商團體、大企業負責人460人到會。郭樹清發表主旨演講,就進一步深化魯臺交流合作提出擴大貿易合作、拓展雙向投資、深化服務業合作、加強農業漁業合作、增進人文交流五點建議,並鼓勵支持增加對臺灣先進技術及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採購,魯臺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在農漁業、金融、流通、醫療保健、觀光旅遊、創意產業等重要領域推動魯臺企業主體間合作取得實質進展。
在臺中,「2013臺灣·山東周—兩岸新興產業合作論壇」吸引了魯臺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輕工、生物技術、醫藥等行業企業320餘人參加,就共建合作園區、在山東建設產學研合作中心、建立魯臺確實互通的「魯臺新頁」網絡平臺等達成協議。山東省副省長夏耕專程參會演講,並與臺中市市長胡志強會晤,商討了兩地合作事項。夏耕還實地考察鄉林集團建設項目,出席臺灣中通汽車實業公司產品發布會。
10月30日,山東省副省長夏耕等在臺中出席兩岸新興產業合作論壇。
在高雄,交流團參訪了前鎮漁港和隆順漁業集團、義聯集團,受到包括義聯集團林義守董事長、臺灣漁會黃一成理事長及農漁民代表在內的南臺灣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專程從臺北趕到高雄出席「南臺灣·山東合作發展交流會」,他表示,山東與高雄在社會、文化、經濟事業、養老醫療等方面應展開深入合作,此次山東周活動必能促進兩岸多元交流,成為兩岸交流典範。
在花蓮,郭樹清與花蓮縣縣長傅崐萁共同參加了「山東·花蓮有機農業合作暨農技培訓啟動儀式」,見證雙方籤署休閒農業、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市場流通、有機農業、複合農業等5類農業策略聯盟合作協議。
山東15位市長也同期赴臺,參與「2013臺灣·山東周」各項主題、專題活動。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率團在臺舉辦「架兩岸金橋 促共同發展—兩岸金融合作懇談會」,並先後與藍天集團、鴻海集團、義聯集團、南仁湖企業、鄉林集團、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丹尼斯百貨、中信金控等10餘家企業進行了交流洽談。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率團在臺期間,舉辦「青臺現代服務業交流研討會」等專題活動,並與臺灣知名工商團體進行了深入探討,拓展深化了合作領域渠道,推動一批大項目取得實質進展。
據統計,山東周活動共籤約合同28項,合同臺資額10.19億美元,籤署合作協議76項,涉及臺資額38.85億美元,合同涉及農漁業、食品加工、LED上下遊產業、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零售物流、城市綜合體建設等領域。
二、魯臺高層團組互訪頻繁,有力推動魯臺經貿合作取得實效
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在濟南會見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率領的參訪團。
山東良好的投資環境也吸引了大批臺灣工商團體、知名集團企業負責人來魯參訪。7月,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率團來魯,考察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了解山東服務臺商臺企工作。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在濟南會見了林中森董事長一行;9月,三三會會長江丙坤率臺灣企業界人士來訪,表示山東發展有速度、有質量,將鼓勵臺灣有實力的企業在山東加快布局發展;年內,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和協海峽金融控股公司總裁鄭逢時、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臺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及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電電公會秘書長陳文義等也相繼到訪山東,就加快山東省政府與鴻海集團戰略合作、建設齊魯金融商貿產業城等事項進行深入探討。
6月2日,濟南市委書記王敏等在新竹出席濟南高新區與群成科技公司項目籤約儀式。
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臺北向吳伯雄榮譽主席介紹青島團中的企業家。
2013年,山東省共組織660團3250人次應邀赴臺參加經貿活動,比上年增加17.2%和28.5%,其中副廳級以上領導帶隊的有114團,團組層次和專業化程度不斷加強,魯臺高層互訪逐漸走向機制化、常態化。
2月,山東省委常委顏世元率團赴臺,參加了花蓮—濟南直航啟動儀式、中國重汽與臺灣合作項目籤約儀式等,與臺灣三三會、工業總會、港都會及東元集團、旺旺集團、耐斯集團、鄉林集團、薇閣基金會等一批臺灣行業組織、著名企業就擴大在山東投資、合作有關事宜聽取意見、進行商談,推動魯臺在更高層次、更深領域的交流合作;5月,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率濟南市城市發展交流團赴臺,舉辦「2013濟南臺灣產業合作交流會」,推動臺灣金融商貿產業城、群成科技公司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線項目、旺旺集團增資等共17億美元的項目;5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團赴臺,出席海峽兩岸城市發展論壇,推介了2014青島園藝博覽會,召開了青臺工商團體座談會,分別與臺灣貿易中心等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了涵碧樓、臺北國際金融中心等一批在青島建設、在談合作項目;濟寧市委書記馬平昌等各市主要領導先後帶隊赴臺,實地了解臺灣知名企業發展情況,推動了一批優質臺資大項目落地山東,進一步擴大了魯臺合作發展的規模和領域。
三、臺灣貿易中心青島代表處正式掛牌成立,魯臺工商團體合作日益密切
臺灣貿易中心在青島設立代表處。
9月23日,臺灣貿易中心青島代表處在青島成立,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臺灣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出席開幕典禮。臺灣貿易中心青島代表處是臺灣貿易中心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在大陸設立的第4家代表處,服務轄區包括山東、河南等省份,串聯起大陸東部主要經貿圈。青島代表處的成立,也增進了山東與臺灣貿易中心的合作關係。2013臺灣·山東周期間,山東省貿促會與臺灣貿易中心籤署了《深化經貿合作備忘錄》,雙方除將共同持續舉辦臺灣名品展等各類展會,推動赴臺採購和推廣合作項目外,也將共建魯臺中小企業經貿交流和市場開拓平臺,使魯臺經貿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岸中小企業主。
2013年,通過各類經貿交流活動,山東與臺灣知名工商團體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臺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工商建研會、三三會、電電公會、青創總會、臺中磐石會、臺南港都會、臺灣省農會、臺灣省漁會等20多個臺灣工商團體、行業公會熱情參與到山東周活動中,與山東各部門共同主、承辦了多項主題、專題活動。山東省經信委與臺中磐石會、中華兩岸企業發展協進會在兩地企業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在開展產業合作與交流互訪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
四、魯臺經貿合作模式不斷創新,重點園區、重點領域合作加快布局
2013年,魯臺經貿合作克服了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的影響,臺商投資額穩步增加。全省全年新批臺資項目108個,合同利用臺資額21.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額13.1億美元。截至年底,累計批准臺資項目8494個,實際使用臺資額214.82億美元,居全省利用外資第3位。2013年,山東與臺灣進出口貿易額47.5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出口15.7億美元,增長1.5%;進口31.8億美元,增長22.3%。
山東省委常委顏世元在臺北出席中國重汽與臺灣大益公司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目前,臺商在山東投資逐步呈現一產穩步增長、二產結構優化、三產快速發展的合理結構。中國重汽、浪潮集團、中通汽車等省內國有、民營企業與臺灣同業間在農漁業、汽車零部件採購組裝、測試封裝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一年來,魯臺經貿合作逐漸放棄耗資源、拼政策、比人脈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而轉向緊緊圍繞各地產業規劃、市場潛力,瞄準產業鏈發展或政府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逐步探討科技園區合作、產業鏈整合、共建大型製造基地,科技人才交流等各類新型合作模式。7月,臺灣中部科學園區在德州經濟開發區設立科學園區;10月,淄博市高新區在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設立「齊魯科技園」並於山東周期間開園。魯臺將以放大產業互補優勢,做好產業配套服務,在合作園區內實現臺資企業集群發展。12月,威海市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籤署合作協議,依託山東農友科技集團建立魯臺技術轉化中心,為企業進行產業技術服務,協助企業建立產業上中下遊價值鏈,促進企業提高產業競爭力。煙臺冰輪集團、蓬萊匯洋集團等先後在臺灣設立辦事機構,擴大市場合作。
金融領域交流合作有新突破。7月16日,由山東省金融辦、山東省臺辦、濟南市政府主辦的「兩岸牽手?資本融通—2013魯臺(濟南)資本市場對接交流論壇」在濟南舉辦。論壇活動對加強山東與臺灣資本市場的對接合作,促進駐魯企業利用臺灣資本市場融資和臺灣資本對魯投資,共同推進兩岸金融行業進一步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0月30日,由濟南市政府、山東省金融辦、山東省臺辦、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主辦,臺灣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協辦的2013臺灣·山東周專題重要活動「架兩岸金橋·促共同發展—魯臺金融合作懇談會」在臺北舉行,百餘位魯臺證券、期貨、保險、銀行、投資信託行業的企業家就兩地資本融通展開互動交流,此次懇談會是魯臺間參會金融機構規模最多、金融合作交流最深入的一次;山東周期間還舉辦了「魯臺金融業早餐會」,聽取15位臺灣金融業界知名人士對加快魯臺金融合作發展的意見建議。
2013魯臺(濟南)資本市場對接交流論壇會場。
8月,山東省政府制定《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引進金融投資類機構,加強跨區域金融合作,做好對「走出去」企業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鼓勵性政策。年內,山東還放開臺資企業設立、參股小額擔保公司的限制,在此契機下,魯臺金融業合作不斷提速。富邦金控、永豐金控等負責人先後來魯參訪,就設立「魯臺產業投資基金」為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融資服務、在山東設立分支機構等事項進行深入探討;臺灣國泰世華商業銀行青島分行近期正式籌建,成為繼上海分行之後,國泰世華在大陸設立的第二家分行;而山東省內部分企業、臺資企業也在探討在臺灣上市,利用兩岸資本市場,加快自身發展。
五、魯臺農漁業合作協調機制啟動,農漁業合作取得積極成果
魯臺農漁業合作聯席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
經山東省政府批准,6月,由山東省臺辦、省委農工辦、省財政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等12部門單位共同參與的魯臺農漁業合作聯席會議設立,並正式啟動魯臺農漁業合作工作協調機制。該聯席會議的設立,主要是為集中研究、制定、指導魯臺農漁業合作重大事項和相關政策,促進魯臺農漁業領域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和常態化,以對臺交流促進山東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提升。建立魯臺農漁業合作協調機制,將整合山東與臺灣農業交流合作的相關資源,務實確定臺灣相關合作部門,暢通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效率,並加強對重點投資合作項目和示範基地的支持服務。
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對煙臺大櫻桃進行檢驗。
在合作協調機制的推動下,繼2012年山東梨穗成功輸臺後,2013年6月,山東煙臺大櫻桃進入臺灣市場,實現大陸水果首次出口臺灣市場。4月,第二屆海峽兩岸休閒觀光農產品交流會暨第十四屆菜博會臺灣農產品精品展示展銷會在壽光舉辦,來自臺灣雲林、臺東、嘉義、臺南、屏東、南投、桃園、高雄等縣市的10餘種時令水果、近200種農產品深加工製品參加了展示展銷,展位達到88個,這是2006年臺灣特色農產品首次亮相菜博會,時隔7年後再次亮相。5月,泰安市臺辦與新泰市政府共同舉辦了「2013中國·新泰櫻桃節暨臺商經貿合作洽談會」並舉辦項目籤約儀式,共籤約臺外資項目10個,合同利用臺外資18.55億美元。9月,濟南市在濟陽縣舉辦了「2013濟臺食品業合作交流月」互動,首批邀請臺灣19家知名企業和配套企業,39名集團總裁、公司董事長及企業高管參加活動,搭建平臺,推介濟南。
10月31日,郭樹清省長等與花蓮縣傅崐萁縣長出席山東-花蓮有機農業合作暨農技培訓啟動儀式。
2013臺灣·山東周期間,濰坊市政府與花蓮縣政府啟動山東·花蓮有機農業合作暨農技培訓,成立了山東(濰坊)與臺灣(花蓮)農業技術交流合作中心,濰坊農技中心與花蓮農會籤署《農業策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向第一批參加農技培訓的濰坊學員代表頒發了結業證書。蓬萊山東匯洋集團與臺灣漁業集團籤署合資合作協議,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捕撈金槍魚並加工銷售,臺灣大眾銀行也提供4000萬美元貸款,用於建造2艘1200噸美式金槍魚圍網船,這也是山東省內首家獲得臺灣銀行融資的項目。12月,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專程來煙臺參訪,臺灣省漁會與煙臺市漁業協會籤訂了漁業交流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擴大船舶製造合作規模,廣泛開展海產品捕撈和深度加工技術合作。
六、山東對臺通航口岸和直航航線增加,魯臺往來迅捷宛若比鄰
威臺空中航班正式開通儀式舉行。
2013年,山東與臺灣空海直航工作持續推進,魯臺人員、貨物往來高度便利化。2月,濟南—花蓮實現直航,山東省委常委顏世元到花蓮參加了直航啟動儀式;5月,臺灣長榮航空公司開飛高雄—濟南客運直航航班,進一步密切了山東與南臺灣的聯繫;10月,山航開通青島—臺中直航航線。年內,威海成為新增兩岸空中直航點,12月31日實現首航。2013年,魯臺空中客運直航往返航班2470架次,運送旅客3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其中,從山東去臺灣旅客16.9萬人次,從臺灣來山東旅客17萬人次。從各直航點來看,濟南往返臺灣1028架次,運送旅客13.7萬人次,青島往返臺灣962架次,運送旅客14.7萬人次,煙臺往返臺北478架次,運送旅客5.4萬人次,威海往返臺北2架次,運送旅客307人次。
山航濟南-花蓮直航班機在臺灣花蓮機場降落。
至此,山東省已擁有4個空港(濟南、青島、煙臺、威海),10個海港實現對臺直航,成為目前大陸對臺直航點最多的省份之一。魯臺往返航班每周達52個,日均運送旅客1000多人次。
(山東省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