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美食地理:臺南小吃尋味

2021-01-15 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臺灣上映了一部頗為賣座的美食電影《總鋪師》。「總鋪師」,臺語發音近似「tong pu sai」,意思是宴席中做菜的主廚。電影中的化骨通心鰻、雞仔豬肚鱉、菜尾湯……不知道賺了影迷們多少口水。這部電影的靈感正是來自於黃婉玲的《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一書,而那些古早味的老臺菜,也是由她費盡周折為劇組尋來做法。電影帶起了一股老臺菜的復興熱潮,十幾年來一向孤獨地搜尋、整理老臺菜譜的黃婉玲,突然獲得了許多關注。


黃婉玲

黃婉玲的外祖父家,號稱「南瀛第一世家」。「臺南縣是先民最早登陸之處,地理位置又位於全島之南,因此雅稱為『南瀛』。」柳營劉氏在臺灣的興起,是伴隨著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而開始的。到了第五代,劉家已經非常繁榮。當時的家主劉全看好臺灣製糖業前景,將擁有的三四公頃土地全部改種甘蔗,興建糖廠,開設糖行,還將糖銷往大陸。清同治九年即1870年,劉全去世後,大家族分為六房,祖宅被改建為一座規模宏大的祭祀堂,就是如今位於臺南市柳營區士林裡的劉家古厝。

黃婉玲在外祖父家非常受寵,上小學之前,她常被劉家的親朋長輩接去住,幾乎很少呆在自己家裡。她父親是菲律賓華僑,生活方式已經完全西化,舅舅們家卻還守著老府城人的一些飲食規矩。清政府在臺南設臺灣府,為全臺首府,因此老臺南的中心區域赤崁樓一帶被稱為府城。黃婉玲外祖父家的舊宅就在赤崁樓邊上,只可惜在1945年臺灣光復前三個月被拆掉了,舊址變成了停車場。「老一輩府城人簡直就把飲食當藝術看,除了色、香、味、形樣樣講究外,一些基本該有的禮數、禮儀一樣不能馬虎,我想這正是府城貴族傳承下來的一種風雅的生活態度。」比如香腸一定要切片,整條上桌是十分粗俗的;飯菜堆滿一整碗會被視為「乞食飯」;孩子們上學帶的便當,要乾爽、整齊、講究擺盤配色,會出汁的菜是不能放進便當的。


黃婉玲的烹飪課

黃婉玲說自己本來不懂什麼是臺菜,家族歷史啟示了她,臺菜的精髓乃是「移民精神」,「我們有漢族血統,我先生有滿人血統,是鑲黃旗,又有南洋血統,他的奶奶是南洋人。我們家還有平鋪血統(臺灣最早的原著居民)、荷蘭血統、日本血統。到我兒子身上就是大匯合。臺灣就是這樣,充滿了衝突。但是最後它一定有辦法融合。臺菜也是這樣的。各地的菜系在這片土地迅速蔓延且發展,時而獨立,時而融合,這也是臺菜獨有的寬廣精神。」為此,她還專門寫了一本《府城世家尋味之旅》,因為「這裡是故事的發源地、成長地,現在卻什麼都不見了。臺灣的年輕人應該了解我們曾有過的故事,無根的臺灣人只能跟著別人瞎起鬨。」 

當我們提出推薦餐館的請求時,黃婉玲是拒絕的:「這是我至今不曾做過的部分,因為我個人認為,如果我無法保證對方明天依然保持好品質,這樣的情形下我就不做推薦。請理解我這一點堅持。」幸而,她又主動提出,可以帶我們去品嘗府城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小吃,於是我們也得以到那些隱匿在民巷小街的老店裡一探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在地味道。

黃婉玲說,想嘗到古早味糕餅,就去臺南的百年老菜場「東菜場」,找一家「萬香餅鋪」。她有些興奮地描述,那裡的紅龜糕、發糕、肉包式壽桃都還保留著傳統手工做法,老闆已經是第四代傳人,拿手的雞隻餅和龜仔餅,更是她在別處再也找不到的味道了。只是到了店門口,我們卻被意外地告知,店主不久前剛因中風去世了。黃婉玲大吃一驚,「這位師傅才50多歲,正當壯年,向來身體健康。他答應過我,明年要來烹飪教室幫我教雞隻餅的做法,還說退休後要跟我學做臺菜。怎麼會?」她摟著哭紅了眼的老闆娘,輕聲安慰,心裡卻不住嘆息:「凋零!又凋零了!」轉回頭,她在Facebook上義務地為師傅剛退伍回家的小兒子、年輕的第五代吆喝,希望他能更有動力將家傳手藝延續下去。


黃婉玲和萬香餅鋪的老闆娘

萬香餅鋪的攤檔上,圓形的紅色糯米糕就是紅龜糕,用紅豆沙或綠豆沙拌炒嫩薑末為餡,軟糯香甜,早年沒有塑膠袋包裝,店家會墊上一層香蕉葉,想來更添風味;外形酷似瑪芬蛋糕的是發糕,潔白的米糕上層爆裂如花朵盛放,「花」開得越大,寓意來年越發達,因此家家過年必備。然而,雞隻餅和龜仔餅卻暫時只能聽黃婉玲的口頭描述了:龜仔餅是一款香酥的古早味餅乾;雞隻餅用鳳梨膏做餡,但風味與鳳梨酥截然不同,表皮帶著獨特的咬勁和樸實的麵粉香。因為喜歡鳳梨酥,我對雞隻餅也充滿了嚮往之情,帶著一絲悵惋離開,不知道下次來臺灣,年輕的繼承人是否已經能夠重現父親的手藝了呢?


一攤兩招牌是怎麼回事?黃婉玲告訴我,原來這竟是一家母女檔。

阿粉姨是母親,雖然年近八旬,卻一絲不苟地梳著日式髮髻,頭髮染得漆黑,吹得極漂亮,臉上也帶著精心修飾的白粉妝面。東菜場做為百年老菜場,仍然保留著日據時代的諸多風貌,阿粉姨就是一面活招牌,在她年輕的時代,女人如果不認真梳妝打扮就出門,是極為無禮的一種行為。


阿粉姨

招牌紅茶牛奶,是道地的古早味,牛奶不是用鮮奶,而是用老牌的紅牛奶粉加上埔裡的阿薩姆紅茶茶葉。用奶粉調配奶茶源於時代背景,新式紅茶店早已用鮮奶取代奶粉,但是被固執的阿粉姨保留下來的一杯古早味,現如今卻成了一種難得的趣味。當然,除了紅茶牛奶,也不妨來一杯酸甜潤喉的洛神花茶,又或者菊花茶。紅茶,菊花茶,洛神花茶,冬瓜茶,這是臺灣的四大古早味飲料。

美鳳是女兒,卻遠不如母親那樣引人注目,只是個樸實的中年婦人。油飯在臺南人的生活中有著報喜訊及對神明祈求希望的雙重含義,所以結婚,懷孕,孩子出生滿月,甚至做十六歲成年禮,都有用油飯來供祭神明,以及送油飯給親友分食的習俗。所以對臺南人而言,油飯的滋味就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好吃的油飯一定要挑選臺灣本地產糯米,而且放置一年左右的米更好過新米。油飯的風味則來自於紅蔥頭,一定要將紅蔥頭爆香,然後逐一加入蝦米、香菇、魷魚、肉絲爆香,只用一點醬油和調味,然後用小火慢熬成肉臊汁,拌入剛蒸熟熱騰騰的糯米。拌的過程還需分兩步,先倒出湯汁將糯米攪拌得色澤油亮、粒粒分明,然後才加入肉臊翻拌均勻。

臺灣的四大古早味飲料,在阿粉姨那裡能喝到紅茶,菊花茶,洛神花茶,至於冬瓜茶,黃婉玲向我們推薦的是這家兩角銀冬瓜茶。這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店名很有趣,據說最早叫「進來涼」,後來臺灣幣制改革,每一杯冬瓜茶的價格正好兩角錢,於是改名為「兩角銀」。這是如今府城為數不多的依然販賣傳統冬瓜茶、冬瓜糖以及冬瓜周邊製品的老店。

冬瓜茶有多款可選,古早味冬瓜茶甜度和口味都比較重,並不易接受;黃婉玲替我們選了半糖的檸檬冬瓜茶,清甜之餘多份微妙的酸香,她教我們,老府城人喝茶飲,最喜歡的就是混著喝,如同調配雞尾酒一般,調配茶飲也是一種講究的做派。

見我一直打量那塊寫有75年老店的招牌,黃婉玲的兒子林子翔便笑著跟我解釋:「我從小就看到那塊招牌了,算一下,這間店應該要有八九十年了。」不僅僅是他,連黃婉玲也是從小吃到大,因為這家店就在赤崁樓附近,「當年這家店在臺南賣的可是高檔的米糕,只因為多了一塊香菇,相對的價格也比別人貴,現在它的價格很平民化,雖然少了香菇,但口味並沒有走調。」

米糕與油飯有相似之處,常常被混為一談,黃婉玲解釋說,臺菜中一道經典的紅蟳米糕,實際上是將紅蟳鋪在油飯上蒸煮而成,本是阿舍家裡給小孩子進補用的菜餚,但「若稱它為紅蟳油飯,感覺就好像價值少了一點點。」


蔡家米糕,一鍋好肉臊是美味的保障

「真的不一樣」的米糕,主角也是糯米配肉臊,但並不事先攪拌均勻,而是等客人入座,先盛出一小碗蒸熟的糯米,現淋上肉臊汁,還要加點魚鬆、花生、醃黃瓜片、香菜。米糕香潤,魚鬆、花生豐富了口感,搭配去油解膩的醃黃瓜片更是恰到好處。米糕份量不大,只小小一碗,我和攝影師不約而同連吃兩碗才覺滿足,黃婉玲在一旁笑咪了眼:「小吃,小吃,就是要少少地吃。」她說,那些大碗大份量的店,一看就知道是專門應付不懂臺南「小吃」規矩的外地人。

當然,蔡記米糕不僅僅只賣米糕,不妨再搭配一碗招牌的四神湯,主要材料是蓮子、芡實、薏仁、當歸,再加上豬腸或者豬肚熬煮而成。四味主料在中藥中稱為「四臣子」,閩南語發音就變為「四神」了,都有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的功能,臺南人注重養生,所以街頭巷尾常常能見到賣四神湯的招牌。

福泰飯桌與蔡家米糕同在一條路上,相距不遠,這裡本來就是臺南小吃雲集之地。店鋪招牌上只有「福泰」二字,黃婉玲解釋,原來這家第一代本是個總鋪師,有紅白喜事相邀時,便出門替人「辦桌」,平時在市場上開一家固定攤檔,便是所謂「飯桌」。


福泰飯桌的風格,很像是一種古早味的自助餐

飯桌可以視為是一種古早味的自助餐,店內牆上雖然掛著一張大大的價目表,但只做為參考之用,大部分的菜色都不在上面,店家每日煮出滿臺菜餚,客人來了現場挑選,賣完就不再做。招牌的肉臊飯是一定要點的,肉臊裡都是肥肉丁,卻香而不膩;配一碗綜合丸湯,有蝦丸、魚丸和肉丸三種。這兩樣都是每日供應,也不怕吃不到。然後再依著當日菜色,點幾樣中意的小菜,滷小腸、白菜滷都很受歡迎,魚餚也值得一試。

臺南人所說的肉臊飯,就是滷肉飯。「肉臊」在本地的飲食中佔了重要地位,油飯、米糕、肉臊飯、肉臊面……處處可見其蹤影,但風味各有不同,黃婉玲說,從肉的切法到製作方式皆有區別,至少有二十種做法,「不同配方所製作的肉臊往往是為了配合不同的點心,所以不同的菜色或糕、粿,若搞錯了肉臊的配方,製作出的點心保證走味。」比如「製作臺式米粉、麵湯,要用中火爆炒含皮豬肉丁,可以炒出夠多的豬油,但不可炒得過度,必須讓豬肉丁還含有一半的油;如果是要做米糕、肉臊飯,則必須將帶皮豬肉丁爆炒至幾乎不含油,如此吃起來才不會有油膩的感覺;而碗粿要好吃,其秘訣也是在炒好的肉臊要與米漿拌勻,這肉臊又有兩、三種做法。至於肉粽米粒要吃起來更香,根本無需借重醬油膏提味,那鍋肉臊汁就扮演靈魂角色。」

肉臊好不好,第一直觀的判斷是看顏色、質地,好的肉臊醬色紅亮發黑,手工剁成的肉丁油潤分明;反之,色澤淺、沒油脂、湯汁過多爛爛糊糊的肉臊,按黃婉玲的話講「都是淋巴!」原來用的是豬脖頸肉,此處淋巴腺較多,被稱為糟頭肉。


福泰飯桌

最好吃的一種肉臊稱為「豎臊」,「那是因為要把一甕一甕的肉臊擱在陰涼處,就好像肉臊被罰站在牆角般,又必須隔三到六個月才能食用,所以被稱為豎臊。」教會黃婉玲做豎臊的大姐對她千叮嚀萬囑咐:「豎臊不能拿來賣。」因為做法太費功夫。「製作豎臊的步驟不難,只是必須中規中矩,偷懶馬虎不得。首先把切好的肉仁下鍋用中火爆出油,期間必須不斷用鏟子翻攪,逼出每塊肉仁的油,並不斷將逼出的油倒入旁邊備用的鍋子盛裝。五斤的肉仁要炒到完全逼不出油為止,又要顧到不可炒焦了,花了我一個半小時,之後將肉仁倒出來,再另起鍋爆蒜頭。蒜頭呈金黃色香味四溢時,再將肉仁放入,加點醬油和冰糖,繼續再炒勻,感覺到每塊肉仁都吸足了醬油和冰糖時才起鍋。你可別以為這樣就完成,得等肉仁全涼之後,盛放在甕裡,因我家沒有甕只好用鍋子代替,蓋上鍋蓋後放入冰箱,三個月沒長黴才算成功。」

這家店已經傳至第三代,店主只會講臺語,所以很少出現在各類遊客指南上,是在地人才會懂得去吃的老店。當歸鴨湯自然是一絕,黃婉玲指點我觀察,盛湯之時,老闆會往碗裡淋一點米酒,這樣湯頭的滋味在帶有藥材的香氣之外,更加回甘。湯頭顏色濃鬱,喝起來卻也還清爽;鴨肉大塊,軟嫩多汁,極為實惠。


「松竹當歸鴨」店裡的肉臊粉、當歸鴨湯和米血糕

招牌上的肉臊面,也可以請老闆換成肉臊粉,配一粒滷蛋,就知道是懂行的人。再試一試醬紫色的米血糕,鴨血製成的米血糕不多見,吃起來比豬血糕要細膩,而且這家店還保留著古老的做法,煠煮的時候外面要用粽葉包裹,這樣粽葉的清香便會沁入糕中。吃的時候切成薄片,上面撒一小撮細薑絲,蘸醬料食用。

(攝影:蔡小川)

⊙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長按二維碼 即關注

相關焦點

  •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 懷念大陸家鄉味(組圖)
    眷村年貨大街,品項琳琅滿目。(中評社趙家麟攝)環球網1月17日消息,臺南眷村年貨大街訂21日至25日正式登場,融合了大江南北及在地食材的眷村美食是一大特色。農曆春節近,臺南市邁入第9年的眷村年貨大街活動,14日擴大舉辦記者會並訂名為「眷村暨臺灣風味大江南北貨年貨大街」,除了道地傳統眷村美食,還邀南北貨商及地方經典小吃,以市集風貌呈現,在春節前夕邀大眾前來作客。
  • 臺南人文美食小吃
    臺南人文美食小吃臺南市歷史是關於臺南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
  • 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圖)
    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圖) 2014年08月04日 11:29:57  來源:東南網
  • 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
    臺南市眷村美食文物展,年貨有大陸家鄉味。  據中評社報導,辭歲迎新年,邁入第10年的臺南市眷村年貨大街美食文物展,提供臺南民眾趕辦家鄉味年貨,香腸、燒臘、山東餅,口味大江南北,也有在地創新研發的傳統美食。眷村文物展,鍋碗瓢盆櫥櫃,樣樣都呈現了老兵及眷屬的歲月點滴。  臺南市老舊軍眷村改建工程幾乎已經完成,舊眷村拆除待盡,取代的新興高層社區。
  • 逛街買年貨!臺南新化入選2020臺灣經典小鎮
    新化年貨大街。(圖取臺南旅遊網)    2020年已到來,再過幾周就是農曆新年了!你可知,臺南人採買年貨最愛去哪?原來是保存巴洛克建築的新化老街。這是臺南人的秘境之一呢!此次得獎更要與大家分享,邀請大家來走逛臺南後花園。」市府近年持續配合觀光局小鎮漫遊年計劃,推廣各特色小鎮旅遊及建設,島內外旅客以深度旅遊方式認識不一樣的臺南小鎮文化。    市府觀旅局陳信安局長表示,去年市府配合經典小鎮計劃全力行銷入選的後壁區與鹽水區,透過各種活動與推廣可見造訪遊客明顯增加。
  • 臺灣美食小吃首推~臺南~你服氣嗎?
    大家去臺灣玩的時候一定要去臺南吃美食,例如擔仔麵、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可以先在網絡上看看哪間好吃,其實臺南的美食這麼有名跟歷史很有關係。遠在300多年前,福建的漳州泉州移民都是從臺南上岸的,於是飲食習慣在臺南生根發芽也是很自然的。加上臺南有所謂的「嘉南平原」,物產豐富、養殖漁業發達,於是就變成臺灣的小吃中心。
  • 臺南小吃夜市
    臺南小吃夜市 2011-05-26 12: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白皛  一日之計在於晨,要學臺南人早起吃豐盛早餐,臺南早餐主要集中在民族路與國華街口的「小吃金三角」,這裡有「阿村牛肉湯」的招牌牛肉湯、涼拌牛雜、肉臊飯等。
  • 南山首屆臺南鹽水 美食文化嘉年華開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王慧瓊 李亞男)昨日,深圳南山首屆臺南鹽水美食文化嘉年華在蛇口漁街拉開序幕。近百種臺灣人氣手信、臺灣正宗小吃,讓市民在家門口也可以享受到地道的臺灣美食,還能買到正宗的臺灣年貨。 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月24日結束。具體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6∶00-22∶00,周六、周日11∶00-22∶00。
  • 【美食】臺南 | 灣妹子60秒帶你吃完50道臺南必吃小吃 !
    每次來到臺南,琳琅滿目的小吃讓你有選擇性障礙嗎?
  • 成都推出「尋味成都小吃圖鑑」 為遊客帶來24小時美食地圖
    央廣網成都8月15日消息(記者賈宜超)8月14日,一張匯集了網民心中各類成都美味小吃的「尋味成都小吃圖鑑」和三條個性化小吃路線出爐,為市民和遊客們帶來了一張24小時不停歇的成都小吃美食地圖。據悉,由成都市商務局主辦的「尋味成都小吃」活動於今年7月29日啟動,該活動通過全面徵集關於成都小吃的「最美圖片」、「最美文字」,尋找並鼓勵成都小吃的發現者、記錄者和推薦者,評選出一批能夠表達「老成都 新小吃」「新吃法 老味道」「覓成都 夜食堂」的美圖美文。
  • 臺南小吃二日遊
    [行程]     第1天 祀典武廟 -> 延平郡王祠      第2天 安平古堡 -> 億載金城        走訪臺南,不僅可以欣賞到古都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蹟,例如赤崁樓、武廟、大天后宮、孔廟、延平郡王祠、三山國王廟、開元寺、安平古堡、
  • 臺灣的小吃中心居然是臺南!
    ,但你知道臺灣小吃最有名的地方是臺南嗎?大家去臺灣玩的時候一定要去臺南吃美食,例如擔仔麵、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可以先在網絡上看看哪間好吃,其實臺南的美食這麼有名跟歷史很有關係。遠在300多年前,福建的漳州泉州移民都是從臺南上岸的,於是飲食習慣在臺南生根發芽也是很自然的。加上臺南有所謂的「嘉南平原」,物產豐富、養殖漁業發達,於是就變成臺灣的小吃中心。
  • 民間尋味:江蘇蘇州特色美食小吃
    在這麼美麗的地方,有一些什麼當地百姓喜歡的美食小吃呢?馬上走進今天的民間尋味。提到蘇州的小吃,那就得說說當地的松糕 ,它口味香甜,做工精緻,很能體現蘇州人的質。它是用蒸熟的南瓜和糯米粉混和在一起攪拌均勻,然後過篩子,使得材質大小均勻,放入模具,先鋪底層南瓜糯米粉,中間加一層松子和黑芝麻餡料,上面再鋪一層南瓜糯米粉。最後放到蒸籠裡蒸熟而成。
  • 一份私藏的臺南美食地圖,吃貨慎入!
    臺南算是臺灣的根,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而且有著海量的美味小吃,如果你一家不落地品嘗,那麼少說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嘗遍,食物的魅力是驚人的,不論客從哪裡來,都對臺南的小吃讚不絕口。這家是1990年開張,也快30年了,從家門口擺攤到美食街擺攤,最後到開好幾家分店,全憑街坊鄰居口耳相傳,現烤的肉餅非常香,如果不是自我控制,大概可以一口氣吃兩三個,強烈建議去臺南的朋友吃這家,位置就在臺南法院旁邊,很好找。
  • 鄉土臺南體驗清新滋味 品嘗臺南小吃
    隨著時速能達300公裡的高鐵啟用,臺北到臺南也不過兩個小時。有了高鐵,城市人要到臺南透一透氣變得輕而易舉,我們早聽聞了臺南小吃的名氣,決定由臺北出發一天往返臺南,主要的目的就為了吃。  美味關鍵詞  陳家蠔卷  臺南小吃早聞名於全臺灣,小吃數目更是多達三四百種,由於物產豐富,養殖漁業發達,小吃店的競爭激烈,老闆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全臺知名的度小月、安平蝦卷都是在臺南發跡的。
  • 在地味濃 臺南美食滿足味蕾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臺南小吃琳琅滿目,可謂美食饕客的朝聖地,臺南特殊的地理文化,蘊育出最具有在地特色的小吃,像「超級鱔魚面.阿江鱔魚面擔」、「裕成水果屋」等都是在地人推薦的美食,走一趟臺南,吃一遍府城美食,絕對讓你味蕾獲得滿足,不虛此行。
  • 臺南美食河北飄香
    臺南美食河北飄香 2011-04-27 09:49     來源:     編輯:白皛  石家莊(正定)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上,臺南展位受到河北民眾的「熱捧」。   「單是香腸就有養生、香辣、黑胡椒等多個口味,大家品嘗一下……」展位前,臺灣不老莊藥膳食品公司總經理吳奇龍熱情地招呼顧客。儘管首次來到河北,看到牛肉乾、香腸等臺南本土小吃熱銷,他掩飾不住對河北市場的喜愛。  當日,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家企業到正博會參展。
  • 054 尋味•老店•臺南
    五月初,奼紫嫣紅繾綣春光將暮未暮,南國以南溫潮潤溼的空氣裡,總是嫋嫋翕動著濃淡相宜的花氣,那種味道承載了氣候地理的秘密和生命能量的刻度,潮悶悶又密麗麗地纏綿扑打著你。他們確實需要一碗豐盛鹹鮮的牛肉湯,是一日勤勉的準備和慰藉,是因為長期勞動流汗而損失鹽分的身體最佳的補給。其實所有的鮮美豐盛都與某種形態的辛苦努力相生相依;它們是一體兩面,是相輔相成。正如臺南所有的美食。正如我們所有的生活。
  • 飽島|你必須吃過的臺南美食
    臺南是許多臺灣小吃的發源地,在許多不起眼的小門面裡,都蘊藏著讚不絕口的美味。每天沒有景點,只有吃吃吃!
  • 中西合璧的風味美食「棺材板」,是臺南盛行的獨特小吃,你吃過沒
    一道中西合璧的風味美食「棺材板」,是臺南盛行的獨特小吃,你吃過沒話說現在的美食種類是非常多的,不管我們走到哪個地方都是能看到很多有特色的美食。就好比小優今天要說的這一道美食就很有特色,它是中西合璧的風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