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日電 2日,民航局召開2020年第三次例行新聞發布會。國際航班削減後和首都機場國際航班調整後的執行情況怎樣?如何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一一回應。
民航局發布會現場 來源:中國民航網
第一入境點機場累計入境旅客24651人
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主任馬兵表示,經國務院批准,民航局、外交部、衛建委、海關總署、移民管理局等五部委兩次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從3月20日起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
他介紹,航班調整實施以來,運行總體平穩。截至4月1日,7家航空公司累計調整106班。第一入境點機場累計入境旅客24651人,其中留置旅客20665人,留置率84%。調整涉及境外18個國家,航班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13班、日本13班、加拿大10班。第一入境點承接航班量較多的機場分別是天津機場31班、青島機場15班、呼和浩特機場14班。
此外,根據國家聯防聯控機制統一部署,民航局出臺了進一步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措施,即「五個一」政策,即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自3月29日民航夏秋航季實施。調整後,國際客運航班進港第一周計劃共計108班,其中18家國內公司計劃執行88班,12個國家的20家外航計劃執行20班。入境航班比較集中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泰國、柬埔寨、日本。
3月份民航日均航班恢復至疫情前42%
民航局運輸司副巡視員靳軍號介紹,民航系統採取多項措施做好航空運輸保障,助力人員返崗、企業復工。在此期間,民航局著力督促航空公司,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安全保障。安全是民航的底線。按照民航局下發的《關於做好當前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專門部署行業各運行單位,針對疫情防控時期民航運行特點,有針對性防範相應安全風險,既防止「忙」中出亂,也防止「閒」來麻痺和「慌」中出錯,切實保證航空安全。
二是加強運力保障。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復工復產得到有序推進。為更好滿足返程客流的需求,民航局對復工包機開闢了綠色審批通道,確保包機航班能夠隨時申請、及時獲批起飛。
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環比提升了20.5%,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42%左右,恢復的客運航班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用工需求較為集中的地區。
3月29日起,湖北省除武漢機場外,其他機場均已恢復國內客運航班。截至4月1日24點,復航4天以來累計保障進出港312個航班,進出旅客21075人次,有力的支持了湖北地區的復產復工。
三是主動對接需求。為做好返程途中的疫情防控,勞務輸出地或輸入地的地方政府或大型企業會組織農民工集中出行。各航空公司針對這些需求,紛紛增加農民工返崗定製包機業務,對社會公布了業務聯繫電話或者安排人員主動與地方政府對接。
經過民航行業的努力,截至4月1日,各航空公司已在現有定期航班的基礎上,專門安排復工復產航班超過970班,保障超過5.9萬人次復產復工人員出行。
3月全貨運加班包機量達2019全年四分之一
靳軍號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運力,民航局開放國際航班信息系統,實現了中外航空公司貨運航班申請的7*24小時實時在線審批,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對企業的服務品質。3月份,共批覆全貨運加班包機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機總量的1/4。
此外,為彌補當前的全貨機運力不足,民航局採取豁免航空公司此類運行的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許可審批,支持航空公司及時將閒置的客運航班運力用於提升國際貨運能力。3月29日,在大幅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當日,就批覆了中外航司當周102班客改貨航班。
據介紹,本周我國的國際貨運航班量達到1195班,已超過疫情發生之前的1014班,比疫情之前增長了17.85%。(中新經緯AP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