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收藏門類中的常見的種類,現代人特別喜歡,它象徵著純潔、溫柔、愛與和平,據說是黛安娜女神的最愛。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於珍珠的一些知識,探討的知識是:珍珠的常見處理方式,以及辨別真假的小技巧。由於珍珠的顏色直接影響到價錢,所以珍珠最常見的處理都集中在改善珍珠的顏色上,針對不同種類的珍珠,因喜好不同而有漂白、染色與增色三種處理方式,以下列舉說明:
漂白:漂白通常用於日本珠,因為日本珠的珍珠體色是白色,主要是將原木顏色較差的珍珠(通常是偏黃的珍珠)漂白成白色,使其看起來賣相較好,不過漂白的過程有可能會傷害珍珠的表面結構,使得珍珠較易變黃甚至龜裂。雖然目前的漂白技術相對成熟,但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珍珠的表面結構是否受損,還是可以察覺珍珠是否經漂白處理。
染色:珍珠染色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為了讓顏色均勻,或是為了設計上的需要讓顏色更多姿多彩,這種情形在淡水珠的珠寶設計上較常使用,如果是基於這種情況的染色,店家都會誠實告知消費者。另一種就是魚目混珠,故意將珍珠染成另一種價格較高的顏色來欺騙消費者,購買時就需要格外小心了,尤其在大溪地黑珍珠還沒有被世人所熟知之前,許多日本珠或淡水珠被染成黑色當成黑珍珠銷售。
現在人們對黑珍珠的認識較多,所以國內這種情況較不常見了,不過到國外旅行時就需小心免得買到這種染色黑珍珠。因為黑珍珠是南洋珠的一種,所以比日本珠或淡水珠大,珍珠的大小可以判別是否為南洋珠;另外若覺得黑珍珠(尤其是珠串)的顏色太深或珍珠的表面光澤看起來悶悶的,就可懷疑它是染色的!不然最好是請銷售的店家開立保證書證明它是顏色天然的珍珠,如果售價高的話,建議找值得信賴的鑑定所。
增色:增色與染色最大的不同在於增色是讓珍珠顏色更加突出,其所採用的方法多半是輻射照射,而染色是將原本並沒有該種顏色的珍珠經染料變成另一種顏色。增色是珠寶業中相當具有爭議性的個話題,黃金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前幾年國內市場上出現大量的黃金珠,像純金一般黃澄澄的黃金珠首飾或珠鏈在珠寶店的柜子中閃閃發亮,相當誘人。
而且整串的金珠價錢相當昂貴,不過卻因為國外有家珠寶雜誌報導橙黃色的金珠多半經輻射處理,使得消費者頓時望之卻步,不少店家因此慘遭池魚之殃。經輻射處理的珍珠用一般的儀器無法檢測出來,因此不建議消費者自行鑑定,最好找鑑定所或者買有鑑定書證明其顏色為天然的珍珠。
既然明白了珍珠常見的處理方式,當我們在購買珍珠時需要掌握幾個小技巧。購買珍珠時除了小心珍珠是否經處理外,可以再用以下幾個小方法來辨別珍珠的真假:第一掂一掂:珍珠的相對密度為2.6到278,比玻璃珠或塑膠珠重,但貝殼珠與第三代珠的相對密度因為材質類似,所以不適合用這種方法辨識。
第二摸一摸:天然珍珠觸感冰涼,摸起來的感覺很紮實,而仿珠多半摸起來不像天然珍珠紮實,且觸感溫溫的,不像天然珍珠冰涼。第三在牙齒上磨一下:記得要輕輕地磨,天然珍珠的感覺是厚實的而且有沙沙的感覺,仿珠則沒有拿起兩顆珠相互摩擦一下:仿珠相互摩擦時感覺非常滑,天然珍珠則稍微有點粗糙,摩擦的動作要很輕以免珍珠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