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普洱
除了怡人的風光
讓人胃口大開的美食
還有什麼
吸引著無數遊客到訪
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呢?
那便是遙遠的山寨中
那些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普洱共有14個世居民族
少數民族中,又以哈尼族、彝族
拉祜族、佤族、傣族為主要民族
咱們之前提到過的「普洱禮悟」
五大核心吉祥物設定
就與普洱這五種少數民族息息相關
那它們有什麼含義?
又蘊含了哪些民族文化呢?
哈尼族
哈尼族是普洱市佔比最多的少數民族
佔總人口的17.88%
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羌族
哈尼族的先民
是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
「哈尼」二字的意思即為「和人」
哈尼族的文化中
動物就如同他們的親人朋友一般
那麼,你快來猜猜
哈尼族的Q版形象是什麼動物?
它不是雞,也不是鳳凰
而是一隻羽毛華美的白鷳鳥
白鷳鳥正是是哈尼族的圖騰
受到了哈尼族的崇奉與愛護
相傳哈尼族剛開墾梯田時
白鷳鳥從遠方飛來
為哈尼族人銜來了稻穀
哈尼人種下稻穀後
年年稻穀豐登,不再忍飢挨餓
於是,哈尼族感激白鷳的恩情
便將白鷳鳥奉為吉祥物
此外,在哈尼族眼中
白鷳鳥不僅是美的象徵
也是愛和善的化身
故而也誕生了
哈尼族最喜歡的舞蹈——白鷳舞
彝族
彝族佔普洱市總人口的16.56%
是普洱的又一大少數民族
同時也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
也許,你已經聽說過
彝族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火把節」
故而代表彝族的Q版形象
就是這一束熱情的小火苗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
有一個名叫十大力的惡魔,四處與人摔跤
後來,一名彝族英雄擊敗了十大力
十大力懷恨在心
就放出蝗蟲糟蹋彝人的莊稼
彝人便集合起來,用火把燒死了害蟲
為了紀念這一勝利
這一天就成為了彝族的火把節
每年的這天,人們都會手拉著手
圍著火把,載歌載舞
進行盛大的慶祝
佤族
可能你從未親眼見過佤族
但是你一定聽過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
也一定知道佤族姑娘都留著長長的秀髮
在佤族文化中,牛有著重要的地位
所以,佤族的Q版形象是個頭戴牛角裝飾的「鼓娃」
其中便包含了佤族兩個重要的元素——牛與木鼓
相傳很久以前
有一對佤族男女在山上放牛
霎時間天降大雨,洪水泛濫
許多人在洪水中喪生
最後只剩下了一頭水牛與這對男女
水牛馱著他們走了三天三夜
最後體力不支而死去
這對男女卻得以存活
後來成為了佤族的祖先
因此
牛成了佤族的救命恩人
佤族逢年過節都要先拜祭水牛
而木鼓
則是佤族音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活力四射的木鼓舞
讓人沉浸其中,目不轉睛
在佤族文化中
木鼓是佤族聖母瑪奴姆的象徵
是用來驅邪捉鬼的器具
也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是佤族精神的代表
拉祜族
葫蘆是拉祜族的圖騰
拉祜族也被稱作:葫蘆裡走出來的民族
所以,拉祜族的Q版形象
相傳,有一個葫蘆滾落到大河裡
烏龜見到後好心將其駝到山上
小米雀和老鼠將葫蘆啄開
從葫蘆裡走出一對男女
他們就是拉祜族的祖先
所以,葫蘆成了拉祜族的圖騰
這個Q版葫蘆娃的手中
拿著的就是拉祜族的傳統樂器——吉他
在之前介紹老達保的文中
就曾講述過,吉他與拉祜族之間的故事
他們的傳統民族樂器居然是guitar?
這一西洋樂器,與少數民族的風韻融合
碰撞出了別具一格的音樂
傣族
「傣族」這個名字
總是會讓人產生溫柔的聯想
想起悠揚的葫蘆絲
想起月光下的竹樓
想起那溫婉的傣族姑娘
傣族生活的地方
植被豐富,氣候炎熱溼潤
是大象與孔雀的樂園
所以傣族的Q版形象
是一隻可愛的小白象
他手裡拿著的就是傣族的樂器——象腳鼓
在傣族的神話中,神靈創造了天地
為了穩定天地,神靈又造出了一隻渾身潔白的神象
這隻白象用鼻子頂住了天
用四隻大腳鎮住了地
從此天地穩定了下來
白象也象徵著吉祥如意
象腳鼓則是最具特色的傣族樂器
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
在節日或迎賓活動中,傣族都會跳起象腳鼓舞
姿態穩健、熱情、瀟灑,令人過目不忘
此外,傣族的象腳鼓舞
還被國務院列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這些少數民族
在普洱的大地上交融
匯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氣韻
看了這麼多可愛的Q版民族
你最想pick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