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0個國際志願者日。12月4日,從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傳來消息,今年廣州共有11個志願服務精品項目入圍全國賽決賽,並有四個項目斬獲全國金獎,廣州獲獎項目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第三。
記者獲悉,斬獲全國金獎的四個項目分別是由廣州市青宮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負責的「羊城公益咖啡館」項目、廣州志願者學院負責的「廣州志願者組織V領導力提升計劃」、廣州志願驛站聯合會負責的「融愛計劃」環衛工人子女課業輔導項目和廣州助殘志願服務聯盟負責的「行走的助殘盒子——助殘志願服務標準化課程推廣計劃」。
「羊城公益咖啡館」掀思維風暴:邊喝咖啡,邊談公益
「你們做公益的也能喝咖啡?」——當然可以!2013年4月開始,「羊城公益咖啡館」正式「開業」,給廣州的青年公益人一個「邊喝咖啡邊談公益」的開放空間,通過思維的碰撞與理想的激蕩為羊城公益發展注入動力。
羊城公益咖啡館.
一群青年公益人「邊喝咖啡邊談公益」。
這是一個由廣州市志願者聯合會、廣州市青年社會組織聯合會(籌)、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恭明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廣州市善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天河區啟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海珠區拜客綠色出行宣傳活動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的沙龍式活動。活動邀請羊城青年公益骨幹通過「世界咖啡」、「開放空間」等新型的交流模式,探討公益話題,凝聚公益智慧,傳播公益正能量,探索青年公益行動。活動規劃每月一期,由不同機構主持。
廣州志願者組織V領導力提升計劃:培育志願者領袖
為更好地向志願者領袖及其所在的組織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志願者領袖從政策敏銳性、團隊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個人魅力等方面不斷提升個人領導力,廣州志願者學院以廣州志願者領袖俱樂部(V領匯)為平臺,以自主研發的志願服務崗位能力培訓體系為基礎,面向V領匯全體成員實施「廣州志願者組織V領導力提升計劃」,致力通過「現場觀摩+實戰操作+公益社區分享+全程督導」的模式,為志願者組織培育優秀團隊領袖及管理人才。
目前已開展廣州志願者V電影大賽、廣州志願者組織培訓管理能力提升計劃等多項領導力提升計劃,獲得一致好評!
「融愛計劃」環衛工人子女課業輔導:關愛環衛工人子女
融愛計劃,是由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廣州共青團主辦,為環衛工人子女進行課後輔導的關愛項目。該項目包括融愛教室(課業輔導)、開Fun課程(才藝培養)以及環衛工人家庭親子融合教育等,力求從學業、興趣及生活安全等方面為孩子們提供全面參與的機會。
「融愛計劃」宣傳片。
助殘志願服務標準化課程推廣計劃:行走的助殘盒子
2011年12月12誒,廣州團市委和市殘聯聯合在全市166間康園工療站開展「志願在康園」計劃,為智力障礙和精神康復人士開展常態化助殘志願服務工作;2013年,在「志願在康園」計劃基礎上,團市委成立廣州助殘志願服務聯盟,凝聚115支隊伍和3.6萬名志願者,為全市康園工療站和特殊學校七大類殘障人士提供專業化助殘服務。
【歷程回顧】廣州志願者行動
「心聲電話」於1987年6月7日在廣州市開通,電話號碼為「330564」,諧音為「心中情你盡訴」。時任團市委書記的朱小丹同志親自傾聽了第一位來電的中學生的心聲,拉開了新時期國內志願服務的序幕,見證了國內專業志願服務的第一個電話。
據了解,1995年成立的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不知不覺間已經走過20個年頭。在協會的推動下,廣州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近年來,廣州的志願服務陣地常態化建設成效顯著,全市126間志願驛站、166個「志願在康園」工療站、28家社區少年宮、23家「青年地帶」社區服務站,成了協會志願者就近就為市民提供服務的常態化陣地。
1995年,緊跟著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步伐,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宣告成立。協會也從最初成立時的助殘組、敬老組、醫療組等5個服務組發展到 現在細分為趙廣軍志願服務總隊、平安廣州志願服務總隊、助殘服務總隊、啟智服務總隊、松柏服務總隊、成長服務總隊、金雁服務總隊等不同領域、不同人群的17支直屬總隊。
此外,協會還推動在全市範圍內的各單位建立單位志願服務隊伍,各行業建立專業志願服務隊伍,各區(縣級市)建立社區(村)志願服務隊伍。據悉,城管、質監、藥監、稅務、供電、婦聯等部門和社團以及一些大型的企業都有組建自己行業的志願服務隊伍。
一批志願服務項目的開展也將正能量在羊城傳播開來,例如「啟智行動」、「松柏工程」、「金穗計劃」,深入街頭、社區、公園、廣場,為特殊兒童、孤寡老人、進城務工青年等群體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貼心服務,廣受市民讚譽。
除中老年志願者外,協會近年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身影。據「志願時」系統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1月,廣州志願時系統註冊志願者129萬人, 註冊志願服務團隊9155個,發起項目活動5478個,累計服務時間達1997萬小時。其中,大專學歷以上佔55.8%,在年齡分布上,「80後」、「90後」是當前青年志願者的構成主體,年齡20歲—29歲佔29.8%,30歲—39歲佔31.7%,總體呈高學歷年輕化趨勢,職業以教育/政府類人員 為主。
在協會的組織和領導下,身著綠色志願者服裝的廣州青年志願者先後活躍在全市、全國乃至世界各級重大賽事和會議上,先後完成了2010年第16 屆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中國音樂金鐘獎、廣州博覽會、「一獎兩會」,以及多屆廣交會、橫渡珠江、廣州馬拉松賽等會議、賽事的志願服務工 作,累計為社會提供志願服務時數超過6.8億小時,「綠羊羊」開始成為廣州青年志願者的代名詞,也成為了文明廣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如今,在廣州這座歷史悠久又不缺時尚元素的「志願之城」裡,「綠羊羊」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志願服務也已經逐漸成為廣州市民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而全民志願的風潮也將吹遍羊城每一個角落。
廣州志願服務十大工作品牌榜
1.全國首創「友愛在車廂」活動
1986年,廣州市在全國首創「友愛在車廂」活動,該活動成為公交員工與廣大乘客共同參與的雙向性文明友愛活動,迅速輻射到廣州各行各業,影響了一代廣州人。
2.全國第一條「中學生心聲熱線」
1987年,廣州市10多名熱心的青少年服務工作者牽頭建立「中學生心聲熱線」,成為廣州志願服務首個「全國第一」,更成為全國志願服務的雛形。
3.全國首創「護花行動」
從2001年起,每年農曆大年初一,都有志願者活躍在各個花市,回收賣剩花木後及時送到福利院和困難家庭。這一全國首創的「護花行動」受到群眾支持,已連續開展10年,每年回收3萬多盆花卉,減少5萬噸垃圾。
4.全國首創「大拇指行動」
2009年,全市各級團組織、志願者組織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創造性開展了「大拇指行動」,響亮地提出「文明禮讓,你很棒」的口號,以創新活潑的形式吸引超過70萬市民參與,影響覆蓋人群超過300萬人次。
5.全國首創「志願禮」
2010年6月23日,廣州亞組委志願者部發布「志願禮」,標誌著廣州亞運會志願者擁有了一套專屬標準、規範化禮儀動作,並迅速在全國推廣應用。
6.全國首家政府主導興辦的志願者學院
2010年10月8日,全國首家由政府主導興辦的志願者學校——廣州志願者學院在廣州掛牌成立,對促進中國志願服務事業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7.全國首份公開發行《志願者報》
2010年,第一份全國公開發行的志願者報紙——「廣州青年報亞運先鋒」和《志願者》專刊創辦出版。
8.全國首個志願服務廣州交流會
2011年12月4日,由團市委等單位舉辦的首屆志願服務廣交會開幕,來自社會公益組織、志願者組織、高校志願服務團體、企業志願服務隊等121個參展機構的204個參展志願服務項目參展,近5000名各領域志願者、各界愛心人士以及熱心市民前來捧場。
9.全國首套廣州志願服務崗位能力培訓體系
2012年3月初,正式向社會發布了廣州志願服務崗位能力培訓體系,率先在國內建立了一套志願者培訓標準,對於專業化的志願者培訓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
10.全國首家公益社交平臺「志願時」
2014年10月19日,全國首家公益社交平臺——「志願時3.0」系統面世。該系統脫胎於亞運會「志願時」綜合管理系統,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志願服務全生態開放、扁平化運行,進一步豐富志願者的公益社交圈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