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縣,日本九州最南端的縣,西南以奄美群島與衝繩縣相對,擁有以世界自然遺產屋久島為首的各種特色島嶼和櫻島等火山,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溫泉等,具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風景和個性力的歷史文化等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是日本為數不多的觀光縣之一,是日本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此外,還是日本國內唯一擁有聚集了現代科學精粹的宇宙火箭發射設施的縣。氣候溫暖,屬亞熱帶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8.8℃左右,土壤為火山灰性質,農業和畜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為農業縣,農業產值在九州各縣中居首位。工業以食品、木材、紙漿、造紙為主。
2015年當地時間5月29日上午9點59分許,鹿兒島縣的口永良部島發生爆發性噴發,130多名居民緊急避難。
位置
鹿兒島縣位於日本群島最南端,總面積約9187平方公裡,南北橫跨約600公裡,擁有以世界遺產屋久島為首的各種特色島嶼。豐富的溫泉、火山,茂密的森林,鹿兒島具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風景,每年都會迎來4600萬的國內外遊客。
日本分為4個島,鹿兒島縣[4] 位於九州島的南部,與中國、韓國、東南亞各國相鄰,由薩摩半島和大隅半島和諸多孤島組成,在孤島裡有145個島長達100米以上,有27個島上住著人。全縣的南北距離為北緯27度1分至32度18分,長達590公裡;東西的距離為東經128度24分至131度12分,長達272公裡。鹿兒島是個山脈與河川非常多的地區。它的平原雖然很少,但是長達2,643公裡變化豐富的海岸線是它的一大特色。
環境
鹿兒島縣的整個地區都被火山灰的堆積物覆蓋著,其中大約有一半的地區已成了火山灰的白沙臺地。鹿兒島市南端的130公裡處有個長達100公裡,面積約500.6平方公裡的島叫屋久島。因為它擁有九州的最高峰1,936米高的宮之浦山嶽和1,886米高的永田山嶽,所以也被稱為「海上阿爾卑斯山」。1993年它初次被世界遺產登錄和承認。除去被稱為川內的河川以外,鹿兒島河川的規模都不大。除了河口比較開闊以外幾乎沒有平原。鹿兒島的湖幾乎都是火口湖。其中的池田湖周圍長15公裡,233米深,面積達11平方公裡,是九州最大的湖。
地震
日本鹿兒島縣的口永良部島,於當地時間2015年5月29日上午10時左右發生爆發式火山噴發,已向全島居民發出離島避難指令。該島新嶽火山爆發的雲煙已升至9000多米高度,並已發生直抵海岸的火山碎屑流。日本氣象廳並將該島的避難等級提升至最高的5級,這是日本避難標準等級出臺後,首次發布最高級別避難警告。
口永良部島在1933至1934年曾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造成8名居民死亡;1966年也發生過大規模火山噴發。此後仍有不同程度的火山噴發。自1990年起一度消停之後,2014年又開始出現噴發現象。
歷史文化
歷史
鹿兒島縣最古老的遺蹟是在種子島發現的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的生活遺蹟和(捕獵)陷阱,以及約9500年之前的豎坑居群遺蹟,可證明在那時的鹿兒島人類已經形成村落定居。雖然在日本國內到處可見以稻耕為主的彌生文化遺蹟,但由於該縣白沙臺地較多,所以既耕種旱田也種植水稻。
從3世紀後半期到4世紀初,大和朝廷統一了日本,南九州也在4世紀後半期開始受到大和朝廷的影響。
8世紀設置了大隅國府、薩摩國府,隼人、熊襲被納入律令國家。
到12世紀末,源賴朝的武士成立了政權,使日本的貴族統治變為武士支配。島津氏將勢力擴大,16世紀後半整個鹿兒島都由他支配。因為鹿兒島是日本的南大門,所以從古代開始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亞太地區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16世紀西洋文化傳入到了鹿兒島。
1543年乘著中國船的葡萄牙人來到種子島,把槍初次傳到日本。1549年耶穌會的傳教士來到日本,向日本傳入了基督教。
17世紀荷蘭殖民者為獲得肉食從印度尼西亞引進了爪哇鹿在該島進行養殖,島嶼因此得名鹿兒島。
19世紀後半期,日本的鎖國體制瓦解。鹿兒島在藩主的指導下非常積極的吸取西洋文化,建設了反射爐和各種機器工場。向英國曾派遣過留學生。
鹿兒島漸漸具有了領導日本的力量,推倒了以前的政府,成為建立新政府的中心勢力。新的明治政府改變了日本社會,推進了近代國家的統一。鹿兒島的優秀人才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從那以後,鹿兒島出了以總理大臣黑田清隆、松方正義、山本權兵衛等政治家為首,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等,還有畫家黑田清輝等眾多的人才。
文化
鹿兒島充分利用位於(日本)南端這一地理條件,在歷史上就和亞太地區各國進行過各種各樣的交流。該縣約有2,500件經歷了鹿兒島的傳統、歷史薰陶的珍貴文物。鹿兒島縣建立了縣歷史資料中心——黎明館和「上野原繩文森林」等其他設施,對鹿兒島的傳統和歷史等進行介紹,同時也起到保護並有效利用文化遺產的作用。
1997年5月,在鹿兒島縣霧島市的上野原遺址,發現了約9500年前(繩文時代早期前葉)的豎穴的居住痕跡。集石(據推斷是一種將收集的石頭燒熱後,把肉類放在被烤熱的石頭裡面,利用石塊餘熱進行加熱的廚具)和連穴土坑(把肉等的食物掛在其中,用煙進行燻制的設施)等。上野原遺址在日本國內被認為是最為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人類定居部落,據此可以了解到南九州在繩文時代村落的狀況,1999年1月作為珍貴遺址被指定為國家級文物。為保護並活用上野原遺址的歷史文化遺產,向人們提供與遠古繩文時代的文化進行接觸、交流和學習的機會,2002年10月「上野原繩文森林」正式對外開放。在「上野原繩文森林」裡,常年展示著由上野原遺蹟中出土的文物、重要文化遺產、縣內主要遺址的出土文物,還可以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中體驗古代生活,例如進行取火體驗、製作繩文陶器和繩文食物等。
風景名勝
霧島屋久國立公園:位於霧島地區內、九州最南端,面積552.3平方公裡,包括霧島火山群、櫻島、屋久島及錦江灣地區,是日本最早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公園以園內被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的檳榔等亞熱帶植物群落而聞名,從溫帶植物到亞熱帶植物,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此外,公園內擁有大小火山23座、噴火口15個、火山口湖10個。多種多樣的火山地貌,具有獨特的景色。
櫻島: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是鹿兒島的象徵,島上滿目火山熔巖,1950年(昭和20年)的噴發,使原本孤島的櫻島與九州相連,形成半島。鹿兒島市區和櫻島之間,乘輪渡只需15分鐘。
仙巖園(磯庭園):建於1660年,曾是島津氏的別邸。它以櫻島和錦江灣為背景,山水互相映襯,庭院優美,整齊別致,以日本式的傳統建築造型被稱為天下的名園。緊鄰著它的「尚古集成館」展示著長久以來統治鹿兒島的島津氏家族遺物以及珍貴的歷史資料。
維新故鄉館:鹿兒島市誕生了「明治三傑」之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眾多偉人。在鹿兒島市附近的城山,西鄉屯軍、激戰、故居、興建的學校、絕命之地都開闢為史跡,任人參觀憑弔。
鹿兒島水族館:正面是巨大的黑潮大水槽。黑潮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水族館通過不同的海洋區域,向遊客展示大海的神奇。
古裡溫泉:位於櫻島南部的古裡地區,是火山熔巖沉積處的溫泉。溫泉的左面可以看到大隅半島,右面可以看到薩摩半島。另外它的後山嶺處建有林芙美子的文學石碑,古裡溫泉也因此出名。
沙蒸溫泉:可以同時體驗砂浴和溫泉,溫泉中所含的礦物質也可治療諸多疾病,對於美容更有極大功效。
開聞嶽:由於擁有俊美的山脊線條,被稱為「薩摩富士」。此外能夠最早欣賞到油菜花和金魚草通風的盛開景色。
池田湖:是位於薩摩半島東南部的破火山口湖,直徑約3.5公裡,周圍約15公裡,大體上呈圓形,是九州最大的湖,曾被稱為「神之御池」,流傳著類似尼斯湖水怪的傳說。湖邊種有500種40萬株花木。
鹿兒島鮮花公園:一年四季鮮花綻放,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主題花園。
善德寺:歷史古剎,蓮如上人創立的真宗大谷派的城端別院,有親鸞聖人的真跡墨寶。
霧島神宮:傳說興建於6世紀。每當新年來臨,便有9個鼓手帶著天狗面具,擊晌霧島神宮的9面大鼓,奏響祭祀典禮的前奏曲。
吹上沙丘:「吹上沙丘」:南北長約30公裡,與千葉縣的「九十九裏海濱」和鳥取縣的「鳥取沙丘」,並稱為日本的三大沙丘。
知覽武士宅邸:知覽武士宅邸位於鹿兒島市西南方向34公裡處的知覽町,保留著250年前的多處武士宅邸,被譽為「薩摩小京都」。
知覽茶田:4月中旬到10月上旬採茶期間,可以體驗採茶、搓茶。「知覽茶」在全日本茶葉品評會上,曾多次獲得最高獎。
出水之鶴:位於鹿兒島北端的出水市,以「仙鶴的渡來地」而出名。每年10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上旬,有1萬隻左右的鶴遷徙到此。在該市的鶴研究中心裡,可以近距離去觀賞野生鶴。出水市有245.3公頃的平野作為「鹿兒島縣的仙鶴渡來地」,被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天然紀念物。
鶴田水庫:位於川內川上,最大壩高117.5m,水庫總庫容1.23億立方米。
種子島:位於佐多峽南方海中的東方,槍枝最早傳進日本的地方,島上設有發射靜止氣象衛星的火箭基地。
屋久島:位於佐多峽南方海中的西方,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千米以上的高峰30座,島上生長、分布著高山植物和亞熱帶植物,屋久杉原始林已有數千年樹齡,形成了引以為豪的自然寶庫。由於它擁有九州的最高峰1,936米高的宮之浦山嶽和1,886米高的永田山嶽,也被稱為「海上阿爾卑斯山」。「繩文杉」是屋久島的象徵。
宇宙開發中心:位於種子島上,是日本發射衛星的基地,被譽為「世界第一美麗景觀的宇宙開發中心」。2001年成功發射H2A試驗火箭。
奄美群島:位於琉球群島北部,由奄美大島、喜界島、德之島、衝永良部島、與論島等小島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