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日本唯一擁有宇宙火箭發射設施的縣

2020-12-13 流星雨下的散步

鹿兒島縣,日本九州最南端的縣,西南以奄美群島與衝繩縣相對,擁有以世界自然遺產屋久島為首的各種特色島嶼和櫻島等火山,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溫泉等,具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風景和個性力的歷史文化等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是日本為數不多的觀光縣之一,是日本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此外,還是日本國內唯一擁有聚集了現代科學精粹的宇宙火箭發射設施的縣。氣候溫暖,屬亞熱帶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8.8℃左右,土壤為火山灰性質,農業和畜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為農業縣,農業產值在九州各縣中居首位。工業以食品、木材、紙漿、造紙為主。

2015年當地時間5月29日上午9點59分許,鹿兒島縣的口永良部島發生爆發性噴發,130多名居民緊急避難。

位置

鹿兒島縣位於日本群島最南端,總面積約9187平方公裡,南北橫跨約600公裡,擁有以世界遺產屋久島為首的各種特色島嶼。豐富的溫泉、火山,茂密的森林,鹿兒島具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風景,每年都會迎來4600萬的國內外遊客。

日本分為4個島,鹿兒島縣[4] 位於九州島的南部,與中國、韓國、東南亞各國相鄰,由薩摩半島和大隅半島和諸多孤島組成,在孤島裡有145個島長達100米以上,有27個島上住著人。全縣的南北距離為北緯27度1分至32度18分,長達590公裡;東西的距離為東經128度24分至131度12分,長達272公裡。鹿兒島是個山脈與河川非常多的地區。它的平原雖然很少,但是長達2,643公裡變化豐富的海岸線是它的一大特色。

環境

鹿兒島縣的整個地區都被火山灰的堆積物覆蓋著,其中大約有一半的地區已成了火山灰的白沙臺地。鹿兒島市南端的130公裡處有個長達100公裡,面積約500.6平方公裡的島叫屋久島。因為它擁有九州的最高峰1,936米高的宮之浦山嶽和1,886米高的永田山嶽,所以也被稱為「海上阿爾卑斯山」。1993年它初次被世界遺產登錄和承認。除去被稱為川內的河川以外,鹿兒島河川的規模都不大。除了河口比較開闊以外幾乎沒有平原。鹿兒島的湖幾乎都是火口湖。其中的池田湖周圍長15公裡,233米深,面積達11平方公裡,是九州最大的湖。

地震

日本鹿兒島縣的口永良部島,於當地時間2015年5月29日上午10時左右發生爆發式火山噴發,已向全島居民發出離島避難指令。該島新嶽火山爆發的雲煙已升至9000多米高度,並已發生直抵海岸的火山碎屑流。日本氣象廳並將該島的避難等級提升至最高的5級,這是日本避難標準等級出臺後,首次發布最高級別避難警告。

口永良部島在1933至1934年曾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造成8名居民死亡;1966年也發生過大規模火山噴發。此後仍有不同程度的火山噴發。自1990年起一度消停之後,2014年又開始出現噴發現象。

歷史文化

歷史

鹿兒島縣最古老的遺蹟是在種子島發現的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的生活遺蹟和(捕獵)陷阱,以及約9500年之前的豎坑居群遺蹟,可證明在那時的鹿兒島人類已經形成村落定居。雖然在日本國內到處可見以稻耕為主的彌生文化遺蹟,但由於該縣白沙臺地較多,所以既耕種旱田也種植水稻。

從3世紀後半期到4世紀初,大和朝廷統一了日本,南九州也在4世紀後半期開始受到大和朝廷的影響。

8世紀設置了大隅國府、薩摩國府,隼人、熊襲被納入律令國家。

到12世紀末,源賴朝的武士成立了政權,使日本的貴族統治變為武士支配。島津氏將勢力擴大,16世紀後半整個鹿兒島都由他支配。因為鹿兒島是日本的南大門,所以從古代開始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亞太地區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16世紀西洋文化傳入到了鹿兒島。

1543年乘著中國船的葡萄牙人來到種子島,把槍初次傳到日本。1549年耶穌會的傳教士來到日本,向日本傳入了基督教。

17世紀荷蘭殖民者為獲得肉食從印度尼西亞引進了爪哇鹿在該島進行養殖,島嶼因此得名鹿兒島。

19世紀後半期,日本的鎖國體制瓦解。鹿兒島在藩主的指導下非常積極的吸取西洋文化,建設了反射爐和各種機器工場。向英國曾派遣過留學生。

鹿兒島漸漸具有了領導日本的力量,推倒了以前的政府,成為建立新政府的中心勢力。新的明治政府改變了日本社會,推進了近代國家的統一。鹿兒島的優秀人才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從那以後,鹿兒島出了以總理大臣黑田清隆、松方正義、山本權兵衛等政治家為首,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等,還有畫家黑田清輝等眾多的人才。

文化

鹿兒島充分利用位於(日本)南端這一地理條件,在歷史上就和亞太地區各國進行過各種各樣的交流。該縣約有2,500件經歷了鹿兒島的傳統、歷史薰陶的珍貴文物。鹿兒島縣建立了縣歷史資料中心——黎明館和「上野原繩文森林」等其他設施,對鹿兒島的傳統和歷史等進行介紹,同時也起到保護並有效利用文化遺產的作用。

1997年5月,在鹿兒島縣霧島市的上野原遺址,發現了約9500年前(繩文時代早期前葉)的豎穴的居住痕跡。集石(據推斷是一種將收集的石頭燒熱後,把肉類放在被烤熱的石頭裡面,利用石塊餘熱進行加熱的廚具)和連穴土坑(把肉等的食物掛在其中,用煙進行燻制的設施)等。上野原遺址在日本國內被認為是最為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人類定居部落,據此可以了解到南九州在繩文時代村落的狀況,1999年1月作為珍貴遺址被指定為國家級文物。為保護並活用上野原遺址的歷史文化遺產,向人們提供與遠古繩文時代的文化進行接觸、交流和學習的機會,2002年10月「上野原繩文森林」正式對外開放。在「上野原繩文森林」裡,常年展示著由上野原遺蹟中出土的文物、重要文化遺產、縣內主要遺址的出土文物,還可以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中體驗古代生活,例如進行取火體驗、製作繩文陶器和繩文食物等。

風景名勝

霧島屋久國立公園:位於霧島地區內、九州最南端,面積552.3平方公裡,包括霧島火山群、櫻島、屋久島及錦江灣地區,是日本最早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公園以園內被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的檳榔等亞熱帶植物群落而聞名,從溫帶植物到亞熱帶植物,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此外,公園內擁有大小火山23座、噴火口15個、火山口湖10個。多種多樣的火山地貌,具有獨特的景色。

櫻島: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是鹿兒島的象徵,島上滿目火山熔巖,1950年(昭和20年)的噴發,使原本孤島的櫻島與九州相連,形成半島。鹿兒島市區和櫻島之間,乘輪渡只需15分鐘。

仙巖園(磯庭園):建於1660年,曾是島津氏的別邸。它以櫻島和錦江灣為背景,山水互相映襯,庭院優美,整齊別致,以日本式的傳統建築造型被稱為天下的名園。緊鄰著它的「尚古集成館」展示著長久以來統治鹿兒島的島津氏家族遺物以及珍貴的歷史資料。

維新故鄉館:鹿兒島市誕生了「明治三傑」之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眾多偉人。在鹿兒島市附近的城山,西鄉屯軍、激戰、故居、興建的學校、絕命之地都開闢為史跡,任人參觀憑弔。

鹿兒島水族館:正面是巨大的黑潮大水槽。黑潮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水族館通過不同的海洋區域,向遊客展示大海的神奇。

古裡溫泉:位於櫻島南部的古裡地區,是火山熔巖沉積處的溫泉。溫泉的左面可以看到大隅半島,右面可以看到薩摩半島。另外它的後山嶺處建有林芙美子的文學石碑,古裡溫泉也因此出名。

沙蒸溫泉:可以同時體驗砂浴和溫泉,溫泉中所含的礦物質也可治療諸多疾病,對於美容更有極大功效。

開聞嶽:由於擁有俊美的山脊線條,被稱為「薩摩富士」。此外能夠最早欣賞到油菜花和金魚草通風的盛開景色。

池田湖:是位於薩摩半島東南部的破火山口湖,直徑約3.5公裡,周圍約15公裡,大體上呈圓形,是九州最大的湖,曾被稱為「神之御池」,流傳著類似尼斯湖水怪的傳說。湖邊種有500種40萬株花木。

鹿兒島鮮花公園:一年四季鮮花綻放,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主題花園。

善德寺:歷史古剎,蓮如上人創立的真宗大谷派的城端別院,有親鸞聖人的真跡墨寶。

霧島神宮:傳說興建於6世紀。每當新年來臨,便有9個鼓手帶著天狗面具,擊晌霧島神宮的9面大鼓,奏響祭祀典禮的前奏曲。

吹上沙丘:「吹上沙丘」:南北長約30公裡,與千葉縣的「九十九裏海濱」和鳥取縣的「鳥取沙丘」,並稱為日本的三大沙丘。

知覽武士宅邸:知覽武士宅邸位於鹿兒島市西南方向34公裡處的知覽町,保留著250年前的多處武士宅邸,被譽為「薩摩小京都」。

知覽茶田:4月中旬到10月上旬採茶期間,可以體驗採茶、搓茶。「知覽茶」在全日本茶葉品評會上,曾多次獲得最高獎。

出水之鶴:位於鹿兒島北端的出水市,以「仙鶴的渡來地」而出名。每年10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上旬,有1萬隻左右的鶴遷徙到此。在該市的鶴研究中心裡,可以近距離去觀賞野生鶴。出水市有245.3公頃的平野作為「鹿兒島縣的仙鶴渡來地」,被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天然紀念物。

鶴田水庫:位於川內川上,最大壩高117.5m,水庫總庫容1.23億立方米。

種子島:位於佐多峽南方海中的東方,槍枝最早傳進日本的地方,島上設有發射靜止氣象衛星的火箭基地。

屋久島:位於佐多峽南方海中的西方,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千米以上的高峰30座,島上生長、分布著高山植物和亞熱帶植物,屋久杉原始林已有數千年樹齡,形成了引以為豪的自然寶庫。由於它擁有九州的最高峰1,936米高的宮之浦山嶽和1,886米高的永田山嶽,也被稱為「海上阿爾卑斯山」。「繩文杉」是屋久島的象徵。

宇宙開發中心:位於種子島上,是日本發射衛星的基地,被譽為「世界第一美麗景觀的宇宙開發中心」。2001年成功發射H2A試驗火箭。

奄美群島:位於琉球群島北部,由奄美大島、喜界島、德之島、衝永良部島、與論島等小島所組成。

相關焦點

  • [視頻]記者探訪日本宇宙發射中心——種子島
    種子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赤道,東面又沒有障礙物,這兩個有利條件使日本選擇在這裡建設了國內最大的航天設施。1968年,日本第一枚HSC實用型火箭從這裡升空。從1969年起,「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組建,種子島宇宙中心也同時誕生,這裡逐漸變得熱鬧起來。幾十年來,隨著大小一百多枚火箭從這裡騰飛,這個遠離陸地的孤島也逐漸聞名遐邇。如今,種子島承擔著一系列航天發射和科學試驗活動。
  • 日本鹿兒島天文館新建日本第一家宇宙信息館
    人民網東京4月15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4月12是前蘇聯太空人尤利.加加林第一次進入太空的日子。值此之際,日本鹿兒島天文館內的宇宙信息館於當日開館。這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簡稱JAXA)、國立天文臺和鹿兒島大學宇宙中心、鹿兒島人造衛星(KSAT)開發協議會等四家機構共同成立的,同時也是全國首家由四家機構共同成立的宇宙館。鹿兒島是位於種子島和內之浦之間唯一一個擁有火箭發射基地的縣,在縣外的知名度很高。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二、到嫦娥奔月的地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70年代初,於1984年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目前唯一對外開放的航天高科技旅遊景區。Astronaut Hall of Fame)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航天紀念品收藏,展示著太空人們的光輝歷程。如果您運氣好,還有機會現場觀看到太空梭的真實發射。建於1967年的甘迺迪航空中心觀光區,起初只是方便美國太空人及家屬視察航空中心業務的而專設的一個園區,而今,隨著每年在這裡舉行的精彩不斷的航空活動以及經久不衰的景點和互動節目,這裡已經成為佛羅裡達中部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 日本「艾普斯龍」火箭3號機受天氣影響推遲發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因天氣情況惡化,原定17日發射的日本新型小型運載火箭「艾普斯龍」3號機將延期至本月18日以後發射。「艾普斯龍」3號機原定17日搭載日本大型電機廠商研發的地球觀測衛星「ASNARO」2號機,從鹿兒島縣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但由於在發射時間內,發射場的周邊地區可能會有雷陣雨等惡劣天氣,JAXA宣布火箭將延期至本月18日以後發射。
  • 日本將在12月發射宇宙輻射帶探測衛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11月15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15日宣布,將在12月20日晚上8點至9點之間,從位於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用「艾普斯龍」(Epsilon)運載火箭2號機將探測衛星「ERG」發射升空。ERG將在太空探測環繞地球的強輻射帶之謎。
  • 堪比電線桿:日本全球最小火箭發射失敗-日本,AJAX,火箭,全球最小...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AJAX)今天宣布,由於通信系統故障,全球最小的SS-520型迷你火箭的發射任務不幸失敗。AJAX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日本當地時間今天清晨8點33分(北京時間7點33分),SS-520火箭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升空,原計劃7分30秒之後將衛星送入200公裡高度的軌道,但二級火箭點火失敗,最終墜入太平洋
  • 日本決定推遲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開發新型H2A火箭
    新華網東京8月21日電(記者 何德功)日本文部科學省宇宙開發委員會20日制定了宇宙開發長期計劃,決定開發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新型H2A火箭,同時推遲發射日本載人宇宙飛船。  長期計劃認為,由於國家財政狀況嚴峻,目前宇宙開發還處於獲得基礎技術的時期。日本的載人宇宙活動應繼續以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艙的建設和運用為中心。
  • 日本年內將使用改良型H2A火箭再次進行衛星發射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由於日本在去年11月29日在發射軍事偵察的衛星時由於遭到了失敗,日本將對新近改良的H2A火箭進行燃燒試驗並計劃於年內再次進行衛星發射。  韓國「聯合新聞」援引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已對去年引起衛星發射失敗的H2A火箭的固體助推器(SRB)進行了改良和修正。
  • 日本今春將發射小型民營火箭 搭載工科大學的實驗裝置
    日本今春將發射小型民營火箭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2月24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原日本網站「活力門」社長兼實業家堀江貴文投資的火箭開發公司計劃於今年春天發射的小型火箭,將搭載高知縣工科大學的實驗裝置
  • 日本北海道企業自主開發的火箭將於7月29日發射
    、位於日本北海道大樹町的太空創新企業「星際科技」(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7月6日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宣布自主開發的小型火箭29日將從該町發射。【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位於日本北海道大樹町的太空創新企業「星際科技」(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7月6日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宣布自主開發的小型火箭29日將從該町發射。火箭計劃飛行高度超過100公裡,若發射成功,將成為日本民間獨立研發的火箭首次到達太空。據日本共同社7月7日報導,「星際科技」將來力爭實現將超小型衛星送入軌道的火箭的商業化。
  • 日本H2A火箭發射因天氣原因延期至2月1日
    中新網1月29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業公司29日宣布,原定當天上午進行的H2A火箭27號機的發射,將延期至2月1日上午10點21分。延期發射的原因是預測到發射場種子島宇宙中心(鹿兒島縣南種子町)附近上空在火箭經過時可能出現打雷的雲層。2月1日的天氣預報為晴,有時多雲,預計不會影響發射。該火箭搭載政府的備用雷達衛星。日本目前使用4個情報收集衛星,包括2個光學衛星和2個雷達衛星。
  • 中國火箭發射成功率97.7%稱霸 日本不服-火箭,日本,航天,天文...
    就亞洲航天實力而言,中國目前是領軍國,長徵火箭、嫦娥探月、北鬥導航、風雲衛星等都是彰顯實力的所在。而日本是目前能在部分領域與我角力的國家,昨天其「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再次試探入軌,希望能成為亞洲首個擁有金星人造衛星的國家,而此前宣布的無人登月計劃更是要在技術上碾壓中美俄三國,相當有信心。
  • 海南這座低調小城,可在田間地頭距離看火箭發射,終於藏不住了
    前段時間,文昌這座海南小城因可以「在田間地頭看火箭發射」上了微博熱搜。無數人「近距離看火箭發射」的遙遠夢想原來可以在海南文昌被完美滿足!如果想看火箭發射應該去哪裡呢?能踩著沙灘、吹著海風,喝著椰子觀看火箭發射,文昌還是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 中國哪裡可以看火箭發射?這座海濱小城藏不住了!星辰大海不是夢
    前段時間,文昌這座海南小城因可以「在田間地頭看火箭發射」上了微博熱搜。 無數人「近距離看火箭發射」的遙遠夢想原來可以在海南文昌被完美滿足!
  • 發射火箭為什麼要分級?帶你了解背後的原理
    (原標題:發射火箭為什麼要分級?這段路程對於以第一宇宙速度飛行的太空飛行器來說用不到5分鐘,可以想像太空飛行器的速度有多快了,太空飛行器獲得這麼高的速度靠的是多級運載火箭。那麼問題來了,單級火箭可不可以把太空飛行器送上天?為什麼要使用多級火箭呢? 提到火箭分級,不得不提到齊奧爾科夫斯基,讓火箭飛向太空探測宇宙就是他最先提出來的。
  • 來文昌觀看火箭發射!這份超詳細美景美食交通全攻略收好咯!
    能踩著沙灘、吹著海風,喝著椰子觀看火箭發射,文昌還是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平時往返文城和龍樓,在360國道上便可看到不遠處的發射塔架,文昌人與宇宙的距離就是這般近在咫尺。
  • 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日本一顆用於中繼民用和軍用地球觀測數據和圖像的衛星將於周日搭乘H-2A火箭發射升空。這顆兩用通信衛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25分搭載H-2A火箭進入軌道。下午4點25分。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
  • 日媒:日本民間火箭公司擬在和歌山縣自建發射場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月27日報導,佳能電子等成立的民間火箭公司計劃在日本和歌山縣串本町建設發射場。這是日本首次由民間建設發射場。目標於2021年建成,將展開地質調查等。該公司將開發專用的小型火箭,力爭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實現商業化。發射場建設的項目費用預計達數十億日元。 報導稱,該公司名為「新世代小型火箭開發企劃」(位於東京)。
  • 背景資料:韓國「羅老號」火箭發射
    背景資料:韓國「羅老號」火箭發射 「羅老」號已完成對接、組裝、起立,在垂直狀態下接受了各種測試。
  • 日本商家愛用「宇宙」做品牌 喝燒酒看宇宙全景
    「宇宙燒酒」並非僅僅是個名字,燒酒的酒母真的乘坐宇宙飛船在太空中轉了一圈。因此這種酒被命名為「宇宙來鴻」。鹿兒島縣不僅是燒酒的產地也是宇宙飛船的發射基地。為了搞活地方經濟,也為了讓人們通過燒酒感受宇宙的浪漫,當地12家酒廠決定製造「宇宙燒酒」。12家酒廠把自家釀酒的酵母和酒母裝到了火箭上。火箭發射後載著它們安全到達了在太空的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