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黃龍溪古鎮清淤忙,已經有不少路面和街道乾淨與整潔。 許繼剛 攝
中新網成都8月20日電 題:洪水過後的成都黃龍溪古鎮:清淤消殺緊張進行 民眾重拾生活信心
作者 楊顯雲 崔凱
「我們前天晚上就到黃龍溪來了,由於這裡是景區,大型機械進不來,只能靠大家一鍬一鏟慢慢作業。」20日,隨著降雨停止以及錦江水位逐漸下降,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內的洪水漸漸退去。徐秀英和妹妹一起,前來古鎮清淤。
8月20日,雙胞胎姐妹花徐秀英和徐秀蓉在清淤。 許繼剛 攝
走進古鎮,仍有路面被大量淤泥覆蓋。為恢復景區正常秩序,當地社會各界投入人力物力參與清淤消殺工作。在這個有近2000年歷史的古鎮上,人們正為恢復生產生活忙碌著。
在清淤現場,雙胞胎姐妹花徐秀英和徐秀蓉你一鍬我一鏟配合非常默契。「我們兩姐妹兩天晚上都沒回家,就一直堅守在黃龍溪景區,和工友們一起,就想早點把我們的景區打掃乾淨,這樣我們才更放心,我們的工作也更有意義。」
「汛情發生後,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之下,立即啟動了防汛應急預案。」前來清淤的空港建管公司副總經理楊建說,該公司緊急抽調了30餘臺大型機械和運輸車輛,組織了200多名搶險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截至目前,該公司在黃龍溪景區內共計清理五條街道,清理建築垃圾和淤泥近5000立方米,預計本周內清淤工作將基本結束。
76歲的老裁縫代長安與家人一起清淤。 許繼剛 攝
據黃龍溪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鎮上退水區的居民正陸續返回,鎮上一邊多方籌集機械排澇,一邊組織退水區域防疫殺毒,給居民分發消毒液和防疫手冊。
而隨著洪水退去,民眾也正在重拾生活信心,儘快恢復日常生活。
正街是古鎮上距離河邊最近的一條街,洪水來臨時,水差不多淹到了二樓。76歲的代長安在這條街開了一家裁縫鋪子。暴雨來襲,他的鋪面幾乎都被淹沒。洪水消退後,鋪面已面目全非。花布、礦泉水瓶被激流衝得東倒西歪。
古鎮上已經恢復營業的店鋪。 焦裕理 攝
眼下,代長安的女兒、女婿和兒子全從城裡回到古鎮幫忙。他們用鐵揪撮走淤泥,在旁邊的消防栓接出一根水管子,用盆子和桶接水,一趟又一趟地提回鋪面,將滿是泥濘的礦泉水和飲料洗乾淨,將地上的淤泥衝乾淨。
在真龍街,遊記龍眼酥店已恢復了營業。16時許,一位附近的住戶前來,買了兩盒豆豉和一盒紅豆腐。「老闆,多少錢?」「69元錢,你給60塊就可以了!」面對不多的買主,老闆爽快地給了一個不錯的折扣。
該店鋪老闆表示,她家在黃龍溪古鎮開了兩家鋪子。離河近的鋪子被淹,受損嚴重。離河遠的鋪子,完好無損。這兩天,全鎮人都投入到恢復重建中,她家下遊的鋪子也在清理中。19日上午,她乾脆打開上面的鋪子,對外營業。
「坐著也是坐著,還不如把生意做起來。」老闆說,這幾天,黃龍溪古鎮來了很多工人和志願者,這些工作人員有時會上來買些糕點充飢,生意雖然不好,但總能滿足一些人的需求。
古鎮上孩子們正在清淤。 焦裕理 攝
隨著洪水退去,川龍街黃龍溪郵政代辦所裡,好幾名工人忙碌著。這裡積壓著六七百件快遞,為了讓這些快遞儘快籤收,工作人員唐先生不停打電話,通知快遞主人。
暴雨把唐先生搞得措手不及。水漫進屋時,他將地上的快遞轉移到高處的貨架上,但水位上漲的速度太快。緊接著,他又將快遞從貨架搬到二樓,還搶救了四封大學錄取通知書。19日,中國郵政雙流分公司派出11人前來幫忙,將積壓的郵件和包裹投遞到東嶽村、古佛村和嘉和村。
唐先生說:「古鎮黃龍溪仿佛只是在洪水中按下了暫停鍵,一切都沒有發生,隨著快遞的送達,日子在這一刻正重新啟動。」
據了解,截至20日下午,黃龍溪景區內已累計清運垃圾3142車、48612立方米,清理淤泥10萬噸以上,鎮龍街、仿清街、新街等已基本完成清淤。景區外清運垃圾616車,清理淤泥、垃圾28640立方米。目前,黃龍溪已衝洗路面88公裡,累計消殺32.2萬平方米。
千年古鎮黃龍溪,隨著洪水的退卻,正在重新煥發生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