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高校圖書館總經費排名TOP1與TOP48的竟相差一個多億!

2020-12-15 中國網教育

中國有近3000所高校,每家高校每年都會斥巨資採購各類圖書資料和學術資料庫,哪家大學在圖書館建設方面最慷慨?根據教育部網站,全國共有2914所高等院校,其中2017年有843所高校公布了圖書館統計數據。我們選擇其中總經費排名前50的高校進行分析。由於寧夏大學在資料庫中出現兩次,數據異常,剔除之後,還剩48所。

中山大學圖書館以1.33億元拔得頭籌,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列第二、三名。排名第1的中山大學和排名第48的湖南大學,圖書館總經費相差1個多億。其中34所高校圖書館總經費相較於2016年都有所增加,增長率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包頭醫學院和成都中醫藥大學。有5所高校圖書館(西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河北理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未上傳2016年經費,故無法進行比較。高校圖書館為何「曬帳單」?話還得從2011年3月全國「兩會」說起。當時,復旦大學圖書館公開的《2009年度圖書館經費使用情況表》被「炒熱」。時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葛劍雄接受《檢察日報》採訪時,揭露國內高校圖書館「內幕」:圖書館作為採購圖書的大戶,能拿到更優惠的折扣,實際購書價格會大大低於標價,進而產生回扣,這筆回扣就成了圖書館的「小金庫」,作為員工的獎金和津貼,或用於一些無法由財務報銷的開支。所以為了杜絕圖書資料回扣現象,高校圖書館紛紛開始「曬帳單」。高校圖書館年度經費構成依據教育部圖工委的統計指標,高校圖書館年度經費包括文獻資源購置費、加工費、設備購置費、維護費以及辦公費等多項費用。但在教育部圖工委現公布的數據中,只能查詢到文獻資源購置費、紙質資源購置費、電子資源購置費三項費用。另外,大學在填報數據時,也並沒有完全按照圖工委的分類來填,比如重慶大學和暨南大學圖書館的2017年度總經費,全部都用來購置文獻資源。類似情況的還有深圳大學城圖書館(99.68%)、清華大學圖書館(99.65%)、廣東醫科大學圖書館(99.31%)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99.14%),這些大學文獻資源購置費在年度經費中佔比非常高。文獻資源佔比最低的是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13.03%)。

高校圖書館年度經費排名變化在總經費TOP48的高校圖書館中,2017年與2016年相比,24所的排名呈上升狀態,3所未出現任何波動,另有16所呈下降狀態。有3家高校圖書館經費在2017年猛增,排名也突飛猛進。其中,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經費排名前進591名、包頭醫學院經費排名前進339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經費排名前進111名。1、三家大學經費從哪兒來?根據《光明日報》2014年11月的一篇報導《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區別》,部屬大學辦學經費主要來自中央財政,由教育部撥款,一般是按照在校大學生的人頭數來劃撥;省屬大學辦學經費來自地方財政,由省主管部門撥款,私立學校的辦學經費由辦學投資人籌集以及學生繳納學費。大學圖書館經費從學校辦學經費中劃撥。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由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德陽市人民政府共建。主管部門:四川省人民政府。包頭醫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成立於1958年。主管部門: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成都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6年。主管部門:四川省人民政府。以上三所「突飛猛進型」高校圖書館均屬於省屬高校,其經費主要來自地方財政,由省主管部門撥款,從整個學校的辦學經費中劃撥。2、為什麼總經費增加了?通過查詢這3所高校的信息公開網,我們發現包頭醫學院2017年總收入比2016年高出約14億,其中約12億來自事業收入增長,而該項數據在2016年為0。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和成都中醫藥大學2017年總收入比2016年有所減少。但是3所高校2017年的教育支出對比2016年均有所增加,而圖書館部分的具體情況沒有體現,所以無法深入。圖書館經費多的高校都在哪些地方?我們對總經費TOP48的高校圖書館進行了地域分布分析,發現高校圖書館總經費之和排名前5的省市依次是廣東、北京、上海、四川和江蘇。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公布的31個省市的GDP總值,廣東省以89705.23億元居全國各省市之首,江蘇、四川也躋身全國前5名。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是決定地方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而地方高校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地方財政教育撥款,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地方高校教育經費的高低。所以廣東、四川、江蘇等地的高校圖書館經費相對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數字資源還是紙質資源?「圖書館資源建設,究竟是數字的還是紙質的?」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教授在「2018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論壇」上再次提出了這個問題。在總經費TOP48的高校圖書館中,有40所高校電子資源購置費在文獻資源購置費中的佔比超過紙質資源購置費佔比。

而《2017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顯示,提交文獻資源購置費的789所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購置費所佔比例已經過半,且均值與所佔比例自2006年以來呈逐年升高趨勢,增長的斜率正在變大。這表明電子資源購置費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購置費支出的主要部分。電子資源購置費佔文獻資源購置費比例最高的5所高校圖書館分別為中山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和四川大學圖書館。可以看出,國內一流大學高校圖書館都正在進行「無形的蛻變」——從「紙質資源擁有者」蛻變為「數字資源使用者」。數字資源帶來的問題早在2016年,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因知網漲價的幅度每年都保持10%以上而宣布停用。2019年,知網被蘇州大學學生起訴著實「火」了一把。國內外數據商的數字信息資源壟斷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最大困擾。許多數據商為了提升其資料庫產品的競爭力,與眾多書刊出版機構籤署獨家數字出版授權協議,如中國知網的獨家授權期刊達到1,600種。紙本出版商和數據商成為利益共同體,圖書館只能是「被宰的羔羊」。數位化資源給高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裹挾著很多困擾。除了資源壟斷導致價格上漲,還有資源訛詐(捆綁售賣紙本期刊、拆分資料庫、同類重複、高價售賣學位論文)、資源壁壘、資源浪費、資源同質和閱讀退化等。你能想像有一天走進學校的圖書館裡,發現沒有整齊排列的書架,甚至連一本書也沒有的樣子嗎?那圖書館這一場景的意義還在嗎?最後,我們特地為不向「萬惡」的數據商屈服的朋友們搜集了一些免費又好用的電子資源資料庫,請盡情享用!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相關焦點

  • 高校圖書館"帳單": 中山大學經費最高 達1.33億
    根據教育部網站,全國共有2914所高等院校,其中2017年有843所高校公布了圖書館統計數據。我們選擇其中總經費排名前50的高校進行分析。由於寧夏大學在資料庫中出現兩次,數據異常,剔除之後,還剩48所。
  • 高校圖書館「帳單」來啦,裡面名堂真不少
    作者:田夢 王晨曦 房夏蓮中國有近3000所高校,每家高校每年都會斥巨資採購各類圖書資料和學術資料庫,哪家大學在圖書館建設方面最慷慨?根據教育部網站,全國共有2914所高等院校,其中2017年有843所高校公布了圖書館統計數據。我們選擇其中總經費排名前50的高校進行分析。
  • 中國高校圖書館排名大集合,你的學校上榜了嗎?
    據最好大學網對中國大學圖書館的調查,通過圖書館的總面積、圖書館人均佔有面積、等對全國各大學的圖書館進行了面積方面的排名,此外,對圖書量也進行了統計。 先看看完整榜單,有沒有你的大學~
  • 北大等多所高校停用知網:圖書館預算難追資料庫漲幅
    該負責人提到,迫於師生壓力,圖書館不得不重新與知網進行談判,來回拉鋸談了6次,知網才在原來的價格上降了一些,並且附贈學校一個資料庫子庫,雙方才最終達成續訂共識。該負責人稱,師生對知網的依賴程度很高。從2015年開始,雲南多所高校迫於師生需求的壓力也都陸續和知網進行重新談判,自行購買了知網的使用權。3月初,雲大的知網恢復使用,但學校圖書館資料庫知網那一欄的備註下面多了3個字「試用期」,試用期限為2016.3.10~2016.5.9。
  • 我國「最有意思」的兩所大學,都被稱為「吉大」,實力卻相差懸殊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話說「科教興國」,人才基礎決定經濟建設,可見人才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來說,佔有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一直以來,雖然說我國的眾多城市經濟不斷上升,但是對於學院的建設和完善上始終沒有停下步伐,因此很多高校都在各大城市當中分布,不過隨著學校的增加,當中也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最搞笑的便是名字的簡稱上面。
  • 我國高校圖書館面積排行榜,山大排名第一,北大進不了前50名
    1.山東大學圖書館是我國大學中館舍面積最大的 山東大學作為一所老牌985高校,全國排名大約20名左右,數學、醫學、土木、語言學、經濟學等方面具備較強實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山東大學圖書館館舍面積是全國大學中最大的,達到了14.37萬平方米,領先於第二名的中山大學將近3萬平米,更是遙遙領先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 總投資近1億!八裡崗遺址博物館獲批
    文|冷絲欄目|大學排名按照國家的要求,各大高校每年都必須在官網公布經費預算。就2020年高校經費預算來看,75所教育部直屬大學的經費相差很大,最高的是清華大學,經費預算是310.72億元,最低的是中央戲劇學院,經費預算僅有4.23億元,兩所高校相差73倍多。
  • 中國高校圖書館學專業排名:武漢大學排位第一!
    專業名稱:圖書館學這些年,信息化技術不斷升級換代,傳統圖書館已逐步走向數位化。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各院校圖書館網絡工程等項目,不斷突破,取得很多不錯成果。圖書館已成為大眾獲取有效信息、知識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圖書館學」專業院校排名如下:排在前五位的高校分別是: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
  • 同一高校不同排行榜相差百餘名 專家:理性看待
    原標題:不同排行榜上同一高校相差百餘名 專家建議理性看待排名 如今,各類大學排行榜不斷出爐,但在評價指標同質化的前提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掐架」也比較激烈,同一個大學在不同的榜單裡,前後相差100多名成為「常事」。
  • 細數武漢高校最美圖書館,你最喜歡哪個?
    說起高校圖書館,可能很多人腦海第一印象會想起北京大學,要知道北京大學圖書館可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還有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它們都是很不錯的。那麼,中國高校哪所大學的圖書館最大呢?
  • 中國最美大學圖書館排名,跟實力排名無關,簡直大開眼界!
    隨著中國教育的全面升級,越來越多的高校嶄露頭角。而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當然必不可少;其實,圖書館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新穎,但是,我們對圖書館的建造和外形卻充滿好奇和興趣。在中國,高顏值有魅力的圖書館比比皆是,哪一座才是你最仰慕的呢?歡迎投票討論。
  • 2020大學最新排名,大陸3所高校排亞洲前十,深圳大學亞洲第88名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首次包攬前兩名,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三名,排名第四至第九名的大學分別為: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東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首爾大學,第十名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均館大學兩所學校並列獲得。
  • 中國研究生院競爭力排行榜公布,中大與華南理工排名竟相差18名!
    擇校過程中,同學們會經常看到很多大學排名、學科排名,但是研究生院的排名情況卻是不多見的。 前段時間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科教評價網和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共同發布了《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報告中包含了研究生院競爭力排行榜。該機構已經連續16年發布相關報告,有不錯的參考價值。
  • "青島圖書館聯盟"成立 高校圖書館開放成亮點
    在推進全民閱讀中,高校圖書館作用不能忽視,「各高校情況不同,像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等綜合類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品種類別也很多樣,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圖書館,專業藏書多一些,每個學校設立的專業不同,圖書館藏書的方向也有區別,各高校之間也能互為補充,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同一高校不同榜單相差百餘名?大學排行榜需理性
    同一個大學在不同的榜單裡,前後相差100多名成為「常事」。設置相應排名指標體系近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其中華北理工大學的排名為187名。而校友會網上發布的「2019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上,華北理工大學排名為323,同一個學校在兩個不同的榜單上的名次相差136名。
  • 北大保安英語詞彙量達15000,普通高校與名校相差的只是資源嗎?
    保安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職業了,許多特定場所都會有保安看守,而作為底層崗位,許多地方對於保安的入職要求都比較低,因此保安也成為了一個不太起眼的職業,那麼,北京大學的保安是否存在特別之處?
  • (關注高校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大門如何敞開
    圖書館為何選擇集體沉默  「初衷本好,但消息公布後,我們的日子不好過,也很難表態。」面對記者的採訪要求,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館長選擇無奈沉默,更耐人尋味的是,不少公共圖書館的館長也不願發表觀點,「目前社會上的各種討論,已經令高校圖書館陷入兩難之境。
  • 決戰雙一流,6所高校入圍全球頂尖年輕大學,南科大、深大領銜
    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20年的年輕大學排名結果,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所大學上榜。年輕大學排名考查的是辦學歷史少於或等於50年的大學在教學、科研、引文、國際展望和行業收入這五個領域的整體表現。排名使用的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研究方法,但是權重被重新校準以反映年輕大學的使命。
  • 中國大學圖書館排名,它竟然碾壓北清復交
    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曾經說過:「我心中暗暗猜想,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而去一所大學,一定要去的便是校內圖書館,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這段時間考研季,【考研生圖書館佔座賽跑,好像春運趕車】的新聞層出不窮,大概是學校的圖書館面積容納太小吧。
  • 教育觀察:高校真人圖書館裡體驗「多元」
    「真人圖書」袁珊珊向讀者講述自己「一個人去非洲做義工」的故事。「真人圖書館」的發展已超過10年,這些「書本」的內容也更多元化,從早期的受歧視者,到現在加入更多令人好奇的職業,例如記者、警察、殯葬業者、政治圈人士等。   應當說,「真人圖書館」走進高校,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還可以這樣汲取。最為傳統的知識汲取方式,莫過於口口相授心心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