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經濟的發展,現在出國旅遊對於老百姓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大家在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時候,也要入鄉隨俗。畢竟每個地區的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也有所不同,許多我們看似正常的事,換了一個地方去做,代表的意義也就不同了。就像在內蒙古旅遊一樣,男性遊客不能隨便進入當地的白帳篷內。
尤其是在國外,如果任意妄為的話很有可能觸碰到律法的底線,容易發生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像在我國抽菸、喝酒、打牌是在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而到了一些西方國家,就變成了違法亂紀,甚至還會付出相應的代價。特別在美國旅遊的時候,與黑人交流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很多話和行為都是不能說的,不然可能會挨打。
眾所周知,美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還是個多民族國家,不過按照膚色可以分為兩類,即白人和黑人。如果在去美國旅遊的途中,導遊肯定會說:不要請當地的黑人吃西瓜,最好別好奇,否則的話容易被打。對此很多人比較疑惑:西瓜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果嗎?黑人至於這麼大的出手嗎?其實這背後隱藏著許多心酸的故事。
在之前的社會,黑人還沒有現在平等的主權,當時的他們大部分都為奴隸,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尊嚴和地位而言。而且當時美國還在發展棉花產業,就會強制讓這些黑人奴隸們去無償種植棉花,沒有自己的自由,只有沒日沒夜的勞動。而當時許多農場主看到他們活幹得不錯的時候,就會獎勵他們西瓜吃,久而久之就導致黑人們認為西瓜是一種侮辱性的水果,他們討厭別人請自己吃西瓜。
雖說現在美國種族情況已經極大程度上改善了,基本上上做到了人人平等,但多少也會刺激到黑人們的內心深處,如果沒有把握好尺度,就會認為上在侮辱他們。像西瓜這種水果在美國南方種植的非常普遍,不過當地的飯店在上水果拼盤時,都會注意一下餐桌上有沒有黑人,如果有的話,要把西瓜換成別的水果。
所以大家出門在外的時候,最好還是提前了解一下當地的習俗規定,避免發生一些突發情況。畢竟國內和國外的歷史和法律都完全不同,一個人孤身早晚也很容易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