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營銷贏了流量輸了口碑
楚天都市報記者留意到,全家便利店涉嫌低俗標題的公號推文發布於5月27日中午,推廣內容實則為一篇推廣冰激凌的文章。這篇推文的閱讀量很快就達到了10萬+,然而,高流量帶來的並非高人氣,廣大網友對此充滿質疑。
@微涼 :真low,根本沒考慮過一個便利店帳號可能有老人孩子關注
@琳琳 :low爆了,已舉報!
@蜜桃乳酪 :不ok!取關了!
@時光已亂 :第一次舉報公眾號……全家一個好好的便利店,為什麼用這麼low的標題。
@有脾氣 :全家公眾號的推送頭條簡直是腦子進水,全家這品牌形象都不要了麼,一心要秀下限,秀低俗,秀愚蠢。
@注水團鴨 :全家這公眾號的推送標題未免有些太惡趣味了,博閱讀量也不是這麼玩的吧?震驚。
@Yancy :全家公眾號怎麼回事?不知道很多未成年也都關注了公眾號嗎?還打這種低級擦邊球,傳的還是食物,嘔,真的好噁心。
記者看到,微博上,#全家便利店道歉#的話題已經有62.3萬閱讀量,有網絡大V公開留言稱「真low,你們的核心價值在哪裡?工商部門就不來管一管?已經不是第一次,擅長搞一些怪怪的標題,這樣的奪眼球方式的確有點打臉!全家公號的標題打擦邊球,耍小聰明,最後砸的還是自己的腳。讓自身品牌得不償失,走這個路線,是很失敗的一個做法。」
連續致歉三次消費者仍不買帳
事發後,該推文已被發布者刪除。面對輿論的壓力,今日上午全家向公眾致歉。
記者看到,在微博的聲明中,全家稱:「非常抱歉,5月27日全家微生活頭條推文,引起您的不適,真的,非常抱歉!對於此次思慮不周,我們已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引以為戒。也請您繼續監督我們、鞭策我們,我們會更加努力,為您繼續提供更好的便利生活服務。再一次對您,表達最大歉意!」
一篇聲明中連續致歉三次,足見全家的道歉誠意,然而,卻有多位網友檢舉稱,這已經不是全家第一次被質疑了,其此前發布的多條推送標題都有類似問題。
楚天都市報記者查詢該品牌公眾號此前的推送,發現標題時常出現「肉慾;寶貝,張嘴;18禁|未成年人勿點;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等字眼,並且頭圖也曾出現過打低俗擦邊球的行為。
除全家外,此前絕味鴨脖在公眾號發布的推送廣告,也曾因為低俗被勒令整改。
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小債告訴記者,《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有「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對此設定的處罰除了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廣告主將被處以2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
「類似的低俗營銷,暗合人性中獵奇、低俗的欲望,短期內可能獲得關注與流量,但其品牌的價值觀卻在越走越遠。長此以往只會讓大眾對此類廣告更加反感。」馬小債稱。
涉事企業多次陷食品安全風波
全家便利店品牌於1972年創立於日本,網點遍及日本、中國、韓國、美國、越南等地,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連鎖便利店之一。
2002年全家便利店在中國臺灣上市。據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740.09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6億),淨利潤為18.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36億)。
據全家官網介紹,2002年,上海FamilyMart籌備處成立,2004年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獲商務部批准成立,全家FamilyMart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記者通過查詢發現,上述涉嫌打擦邊球的公眾號背後主體公司正是「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當前上海福滿家法人代表為凌孝平,註冊資本為4.86億元,公司目前被CHINA CVS(CAYMAN ISLANDS)HOLDING CORPORATION即中國便利店(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目前,全家便利店在國內門店涉及區域包括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廣州、深圳、東莞等,開設店面近3000家。
然而,記者關注到,近年來,該品牌卻頻頻陷入負面風波,除低俗營銷屢遭質疑外,企業食品安全也多次遭到曝光。
據新民網報導,2011年4月,有消費者購買了全家超市的法式香濃布丁後腹瀉,後發現該布丁系過期食品。2017年5月,全家在上海南京西路門店貨架出現老鼠,市場監管局當場責令下架銷毀汙染食品。
2019年1月,藍莓評測曝光稱,全家便利店在國內的10座城市21家便利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同年8月,「上海市場監管」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其中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在售的多款便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今日,記者多次撥打全家官網熱線電話,但均未獲得回應。記者給官網郵箱留言,截至發稿時止,仍未得到對方回復。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