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學生張素:9歲赴日留學,21歲給主席獻花,考第一為國爭氣

2020-12-23 月半悅讀

「我要好好學習,為中國爭口氣!」

1996年,在日本新幹線列車上上,當父親問她為什麼要拿第一時,剛下飛機的小留學生,9歲的張素大聲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說起來,日本人前往中國學習的歷史很長很長,而中國人赴日本留學的歷史才百十年而已。

往前追溯到1896年,13名由清政府派遣的留學生東渡日本學習,由此開啟了中國人赴日本留學的歷史。

中間由於戰亂和侵略留下的仇恨,中日兩國的留學交流一度中斷,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再度掀起高潮。

時隔百年,又有這麼一群背景迥異的人,懷揣著各自不同的目的的人,踏著前人的足跡,乘著東去的飛機,踏足這個令國人感情複雜的國家。

他們來到日本學習或打工,或為自己,或為家庭,開始了異國他鄉的奮鬥。

1996年,在這些心懷不同夢想從機場走出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年齡差距巨大,其中,就有紀錄片《小留學生》的主人公,9歲的張素。

01、要考第一,為中國爭口氣!

張素的大伯張煥奇是《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攝製組中的一員,也是較早留學日本的留學生之一。

正當攝製組想要從不同角度、不同背景記錄不同類型的在日留學生時,這個比較特殊的小留學生張素就通過張煥奇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1996年,9歲的張素古靈精怪,又樂觀開朗,是北京的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三年級學生。

張素的父親張煥然早在1991年留學日本,之後留在東京八王子市工作,這個城市架構穩定,並且以教育見長。

所以,為了和留在日本工作的父親張煥然團圓,也為了給張素接觸別樣的教育機會,張素和媽媽謝慶華漂洋過海遠赴日本,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日本留學之旅。

因為早有準備,攝製組從張素在日本機場被父親接到的第一天,一直拍攝到她和母親離開日本回國的最後一天。

期間,他們的拍攝過程只是如實記錄了張素在日本兩年的學習和生活,完全不幹涉張素的任何行動。

在異國他鄉,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最大的障礙往往是語言不通。

所以,張煥然對母女倆往後生活和學習的擔憂迅速掩蓋了一家人團聚的喜悅。

在新幹線上,當爸爸張煥然問起張素:「對於日本語你有什麼擔心沒有?」

她搖搖頭:「沒有!」

爸爸又問她:「為什麼?」

張素大聲而自信地說:「學!」

當爸爸再問:「日本小學生欺負你怎麼辦啊?」

張素忽閃著大眼睛自信的回答:「用學習來對付他們呀,在中國我跟媽媽已經定了條約,一定要拿第一。」

爸爸又問:「拿第一是為什麼?」

張素毫不遮掩的說:「為中國爭口氣啊,因為日本人侵略中國,所以我就得……」

在去日本之前,張素小小的人生中,對日本的了解僅限於課本和周圍人的評價,她對這個國家的印象不能說好。

她在國內上學時,學校組織愛國活動會去參觀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

老師也會教育:「我們要銘記日本侵華戰爭,但要與日本人民友好相處。」

媽媽謝慶華也是從小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長大的,雖然很喜歡他們住的那個乾淨整潔的城市,可是對日本這個民族的觀感很不好,這更是直接影響到女兒張素。

所以,在張素印象裡,日本就是那個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國度,而她能做的就是在學習上取勝,為國爭氣!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信念,雖然出自一個9歲孩子的童稚之口,卻充滿了力量。

後來,長大的張素接受一個採訪時,說自己其實也不太記得了,還是看過紀錄片才想起來:

「我當時在紀錄片裡說的話並沒有誰教我,也沒有事先打好草稿,全是下意識的。」

02、嘆過哭過,但絕不認慫!

可以說,張素在剛到日本的時候,一直是很樂觀的。

或許是在國內一直成績優秀帶來的優越感,讓她覺得自己可以適應語言不通的學習生活。

可是,語言終究還是成了她在日本碰到的第一個攔路虎。

在媽媽送她到教室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她用提前準備好的日語順利作了自我介紹。

可是,在接下來的第一堂課上,等全班同學齊聲唱起一首日本歌謠時,張素一點也聽不懂。

她只能茫然地默默站在講臺邊,靜靜地等到結束。

這短短的一首歌的時間,在當時的她看來是那麼的漫長。

張素已經開始感受到了挫敗,可儘管已經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她也只是倔強地輕輕嘆了口氣,轉過頭仍然微笑面對同學和老師。

在新的座位上,聽著天書一樣的課,在別的同學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時,在國內發言回答問題很活躍的張素卻一句話都說不出。

巨大的落差讓她忍不住掉下眼淚,可是抹去眼淚,張素還是堅持聽完了課。

直到下課,她才跑去找到因不放心而在外面等待的媽媽。

在媽媽的安慰下,張素沒認慫,也不再偽裝堅強,她去找到老師,用手比劃請老師教她讀詞認字。

笑過,嘆過,哭過,她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好在,周圍的人和學校知道她面臨的困境,都很熱情的幫助她。

班主任中村老師授意班上一名女同學,每天在張素樓下等她一起上學;

當地區政府特意為她配備了一個月的翻譯,幫助她適應日本的生活和學習。

她的同桌的佐藤大樹,在上課時為她一行行地指著書上老師講到的地方;

一下課,就有一群同學圍著張素,一句一句教她日語……

而這一切,也讓張素認識到了這個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國家的普通民眾的另一面。

所以,入校一周後,讓張素對日本的態度雖然心中仍有芥蒂,但也有所緩和。

在全校大會上,為了歡迎張素,校方邀請她做一次講話,於是就有了她那次頗具外交形式的發言:

「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是和平的,願我們這一代,永遠捧起和平的鴿子,唱起和平的歌!」

有這麼多人幫助,張素的日語學得突飛猛進,從在課堂上不敢發言到搶著舉手,從一點日語都說不好到如願拿下班級第一,張素重新找到了自信。

其實,與其他很多留學國外的小孩相比,張素是很幸運的。

有些小孩要麼因不適應而受人欺負留下心理陰影,要麼用對中國的反感和牴觸去獲取當地同學的認同。

而張素本身就接受的是國內高水平教育,心理也很強大,再加上父母、同學及校方給予的保護,讓她很快適應了下來。

片中有一個場面:張素和一名班裡的女同學一起手牽手回家,張素說中文,日本女孩說日文,兩人歡快地交談著,其實兩個人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不過,那時單純的張素傻乎乎地認為:日語就是放慢速度的中文,慢一點說就能懂了。

當時,攝製組在學校拍攝時,一個日本小孩子說了一些不敬的言論,學校知道後,立刻出面要求這位學生向攝製組道歉。

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張素用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全適應了學校的學習和基本交流。

03、任職中新社,致力中日友好交流!

在張素的生活和學習逐漸穩定下來時,日本的經濟也在持續下滑。

自1991年開始爆發的那場持續了十年的經濟危機,被稱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直到1998年,日本經濟形勢不見好轉,反而加速下滑,直接波及到了張素父親所在的公司。

張煥然任職的公司倒閉後,一家人商量決定,張素結束為期兩年的留學生活和媽媽回國上學,爸爸則留在日本創業。

在張素臨走的時候,送別會上,校長將他們音樂課上使用的71臺口風琴,送給張素在北京的學校作紀念,同學們也為她送上自製的紀念品。

張素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家在北京的地址,和小夥伴們相互約定一定要寫信聯繫,未來一定要回來再聚。

一年後,張素在日本的班主任中村老師還特地到北京,去看看這個養育了張素的地方。

2001年,已經在讀初二的張素,也利用了寒假時間,重回日本東京八王子小學,拜訪學校和中村老師。

這次,她不僅受到了學校的熱情歡迎,還收到了校長為她準備的一份特殊的禮物「八王子小學畢業證書」。

後來,張素選擇了在以日語為第一外語的北京月壇中學讀初中和高中,高考時更是以優異的成績成績高分考取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

2008年,21歲的張素讀大學三年級時,又申請了為期一年的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專業的交流機會。

2008年5月1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大隈禮堂,訪日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演講開始前,張素作為學生代表獻花。

回國後,張素又考入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後來張素進入中國新聞社政文部,成為一名助理記者,負責體育新聞方面的報導。

她的名字在跟進報導倫敦奧運會時出現過,也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前線報導中出現過。

現在,她和很多人一樣,結婚工作,每天也是上班、下班、買菜做飯,不同的是,偶爾會有人面帶吃驚的詢問:「你是《小留學生》中的那個張素嗎?」

近些年來,中日兩國的摩擦日益增多,兩國的關係也是持續惡化。

這個曾經要為中國爭一口氣的小留學生,現在作為一名媒體從業人員,也在為推動兩國民間外交而努力。

早期的日本留學背景,讓她有機會認識了很多本沒有緣分遇見的人。

這些經歷,讓她自感需要承擔比別人更重的責任,去推動兩國關係的發展。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相關焦點

  • 日本封國最新消息:中國留學生仍可赴日留學
    日本封國最新消息:中國留學生仍可赴日留學 這條新聞是不是讓你造成了日本「封國」的錯覺,不不不,實際上還有大量符合條件的外國人可以入境!日本封國最新消息:中國留學生仍可赴日留學 解讀:實際上,這裡的「全世界の外國人」裡並不包括中國人 具體原因如下
  • 新留學生何時能入境日本?新生10月可赴日留學?真假?
    2020年的疫情 , 對於本身計劃赴日留學的小夥伴們 是最難熬的 2020年4月生熬呀熬 根據第所日本語言學校,在跟我們芥末留學的溝通中得知: - 9 月份開始解除國費留學生(佔全體留學生的 3%)的入國限制;
  • 9月1日起!赴日留學生注意了,日本政府嚴抓「假留學」,以下情況或被...
    日本語言學校,是大多數赴日留學生的必經之路,更是作為留學日本大學、大學院的黃金跳板,選擇語言學校變成了赴日留學的人的重要一環。 在日留學的外國學生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在日留學生數比2013年時多了13萬835人,其中,讀語言學校的人就有近10萬人,在這5年之間增長的速度飛快,可這其中,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為了讀書而來日本留學,也並不是所有的語言學校,都是家長和留學生們想像中的那樣。
  •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2007年1月23日,美國上映了一部由中國演員劉燁主演的劇情片,名為《暗物質》,又名《流星》。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而後盧剛當場飲彈自盡,留給世人久久不能平息的討論。外國留學生製造如此影響的槍擊案,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
  • 日本開放留學生入境,10月生赴日指日可待!
    赴日留學之旅喜報傳來,日本已經決定放寬留學生入境政策,解除入境限制。具體實施方案將於本月內開始擬定。據朝日新聞8月22日報導,日本政府擬制定方針放寬留學籤證入境政策,首先允許國費留學生再入境,8月內開始接受再入境,並預計於9月開始全面開放。對於已拿到在留資格認定書的自費留學生具體可以的入境時間,日本政府正在積極研討中。
  • 日本留學專家分析:11月「留考」是分水嶺
    然而,一些留學生考慮到日本剛剛解禁,疫情下赴日較過去周折,有所猶豫。近日,《日本新華僑報》採訪了運營日本知名留學生升學輔導機構、語言學校的行知學園株式會社社長楊舸,為當下感到迷茫的留學生、留學生預備軍們答疑解惑。楊舸指出,2020年11月的留考會是分水嶺,此後日本留學的競爭可能會更激烈。
  • 來自瀋陽21歲學生 成為韓國首例中國留學生確診病例
    當地時間3月1日上午,韓國江原道政府舉行記者會通報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情況。在4名新增確診者中,一名來自中國瀋陽的21歲留學生不幸列入其中,這也是韓國國內首例中國留學生確診案例。
  • 日本啟動留學生赴日籤證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數據,2019年5月時,日本的國費外國人留學生總數為9220人,其中中國人為897人,佔比9.7%。而中國在日留學生的總數為12萬4000餘人,這就意味著,能夠申請到國費留學生資格的比例,只有0.7%左右。所以,我們不必羨慕那些國費留學生,因為人生的路,最終還是需要依靠自己奮鬥。
  • 日本留學:赴日讀高中的優勢,及常見問題匯總!
    日本作為主流熱門的留學國家早已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從目前來看,留學生的年齡日趨小齡化。東京都內一些比較有名、升學率又高的高中招收中國留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加。只要達到日本高中文化課程的基本要求,在日本留學的高中生都能進入日本大學。此外日本有些高中考慮到留學生的特殊性,制定很多留學生保送大學的名額。
  • 2020年10月起日本全面開通新生赴日留學通道,你準備好了麼?
    日本自頒布禁止外國人入境開始至今,原定2020年4月與7月、10月赴日留學的新生們,都無法按照預定的時間赴日入學。),日本政府開始商討「10月初再次開放接收世界各地的一部分(國家)的新規入國」,新規入國許可的對象是除旅遊觀光外,持有3個月中長期的在留資格者,其中外國人留學生的入國是全面解禁。
  • 日本對中國等5國留學生強化入境審查 看各國留學新政策
    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3月1日訊 (記者戚易斌 實習記者李怡辰)近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將對中、越等5國的留學生採取更加嚴格的入境審查制度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日本強化入境審查遭批據《西日本新聞》20日報導,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2月向幾所日本當地日語學校通報,稱今後會對中國、越南、尼泊爾、緬甸、斯裡蘭卡5國留學生採取更加嚴格的入境審查制度。據了解,赴日留學生通常會先在日語學校進行半年以上的日語學習,再考取日本其他大學。
  • 日本將嚴審赴日留學籤證,日媒:應吸引中國留學生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快報 INU/不辣 】導語:前段時間,美國政府通過停止發放籤證的措施來限制中國赴美留學生入境,並聲稱是為了"防止美國技術外流"。近日,日本也出臺相應政策來限制中國等國外留學生赴日留學,在四方會談之後,日本又開始緊跟美國的做法,向美國示好。
  • 2020年赴日留學生下月可以入境啦
    NO.01:2020年赴日留學生>>>>>>>>>>意味著日本留學生回國的學生以及持有在留資格認定書的學生都可以入境啦。籤證收到了就可以定機票去日本啦NO.02、日本留學相關信息>>>>>>>>>>10月開始亞洲16國及地區可能一天入境1600人左右
  • 英國大學包機接中國留學生返校 中國學生赴英留學意願比往年高漲
    中國赴英留學生漲14%,一日兩班復學包機將啟程經濟艙不含稅票價為11880元,公務艙為32880元。《財經》記者從海南航空了解到,包機不通過任何外部渠道銷售機票,各高校於9月16日開始,通過郵件組織學生反饋乘機名單及購票安排包機需求,隨後海南航空呼叫熱線根據學校提供的名單逐一聯繫學生出票。受中美地緣關係緊張等原因,中國學生赴英國留學的意願比往年高漲。
  • 2020出國留學:除了「難」,還有哪些關鍵詞說出了留學生的心聲
    進入7月,中國境內的雅思考試開始逐步恢復,7月9日開始,上海、廣州、重慶3所機考中心共4個考場恢復雅思和用於英國籤證及移民的雅思(IELTS for UKVI)機考。7月11日開始全國12所考點逐步恢復雅思和用於英國籤證及移民的雅思(IELTS for UKVI)紙筆考試。
  • 日本留學籤證縮緊留學生減少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統計顯示,2019年1月至6月期間,新增赴日外國留學生為6.15萬人,較2018年人數減少4533人,減幅6.9%。 對此,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表示,尚未分析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外界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地區的留學生人數的減少顯著。
  • 赴日留學,你是不是對語言學校還存有疑惑?
    其本質是給日語非母語的學習者教授日語,所以想要進入日本學部或大學院的同學,在語言學校學習日語的同時還要準備留學生考試(EJU)及校內考或修士考試。根據日本法務省頒布的「日本語教育機関の営に関する基準」中關於授課科目的規定,語言學校是以日語學習為目的來開設合適的授課項目,通常是0~N1級別的日語課程。
  • 是誰,讓中國赴日女留學生「被賣淫」?
    從2008年開始的9年間,店裡的營業額超過5億日元。到這裡,整個案件中,並沒有出現留學生。出場人物有風俗店經營者孫偉偉、從中國過去的若干賣淫女。但此次,警察除了逮捕孫偉偉,還逮捕了另外三名中國人。包括一名28歲的男性留學生(被僱為司機,接送賣淫女子),一名21歲的私立大學女留學生(有報導說是店長,還有報導說是按摩女),一名30歲的男子(前臺接待)。
  • 赴英小留學生機場遇驚魂一夜 48小時結束留學生涯
    記者近日從留學機構聽到了一個留學生的經歷,還沒開始正式學習,就因為在機場的遭遇而打了「退堂鼓」,孩子的護照在短短48小時之內,蓋了4個章:中國的出境、入境章和英國的入境、出境章。留學專家提醒,眼下正值留學生赴海外院校報到的高峰期,如果是因為類似的突發事件而影響了今後的學習實在得不償失,學生和家長在遇到這類突發事件時,應該冷靜下來,多方尋求幫助,而不要輕易放棄。
  • 性價比高選擇多 赴日讀高中或成留學新潮流
    校方證實,每年就讀該校的中國留學生有增加趨勢,1994年9月該校高中接收了首批3名中國留學生,而後連年增加,目前高中有400名學生,中國學生將近100名,佔了1/4。  曉星國際高中的校長助理寺井義行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1994年,校長到中國實地考察,決定接收能夠考進東京大學的優秀中國學生到日本上高中。近三四年來,中國留學生增加速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