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是我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象棋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伏羲先天八卦推出,另一是韓信推出。無論怎樣,中國象棋的思想源於《易經》,與《易經》中的太極八卦圖有很大的聯繫,可以這麼說,中國象棋就是太極八卦。
但是有一位著名的「打假人士」方舟子,卻對中國象棋的起源產生了質疑,當成了「假」來打,這種沒有根據沒有邏輯的叫囂,最終也只能是打了自己的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咱們來看一看:
方舟子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出土的宋朝象棋子有的在背面畫有圖像,棋子象的正面寫著「象」,反面畫著大象。
中國中原地區史前有大象,有史以來就沒有大象(所謂河南簡稱「豫」是因為那裡有大象乃是牽強附會。河南簡稱豫是因為河南古稱豫州,豫取安逸之意),更不用大象打仗。
象兵是印度和南方少數民族的特色。中國象棋有象,也是印度象棋的殘餘。後來中國象棋紅方的「象」改成「相」,似乎是想去除這個殘餘,但是又講不通了:宰相怎麼可能去當將軍的部下保護將軍呢?」
但是,歷史知識不怎麼過關的方舟子卻忽略了以下這些文獻資料:
《漢書》「元狩二年, 南越獻馴象」新莽 。
《後漢書》王莽「······又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
《三國志》曹衝稱象「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南州異物志》「象脫牙猶自愛惜,掘地藏之,人慾取,必作假牙代之不令其見,見則後不藏故處。」
《晉書》「武帝太康中平吳後,南越獻馴象,詔作大車駕之,以載黃門鼓吹數十人,使越人騎之。元正大會,駕象入庭。」
《北齊書》「乙丑, 梁湘州刺史王琳獻馴象。」
《隋書》「既渡江,行三十裡,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卻蹂其陣,王師力戰,賊奔於柵,因攻破之,俘馘萬計。」
《新唐書》「開元初,閒廄馬至萬餘匹,駱駝、巨象皆養焉。」
《宋史》「養象所,掌調御馴象」
暫且不提和大象有關的文物,單單這些資料,都讓方舟子的質疑不攻自破。
那麼,方舟子的象棋起源印度說到底來自哪裡,其實象棋起源是印度的說法,正是西方專家學者普遍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的象棋在古代的時候被稱為「象戲」。
而這種古代的「象戲」並非是中國古代自己發明,而是從印度經過絲路傳來,在印度名為「恰圖蘭卡」。但是所謂的「恰圖蘭卡」,更像是西洋棋而不是中國象棋。
造成這樣現狀的根本原因,正是我們對中國歷史的了解不足,所以,在文化競爭激烈的今天,每個人都應該多了解我國歷史,這樣才能防止西方的「文化侵略」!
讀者們,關於這場鬧劇,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