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北京申奧。當時薩馬蘭奇念出「Beijing」的時候,多少人歡呼雀躍,熱淚盈眶。申辦奧運會在當時來說,真是太難了!中國有過1993年申辦失利的經過,所以對於2008年的舉辦,倍加珍惜。
不過,也是從2008年開始,奧運會的申辦熱情,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產生,逐漸影響到了有意向申辦的各個大國。2016年里約奧運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巴西和日本的申辦難度,就相對降低了很多。而到了2024和2028年奧運會,居然出現了讓人驚訝的一幕:只有法國巴黎和美國洛杉磯願意承辦。國際奧委會甚至省事了:兩個城市隨便分,誰前誰後都行。
而冬奧會的尷尬,更是如此。韓國在2002年成功舉辦世界盃後,轉過年即2003年,就謀求申辦冬奧會,但是韓國先後輸給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和俄羅斯索契。到了2011年,平昌三郡才終於成功,拿到2018年的舉辦權。然而這個時候,韓國經濟已經大不如前,想要支付將近30萬億韓元的費用,對於韓國來說,是苦不堪言。
韓國不僅拿不出這麼多款項,韓國民眾的參與熱情,同樣很低。近日,平昌奧組委進行首次門票銷售。然而讓主辦方完全想不到的是,一向以愛國狂熱自居的韓國人,根本不買帳。60萬張門票沒有瞬間秒空,而是只售出38萬張。餘下22萬張,無人問津。這將肯定會造成一個後果:開賽後要麼韓國方面組織大爺大媽免費觀看,要麼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空座!
說到冬奧會,其實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候選國,也僅僅只有兩個:中國和哈薩克斯坦。最後中國的北京、張家口毫無懸念的成功了。但是,中國申辦冬奧會,可非韓國可比。中國經濟體量巨大,藉助冬奧會,反倒可以促進冰雪運動,以及河北的確經濟的繁榮!——面對還有200天就要開幕的平昌冬奧會,韓國媒體已經一改之前的強硬,開始說軟話,希望中國遊客多去韓國旅遊,幫助刺激一下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