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優質高壓泵有助於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2021-01-20 製冷快報

  開發和利用海水淡化技術不僅是現代海洋開發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未來開發新水源解決全球性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之一,丹佛斯深諳海水淡化已經成為淡水資源危機的戰略選擇,並積極拓展逆滲透市場版圖。

  為了讓客戶更加了解海水淡化的市場趨勢以及丹佛斯高壓泵產品解決方案,丹佛斯與經銷商臺灣雷泰工業有限公司連手合作,在2015年8月5日於內湖維多利亞酒店成功舉辦了一場以「高效率泵浦及節能裝置在海水淡化系統的應用」為主題的技術研討會。本次活動吸引近40位來自工程顧問、石化、水處理、電力設備公司的產業界同仁到場共襄盛舉。此次研討會主要針對丹佛斯高壓泵的明星產品——APP高壓泵、iSave能源回收裝置的產品優勢與應用作介紹。活動一開始首先由製冷事業部業務經理陳俊明歡迎到場所有的來賓,並為大家介紹丹佛斯集團的事業體系以及主要業務範圍。他特別強調歐洲地區長期以來就是全球節能環保的標竿,丹佛斯身為能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節能解決方案來滿足市場需求,以具體行動實現綠色願景。

  緊接著,高壓泵業務經理曾獻弘就臺灣水資源利用現況與未來發展為題作引言。他提到臺灣人口稠密且經濟高度發展,惟水土資源有限,水的價格日益高漲,地下水鹽化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全球氣候異常,臺灣更面臨降雨不足而發生供水緊張和枯旱現象。由於水資源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要素,因此,水資源開發與調配工作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在一些缺水嚴重的國家都以海水和鹹水淡化的方法來開發水資源,增加水資源的供給。他特別以負面案例提及不當的組件配置將導致海水淡化設備的效能降低並產生高昂的維修保養費。因此,逆滲透系統中的飲用水生產需採用高可靠性並且能夠以經濟方式持續運行的丹佛斯高壓泵解決方案。曾經理從產品設計概念、應用案例和與其他競爭品牌比較的相對優勢來隆重介紹丹佛斯即將上市的iSave 50和70高壓泵新產品,讓來賓深刻了解iSave能源回收裝置所帶來驚人的節能效益和經濟效益——由於整體能源消耗以及人力維護成本的大幅減少。

  本次研討會也安排有獎問答及交流環節,便於演講嘉賓和與會者進行深入探討與互動交流。現場嘉賓把握髮問機會,積極了解丹佛斯APP高壓泵及iSave回收器的壓力應用範圍、運轉原理和轉速限制、選型方式以及高壓水泵加壓處理方式,曾經理針對來賓問題都一一耐心回答,讓與會者獲益良多。曾經理在會後特別感謝前來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業內同仁們,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丹佛斯最新高壓泵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

  丹佛斯高壓泵的技術發展已有非常多年的時間,使用丹佛斯高壓泵完全不必增加額外的潤滑劑,採用泵送流體水潤設計徹底免除傳統高壓泵必須額外潤滑及降溫所導致的洩漏汙染。泵浦獨特的柱塞缸數量設計,能有效降低傳統柱塞泵的脈衝及噪音,高效率的機械結構設計縮小泵浦體積至目前市面上最小,更能提升系統整合商的空間使用彈性。丹佛斯身為節能技術的全球領導品牌,致力於打造節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解決方案來因應全球變暖的危機。

相關焦點

  • 微軟承諾:將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微軟計劃在其最新環境的環境承諾中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到2030年,其補充的水量將超過其全球運營所使用的水量,從而使公司「積極用水」。類似微軟這種級別的科技巨頭,其數據中心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微軟繼續將繼續把數據中心安置在能夠更好服務客戶及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即使這些地方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例如:微軟將計劃明年在亞拉桑納州興建新的數據中心,該州就正面臨著缺水的問題,以防止沙漠地區過於乾涸。
  • 我國水資源現狀面臨六大水情問題
    據統計,每年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水資源正成為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上升為攸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水資源短缺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主要表現為:1、水資源嚴重短缺中國的水資源基本狀況是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多北少,沿海多內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積佔全國64.6%的長江以北地區僅為20%,近31%的國土是乾旱區(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生產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銳,缺口很大。
  • 新加坡:破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新加坡與深圳一樣,水資源都十分匱乏。新加坡通過實施「四大水喉」戰略,實現了水資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續利用。
  • 傅海燕:供應多元化有效解決新加坡水資源短缺問題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環境及水資源部兼外交部第二部長傅海燕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記者:隨著經濟發展,新加坡對於水資源和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新加坡一直在做水資源來源的多元化。因為新加坡很小,所以水庫面積不大。除了天然雨水,我們也從馬來西亞進口水。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也通過收集處理實現水的再循環,以及進行海水淡化。這樣一來,就實現了水資源來源的多元化,分散了水資源短缺的風險。例如,在乾旱的時候,新加坡還有其他三種方式供應水資源。    但是,在水處理和再循環的過程中,我們消耗了能源。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需要更有效的治理與更健全的機構,包括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臺帳與審計制度保護關於水資源的權屬和權利。「這份報告傳遞了一項關鍵信息,即要真正落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必須即刻開展有力行動,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短缺和匱乏的問題。」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原標題: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
  • 聯合國報告: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_國內_中國西藏網
    核心閱讀  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水資源短缺,威脅世界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的《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世界淡水資源短缺等因素,當前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源短缺問題,約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新華社發水資源緊缺形勢日趨嚴峻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汙染日益嚴重,使許多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非洲一些國家連年乾旱,缺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
  • 北京水資源短缺嚴重
    伴隨著北京的城市化、工業化過程的是這些河湖水系的乾涸、斷流與汙染,其結果就是水資源的短缺,在首都這個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缺水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最大的威脅。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北京發展的最大瓶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嚴重缺水之下,北京到底面臨怎樣的前途命運?如何化解深度缺水的局面?1. 乾渴的北京北京缺水嚴重。
  • 水資源短缺 臺灣省半導體產業危機隱現
    臺灣省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們正在為水資源短缺而憂心忡忡,因為這可能導致訂單不保。
  • 北京副市長稱水資源短缺制約北京發展
    中廣網北京9月13日消息 北京市副市長牛有成十二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水大會上提出,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北京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一九九九年以來,北京遭遇連續乾旱,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局面。   據中新網報導,資料表明,北京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在世界各國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缺水成為北京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
  • 曲鳳宏委員: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問題凸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宇平 寧迪 沈傑群 孫慶玲)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在發言中指出,「地大物博、人多水少」是我們的實際國情,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這三大問題日益凸顯。
  • 數據顯示,全球超過30億人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影響
    數據顯示,水資源短缺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大約15億人正遭受嚴重的缺水甚至乾旱,這是氣候崩潰、需求上升和管理不善的綜合作用,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 聯合國上周四警告稱,由於未能保護水資源和應對氣候危機,數十億人將面臨飢餓和普遍的長期糧食短缺。
  • 若海水瞬間變成了淡水,能解決水資源短缺?科學家:別高興的太早
    ,造成了目前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正在裝「食用水」的非洲居民在這種情況下,人類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了佔據了絕大部分水資源的大海。說了這麼多關於海水的問題,那麼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會發生什麼?Ready?Go!在海水變成淡水的一瞬間。地球上的淡水危機將徹底得到解決。可大部分人類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悄然降臨。
  • 中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
    三、水資源面臨的問題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以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汙染為特徵的水危機,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乾旱缺水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分布嚴重不均,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尤為突出。
  • 臺灣水資源問題日趨嚴重
    桃園缺水事件,突顯臺灣水資源不足問題越來越突出。 受日前颱風影響,桃園縣出現嚴重的缺水事件,不得不實施「分區供水」、「供一停一」(北部地區)或「供一停二」(南部地區)措施,已影響到民眾的正常生活與企業的經營活動,也引發一場政爭。 臺灣民意代表接連要求「經濟部長」何美玥應對缺水問題處理不當負責,並要求其下臺。
  • 年用水量是泰晤士河總水量58%的倫敦,是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歷史  早在千百年前,倫敦地區的原始居民的水源就來自於泰晤士河。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泰晤士河上遊流域的地下有著三個含水層,並且在內部形成了一個水資源的循環系統,是大不列顛島東南部最為重要的水源區,可以維持泰晤士河在乾旱季節不斷流。
  • 高效低價太陽能蒸餾器有望解決飲用水短缺問題
    而到2050年,世界上75%的人口將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困境。基於反滲透膜的汙水淨化和海水淡化裝置是目前的主流解決方案。但其昂貴的製造和運行成本及高能耗導致的環境汙染限制了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因此,開發用於消毒和淨化水資源並能滿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技術勢在必行。這類技術對於低成本、低能耗和環保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 遼西北告別水資源短缺的歷史
    遼西北告別水資源短缺的歷史   2020年12月30日,隨著柴河供水工程取水首部閘門緩緩開啟,汩汩清水被送至遼西北地區5市,至此省重點輸供水二期工程24條供水支線全部通水,遼西北地區告別水資源短缺的歷史
  • 中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及對策
    1.2 供水短缺與用水浪費並存 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4。我國北方有11個省、區、市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研究確定的1 750立方米警戒線,其中低於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的有京、津、冀、晉、魯、豫、寧夏等地區。近些年,黃河斷流,海河枯竭,最醒目地反映出我國缺水的嚴峻態勢。一些地區生產生活用水時常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