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日本和種族歧視

2022-01-29 聯合國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下設的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目前正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第85次會議。8月21日,委員會結束了對日本有關落實《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問題公約》規定的第七次至第九次合併定期報告的審議。

  日本外務省駐聯合國大使河野章當天在進行報告呈述時表示,該國政府正在積極制定措施,建立一個全面的政策,以確保尊重阿伊努人(Ainu)的人權,並注重民族和諧的象徵空間。日本同時對難民認定程序進行了改革,嚴格實行「不驅回」的原則,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個名為「尊重外國人權利」的宣傳行動,以旨在消除針對外來移徙者的偏見和歧視。他進一步指出,日本東京將在2020年舉辦奧運會和帕運會,秉著《奧林匹克憲章》的反歧視原則精神,日本將繼續努力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視。

  委員會專家在討論中指出了日本在種族歧視方面所繼續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種族仇恨言論在國內的流行、反歧視立法的欠缺、阿伊努土著人和衝繩人等少數民族的生活現狀令人關切、對二戰期間性奴役受害人、即所謂「慰安婦」的賠償、針對外國技能實習生的剝削、撤銷對朝鮮人學校的資金扶持,以及對穆斯林民眾開展系統性監控等。

  擔任日本國別報告員的委員會成員科馬爾最後在總結呈詞中表示,日本擁有民主憲法體制,應該能夠通過全面的反歧視法,並在不阻礙民眾行使言論自由權利的同時有效應對種族仇恨言論問題。他就此敦促日本毫不拖延地建立一個國家人權機構,並進一步改進對其境內的朝鮮人、華人和穆斯林少數群體的保護。

  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是監督締約國落實《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情況的獨立專家機構。所有締約國有義務定期向委員會提交關於權利落實情況的報告。委員會審議每一份報告,並以「結論性意見」的形式對締約國提出委員會的關注問題及建議。委員會通常每年在日內瓦召開兩次會議,每屆會議持續三周。

相關焦點

  • 英格蘭東遊遭遇種族歧視,東歐為何成種族歧視重災區
    種族歧視一直是足球場上繞不開的話題,即使是在全球化社會的今天,許多地方的種族歧視「情結」依然十分濃厚。無獨有偶,英格蘭隊在昨天的歐洲杯預選賽中也遭遇了種族歧視。我們通過對歐洲足球種族歧視的案件,進行調查和整理後會發現,黑人球員和東歐永遠是關鍵詞。黑人球員自然不必多說,大家已經見過很多類似的事件。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法國隊用自己的實力徵服了全世界,但是他們下榻的酒店每晚都會聽到有人在學猴子的叫聲,毫無疑問這是種族歧視行為。
  • 輪到美國人被歧視了?「種族歧視」流傳到日本,美大使館發文警告
    美國大使館稱,日本警察的執法行為具有「種族歧視」含義。由於疫情原因,日本封國,對街上的外籍人員進行盤問也是可以理解。對此在日本生活的美國人因「適應日本規則」進而也並不理解大使館為何會在此時發表這種聲明。畢竟美國國內種族歧視問題就很嚴重。
  • 日本這家化妝品企業負責人辱韓遭批,種族歧視言論令人震驚
    以化妝品聞名的日本企業DHC,日前在社交網絡上遭到網民抵制,起因是該公司最高負責人、會長吉田嘉明公開發表貶低在日朝鮮半島人等種族歧視言論。而其中的chyong是日本人對朝鮮半島人的蔑稱,對於日本媒體來說是「禁用詞彙」。 吉田嘉明的這一言論是在上個月發出的,不過日前才被輿論發現。12月16日,推特上有人發起了「不買歧視企業DHC的商品」的話題,不少日本網民響應,批判吉田嘉明的言論。
  • NIKE廣告被指影射日本人,種族歧視惹爭議
    NIKE廣告被指影射日本人,種族歧視惹爭議種族歧視是一個敏感議題,不少企業都儘量避免觸碰,但美國運動用品公司NIKE最近推出的新廣告,惹來種族歧視爭議。外媒報導,NIKE在日本推出的新廣告,內容被指影射日本人,種族歧視非裔人士及韓國人,惹來日本網民抨擊,更有人揚言罷買NIKE產品,不過亦有人認同,認為這是日本的社會問題。這輯廣告上月底首播廣告全長約兩分鐘,在不足一星期內,已經有超過九百萬的點擊率。
  • 日本人種族歧視嗎?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如今,Justin McCurry 在給衛報的報導中寫道,橫行日本的種族歧視已經使得日本的司法部不得不開始面向 18,500 名外國公民調查他們所經歷的種族歧視。據報導,這是日本第一次開展類似調查。這份 13 國語言的問卷將邀請 17 歲以上的在日外國公民描述他們在工作中或其他場合中的受種族偏見經歷。
  • 紐西蘭華裔律師:紐西蘭種族和性別歧視日趨嚴重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援引stuff報導,紐西蘭著名華裔律師Mai Chen在一次論壇上稱,性別和種族歧視已經對紐西蘭經濟造成了傷害,白人應該承擔起責任,在減少女性和少數族裔遭受的收入不平等方面採取措施。  Mai Chen是在一次研討會上發表上述講話的。她稱,由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投訴事件在近期有增多的趨勢,尤其在奧克蘭。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日媒:日本大阪舉行反種族歧視遊行 上千人參加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7日,日本大阪舉行了名為「保護黑人生命」的反種族歧視遊行,示威者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總人數超過1000人。7日,日本大阪爆發反種族歧視遊行,示威者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總人數超過1000人。
  • 日本NHK播放醜化黑人動畫 被觀眾怒批「種族歧視」
    肌肉發達、表情憤怒、不停怒罵……7日,非裔美國人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了日本放送協會(NHK)的一檔節目中……據日媒報導,近日,NHK的一檔國際新聞節目引發巨大爭議,該節目在最新一期中播放了一段醜化黑人的動畫片,被觀眾和網友怒批「種族歧視」,美國駐日本臨時代理大使也批評該節目「有冒犯性」。
  • 耐克日本新廣告被指種族歧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日消息,耐克(Nike)日本公司周一發布的新廣告在該國引發了民眾的激烈辯論,其中不乏抵制該公司的呼籲。相關視頻在社交網上已被觀看大約2500萬次,還被轉發近8萬次。在主題為「The Future Isn’t Waiting」的廣告中,幾名外國少女因種族和其他差異在日本的學校裡受到霸凌和欺辱,但最終通過展現自己的足球技巧收穫信心。據「Soranews24.com」網站援引一名網友的話報導,「難道日本是一個有歧視的國家嗎?視頻給人的感覺是,你們讓世人留下了對日本的錯誤印象。」
  • 兩女生日本烤肉店被趕:「種族歧視」背不了「吃相難看」的鍋 |...
    兩名女遊客認為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遭受歧視。這次網友並沒有一邊倒地表示憤怒,而是表示「視頻不全,沒法評論」。隨後日本當地電視臺呈現了涉事店家的說法:兩女孩吃蝦時把蝦殼都扔在地上;限時90分鐘的自助餐過了時間被一催再催;發生口角後掏出手機拍店長,被制止仍繼續拍。目前女遊客和店家說法不一,具體情況到底如何,也有待查證。
  • 「外國人禁入」標語多 日本種族歧視令人憂
    近來,有不少日本店鋪及公共場所都掛起了「Japanese Only」(僅限日本人)或「Foreigners are not allowed」(外國人不得入內)的標語。據悉,日本有50多家店鋪都貼有類似的標語。 對此,許多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都感到失望和無奈,但一些日本人卻對這種歧視性言語表現得很冷漠。
  • 兩女生日本烤肉店被趕:「種族歧視」背不了「吃相難看」的鍋 |...
    兩名女遊客認為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遭受歧視。這次網友並沒有一邊倒地表示憤怒,而是表示「視頻不全,沒法評論」。隨後日本當地電視臺呈現了涉事店家的說法:兩女孩吃蝦時把蝦殼都扔在地上;限時90分鐘的自助餐過了時間被一催再催;發生口角後掏出手機拍店長,被制止仍繼續拍。目前女遊客和店家說法不一,具體情況到底如何,也有待查證。
  • 西瓜和炸雞在美國是種族歧視
    19世紀美國奴隸制時期,南方奴隸主通常允許黑人自己種植西瓜和養雞。美國奴隸制時期黑奴所能獲得的最好獎勵即是一塊西瓜。即便黑奴解放後,還有一些小劇團把「黑人愛吃瓜」當成一個梗,嘲笑黑人的懶惰和愚蠢。南北戰爭結束後,許多州裡黑人奴隸獲得了自由之後,仍舊通過種植和販賣西瓜和這種作物,來維持生計。
  • 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誤認為中國人而打成重傷,都是種族歧視惹的禍
    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誤認為中國人而打成重傷,都是種族歧視惹的禍有日本媒體還稱,他的遇襲與種族主義有關,當時他可能是被施暴者誤當成了「中國人」。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海野雅威是在當地時間9月27日晚間遭到襲擊的。據海野稱,當天在獨自一人回家途中,他在紐約曼哈頓的一處地鐵站內遭到8名年輕男女的糾纏和毆打,導致他的右肩和手臂骨折。海野還表示他當時聽到有襲擊者在用種族主義的言語攻擊他,並將他當成了「中國人」。
  • 耐克反種族歧視廣告引日本民眾憤怒,網友:責怪日本有趣嗎?
    耐克反種族歧視廣告引日本民眾憤怒,網友:責怪日本有趣嗎?海外網12月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耐克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描述混血兒運動員和韓裔等少數族裔在日本遭受霸凌和歧視的視頻廣告,該廣告已經在網上引起了強烈不滿,甚至有網友為此呼籲抵制耐克公司。
  • 當日本民族不再「純潔」,種族歧視瞄準了混血
    「大多數日本人不希望自己的社會中存在種族歧視,但他們被告知日本只有一個種族。「作為一個23歲的年輕女孩,日本網球運動員大坂直美和其他人一樣,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一些生活照。但自從她成名以來,評論區裡「皮膚太黑」、「身材太壯」等指責變得越來越刺眼,只因為她是日本和海地的混血。大坂繼承了母親的東方式五官,她的皮膚和身材又遺傳了父親的特點。
  • 對有些黑人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
    最近關於黑人的話題討論得很火熱。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以至於我用「黑人」這個詞都被罵是種族歧視。種族歧視這個詞出現得頻率很高,還有另一個詞,頻率也很高。「崇洋媚外」。我簡單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對有些黑人(當然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當然,對有些黑人(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喜歡,也和崇洋媚外無關。
  • 聊聊我曾經經歷過的種族歧視
    來源是文化和旅遊部的接連公告:澳大利亞國內對於華人和亞裔群體種族歧視和暴力行為明顯上升,提醒人們赴澳大利亞旅遊注意安全。最近幾周,世界各地的平權遊行抗議此起彼伏,風起雲湧,各種關於種族歧視的話題的充斥著朋友圈,而此時,我們也即將在澳洲旅居兩年整,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們或者我的朋友們經歷過的各種種族歧視事件。
  • 北美觀察丨非裔女醫生之死點燃醫療種族歧視話題
    很多網友留言指責白人醫生和該醫院的「種族主義行徑」,有人還介紹稱自己或親人住院時因為膚色而遭受歧視(下圖)。 《今日美國》報導稱,摩爾的經歷引發了社交媒體的憤怒和悲傷。許多人指出,這是種族主義和醫療保健歧視的最新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