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晚了,沒時間買菜;家有老人,腿腳不便,菜市場又比較遠;想做頓可口的飯菜,卻少買了一樣菜……遇到這些煩心事怎麼辦?樓下有個24小時營業的自動「賣菜機」,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無需去市場和超市,市民只需拿出手機掃碼便可隨心挑選各類心儀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最近,中心市區的一些小區內,就出現了這樣的24小時智能無人果蔬店。「智慧+科技」的新零售模式,吸引了一些市民前往「嘗鮮」。
□泉州晚報記者 張曉明 文/圖
自動「賣菜機」24小時營業,給不少上班族帶來了便利。
居民家門口隨時買菜很方便
30歲的小吳,是東海泰禾首璽小區的居民,平時經常加班,午飯靠外賣解決。最近,他發現小區門口多了12個大冰櫃,上面寫著「24小時共享果蔬店」。冰櫃裡擺滿白菜、西紅柿、茄子、橙子等果蔬。冰櫃的上方寫著:無人值守,24小時營業。「作為上班族,我平常挺忙的,買菜做飯成了最頭痛的事。」小吳說,「現在想買一個雞蛋、一個蘋果都可以很任性。」
記者現場走訪發現,無人果蔬便利店其實是由一排智能生鮮售貨櫃組成,櫃內整齊擺放各種蔬菜、水果等,每個格子旁都有液晶價格碼,上面顯示著菜品價格。櫃門上貼有二維碼和操作指南,並安裝了刷卡感應設備。櫃門上提示自助購買只需三步:掃碼開門、選購商品、關門結算。
上班族林女士路過時,順便選購了一些雞蛋、西紅柿、水果,「家門口就能買到這樣新鮮的蔬菜水果,而且是24小時服務,真是太方便了。」
「雞蛋每斤4.38元,比菜市場還便宜。」一位大媽說,因為附近的菜市場和蔬菜店離得較遠,她現在經常來這邊買。
體驗關門自動結算 物品不能退換
昨日,記者也體驗了一把這種自助「賣菜機」。記者用微信掃描其中一個貨櫃的二維碼,進行微信綁定後再次掃描貨柜上的二維碼,待櫃頂綠燈亮起,就能拉開門選購物品。這時,手機頁面上出現該櫃內的所有物品清單。記者拿起一顆生菜,發現手機頁面上的生菜項自動選中亮起。待關上門,手機頁面上根據該生菜的分量和價格自動結算並免密支付。整個過程流暢快速,除了掃描二維碼和選取菜品外,稱重、結算、支付等工作全部在手機上自動完成。
記者又掃開一個貨櫃,挑選了1個蘆柑,顯示「蘆柑0.312斤,1.03元」。記者將該蘆柑放到一旁放置橙子的籃子裡,貨櫃立馬發出「請勿亂放物品」的提示,並且手機菜單多出了一筆「進口橙0.312斤,2.36元」的消費提示。記者將蘆柑放回原來的籃子內,手機頁面上的菜單旋即清零。
據該售貨櫃相關負責人黃先生介紹,貨櫃通過重力感應、稱重減法來實現自動精準稱重。「購買者可以隨意挑選心儀的菜品,但不能隨意亂放格子裡的菜品,未挑中的物品需要放回原格子。當購買者關門時,所挑選的物品默認挑選完畢不能退換,將直接進行結算支付。」為了方便老年人刷卡購菜,售貨櫃還設置了刷卡支付功能。
介紹首批投放3個小區 外地已有先例
「這種新的零售模式已經在中心市區試運營了1個多月,從運營效果上看還是受居民歡迎的。」黃先生告訴記者,該零售模式在國內其他城市已有成功的實踐。經過市場調查摸底,首批設備已在泉州中心市區東海泰禾首璽、御花園、萬祥商城等3個小區安裝投放。
黃先生介紹,他們有專門的服務團隊對菜品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運營,確保每天都是新鮮菜。通過後臺數據實時監控各生鮮櫃交易情況,及時補充貨源。後期專櫃將在一些有需求市場的小區鋪開,還將根據居民需求量身提供「小區專屬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