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航空工業共有13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獲得表彰。他們以自身的模範行動和崇高品質,充分彰顯了航空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他們與幾十萬航空人一起不畏險阻、勇毅前行,為航空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全國勞動模範
李志強 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研究員
李志強潛心先進航空製造技術研究,突破超塑成形/擴散連接關鍵技術,推動飛機結構輕量化與跨代升級;解決了航空發動機寬弦空心風扇葉片製造技術難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針對型號急需的短板技術,提前謀劃、預先攻關,支撐裝備跨代發展;帶領團隊率先提出「動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智能製造典型特徵,得到了全行業的高度認可;提出航空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路徑,有力推動了航空企業的智能製造整體水平;牽頭組織先進位造技術規劃編制,為完善和推動我國先進位造技術體系化發展、提升國防製造技術整體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徐丁丁 航空工業惠陽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作為我國航空螺旋槳系統研製領域的領軍人物,徐丁丁主持研製了多種型號運輸機、預警機以及國產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螺旋槳系統,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航空報國金獎」三等獎、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0周年「航空報國」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為提升我國航空螺旋槳系統研製水平做出突出貢獻。
孫飛 航空工業沈飛車工班班長、高級技師
孫飛是航空工業沈飛模具生產崗位上的「一把刀」,刀刃鋒利、所向披靡,任何加工困難在他面前總能迎刃而解。「活幹得漂亮!」這是工友們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評價。他潛心鑽研,總結提煉車工加工方法,降低了模具加工的難度,提升了生產效率;他樂於分享,將加工技能無私傳授,打造行業內一流的冠軍團隊。孫飛總結出一套車工操作的先進操作法《普通車床「數位化」技藝探索》,於2015、2016、2019年度在航空工業進行推廣,效果突出、成果顯著。如今,他已成為享譽行業的車工專家。
顧衛東 航空工業哈飛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顧衛東曾負責多個國家重點型號的科研試製和批產技術工作,在型號研製中實現多種關鍵技術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持續提升中國直升機工藝設計、製造技術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做出重要貢獻。顧衛東以一名航空人的堅定信念,全力以赴打造國之重器,攻堅克難踐行報國誓言,曾榮獲航空工業「航空報國」金獎、科學技術二等獎、重點型號設計定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和突出貢獻二等獎,以及哈爾濱市勞動模範、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孫濱生 航空工業昌飛飛機鈑金工、高級技師
作為航空工業昌飛的飛機鈑金工,多年來,孫濱生加工的零件一次交檢合格率均達100%,每年加班都達800小時以上。「孫濱生勞模創新工作室」牽頭完成較大技術攻關13項,其中2項獲得全國QC優秀課題,申請國家專利20項。他38年紮根航空一線,實踐操作經驗豐富,理論知識紮實,參與了直8、直11、直10及AC313、AC311、C919等型機的研製,他與設計部門共同研製的直升機大型整體槳葉前緣包鐵,實現了國內零的突破,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
張弘 航空工業洪都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
張弘在航空事業戰線已奮鬥了36載,他潛心耕耘,碩果纍纍,為中國航空工業打造了「世界教練機看中國、中國教練機看洪都」的國際品牌;他牢記航空報國初心,篤行航空強國使命,傾力構建先進航空武器裝備體系研製核心能力,為我軍戰鬥力生成持續提供優質裝備和服務;他搶抓機遇、統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能力建設提升,助力江西航空產業跨越發展。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交織,張弘與洪都萬餘名職工日以繼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防汛抗汛等多條戰線,高質量完成了集團下達的科研生產任務,展現了航空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風採。
牛雪平 航空工業鄭飛數控中心操作工、高級技師
作為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牛雪平在五軸加工中心的功能開發、技術應用和數控加工、技術攻關等方面成果顯著。牛雪平先後榮獲「航空工業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他主持和參與完成的「五軸設備加工空間拓展技術研究」「TC11鈦合金材料數控加工工藝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獲得多項國家技術專利,提高設備綜合效益40%,為公司創造產值數千萬元。以其名字命名的牛雪平創新工作室獲「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稱號,工作室累計完成技術創新項目100餘項,技術成果轉化率達95%,牛雪平和他的團隊正成為鄭飛智能製造的「王牌之師」。
江衝 湖北精機科技技術中心研發一部部長、工程師
參加工作15年來,江衝始終堅守在技術第一線,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懷著與國際接軌的理念,抱著與國際產品相抗衡的不服輸的幹勁,他主導研發的汽車座椅調角器系列產品,不僅成為航空工業精機科技主打產品之一,而且獲得多個國際專利,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他也逐漸成長為公司技術研發中心汽車座椅調角器項目的技術帶頭人和管理骨幹,先後被襄陽市、湖北省評為勞動模範。多年來,江衝以提高中國汽車零部件的製造水平為己任,以助力公司成為座椅調節機構的卓越供應商為願景,一直致力於產品的自主研發工作。同時,他追求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突破的職業精神也影響著一批批加入公司的青年技術人員。
姜文盛 航空工業成飛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從科研生產一線到如今的服務保障項目總師,從當年的研製二代機、三代機到如今守護四代機,三十年赤子情懷,三十年初心不改,姜文盛一直戰鬥在航空工業技術第一線,主持和參與了多個型號飛機的工藝設計,解決了大量的外場技術質量問題,並承擔了「9·3」大閱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等多項重大服務保障任務。哪裡有戰機,哪裡就是他的戰場。如今,50多歲的他依然戰鬥在外場保障的第一線,帶領團隊積極創新服務保障模式,從工廠走向戰場,從交付產品向交付戰鬥力轉變,把用戶的所思所想變成團隊的所作所為。
冉興 中航重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冉興帶領幹部職工奮楫揚帆、盡銳出戰,十餘年間企業總資產增長15倍;營業收入增長30倍,品種從300餘項發展到6000餘項,讓企業成功脫困,實現了華麗轉身。無畏徵途,載夢飛翔。「冉興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貴州省總工會授牌;30年來組織或主持了70餘項重點型號配套任務研製,解決了600餘項鑄件難題,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為國防武器裝備發展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彭晨晞 中航飛機漢中航空零組件機加標準件廠廠長助理、助理工程師
自參加工作以來,彭晨晞勤學好問、認真負責,經常深入一線向工人師傅「討教」,先後編制、完善工藝規程數百份,得到單位幹部職工的高度認可。2018年6月,經航空工業陝飛、集團公司培訓、選拔,彭晨晞披荊斬棘、過關斬將,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入選國家集訓隊。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刻苦鑽研、頑強拼搏,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一舉奪得製造團隊挑戰賽金牌。同年7月,彭晨晞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10月,被航空工業授予「航空之鷹」榮譽稱號。彭晨晞既是青年航空人的縮影,也是新時代航空人的代表,他正在「航空強國」的崗位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優秀品質詮釋著工匠精神,正在用「航空報國」的精神,帶動越來越多的青年航空人逐夢藍天,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著航空夢、強軍夢、強國夢。
全國先進工作者
任宏光 航空工業某中心副總設計師、研究員
從事國防科研工作36年來,任宏光成功解決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從進入國防科技戰線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武器裝備研製這項事業中,「航空報國」成為他最大的心願,他帶領團隊能徵善戰、從不退縮,無論是在平時還是關鍵時刻,都能頂得上、衝鋒在前,多次獲得國家、河南省、國防科工委、航空工業科技進步獎,為保障國家安全和國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王海峰 航空工業成都所總設計師、研究員
作為我國航空工程領域傑出的科技工作者,王海峰在飛機總體、氣動、試飛、售後技術支持、飛機全壽命技術狀態管理、自主保障系統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成果20餘項,以第一作者撰寫了40餘篇關鍵技術報告,授權授理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