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近年科技領域有很多革新,所以不管香港城市大學整體排名或是科目排名都上升得挺快的。以最近公布的QS排名為例,全球排名49,算是後起之秀。
其實我覺得排名是挑大學的一個指標,固然值得參考,可是真正該著重的應該是看大學本身的教學理念、學習環境、配套資源、師資質素以及畢業出路等,與個人期望是不是乎合。在我看來港城大在這不同方面都表現得出色。
比方說香港城市大學很重視創新精神,學校願意投放資源鼓勵教員及學生從事專業研究和支持學生發展個人創意,例如開設「創意工作坊」,指導學生將創新意念轉化為商業產品或服務。而它的努力也陸續取得成果,例如電子工程學系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個5G超輕天線物料的研究就拿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撥款;亦有研究團隊的等離子特質研究,可望有效治療癌症及節省能源。其中一項為以光熱過程中產生的高溫殺死癌細胞,成效理想。研究取得國家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而全球首創的超納鎂合金材料亦是港城大的研究成果,該項目亦已於國際頂尖科學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而在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布的2017年 「高度被引用的科學家」名單中,城大就有七位教研人員獲選上榜,它們的科研實力可見一斑。
科研之外,文化創意方面的表現也很突出,例如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就出了《志明與春嬌》的編劇麥曦茵、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的電影《一念無明》的導演黃進和編劇陳楚珩等等。
其實除了在研究上創新,香港城市大學也新開了很多不同的專業,比如說今年就開了香港首個獸醫本科課程,這個課程是和美國知名大學康奈爾大學的動物醫學院合作發展的,課程內容根據外國標準制定;城大「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致力推動「健康一元化」,重點研究傳染病、食物安全、動物福利及水產養殖,最近還獲得好幾個億的資助來打造新學術樓。
而且港城大近年來很努力走向國際,全英語教學環境的它除了積極在世界各地招募優秀教授,同時邀請很多著名外國學者訪問,讓學生多元化學習,近年亦成立了高等研究院,研究團隊由國際領先的跨學科専家學者組成,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國家級院士,推動創新研究,響應現今全球面對的重要難題。
另外它也一直推動校園國際化,不但外國交流生多,學生的出國機會也特別多,超過一半的學生能有海外交流的機會,甚至有獎學金鼓勵學生出國交流。我覺得這點對想要進外資公司或是要出國讀研的人尤其重要。坦白說,語言這東西是需要多練習的,985當中雖然也有不少國內外有名大學,可是它們一般是中文授課,出國讀研的話可能要重新適應,當然你也可以說清大復大也有許多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哦,可是很多時候國外交換生不過是來學中文的而不是跟我們一同上課,所以說到這,985可能就比較遜色了。在香港念數年本科,打好語文基礎,擴闊國際視野,對國外深造啊工作啊什麼的都比較好。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城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位列134位,可見它們的畢業生能力備受肯定。
回到正題,相比起國內的985,香港城市大學的優勢是配套資源多,國際視野強,是一所年輕有活力的實力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