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釘精神」過時了嗎

2021-01-10 中國文明網

  鉚著社會需要的崗位,與自主選擇「不兼容」?

  52歲的宋金盤是東至縣東流郵政支局鄉郵遞員。 15年來,他騎著車風裡去雨裡來,落下了胃病、腰椎痛等毛病。 「我不想讓他幹這行,曾經託人給他找了其他工作,可他就是舍不下這份工作。 」老宋妻子的眼圈紅了。

  當今社會,就業機會很多,「跳槽」已不稀罕。像老宋這樣有機會不跳槽,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有點「傻」。可是宋金盤說,一挎上沉甸甸的郵包,就覺得有莫大的責任,「只要還能跑得動,我願意幹一輩子」。鄉親們說,他幹一行愛一行,像雷鋒說的「螺絲釘」。

  26歲的小梁從合肥某高校畢業,短短兩年就跳了4個單位,最近又準備換工作。小梁坦言:「現在都是雙向選擇,單位挑我們,我們也挑單位,哪裡待遇好,就到哪裡去。 『螺絲釘』精神已經過時了。 」小梁的看法,在部分年輕人中有一定市場。

  「這是一種誤解。」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趙冰說,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充分尊重個人對職業和工作的選擇,但仍然需要「螺絲釘精神」。「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能固定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而是強調無論選擇從事什麼職業或工作,一旦做出了選擇,我們就應該尊重自己的選擇,敬重當下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

  穿越50多年歷史,「螺絲釘精神」熠熠生輝。從水電維修工徐虎,到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再到鞍鋼工人郭明義……他們多年堅守平凡崗位,甘願做「螺絲釘」,成為這個時代的精神標杆。趙冰認為,今天弘揚「螺絲釘精神」,就是要把個人理想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有機結合起來,把個人的選擇和社會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在具體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發揮積極作用。

  同樣一份工作,有人說是一個 「飯碗」,有人說是一份「事業」。 「螺絲釘」鉚著事業的定位,考驗人生的境界。回首紮根農村6年經歷,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歙縣紹濂鄉行政服務中心農技員楊俊森深有體會:「人生價值的體現不在於掙多少錢、當多大官,而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和群眾的評價。不論什麼時代,只要做一顆對社會有益的『螺絲釘』,我們的人生都無怨無悔。 」

  擠勁和鑽勁,不值得效法的「笨功夫」?

  50年前,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木板上的釘子善於擠和善於鑽,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由此,刻苦鑽研的「釘子」精神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奮發有為的動力。

  淮北市勞模李子明對工作「入迷」,靠著勤跑、勤看、勤學、勤記,對市區190多公裡管網閘閥的位置、分布、走向了如指掌,被稱為淮北供水「活地圖」。雷鋒式的擠勁和鑽勁,在李子明身上得到生動體現。

  時光荏苒,「釘子」碰到了新挑戰。大學裡「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戲言,社會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工作中「做得好不如說得好」的現象……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職業觀受到強烈衝擊和考驗,一些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悄然發生變化,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拈輕怕重等現象滋生。

  「釘子」精神成為過去式了嗎? 回答是響亮的否定。

  做了一輩子「泥腿子教授」的胡承霖,50多年如一日,把麥田當課堂,致力研究糧食增產技術。如今,83歲的他仍放不下對麥田、對農民的牽掛,依舊奔波在千裡平原。正因為他對小麥增產的一股 「鑽」勁,一股「擠」勁,小麥優質高產才有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今天,「成功學」炙手可熱,但真正的成功從何而來?趙冰認為,「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具有執著追求的情感和堅定不移的信念,並貫穿以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這三者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至關重要,說到底就是要有強烈的事業心。 」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正是憑藉著那份「善於鑽、善於擠」的執著,一枚枚「釘子」才找到了實現價值的舞臺。

  「我就是喜歡當公交車司機,了解它,鑽研它。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苗苗說。無論在技術上遇到多大的「硬骨頭」,她都能啃下來。通過精心摸索車輛性能,不斷進行小技改,她始終讓車輛處於最佳狀態,創造出18年安全行車無事故、百公裡平均油耗低達20.1升的驕人成績。

  小「釘子」,大竅門。胡承霖、李子明、楊苗苗無不以雷鋒為榜樣,以「釘子」精神為動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充分說明,無論什麼時期,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對於生命個體而言,還是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刻苦鑽研的「釘子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

  甘於默默地奉獻,在現實生活中「吃虧」?

  2001年2月8日,雷鋒的親密戰友喬安山,親手把「合肥市雷鋒儲蓄所」的牌子掛在工商銀行合肥市四牌樓支行儲蓄專櫃門前。11年來,全國第二家、我省唯一以「雷鋒」命名的儲蓄所風採不減,在繁華的長江中路上弘揚著奉獻精神。

  離開雷鋒的日子,「雷鋒」從不曾離開。

  「雷鋒精神多少錢一斤?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道路上,「不計報酬」的奉獻精神到哪裡落地生根?專家認為,一些人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和困惑,源自對市場經濟的誤讀,也源自對「螺絲釘精神」的片面理解。

  「很多銀行都不願意辦理兌換殘幣、上門服務等業務,因為經濟效益微弱,但是雷鋒儲蓄所堅持下來了,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雷鋒儲蓄所負責人王敏說。多年來,雷鋒儲蓄所的默默奉獻贏得了口碑。有的市民一家三代都在雷鋒儲蓄所存錢,有的市民從郊區專程來雷鋒儲蓄所辦理業務。

  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奉獻精神非但沒有過時,恰恰正是提高市場經濟運行效率和品質的精神力量。今天,在市場追求利潤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同時,雷鋒精神讓我們傾聽道德良知的深沉呼喚,引領我們在物質浪潮的衝刷中堅守價值理念,彰顯道德追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去克服市場經濟可能帶來的消極因素,更需要艱苦創業、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奉獻精神,更需要努力建設相互尊重、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和諧融洽的良好社會風尚。」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崔躍松說。

  奉獻不是為了回報,但付出總有回報。平民慈善家李玉蘭辛辛苦苦開飯店,自己過著節省簡樸的生活,卻把賺的錢奉獻給他人。近20年的時間裡,她從牙縫裡省出20多萬元,資助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100多名貧窮孩子。當李玉蘭的老伴生病缺錢時,無數人竭盡所能伸出援手,幫李玉蘭一家渡過難關。善,如是循環,滋養世道人心。

  「螺絲釘精神」,代表一種向上的力量,一種向美的情感,一種向善的追求,在我們心中永遠不會生鏽。(記者 張嶽 吳林紅)

相關焦點

  • 螺絲釘精神不過時
    學雷鋒,其中之一就是學習他「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的精神。然而,時下另有一種議論,認為螺絲釘精神不應成為新時代的追求,現代公民要有自我意識、自主意識,不能被安到哪就是哪。  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所謂螺絲釘精神,其實就是愛崗敬業精神,是忠於職守的通俗說法。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要講忠於職守、愛崗敬業。
  •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螺絲釘精神」永不過時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雷鋒同志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從那以後,他發揚「螺絲釘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把個人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之中去,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人民的勤務員。「螺絲釘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鼓舞著千百萬中國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如今已經跨入21世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
  • 中國精神: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他用短暫的生命造就了那個時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精神信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鋒日記中的這三句話,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麼做人"的人生命題。
  • [浦東]新世界實驗小學:3.5學雷鋒-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雷鋒雖然已離去,但是雷鋒精神卻依然在我們心中。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肆虐,抗疫一線湧現了無數的「雷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讓「世界星們」明白了什麼叫「雷鋒精神」! 致雷鋒叔叔的一封信 昌裡校區二(1)班 秦熙涵 親愛的雷鋒叔叔: 你好!
  • 考德上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談談你對「螺絲釘精神」的理解
    當你初入單位時,多數情況下只能做一些瑣碎的工作,像一顆螺絲釘一樣哪裡有需要就要出現在哪裡,並發揮作用。請談談你對這種「螺絲釘精神」的理解。「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是雷鋒曾說過的一句話,雷鋒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他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螺絲釘精神」告訴我們在面對工作時,我們需要對崗位不挑剔,對工作兢兢業業,並具有刻苦鑽研的精神。
  • 「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深入人心,正因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成好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當中去」,讓人們見證日常工作與平時付出散發出來的崇高理想與閃光品格,從而激勵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心甘情願「做人民勤務員」。
  • 劉立:螺絲角色的「螺絲釘」精神
    「螺絲釘」精神立角色劉立是誰?也許你不認得這個名字,但你一定見過他,因為他出演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下南洋》、《愛情最美麗》、《愛的追蹤》、《浮出水面》,合作過的搭檔更是「大咖」級別:著名導演沈好放、著名演員張國立、蔣雯麗、馬思純、靳東……老實說,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科班出身的劉立著實幸運。
  • 2014年12月英語四級考試圖表作文範文:螺絲釘精神
    下面是英語四級圖表作文兩篇範文:螺絲釘精神。前景中有隻手高舉著兩隻小螺絲釘,這象徵著這些學生也會做為社會的螺絲釘——連結起整個社會並使它正常運轉。   這個比喻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定位。雖然很多人心懷增進民生、改變祖國的宏偉抱負,但如果沒有「螺絲釘」來使事物各就其位,那一切將會是一盤散沙。所以,成功依賴於那些穩固住整體結構不動搖的小工具、小零件。
  • 雷鋒精神過時了嗎——關於雷鋒時代化的思考之一
    「雷鋒精神多少錢一斤?」「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商品社會裡,雷鋒精神到哪裡落地生根?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這些疑問,將市場經濟與雷鋒精神置於對峙中,直到今天仍能得到不少人的認同。    雷鋒精神過時了嗎?市場經濟還需要學雷鋒嗎?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和困惑,源自人們對市場經濟的片面理解。
  • 2014年6月英語四級圖表作文範文:螺絲釘精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作文>正文2014年6月英語四級圖表作文範文:螺絲釘精神 2014-03-30 13:23 來源
  • 「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深入人心,正因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成好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當中去」,讓人們見證日常工作與平時付出散發出來的崇高理想與閃光品格,從而激勵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心甘情願「做人民勤務員」。
  • 固定支撐杆的螺絲釘 你該「功成身退」而不是躲在樹下 「使絆子」
    近日,有市民反映,永興鎮文泉理想城邦小區附近的地面上有螺絲釘,存在安全隱患。 12月14日,記者來到永興鎮文泉理想城邦售樓部附近,看見弘光路、文昌路有8棵棕櫚樹,每棵棕櫚樹的周圍都有4顆固定在地面的螺絲釘。螺絲釘的直徑約一釐米,高5~8釐米不等。
  • 重讀魯迅:永不過時的魯迅精神
    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有人覺得魯迅是那個年代的人,他的思想具有時代局限性,過時了。其實不然,魯迅的思想精神永不過時。沒有比較,就不知道這種精神的珍貴。比如地球上古代曾經發生過的事,一些官宦子弟,在學校裡校暴,打死了同學。而這些人的父輩,他們會動用手裡的權力,甚至會動用國家力量,封鎖消息,甚至再次傷害更多的百姓,來保護自己的一個子女。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自我批判與自我反省的精神。再把時間放到未來,人類移民到火星。火星上會發生錯誤的事情嗎?會。
  • 千萬不要小看擰螺絲釘的工作
    你知道螺絲釘故事的由來嗎?在望城的山間小道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同時映入了張書記和雷鋒的眼帘。小雷鋒當時蹦蹦跳跳的,一腳踢飛了螺絲釘,張書記卻上前幾步,彎腰撿起來,把螺絲釘上的灰擦乾淨,鄭重的交給雷鋒說:」留著,會有用處的」。
  • 2014年12月英語四級考試圖表作文範文:螺絲釘精神
    下面是英語四級圖表作文兩篇範文:螺絲釘精神。前景中有隻手高舉著兩隻小螺絲釘,這象徵著這些學生也會做為社會的螺絲釘——連結起整個社會並使它正常運轉。   這個比喻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定位。雖然很多人心懷增進民生、改變祖國的宏偉抱負,但如果沒有「螺絲釘」來使事物各就其位,那一切將會是一盤散沙。所以,成功依賴於那些穩固住整體結構不動搖的小工具、小零件。
  • 廣安:政工戰線的「螺絲釘」
    政工戰線的「螺絲釘」——四川省鄰水縣公安局政治處隊伍建設指導股股長彭義全工作紀實四川新聞網消息(黃昌斌 文/圖)「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擰在哪裡就在哪裡發光。」雷鋒同志這句經典格言,曾經激勵和感召了幾代人,它是服從整體、服從組織、忠於職守的「螺絲釘精神」真實寫照。
  • 全民爭當「螺絲釘」 雷鋒精神納入學生素質評價
    中學生每月寫雷鋒式日記同學們該怎麼學雷鋒,雷鋒精神到底是什麼?市教委要求初中生了解「雷鋒精神」的實質,即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初中生如何踐行?
  • 俄羅斯卡盧加發現的「螺絲釘」是什麼?怎麼保存的?
    俄羅斯卡盧加發現3億年前的「螺絲釘」,它是怎樣被保存下來的?  這其實跟「螺絲釘」沒有關係,至於說什麼外星文明、上古文明更加是八竿子打不著。  下面這兩張圖就是這個所謂的「螺絲釘」,發現的地點位於俄羅斯的「卡盧加」地區。
  • 淺析雷鋒精神的思想內涵、文化底蘊和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雷鋒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湧現出來的英雄模範,但呼喚雷鋒精神,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未過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回信中,指出:「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要「積極向上向善,從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 《黑暗料理王》辣吻螺絲釘配方是什麼 辣吻螺絲釘配方分享
    導 讀 在黑暗料理王手遊中辣吻螺絲釘的配方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