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貴州水晶等直排汙水 致土壤汞超標80倍

2020-12-13 中國網財經

  土壤汞含量超標八十倍,地面下三十釐米處土壤顏色依舊漆黑,農民灌溉、洗菜用水均為工廠排放的化工廢水,全村人體內均檢測出汞物質……

  黑色土壤汞含量超標八十倍

  距離貴州省貴陽市只有20公裡的清鎮市青龍村,不同於北方寒冷的冬季,央視財經記者到來時,這裡白天的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還可以看到北方只有在春天才能看到的場景,有的油菜花剛剛開花,滿眼望去一片燦爛。記者一行人下車走進農田裡,一些地裡的青菜已經拔掉,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土壤和常見的土壤顏色差別很大,幾乎是像煤一樣的碳黑色,在用鏟子深挖了幾下之後,地面下30釐米左右處的土壤依舊是黑色。記者詢問了附近正在鋤地的村民,他們說,這裡的土壤變成黑色已經好多年了。

  貴州省清鎮市青龍村村民周慶軍:種那米太難吃,吃都不敢吃。(都是)餵豬、餵雞那種。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種的是什麼東西?

  周慶軍:種的是荔枝。

  村民老周今年快五十歲了,一直生活在青龍村,一家五口人的糧食和青菜,全靠他一個人忙碌。青龍村全村只有100多人,人均耕地不到一畝,不過集中連片的地不多,顯得特別分散。老周家分的這塊地大約有40多平米,他告訴記者,伺弄這塊地讓他勞心勞力,而每到夏天多雨的時候,這塊地就變得慘不忍睹。

  周慶軍:髒的啊,你沒看到。我們種的穀子這一片,下雨天一發水,那些髒東西,全部都趴在這田頭,就把這地方全部蓋住了。時間長的要三天才消得下去。

  老周說的髒東西就來自於距離這片田地20米左右的一條小河,這條河只有一米多寬,記者看到,現在是冬天,是相對缺水的季節,但是小河裡的水量依然不小。老周告訴我們,一到夏天,河裡的水位升高很容易就漫過了田埂,直接灌進了地裡,而從河裡飄出來的垃圾,有的是片狀有的是顆粒,直接滲到了土壤裡,讓土讓變得又髒又難聞,每年他把這些垃圾清出去都費了很大的勁兒。

  周慶軍:那髒東西都趴到這田頭,就把這些髒的東西由那邊撿出去。每年都要拉,沒有哪年不拉。一年最少都要拉三次。

  村民們說,大約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青龍村的耕地就受到旁邊這條小河的影響,土壤本來是黃土,慢慢變成了現在像碳一樣的黑土。周邊的村民也知道土地變黑一定是受到了汙染,但是具體是什麼汙染,以及汙染到何種程度卻不是很清楚,他們說種的大米太難吃,種的很多青菜還好些,通常就將就著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自己也吃自己種的菜嗎?

  周慶軍:要吃嘛,你不吃你怎麼辦?你是農村人,你不可能天天到街上去買嘛。

  那麼這些變成碳黑色的土壤中到底有什麼成份呢,記者隨機採集了一些土壤作為樣本,取樣的土壤深度從地面到地面下30釐米之間,屬於土壤的表層土,隨後提供給北京一家專門做土壤標本測試的專業機構進行檢測,結果令人震驚。重金屬檢測顯示,這塊土壤中汞的含量達到30.7毫克每千克, 而根據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2008的數據,土壤中汞正常標準應為0.40mg每kg,也就是說,記者取樣測試的這塊土地超標將近80倍。

  土壤汞含量嚴重超標

  小河源頭竟是工廠排放的工業廢水

  土壤中汞含量超標將近80倍,常年累月的汙染已經把土壤從黃色變成了黑色。儘管我們多次報導過土地汙染,但像這種狀況,記者還是頭一次見到。小河汙染的源頭到底在哪裡?河水裡的汙染物還有沒有別的東西呢?

  這條給土地帶來汙染的小河究竟來自於哪裡呢,記者沿著小河向上遊走,看到了一大片工廠,而越往工廠方向走,刺鼻的氣味就越明顯,登上了村旁邊的山頭,俯瞰這座工廠時,可以看到工廠佔地面積極廣,而這條小河就是從化工廠的圍牆下流出來的。記者在手機地圖上搜索,並沒有找到這條支流的源頭。就在記者繼續尋找河水源頭的時候,遇到了幾名正在做測試的工程技術人員。這些工程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是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請來的,為兩湖一庫支流做汙染測試,兩湖一庫指的是貴陽市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水庫三處飲用水水源地,這些技術人員說,流經青龍村的小河其實就是工廠排放的工業廢水,最終也流入到百花湖中,他們為此專門到廠區調查過。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條河是從山上流下來的經過工廠嗎?

  兩湖一庫治理支流工作人員:沒有,來源就是工廠這裡。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所有水都來自工廠嗎?

  兩湖一庫治理支流工作人員:對,進入紅楓湖,進入百花湖。他們那天帶我們來這兒看了一下,簡單介紹幾個點,這個汙染最嚴重。

  技術人員介紹說,大半年來,他們已經到這一帶調研過幾次,眼前這實際是片化工廠區,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包括清鎮發電廠、貴州省水晶有機化工集團、水泥廠、焦化廠等企業,一同向外排放工業汙水,這些汙水每到下雨的時候就漫過田埂汙染土壤,村民們也證實了這一點。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周慶軍:有搞電池車間,有生產酒精,生產煤氣,有生產聚乙烯。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甲:沒有醋酸水就不臭了,原來白露露的一層。有電池灰、醋酸、洗澡水,原來聞得臭得很。

  在這些企業中,被村民們提及最多的就是貴州省水晶有機化工集團,公開資料顯示,這家企業的前身是貴州省有機化工總廠,這是一家有幾十年歷史的企業,當地環保部門公布的數據稱:在1971到1997年間,貴州省有機化工總廠採用落後的汞法醋酸生產工藝,向貴陽市兩湖一庫之一的百花湖上遊河段東門橋河流域、貓跳河以及周邊農田排放的汞多達100多噸,青龍村就處在這片區域內,這些汞最終汙染了周邊的土壤。村民老周告訴記者,他曾經在貴州省有機化工總廠的汞醋酸車間工作過,由於汞蒸氣的影響,工作期間好多人都掉頭髮。

  周慶軍:你看我們頭髮也掉,就是在聚乙烯生產車間上班。我們頭髮掉,就是那兒影響才掉的。我不在那兒上班十年了,這樣才逐漸逐漸長起來,原來就是光頭哦!

  從公開資料看,貴州有機化工廠在改制後成為如今的貴州省水晶有機化工集團。不過村民們和為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搞監測的技術人員都反映,雖然汞法醋酸生產工藝如今已經廢除了,採用了脫汞工藝,但是汙染一直沒有停止過。

  兩湖一庫治理支流工作人員:紅楓湖和百花湖這個支流是最嚴重的汙染。現在湖的水質達標了,現在主要是上面這塊。這個支流主要是化工廠排放,它存在亂排亂放,所以對湖水影響很嚴重。

  事實上,對於清鎮市青龍村一帶的汙染,當地也早已了解。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2005年出具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清鎮地區受汞汙染的土壤有117.4公頃,土壤中含汞量在4.71-723毫克/公斤之間,報告提出,含汞量在200毫克/公斤以上的土壤有66公頃必須緊急處理。廠區周邊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汙染,湖區庫區的水含汞量達76.9%,大米含汞量在0.03-0.13毫克/公斤範圍,還含一定的甲基汞,也就是水銀的有機形態,均超過國家食品標準。那麼這些重金屬汞嚴重超標的土壤出產的農產品(8.40, 0.27, 3.32%)又去向哪裡呢。記者注意到,有一些村民正在河邊用工廠廢水洗菜,眼下這裡的村民大面積種的是油菜,而油菜又是汞的高富集作物。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阿姨,這菜是您吃的還是賣的?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甲:賣呀。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拿到哪兒去賣?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甲:街上。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像這種蔥您自己吃嗎?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甲:也可以吃嘛,賣也賣吃也吃。

  根據貴州省環科院提供的數據顯示,此地土壤中的甲基汞含量為30μg(讀微克)每公斤左右,由於甲基汞的毒性特別巨大,又極易被人體吸收,相關部門多次提醒這裡的村民避免食用這些地裡的蔬菜、穀物等,但對很多村民來說,這些土地是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

  貴州清鎮青龍村村民周慶軍:那些種蔥、大白菜、蘿蔔、青菜啊這些,還不是照樣挑去街上賣,賣給街上人吃,哪個知道你是哪裡種的。

  鎮裡的居民告訴記者,除了本地人之外,外面的人並不太知道這裡的汙染,他們還可以將青菜當成有機蔬菜,賣個好價錢。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的調研還指出,汞礦區和化工廠周邊,由於汞的遷移,汞對環境不僅造成汙染,並且還會進入食物鏈,而汞一旦進入食物鏈,就會造成動物神經系統的損傷,給動物及人類帶來極大危害。這裡的村民對這一點已經有了深深的體會。

  周慶軍:鴨子一得病,才一年就把沒死的賣了嘛,賣給街上人吃,我們經常餵牛,最多三年就死了。

  看著那些被汙染的水和土地,看著節目中的那一組組的數據,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會輕鬆。汞,也就是水銀,大家並不陌生,這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汞又是唯一能在生態系統中完善循環的重金屬,可以在水、土、大氣、生物圈中遷移和轉化,毒性極強。在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汞礦基地——貴州銅仁,汙染的狀況就更令人憂心。

  「中國汞都」留下一片毒土地

  這裡是有「中國汞都」之稱的貴州萬山礦區,曾是我國最大的汞工業生產基地,汞的儲量及產量居全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三。60多歲的陳再陽老人一直生活在這裡,老人告訴我們,這裡開採的歷史有上千年,但在建國以後,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汞礦大規模開採,汞的汙染立刻開始顯現。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下塘溪村村民陳再陽:汞汙染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通過鑑定檢查去檢查來的,貴陽環保局的他們都來過。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醫院去檢查過嗎?

  陳再陽:檢查過,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汞的,它這上面是個採礦區,吃的水全部都是這個水,農田全部是用這個汞水。

  央視財經記者注意到,這是陳再陽和老伴種植的白菜,還沒長好就從白菜心裡往外潰爛。陳再陽說,即使這樣,種白菜也是無奈的選擇。前些年當地相關部門就已經檢測到土壤中汞超標嚴重,並建議農民不要再種糧食,可以改種青菜,但是種了幾年青菜之後,青菜中也檢測出汞超標,陳再陽告訴記者,最近這段時間政府工作人員又已經來過兩次了,鼓勵農民改種核桃樹。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什麼能種核桃不能種莊稼?

  陳再陽:種莊稼不行了,種莊稼這個土質已經變質了,有毒了,種菜種不了,沒水抗旱,你要種其他植物也沒有。種核桃還不知道,最近就要來,核桃賣得出去賣不出去還不曉得。

  走在貴州銅仁的萬山礦區的山路上,隨處可以看到曾經大規模冶煉的痕跡,當地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當時大幹快上時為保證全國供應,生產冶煉全是因陋就簡,工藝相對落後,遺留下大量歷史問題。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就是曾經冶煉的地方嗎?這一個爐子以前每天能煉多少汞?

  貴州萬山特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田洪昌:對,這個爐子實際上小,它是在80年代初就撤了的,最主要的時候,冶煉還是在70年代,它的設計能力也就是在一天2、3噸左右。

  田洪昌告訴記者,當時的冶煉全是土法上馬,通過一個冶煉爐加熱,在冶煉爐後面有一個專門收集汞的設備,後面再加一個煙囪。據統計,在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中期,這裡年產汞量平均為800噸,每年冶煉後的廢渣排放量卻高達47.6萬噸,這還沒有包括開採廢棄的礦石量。冶煉廠的尾氣沿直徑為1米,長400米的爬山煙道,以4600立方米每小時的流量向大氣進行無序排放。一些礦渣和廢渣就隨意堆在山區,為下遊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

  貴州萬山特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田洪昌:當時這一塊的汙染主要是70年代的時候渣對下遊的影響,再一個就是水對下遊的影響。因為它的渣是堆在這山坡上,一遇到下大雨,或者大水的時候,它的渣就要往下面衝,就衝到下面的河裡面,衝到附近的農田裡面,衝到這裡面去了。

  在2002年正式關閉前,貴州汞礦是國內最大的汞和汞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由於工藝需要,機選廠和冶煉廠每天排放廢水800噸。廢水最終流入錦江,最後匯入洞庭湖並流入長江。龍江水庫是萬山特區最大的農用灌溉水源地,灌溉面積約8000畝。下溪河兩岸周邊有約4000畝稻田,居住著8000多人。如今,曾經堆放廢渣的尾礦庫已經被固化和覆蓋,因為開山和修路,還能看到露出來的部分礦渣。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整個這片都是渣嗎?

  田洪昌:這邊全都是渣,以前留下的渣。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們怎麼處理的?

  田洪昌:下面全部用鋼筋、五金、水泥,把它噴上去的,把它固化了,穩固起來的。包括兩邊修的攔山溝,下面修的檔渣牆,下面還有一個深的收集池。

  固化後的鍊汞廢渣

  貴州銅仁市環境監測站的甕數據顯示,萬山地區耕地土壤中汞的濃度為0.207-255毫克/千克,超標率為96.15%,最大超標倍數為850倍。記者找到了原貴州汞礦的最後一位書記,他告訴我們,很多工人年輕時就有矽肺病,年齡大了都會出現手抖的症狀。

  前貴州汞礦副書記吳庚寅:它主要是在井下工作的時候吸塵,吸塵造成矽肺病。做冶煉工作的人,汞一揮發之後,汞蒸氣對人的中樞神經直接造成刺激,得矽肺病的人手抖,控制不住。還有一個很典型的反應就是脫牙齒,一口牙齒脫掉的都有。

  這位老書記說,當地的一些工人,由於常年在礦裡和冶煉車間裡工作,大量吸入了汞蒸氣,導致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根據貴州環科院2002年相關數據顯示,直接參與汞作業的城鄉居民,汞中毒患病率達4.18%,各種結石病的發病率位居國內最高水平,各種癌症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

  面對歷史原因造成的汞汙染,貴陽清鎮市的居民還能找改制後的企業討個說法。但萬山礦區的居民就沒這麼幸運了。由於企業早已破產,任何追究、賠償和治理都已無從談起。而類似的狀況並不止萬山這一處。面對重金屬汙染,中央政府已下決心著手修復,那麼修復又面臨哪些難題呢?汙染耕地的修復,究竟該如何著手?

  汞汙染土壤修復正面臨困境

  在2013年12月30號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說,我國遭受中重度汙染的耕地有5000萬畝,對這些耕地,國家正在組織修復。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土壤汙染跟其他的汙染有明顯的不同,一些重汙染的礦產或是加工廠停止開採和作業時,周邊工業排放的汙水和廢氣就都會停止,但是對土壤的汙染卻是持續的,並一直保留在土壤裡,通過下雨、颳風,都會把土壤裡的汙染物再次變成地表徑流或是揚塵,帶到別的地方,形成二次汙染。從國際上的方法來看,以汞汙染來說,土壤修復有的是採用熱脫附法,通過加熱或者是熱蒸汽的方式,把土壤裡面的汞蒸發出來再回收,但這會破壞土壤中的微生物。還可以採用淋洗法,即把土壤裡面的汞淋洗掉,但這會導致汙染物進入到水體,而水的處理又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第三種方式是固化法,即通過藥劑,把汞固定在土壤裡面,使它不會析出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這種方法還處於實驗階段。現在普遍認可的方法是植物萃取法,通過種植一些高富集性的植物,萃取出土壤中的汞。但這些含汞植物的後續處理也是一個問題。這些方法都各有優缺點,但是如果處理大面積的汞汙染土壤,還沒有一個好辦法,原因就是高昂的成本。

  中科院地理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863計劃土壤修復領域首席專家陳同斌:大範圍的一些汙染來說了,無論是熱脫附,還是淋洗法,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物理化學方法,通常它的成本都會非常高,或者能耗非常高,那麼還有二次汙染的風險,所以對這麼量大的汙染土壤修復來說,它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

  陳同斌說,從全世界來講,土壤修復都是難題,美國20世紀90年代用於汙染土壤修複方面的投資約上千億美元;日本調查顯示,有32萬個受重金屬或揮發性有機物汙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全部修復約需1600億美元;從我國的現實來看,除了植物萃取法外,每畝土地修復成本動輒高達上百萬元,在土壤本身的價值還沒有足夠高的情況下,並不現實。植物萃取法性價比比較高,但修復周期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並且還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制度需要跟進。

  陳同斌:你要找到相應的一個場地來進行這個修復工作的作業,那麼還有土方的運輸,包括一些儲存等等,會帶來非常多的問題,所以也不是說,完全是一個錢的問題,工程量大了之後,我們就很難去解決。

  那麼對於土壤治理和修復,到底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曾對此進行過專題調研。他們建議,從發達國家看,治理土壤汙染首先是明確立法,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了《環境應對、賠償和責任綜合法》,批准設立汙染場地管理與修復基金,即「超級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修復找不到責任者或責任者沒有能力修復的被汙染的土地。對不願支付修復費用或當時尚未找到責任者的地塊,也可由「超級基金」先支付修復費用,再向責任者追討。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歐洲國家專門有,歐盟有土地修復資金,拿出這個資金來修復的話,因為土地修復是一個很漫長的工程,破壞很容易,建設很難。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仇煥廣:還有就是對一些汙染比較嚴重的土地,或者說一些生態比較脆弱的土地就施行休耕或者鼓勵你休耕,就是國家給你補貼,你不需要來種,但是能夠保障你還能夠有一定的種糧的收益。

  【半小時觀察】

  說到汞汙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56年發生在日本的水俁病。當時水俁灣附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它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蹈症」。病貓步態不穩,抽搐、麻痺,甚至跳海死去,被稱為「自殺貓」。隨後不久,當地就大量發現了患這種病症的人,元兇就是剛才我們節目中出現的甲基汞。從節目中可以看出,貴州的清鎮、萬山已對包括耕地在內的汞汙染高度重視,對一些被汙染的土地提出了改變種植品種等措施,阻斷重金屬通過糧食、蔬菜而進入人體的通道,嚴密防範重金屬帶來的汙染。同時,對現有的耕地進行保護,防止出現新的讓汙染,遏制汙染擴大的趨勢。在《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專門指出了要加大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力度,支持地方開展耕地保護補償。我們也期待著一些地方在這些方面能先行先試,走出新路。

相關焦點

  • 汞含量超標48000倍 「吉麗美白霜」致多人入院
    「花費數萬元,多年在同一家美容院購買美白產品,沒想到卻出現了汞超標。」昨日,記者在朝陽醫院看到了三名住院治療的「愛美」女士。據悉,近一個月來,朝陽醫院檢測出11人尿汞超標,這些人絕大部分在一家名為「東方吉麗」的美容院購買使用過一種名為「吉麗美白霜」的產品,北京市藥監局的一份抽樣檢測報告表明,該美白霜汞含量超標48000倍,而目前該美容院依然在正常營業。
  • 女子在美容院祛斑後得腎病 經檢測祛斑霜汞超標440倍
    「我將祛斑霜送去檢測,鑑定結果竟顯示汞含量超標440倍!太可恨了!」昨日,劉女士撥打欄目投訴熱線時氣憤不已。 事件 輕信美容院宣傳 祛斑後查出腎病 市民劉女士比較在意自己的形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面部出現了不少黃褐斑,為此煩惱不已。去年8月份,她來到福州一家美容院,打算祛除臉上的黃褐斑。
  • 中國發布丨化工企業排汙超標高達461倍 甘肅金塔縣黨委政府態度...
    天億化工有限公司在廠區滲坑排放生產廢水約1萬噸,並將受到汙染土壤和汙泥直接填埋在廠區內,排汙區域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冠潤科技有限公司將2000餘噸廢水傾倒在園區西南11公裡的戈壁灘、小衝溝和廢棄礦區內,形成4處超過5200平方米的滲坑;吉泰化工有限公司利用罐車將近2000噸廢水偷排至廠區南側1公裡處,面積達13000多平方米;鑫海源化工有限公司同樣將7.5萬餘噸生產廢水偷排至戈壁灘上窪地,形成面積約
  • 巴沙魚「汞」超標,長期食用會致健康風險,不建議大眾食用?
    巴沙魚「汞」超標,長期食用會致健康風險,不建議大眾食用?令歐美消費者擔憂的,並非其營養價值,而是其含有高濃度的「汞」。西班牙科技基金會5月2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稱長期食用巴沙魚將因汞富集而致健康風險。文章言辭激進,指責巴沙魚養殖業的所在地區,越南湄公河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森林退化、農藥濫用等問題層出不窮。巴沙魚作為雜事偏肉食性魚類,更容易富集高濃度的重金屬,如汞。國際上已有多篇文章揭示了此問題,其中一篇發自世界衛生組織(WHO)。
  • 這款美白產品汞超標9000多倍 售價卻高達上千元
    這款美白產品汞超標9000多倍 售價卻高達上千元  前不久,江蘇省興化市的張女士在當地一家美容院花費3千元購買了一款祛痘美白套餐。張女士告訴記者,她之所以購買這款美容套餐是為了治療臉上的痤瘡。美容院聲稱這款產品只要15天就可以看到祛痘效果,然而讓張女士沒想到的是,一個簡單的祛痘治療,卻讓她著實歷了一把險。
  • 央視曝光,17款軟泥13款檢出硼超標有毒!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品牌
    但是,昨天一大早看見央視新聞報導,我不淡定了!電視、公眾號傳播多管齊下,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啊!據央視報導,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調查了市面上10款超輕黏土、7款水晶泥,光是這17款軟泥玩具中,就有13款硼元素遷移量超標,佔比76%!!!
  • 山東膠南村莊井水含3種有毒物質 汞超標4倍(圖)
    膠南村莊井水含3種有毒物質 汞超標4倍膠南村莊井水含3種有毒物質 汞超標4倍為保證新井的飲水安全,村領導請相關檢測部門對水質進行檢測,幾天後檢測結果出來了,數據顯示村民們長期飲用的井水中汞、錳以及硝酸鹽含量均超標。「這些東西可都有毒啊,尤其是汞,都超過標準的4倍了,這種水怎麼還能喝!」趙先生說,從2008年檢測結果出來後,村民們就一直對村裡的飲用水感到擔心,但直到現在這種局面仍然沒有改觀。
  • 央視曝光27批次不合格面膜,超標7200倍,用完就爛臉
    央視曝光27批次不合格面膜,超標7200倍,用完就爛臉 有人做壞事,當然就有人治 去年9月,央視新聞就曝光了一大批不合格面膜 指出很多不合格面膜的菌落總數超出
  • 美白祛斑化妝品汞超標嚴重
    【江蘇商報報導】 本報記者 黃長滿 報導  三八節前夕,浙江省質監局對部分美容院使用的美白祛斑化妝品進行突擊檢查,結果發現該類產品多數汞超標,最嚴重的超標7萬多倍。  《國家化妝品衛生標準》規定,化妝品中汞含量不得超過1mg/kg,眼部化妝品不得超過70mg/kg。
  • 最新黑榜:祛斑霜汞超標1098倍,美迪惠爾被假冒
    最新黑榜:祛斑霜汞超標1098倍,美迪惠爾被假冒 CBO首頁 | 作者:彭適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8-06-11  訪問量
  • 汞超標1000倍,可快速致死
    筆者:天行健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會對2003年的那場非典有印象。當時幾乎全國的學校都封閉管理,而且為了嚴控疫情的蔓延,當時還在上學的80、90後,每天都要帶著一支體溫計去學校,上午、下午都需要測量體溫,看看是否有發熱的情況出現。
  • 央視再次出手!這類網紅玩具遭曝光,嚴重威脅孩子健康發育
    在這之前不久,一場有關於平衡車質量檢測的報告通過央視曝光在眾人面前,在報告提到,此次檢測抽取了30款同類產品進行調查,而其中便有9款產品含有增塑劑,最大值甚至超過了國家標準要求的300多倍!同時還檢測出部分產品的商標貼紙、鞍座皮、把手套上有著嚴重的鄰苯二甲酸酯超標,分別超標了70倍、170倍、100倍。看到這家長們可能會有點迷糊,鄰苯二甲酸酯是什麼?
  • [視頻]製藥廠長江邊非法排汙十幾年氨氮超標10倍
    [視頻]製藥廠長江邊非法排汙十幾年氨氮超標10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18:32 來源:CCTV.com     副廠長:這個水最好不要取。    小撒:這個為什麼要經過同意才能取。這裡面有什麼秘密嗎?    副廠長:因為這裡面……    小撒:我們就想取一下然後跟環保部門(進行檢測)。    副廠長:我們有環保部門專門的。我們就是取完以後,跟環保部門溝通嘛。    小撒:您現在是這瓶水到底是不是你們的?
  • 央視曝光網紅「毒玩具」,增塑劑超標300倍!孩子幾乎人手一個
    最近,被央視曝光了一款網紅"毒玩具",引起眾怒。 央視曝光網紅"毒玩具",增塑劑超標300倍 網紅玩具,越來越成為父母給孩子消費的主流。 比起許多貨架上的玩具,網紅玩具因為它的有趣、風靡特性,讓父母們趨之若鶩。
  • 老人錯把痔瘡藥當安定吃 尿中汞含量超標1600倍
    老人錯把痔瘡藥當安定吃 尿中汞含量超標1600倍 2017-02-27 15:06:48來源:生活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聯藥業兩藥品被緊急回收 補腦片汞超標55倍
    3月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公布,由武漢中聯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聯古林」牌安神補腦片,含汞(水銀)量超標55倍,由同一製造商生產的「中聯」牌鼻炎片亦含微量未標示西藥成分「撲熱息痛」,均須回收,並呼籲市民勿購買或服用此兩款中成藥。  記者從該署的網站上了解到,這早已不是內地生產的中成藥在香港第一次被回收。
  • 化妝品含汞超標1925倍、氯黴素超標10萬倍!「夢妝」等國際、國內...
    興寧警方對此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經進一步偵查確認,這批問題貨物的進貨渠道為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發出的化妝品散貨內添加了金屬汞。警方初步鎖定了三處製售化妝品的可疑場所,經營者梁某梅和梁某芳有重大嫌疑。
  • 江蘇發現十種祛斑霜汞超標嚴重 最高超標一萬倍
    這些祛斑霜汞超標,最高1萬倍  長期接觸會慢性中毒,南京市場暫未發現  長期接觸會慢性中毒,南京市場暫未發現  蘇北查出10種祛斑霜汞超標嚴重  近期,江蘇省衛生監督所在對蘇北農村市場的化妝品抽檢時發現
  • 淨水器變「毒水器」,你家裝了嗎?已被央視曝光:流出來的水有毒
    淨水器變「毒水器」,致倆孩子鉛中毒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天新聞:住在長沙的高女士,發現自家兩個孩子生長發育緩慢,同時反應力也低於同齡孩子。於是就帶倆孩子去檢查,在拿到兩個孩子的檢查結果時慌了,兩個孩子都有鉛中毒的狀況。
  • 韓國玩具「水晶泥土」增塑劑超標766倍 或對人體...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由於色彩鮮豔、可以被捏成各種形狀,水晶泥土近年來成為韓國小朋友愛不釋手的玩具。近日,韓國消費者院抽查了20家水晶泥土主題咖啡店的100種相關產品,其中19種產品不合格。目前,此次抽查的產品尚未發現出口到海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