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7萬買塊表 發票顯示買的只是「購物卡」

2020-12-26 騰訊大渝網

購表時,商場開給譚先生的發票。

譚先生購買的表。

○專賣店稱「一般商場開票後,我們不會重複開票」

○譚先生稱工作人員並未詳細介紹過預付卡的使用方法

○律師說用購物卡在商場內購物也可索要發票

近日,市民譚先生給重慶晨報966966熱線打來電話,傾訴買了一塊自己喜歡的表,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原本應該高興,但隨表拿到的發票,卻讓他摸不著頭腦,並為此把心情搞「糟了」。

精挑細選他47萬買塊表當生日禮物

11月初是譚先生的生日。10月30日當天,譚先生在九龍坡逛商場,路過位於1樓的江詩丹頓專賣店時,被櫥窗裡精美的手錶吸引,「想買塊表給自己當禮物。」

經過挑選,譚先生選中一塊手錶,價格在59萬元左右。經過譚先生和店員的討價還價,最終確定在原價的基礎上打八折,以47.2萬元成交。因這塊表需要從外地調貨,譚先生向店員支付了1萬元押金,等待取表。

11月18日,譚先生到江詩丹頓專賣店取表,店員告訴他,商場在搞活動,用購物卡購買有禮券可領,「此前,都沒有提過購物卡的事情。」譚先生稱,自己當時一心只想拿到手錶,並沒有太在意用什麼方式購買,就跟著店員前往商場團購中心付錢47.2萬元取表,「到底怎麼付錢的我並不清楚,我就跟著店員的引導交錢。」

付錢後,工作人員將裝著表的盒子連同一張發票一起給了譚先生,譚先生隨後離開。

查看發票沒寫手錶卻寫著「購物卡」

回到家,譚先生對自己的這塊表越看越滿意。直到12月1日,譚先生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走私表的新聞,新聞中提到的走私表,大多是世界一線的名牌手錶。

譚先生想到自己購買的江詩丹頓,「將近50萬的東西,我就決定好好檢查一下。」譚先生找出當時隨錶帶回的發票,才發現發票上的貨物名稱一欄寫著「預付卡銷售和充值」,並沒任何關於手錶的信息。譚先生找出了自己哥哥此前購買另一塊江詩丹頓手錶時商家開的發票,發現上面不僅有品牌名稱,還有手錶的編號等信息。

「手錶的發票怎麼會開成購物卡?以後要是出質量問題找誰負責?」譚先生不能接受收到的內容為「預付卡銷售」的發票,他害怕以後出現質量問題無法找商家負責。

12月3日,譚先生聯繫了江詩丹頓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拿到一張商場開具的有手錶詳細信息的發票。但一周過去後,譚先生想要補開的發票,仍舊沒有開具。

譚先生通過購物卡消費 所以只能開購物卡發票

商場稱

上周五,譚先生再次來到商場,希望能夠拿到商場開具的手錶發票。但商場工作人員稱,譚先生是先充值47.2萬元到商場的預付卡,再通過預付卡購買的手錶。

之後,工作人員拿出一張提貨卡申購單,上面有譚先生的籤字,譚先生這才想起,自己當時確實籤過這樣一張單子,「但我並不清楚這是什麼,只當是付款取表的程序。」譚先生說,自己都沒有見到所謂的購物卡,「所謂的優惠我也沒有享受。」

當日,譚先生最終還是沒有拿到自己要求出具的手錶發票。

前日,重慶晨報記者陪同譚先生再次來到江詩丹頓專賣店,店員介紹,譚先生的手錶確實是通過預付卡形式購買。但譚先生稱工作人員並未詳細介紹過預付卡的使用方法,「如果知道用預付卡就沒法開手錶發票,我肯定會拒絕用預付卡。」

記者隨後詢問為何譚先生購買手錶沒有得到與手錶信息相關的發票時,江詩丹頓專賣店店員稱,「一般商場開票後,我們不會重複開票」,而前來溝通的商場工作人員說,譚先生是購買的購物卡,通過購物卡支付的手錶,「我們只能開具購物卡的發票。」

對對方的解釋,譚先生無法理解,也不認同。為此,他已向重慶市消委、工商及稅務機關投訴。目前,相關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昨日,譚先生再次與江詩丹頓門店和商場協商,商場稱可請專賣店方面出具手錶發票,但譚先生並不認可,「我的錢是交給商場的,我需要商場方開具的有手錶具體信息的發票。」

律師說法

重慶金牧錦揚律師事務所吳治香律師介紹,購物卡在商場內被當成貨幣使用,消費者用這張購物卡購買商品,是商場承認的行為,購物卡的功能也是商場承認的。

消費者通過購物卡在商場內消費,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用購物卡購買的商品,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場開具能夠體現具體商品信息、體現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正規發票。無論專賣店與商場是租賃關係還是直接管理,消費者在商場內消費,商場都有開具發票的責任。

如果消費者遇到無法開具發票或開具的發票與商品信息不符,可向稅務機關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一時間細查發票? 許多人要「看情況」

調查

譚先生回憶,在購買手錶時,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查看發票的內容,「我下意識覺得那就是手錶發票,如果不是看到新聞突然想要檢查,現在可能都不知道。」

昨日,記者就「購物時是否會第一時間查看發票信息」隨機對20位市民進行了調查,有7人表示「會」,而其餘人「看情況而定」;有9人曾遇到「問題發票」的情況。

江北的程女士就是一個對發票非常仔細的人,「我到書店買書都會要求開具發票,而且會詳細查看,因為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程女士還會索要電子發票,以免自己把發票弄丟。

27歲的趙小姐則只會在購買的東西價值較高或需要保修時,才會詳細查看發票。

本報記者 石亨

相關焦點

  • 男子花高額買手錶,發票開具的卻是預付卡,男子:想要手錶的發票
    家住重慶的譚先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當時他在一家商場花了四十七萬買了一塊手錶,可是當他自己在買單回家之後,才發現商場所開具的這張發票上的「貨物名稱」一欄寫著的不是關於這個手錶的信息,而是寫著「預付卡」,我們一起去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中石化加油卡變身購物卡 公款買菸酒中飽私囊
    現象:價格貴 買東西的卻不少    近期市民張先生在加油站加油時發現,中石化的加油卡現在可以在易捷超市直接購物了。該市民稱,他在中石化加油的時候發現有人從易捷超市用加油卡買了十幾條香菸,價值不菲,易捷超市的東西普遍都比外面超市的貴一些,為什麼還有人會在這裡大肆購物呢?該市民質疑道「按照規定加油卡不是只是用來加油嗎?
  • 你會在內地買表還是香港買表?
    香港是著名的「購物天堂」,它沒有關稅,因此鐘錶及很多進口消費品均較為便宜對於內地遊客這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看,香港地區的瑞士表銷售一般是大陸的2.7倍左右,考慮到香港和內地的人數對比,可見香港強大的購表市場。
  • 女子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事後賣家稱我也被騙了
    女子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事後賣家稱我也被騙了時間:2020-05-19 1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子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事後賣家稱我也被騙了 浙江95後女孩29萬在朋友圈買了塊百達翡麗,鑑定為假貨後賣家傻眼:我也被坑了!
  • 韓國旅遊買塊表,戴兩天就壞了
    韓國旅遊買塊表,把表送到旅行社讓其幫忙協商,誰知等了四個月手錶還沒拿回來,市民劉女士感覺很窩火。
  • 男子17年前花4.2萬元買勞力士被鑑定為假表
    花4.2萬元買了一塊勞力士手錶,17年後發現手錶是假的——聽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杭州。17年前的1999年,4.2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公開報導,1998年,杭州城西一些樓盤尾盤的價格還不到3000元/平方米。
  • 購物先得花260元買會員卡?這家外資超市很"牛氣"
    原標題:買東西前先得花260元買會員卡?在這裡,想購物,必須要先花260塊錢辦張會員卡,但前幾天卻有市民辦了卡又馬上退掉了,到底為什麼?南大經濟學專家表示,這種收費會員制模式恐怕難以適應南京市場。  探訪:購物需花260塊買會籍,只管一年  昨天,記者驅車來到位於雨花臺區一個商業綜合體內的山姆超市。
  • 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一個月手錶就停走了
    原標題:95後女孩29萬在朋友圈買了塊百達翡麗,鑑定為假貨花29萬元買了塊百達翡麗手錶,誰知收到貨後一個月,手錶就停走了,送到鐘錶公司一檢測,發現竟是個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後便沒了下文。日前,慈谿法院處理了這樣一起名表買賣糾紛。
  • 15萬買塊表半年停走3次,女子投訴商家,經理:你去瑞士做鑑定
    15萬買塊表半年停走3次,女子投訴商家,經理:我們只是代理都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好的商品都是價格很高的,即便有一些價廉物美的商品,也僅僅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徐女士和丈夫都是杭州人,今年徐女士的丈夫買了在杭州萬象城買了一塊江詩丹頓的手錶,這塊手錶原價是十八萬九千塊,經過專櫃打折以後,徐女士的丈夫花了15萬多買了下來。原以為是大牌的奢侈品,質量肯定是有保障的,結果讓徐女士沒有想到的是,這塊表買了半年不到,竟然就停走了三次,並且在第三次停走以後徹底不走了!
  • 5萬買的歐米茄用了2年成「廢物」 表居然能慢5小時
    浙江在線-寧波在線8月24日訊(記者 孫傳福) 花了5萬塊錢買的歐米茄手錶,用了2年頻出問題,修了又修還是出問題。8月23日,有網友」月亮彎彎@qq」在寧波某論壇發帖稱買了歐米茄成「擺設」,心情很受傷。
  • 男子花11萬買400萬勞力士「同款」:說好假一賠三我才敢買的
    浙江杭州的陳先生說自己前段時間買了一塊勞力士手錶,花了11萬,送去檢測,結果顯示這塊表是改裝品。11萬買勞力士發現配件非原裝近日,陳先生從一個名叫「桔夕名表」的直播間,購買了一塊勞力士格林尼治表,花了11.2萬。
  • 市民香港遊買萬元瑞士表 想退貨卻退不了(圖)
    旅遊總少不了要購物,一年多前,市民紀先生跟團到香港玩的時候,花一萬多元買了一塊表,可是這塊表現在已經成了他心頭的煩惱。    照片裡這塊金色的手錶,就是紀先生從香港買回來的,為了辦退貨,現在已經交給了旅遊團的領隊。    這塊表價值一萬兩千多人民幣,回到青島後,表還沒戴,紀先生就後悔了。    紀先生:「找了表店的我的朋友落實了一下,第一懷疑不是手工製作的表,第二價值沒那麼高。」
  • 國外明星買多塊假表告上法庭
    梅爾在2007年因為想要購買某款古董勞力士結識了馬隆,但2010年,梅爾將某塊表送修時,被告知「部分組件可能是仿冒」。梅爾立刻聯繫了馬隆,馬隆給他退款但表示手錶沒問題。不幸的是,梅爾後來發現,竟還有7塊手錶是贗品,總價值為65.6萬美元。梅爾先後從馬隆處購買手錶的總額達到500萬美元。  面對梅爾的起訴,馬隆堅稱自己對客戶「非常坦誠」。馬隆的律師表示:「約翰·梅爾的訴訟毫無根據。
  • 網友:攢了兩個月工資只為買塊表!
    看到一家賣肉夾饃的,就是很普通的那種,夾個煎蛋,兩勺鹹菜,結果一個饃收了我13塊,我好面子,只好硬著頭皮買了兩個!蝶戀花:花了五萬打玻尿酸,只打太陽穴,包兩年。誰都沒發現我打了,我也沒發現自已變美,幸虧沒打殘!再也不打了!問君能有幾多愁:一天晚上在酒吧玩,一個朋友點了個白蘭地,最後一問1800一瓶。
  • 男子在抖音花11萬買400萬勞力士「同款」:說好假一賠三我才敢買的
    杭州的陳先生說自己前段時間買了一塊勞力士手錶花了 11 萬送去檢測結果顯示這塊表是改裝品11 萬買勞力士 發現配件非原裝近日,陳先生從一個名叫"桔夕名表"的抖音直播間,購買了一塊勞力士格林尼治表,花了 11.2 萬。
  • 消費者在萬表網購買名表 剛用一年多就突然「罷工」
    【導讀】花9萬多元在萬表網買的世界名表——格拉蘇蒂機械腕錶,剛用一年多就突然「罷工」,送修後,又因沒有保修卡而被拒絕保修。價值近10萬的表如此脆弱不耐用,消費者質疑手錶不是從正規渠道進口的正品,萬表網稱是正品但是卻一直無法提供報關單等進貨憑證。《天天315》本期聚焦:無法驗明真身的進口手錶。
  • 濟南家樂福萬元買購物卡竟是空卡
    家住濟鋼附近的老盛今年買了1萬塊錢的購物卡送給朋友,可誰知送出去的竟都是些空卡,這讓他感覺很沒「面子」。  1月19日,老盛來到往年買卡的家樂福超市購買購物卡。「當時是刷銀行卡辦的,一共辦了15張,5張面值1000元的,10張面值500元的。」
  • 臺灣一民眾在全聯花168元買零食 發票中1000萬大獎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2月統一發票25日開獎,全聯信義六合門市開出特別獎,有消費者花168元(新臺幣,下同)買博客原條狀火腿、菠蘿泡芙、新農波菜等食品,中了1000萬元特別獎,真是「一路發」。
  • 山姆超市買東西前先得花260元買會員卡?
    在這裡,想購物,必須要先花260塊錢辦張會員卡,但前幾天卻有市民辦了卡又馬上退掉了,到底為什麼?南大經濟學專家表示,這種收費會員制模式恐怕難以適應南京市場。探訪:購物需花260塊買會籍,只管一年昨天,記者驅車來到位於雨花臺區一個商業綜合體內的山姆超市。
  • 世界購物地圖:買得到的優質生活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席捲」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美國洛杉磯等地,掀起購物潮。其中,在日本,據當地電視臺報導,估計有多達45萬中國遊客花了近60億元人民幣用於購物,從爆紅的馬桶蓋到保溫杯、電飯煲,再到相機、手錶等「傳統項目」,無所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