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經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些車子尾部貼有「熊出沒注意」黃色的醒目車貼,圖案是一隻張開大嘴的黑熊。我的理解是,貼上這樣的車標,意思是車裡面坐的是熊,碰不得,叫大家小心。那個時候,貼上「熊出沒」的車標,似乎是一種共享的時尚。搞笑得是,我甚至還看見一輛農用三輪的屁股後面也貼了一張「熊出沒注意」的車貼。當然,現在貼這種兇猛的車標少見了,要貼,也換上了諸如「至尊新手,擅長急剎」、「內有寶寶,隨時熄火」之類的娘炮車貼。
這次來北海道,更準確一點的是到了登別昭和新山下的熊牧場,才知道「熊出沒注意」這句廣泛流傳的話,最早出自於此。
昭和新山熊牧場裡圈養了數百頭純種北海道棕熊。牧場面積不小,棕熊們按照年齡段被分在幾個相對固定的圍池中。牧場入口處設有為棕熊們準備的食品櫃檯,方便遊客們購買餵熊。
這些熊蹲立在肆虐的風雪中,仗著毛深皮厚,沒有一點怕冷的感覺。入口處幾個熊池子裡熊,估計被就近的遊客們餵飽了,看見人來沒什麼表現。往裡面走,那些池子裡的熊,因為遊人來的少,餵得也少,所以,看到你手裡拿著蘋果或餅乾,如同遇見親人一般,迫不及待地站立起來,用前爪向你招手示意,給你作揖,有的乾脆在地上滾,做一些滑稽的動作,一副要萌死你的模樣。
北海道棕熊是棕熊的日本亞種,稱「蝦夷棕熊」。這種熊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可長到三米多高,五六百公斤重。但你千萬不要被熊牧場那些會作揖、會撒嬌,憨態可掬的熊們迷惑,它們變臉的時候,生就的利爪尖牙,一巴掌可拍倒一隻跟自身體形一樣大的紅鹿,並把它撕成粉碎。
北海道熊多為災。上世紀初,一頭重380公斤的惡熊冬眠前沒吃飽,竄進北海道苫前町的三毛別,將村子裡大半茅屋摧毀,並在兩天內連吃七人,而且專對女人和孩子下手,甚至連孕婦肚子裡的胎兒也要扒出來吃。這是日本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猛獸犯罪事件。我沒搞明白的是,當年的慘案現場,今天卻成了苫前町的重要觀光景點,當地人為了紀念三毛別事件後來還發明了個熊舞,居然還是苫前町無形的文化財產。
目前在北海道地區生活有約3000多頭野生的棕熊,時不時還有熊傷人的新聞出來。去年還有一頭高3米,重約400公斤的巨熊侵入農場被村民擊斃。那句「熊出沒注意」的警示語之所以誕生在北海道,是有其現實原因的,是開不得玩笑要當真的。
熊牧場邊上還有個棕熊博物館,進門的時候,冷不丁發現一隻巨大的呲牙咧嘴的真熊標本站在門口,湯盆大的熊掌筆直地衝出來,好像在對我行納粹的舉手禮:「嗨,希特勒!」嚇我一跳。我思忖,我的頭像頂多像蔣中正,但絕對不是希特勒。
博物館裡內容無非是介紹熊的生態及其一生,看頭不大,但容易引發幽思。以前翻過一本叫《熊圖騰》的書,書中說: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但古代沒有這個說法。在古代,無比勇武的熊才是東亞大陸的神。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生於軒轅之丘,號有熊氏、是有熊部落首領,為熊姓始祖。春秋戰國時的楚國的熊氏一族乃黃帝之胄,國君為羋姓熊氏,所有楚王登上王位的都叫「熊王」。2016年初奪得收視冠軍的古裝大戲《羋月傳》中,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楚威王也是一位「熊王」。司馬遷的《史記》裡共記載了楚國的二十多位「熊王」。
熊博物館裡照例少不了那張「熊出沒注意」的黃色招貼。我盯著這行字,心裡想,要是把它斷句為「熊出,沒注意」,如果沿襲這樣的語境,用楚國的長沙方言來講,那就會「拐大場」(極糟糕的意思),會搞出好多慘案。
我又發奇想:近來國內老虎吃人的消息弄得沸沸揚揚,假如設計出一種「虎出沒注意」圖案,做成車貼、T恤、杯子等許多商品,在北京和寧波動物園乃至全國有虎的動物園兜售,可救人命,保不定還能賺一筆不小的銀兩。
此創意為公益,免費。
昭和新山400多米高,它是北海道的活火山之一,不時還冒出白煙。來的時候大雪紛飛。
熊牧場裡圈養了數百頭純種北海道棕熊。
這些熊會招手、會作揖、會在地上打滾。
一些體形太大、脾氣不好的熊被關進了鐵籠。
呲牙咧嘴的巨熊標本。
「嗨,希特勒!」
三毛別事件慘案現場如今成了旅遊景點(網圖)
苫前町吃人棕熊破牆入室的復原以及慰靈碑(網圖)
2015年10月,高3米,重約400公斤的巨熊侵入北海道某農場被村民擊斃,被吊起。(網圖)
博物館裡牌子。
「熊出沒注意」車貼(網圖)
(所刊圖片除有註明外均為本人拍攝)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魚,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