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興興上場,拿出一對馬蹬,還是朋友收藏的。(都不是你收藏的,要不要這麼高興呀)可是為什麼這麼高興呢,因為據持寶人的朋友說這是成吉思汗騎馬用過的馬蹬,應該是元代的,不過還是要專家鑑別過後才能下結論呀。
就這件馬蹬專家說他也是首次見到,認為它意義重大,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其他幾位專家一起離席合議。(哇,看這陣仗小編覺得肯定價值不菲)緊接著其他幾位類項專家進行了二次合議。
幾位專家一起離席合議說:這個青銅馬蹬可比陝西出的唐代的要早啊,明顯是早,但是我們要把它落實到是哪個朝代的,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比唐朝的要窄,所以它的年代就應該更遠,在十六國的時候出土的有那種陶馬上的畫的跟這個差不多,用黑色的墨畫的,而且它腦么子上面也是圓的,這個肩上也是橢圓的,這個形象是非常相似。比北燕出的那個馮墓的桑木蹬子造型更加大了,那個更小,這個做的是剛合適,因為跟馬的比例比較起來,這個馬蹬顯然應該是十六國。這應該是個重大發現,而且這個東西是成對的,保存的也非常完好,應該說對馬蹬發展這個歷史的研究,起了一個填補空白的一個作用。可以要是怎麼議價,怎麼估價啊,因為這個沒有可比性,所以說不估價就是一種估價。(天哪,這個馬蹬沒想到居然這麼值錢)
今天見到的這兩個銅馬蹬,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兩隻,年代在十六國,品相完好,這是文物界的一個首次發現。馬蹬是中國一項偉大的發明,人騎馬沒有馬蹬子的時候,它是連胳膊帶腿都得緊緊地抱著這個馬,腿也得緊緊夾著馬,沒有施展的能力。只有馬蹬子出現以後,解放了雙手,兩隻手可以射箭,也可以搭弓。像這兩個馬蹬子保存的非常完整,而且上面還有一定的圖案,這個圖案又像一個龍,又像是草,但是因為它不是特別清楚,從側面看就像一個薄片一樣。後來的包括隋唐、兩宋,以至於明清時期的馬蹬子,它這個蹬下部逐步地加寬擴大,所以它還有一些原始的狀態,東西非常好,非常值得收藏。
專家說這對馬蹬不是用金錢和價值來衡量它的,它的重要性已經給我們提示,今天看到的馬蹬子是我們在座的人非常有幸的一場幸事。但是我們國家博物館現在沒有存留,希望通過這次鑑寶活動,希望把這個東西送給國家博物館,現在對這對馬蹬暫時不做評估。
既然不估價便是最好的估價了,最後這對十六國的馬蹬登上了第二號珍寶臺,真的是可喜可賀啊,連小編都激動的不行了。十六國的馬蹬那麼久遠真的是要好好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