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在崇明舉辦,「海上花島」令人期待。在此之前,崇明推進生態廊道建設,除了多樹種的綠華鎮、長興鎮、橫沙鄉外,其他鄉鎮「一鎮一特色」也已初具規模,梅花、櫻花、海棠、合歡、桂花……既可遠觀成片林海,亦可走進其間感受生態空間……一路走來,色彩繽紛,隨季而變,美不勝收。
桂花: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經冬不凋。花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海棠花:喬木,是中國的特有植物。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
楓樹:高大喬木,花期4到5月。隨著樹齡增長,樹冠逐漸敞開。枝條棕紅色,色澤絢爛、形態別致優美,可製作書籤、標本等。在秋天則變成火紅色,落在地上時變成深紅。
合歡:又名絨花樹,馬纓花。落葉喬木,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合瓣花冠,淡紅色,有吉祥幸福的寓意。
櫸樹:陽性樹種,喜光喜溫暖環境。耐煙塵及有害氣體。適生於深厚、肥沃、溼潤的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側根廣展,抗風力強。生長慢,壽命長。
百合:原產於中國,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個品種。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
石楠:別名紅樹葉等。陝西安康一帶稱「巴山女兒紅」,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以肥沃溼潤的砂質土壤最為適宜,耐修剪,對煙塵和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
玉蘭:古時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1986年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象徵著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樹的種子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等價值。
無患子:為落葉喬木,花期6~7月,果球形,熟時黃色或棕黃色。相傳以無患樹的木材製成的木棒可以驅魔殺鬼,因此名為無患。而拉丁學名Sapindus是soap indicus的縮寫,意思是「印度的肥皂」,因為它那厚肉質狀的果皮含有皂素,是古代的主要清潔劑之一。
水仙:崇明水仙、福建漳州水仙與浙江普陀水仙均為中國水仙的主要栽培類型。崇明水仙作為上海地方特色花卉,是上海「唯一」具有地理標誌性的花卉品種資源,在崇明已有 400 多年的栽培史。
櫻花:櫻花品種相當繁多,數目超過三百種以上。花每枝3到5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花常於3月至4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隨季節變化,櫻花幽香豔麗,常用於園林觀賞。
欒樹:欒樹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十分美麗;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
梅: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北美紅櫟:樹冠勻稱,幼樹卵圓形,隨著樹齡的增加逐漸變為圓形,葉子形狀美 麗,色彩鮮豔,葉片互生。秋季葉色逐漸變為紅色,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秋季葉色更加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