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任天堂前社長巖田聰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如今口碑炸裂、火爆全球的《Pokemon Go(口袋妖怪 GO)》,正是其遺作。
恰巧,《Pokemon Go》今天國內短暫性解除鎖區——雖然只持續了短暫的數個小時。國民永遠都不缺乏對遊戲的熱情,奈何,這種熱情只能由國外的精品遊戲來滿足。
不知從何時起,市場上每出現國外爆款遊戲,遊戲愛好者們就會在知乎、NGA等社區&論壇看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永遠做不出XXX——這個XXX,從當年的暗黑與魔獸系列,變成後來的爐石傳說和紀念碑谷,最後成為如今的皇室戰爭與Pokemon Go。從PC到手機(就不提主機遊戲自取其辱了),國內遊戲開發者似乎只能扮演著仰望者的身份。
每次看到中國遊戲,都讓筆者想到中國足球。中國大概是全世界球迷最多的國家,但國足卻從未讓我們感受到足球的魅力。當年,有人說國內的球迷缺乏熱情,但他們卻從來不說,我們凌晨三點都還在看足球比賽。
怒其不爭,成為國內玩家對中國本土遊戲態度的最好還原。
為什麼中國就是做不出《Pokemon Go》呢?
因為資金嗎?如今一款手遊的研發費用動輒就破千萬,這不能叫窮了吧?
因為技術嗎?國內的完美、網易、騰訊這些廠商,早已用上了世界最頂級的遊戲引擎,而中國程式設計師更是良心保證。這條原因也可以pass。
因為IP嗎?是啊,《Pokemon Go》基於口袋妖怪、《皇室戰爭》基於中世紀戰爭、《爐石傳說》基於龐大的魔獸史……但國內缺乏這些嗎?我們前有全世界最獵奇的《山海經》,後有《鬼吹燈》《誅仙》這種最新網文,遑論我們還有《西遊記》這種世界皆知的宇宙最強IP。沒有IP,也只是個藉口。
因為玩家素質?求求你們不要再扯淡了好嗎?之前論壇上居然有人說,是玩家給遊戲廠商慣壞了,什麼垃圾遊戲都玩。呵呵,是啊,遊戲廠商餵玩家們吃屎,但這並不是因為玩家喜歡吃屎,而是遊戲廠商們們除了屎!什麼!都!拿不出來!
所以中國遊戲的問題出在哪呢?
筆者不負責任的認為,國產遊戲的萎靡不振,主要是由國內遊戲廠商的價值觀所致!
各位讀者,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是誰嗎?
不是EA、不是暴雪,也不是微軟、索尼,任天堂?連前5都進不了。
當前,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就是那個曾經最被玩家看不上的,萬事只靠參考的Tencent騰訊。是啊,就是這麼一個依靠社交起家的遊戲平臺,擊敗了所有令遊戲開發者跪舔的公司,榮登榜首。
但是,騰訊憑什麼呢?
CF、DNF、LOL,這曾是全世界最賺錢遊戲排名前三,而這三款遊戲的絕大多數營收,最終都流入了騰訊的腰包。但是,CF、DNF是韓國的,LOL是美國的,騰訊始終只是一個代理者的身份。雖然騰訊收購了LOL的開發公司「拳頭」,但資本上的控制,卻不是遊戲上的勝利。
而早年的QQ堂、QQ炫舞、QQ飛車、QQ華夏……筆者不想黑什麼,所以就放出幾個對應的名字吧:泡泡堂、勁舞團、跑跑卡丁車、華夏。而且無一例外,後面這些遊戲,全部早於騰訊遊戲推出。你看,筆者並沒有說騰訊抄襲,誹謗罪還是很嚴厲的。
代理系和參考系,成為了騰訊遊戲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兩大派系,都在不同程度制約了國產遊戲的崛起。
代理系是因為大量引入外部遊戲,使國內遊戲市場遭受蠶食;而參考系則是排擠了大量的原創遊戲,劣幣驅逐良幣。並非無稽之談,騰訊的社交基因之強大,全球無人能出其右,隨便一個遊戲的彈窗廣告,便能引來大量玩家入駐。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相當多的國內原創遊戲,還未來得及大火,就被掐滅了小火苗。
而且代理與參考都有最大的一個優勢,即節約大量前期研發成本。對於騰訊這些大公司來說,程序好做,但戲的創意、策劃,乃至故事背景架構設定、玩法等,才是最難得部分。既然已經有了先行者試水並初獲成功,那麼快速推出遊戲,再利用社交軟體進行推廣,自然有勝無敗。
既然能坐享其成,又何必去辛苦研發呢?
回頭看看巖田聰,任天堂雖然業務難以與騰訊比肩,甚至在2011年後還長期陷入虧損漩渦,但巖田聰是怎麼做的?殫精竭慮,自身投入到各個遊戲項目的開發中。
巖田聰曾說過一句話:「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一家企業的總裁。在我的頭腦裡,我是一名遊戲開發者,但在我心中,我是個玩家。」這是一句足以載入遊戲史冊的話,同樣也是中國遊戲難以出頭的最大癥結——那就是中國遊戲公司的老闆並不「沉迷」於遊戲。
其實馬化騰也是一個巖田聰式的人物,對產品有著近乎於偏執的苛刻,這也是當年騰訊憑藉OICQ在用戶體驗上打敗ICQ的核心原因。但是,馬化騰是一個企業家,是一個不沉迷於遊戲的企業家,這就註定騰訊能推出微信這種跨時代的社交產品,卻永遠做不出魔獸世界、皇室戰爭、Pokemon Go……
當然,馬化騰也看出了這一點,於是,騰訊在遊戲上的策略就變成了入股——既然你做得到我做不到,那我成為你的股東就好了,你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從LOL的拳頭公司,到皇室戰爭的Supercell,這些名噪一時的遊戲廠商,都幾乎成為騰訊的旗下子公司。
但在這種策略下,騰訊永遠都不會成為暴雪、育碧、任天堂,它只能是一家成功的企業,而非遊戲廠商。這是資本的時代,雖然不甘,但筆者不得不承認騰訊遊戲始終在追逐的利益最大化,已經基本實現了。據騰訊2016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網路遊戲第一季度收入為人民幣170.85億元,領跑遊戲公司排行榜。
其實不只是騰訊,網易、完美、盛大、暢遊等等國內遊戲廠商,同樣也在面臨著相似的問題:賺錢or成就一款世界流行的偉大遊戲。很不幸,它們都選擇了前者,所以迄今為止,雖然中國遊戲廠商有著不輸於任何國外廠商的財力、技術和策劃,但卻尚未有一款能在世界範圍內造成影響的遊戲。其實它們都曾有改變遊戲歷史的機會,但它們並沒有去做。
其實中國也有過良心的遊戲廠商,仙劍是國產遊戲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個系列。從仙1延續到現在的仙6,它已經成為中國遊戲最輝煌的一個裡程碑。雖然通篇都在主要說網遊,但這裡的廣告就算筆者的一點小私心吧——即便仙劍也在走下坡路,可上軟已經死了,筆者實在不希望北軟也重蹈覆轍。因為,那,是國產遊戲曾帶過我們的僅有的美好時光。
當然,國內還有一批仍然在繼續堅持著自己偉大的遊戲夢想的獨立開發者或工作室,他們燃燒自己,為了打造下一個任天堂而奮鬥。在遊戲的時間軸裡,有成功的巖田聰,也有失敗的巖田聰,希望他們都是成功的那些。
筆者記得兒時在一本插畫書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個教授向四個學生出題,需要他們讓一個瓶身有孔的瓶子不再漏水。中國學生用一張紙貼在了杯子內壁有孔處;德國學生用玻璃膠封住了孔;日本學生用一塊與孔洞大小相同的玻璃插進孔洞,幾乎完美還原了杯子;而美國學生購買了德國學生的答案。最後,四個學生都得了A。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不論是資本勝利還是打造偉大的遊戲,這些都是正確的答案,只是任天堂與騰訊追求的方向不同而已。有人抬頭看著空中的月亮,也有人願意低頭去俯拾地上的六便士。二者之間,本就沒有高下之分。
所以,馬老闆你準備什麼時候收購任天堂呢?
http://news.zol.com.cn/593/5932161.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93/5932161.html report 5579 昨天是任天堂前社長巖田聰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如今口碑炸裂、火爆全球的《Pokemon Go(口袋妖怪 GO)》,正是其遺作。 生病後瘦了整整一圈的巖田聰恰巧,《Pokemon Go》今天國內短暫性解除鎖區——雖然只持續了短暫的數個小時。國民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