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巴松措全域旅遊生態發展規劃 重塑景區運營模式

2020-12-20 光明網

中新網6月1日電近日,西藏林芝巴松措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根據方案規劃,西藏巴松措及周邊區域將在對自然環境最小化使用和消耗的前提下,以人文自然、環境自然為本的發展理念,通過認識轉變創新理念,加強具有地域特點的旅遊產品設計與開發,用合理有功能的產品和具有吸引力的服務來提升旅行產品的品質和經濟價值。

發布會上,西藏工布江達縣委、縣政府正式提出了大巴松措區域整體發展理念。工布江達縣縣委書記甘丹平措介紹,大巴松措旅遊區是工布江達縣委、縣政府在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背景下,提出的以巴松措風景區為核心、以尼洋河風光帶為主線,形成3條多產品形態的旅行線路(318國道-巴措公路旅遊觀光線、娘蒲-朱拉-錯高旅遊觀光線、錯高-魯朗旅遊觀光線)、把全縣50餘處大小景點整體規劃設計和運營渠道整體推廣的設想。

「我們將以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有機整合全縣旅遊資源,通過系統的專業規劃設計、尊重發展規律的整合、全要素運營,進一步激活旅遊資源有序的長遠發展,形成可持續運營的競爭力,旅遊從業人員在地化轉變,實現成為多元化旅行目的地、通過旅遊產業合理的規劃與發展富民的目標。」甘丹平措說。

西藏自治區旅發委副主任石玉輝提出要全力支持巴松措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有效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帶動老百姓的收入的規劃方向;通過巴松措來創建第一家以生態景區與資源節約有效利用、群眾增收的創新模式來推動全區生態旅遊業的發展;讓巴松措先走出一條路來,成為西藏自治區生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樣板,並帶動西藏其他生態旅遊景區的發展。林芝市委常委、副市長、旅發委黨組書記張耕耘則從林芝市委市政府的角度提出要高度重視巴松措,全力支持巴松措,強力推進巴松措,讓巴松措景區成為林芝全域旅遊的一個典範,一個標杆。

旅遊發展模式與運營專家李小堅在發布會上表示,完成這樣的理念,重心不是看景和遊覽,而是針對現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依據其特點進行整合規劃,使其轉化為在地化的服務項目,作為旅行產品供應商輸出服務;針對不同的環境功能、村莊可延展的人力資源實際狀況來設計產品模式,建立、經營、推廣巴松措區域旅遊品牌庫。依據實際環境和村民條件來規劃功能設施建設,使旅客在領略巴松措大自然之美的同時,體驗擁有巴松措區域的優質產品服務。同時,大巴松措景區也將注重人文資源旅遊概念。

「這種模式的運行方式重點在於就地轉化,依據本土人文資源的特性來規劃設計各種服務功能,通過設計培訓與管理提高本地人口的就業狀況。」李小堅表示,按照村落與環境功能,建立村落中的專業技能培訓學校,設計專業服務的培訓課程和長期的培訓計劃,讓農牧民掌握優質的服務技能、專業知識素養,改變農牧民現在有限的勞動就業及收入格局,開發更多的就業途徑,使就業服務品質產業化,讓農牧民在大自然中享有城市化的就業模式和生活。

大巴松措景區將實現真正的「集美自然、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按照規劃,景區將在結巴村等人口密集區建立汙水和垃圾處理中心,在不破壞古村落自然景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耗。國內首屈一指的材料專家王建民,著名的土壤有機類專家邢建平,世界自然基金會溼地專家、生活汙水處理的專家韋寶玉,人民大學教授、農村土地政策專家劉守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綠色發展部專家張永生等各領域專家也在發布會上就一些現實的發展問題提出了有價值和可操的發展建議,為整個景區發展出謀劃策。

「規劃實施後,未來巴松措區景區將實現四個轉變,第一個轉變就是讓巴松措能夠成為我們旅遊休閒綜合體,從相對單一的觀光向業態更加豐富的複合型景區轉變;第二是讓巴松措成為旅遊產業的體系區,從長期依賴門票經濟向綜合發展的產業經濟轉變;第三個就是讓巴松措成為旅遊度假的目的地,從經營的單一模式向區域發展的一體化轉變;第四就是讓巴松措成為全域旅遊的示範地,把全域旅遊的文章做好,把巴松措做成全域旅遊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甘丹平措介紹道,「我們依據項目理念和功能性的規劃設計,逐步分階段的完成功能設施。針對這種創新模式,成立研發機構並對外公開經營論壇主旨,目的是引領國內同行業綠色發展之探索,就地開發整合本地資源,構建符合可持續發展、尊重自然人文資源的開發理念,樹立國際、國內獨有的旅行目的地品牌模式。」

相關焦點

  • 西藏巴松措全域旅遊生態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央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記者雅萍)5月28日,西藏林芝《巴松措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根據方案規劃,西藏巴松措及周邊區域將在對自然環境最小化使用和消耗的前提下,以人文自然、環境自然為本的發展理念,通過認識轉變創新理念,加強具有地域特點的旅遊產品設計與開發,用合理有功能的產品和具有吸引力的服務來提升旅行產品的品質和經濟價值。
  • 「集美自然」巴松措 西藏旅遊生態發展新標杆
    5月28日,西藏自治區「巴松措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實施方案」在工布江達縣巴松措景區正式啟動,根據方案規劃,「大巴松措區域整體發展」將在對自然環境最小化使用和消耗的前提下,以人文自然、環境自然為本的發展理念,通過認識轉變創新理念,加強具有地域特點的旅遊產品設計與開發,用合理有功能的產品和具有吸引力的服務來提升旅行產品的品質和經濟價值
  • 巴松措:打造西藏生態旅遊業的變革樣板
    不再以一個湖的旅遊景點門票為盈利點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大多數景區依然沿用以售賣門票為贏利點的觀光旅遊運營模式。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單一的運營模式不僅限制了景區的發展,讓環境付出了代價,也已經無法滿足市場對高端旅遊產品的需求。那麼,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如何轉型升級?
  • 郡縣之治|西藏工布江達縣委書記:巴松措獲批5A後不會漲價
    今年5月,工布江達縣召開「集美自然——巴松措全域旅遊推介發布會」,甘丹平措結合精心準備的PPT,面向政、商、學界人士和全國數十家媒體,推介工布江達縣的全域旅遊規劃——作為一名藏族縣委書記,數十年工作在藏區基層,這是他首次走到聚光燈前。
  • 西藏5A級景區巴松措讓民眾吃上「生態旅遊飯」
    西藏5A級景區巴松措讓民眾吃上「生態旅遊飯」 2019-01-312018年僅旅遊收入就有18萬元(人民幣,下同)。」位於巴松措景區內的國吉家庭旅館女主人卓嘎用一口流利的漢語對記者說道。  近日,2019年西藏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來到林芝巴松措。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意為「綠色的水」。巴松措景區位於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是林芝市乃至西藏生態旅遊資源最為豐富、最為集中的一個片區。
  • 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2017年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勝利召開
    西藏自治區旅發委市場監管處處長原曉榮,林芝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旅發委黨組書記張耕耘,安徽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智慧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玉,市委副秘書長徐斌,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旅遊與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喇明清,四川省民族地區旅遊研究基地副主任、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特聘規劃專家鄧思勝,西藏大學西藏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富貴,西藏大學旅遊與外語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偉
  • 「集美自然」 西藏打造大巴松措旅遊區
    人民網訊 5月28日,「巴松措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實施方案」在西藏工布江達縣巴松措景區正式啟動,工布江達縣委、縣政府在啟動發布會上,正式提出了「大巴松措區域整體發展」理念,明確了對自然環境最小化使用和消耗的前提下,以人文自然、環境自然為本的發展理念。
  • 地球第三極,全域全時都能驚豔你!
    西藏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提升旅遊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諸多旅遊集群加快成形破解全時難題之後,西藏發力全域旅遊。西藏各級旅遊部門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對西藏發展全域旅遊作了系統安排。3月,林芝的巴松措,碧波微瀾,遊人如織。
  • 晉江:發展全域生態旅遊 主客共享「大美晉江」
    為充分發掘整合文旅資源、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提升晉江旅遊產業發展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晉江正式申報創建福建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縣(市、區)。目前,晉江正以籌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為契機,以全域生態旅遊為引領,著手啟動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把晉江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進行系統規劃,堅持「產城文人」融合發展,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持續完善旅遊集散體系建設、加強旅遊廁所及環境衛生管理、做好最後「一公裡」工程,全景提升旅遊環境。
  • 西藏拉薩市達孜區全力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達孜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全域全時旅遊,堅持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域化和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著力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聞旅| 西北及青藏地區版塊省市旅遊發展規劃
    分別收集整理了各省市的旅遊發展規劃、布局和特色模式等撰文,其中因地域省市數量原因,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將在一期內為讀者呈現,首先發布的是北方地區省市篇,錯過的讀者可點擊連結進行查看(連結:國內四大區域省市旅遊發展規劃、布局、模式——北方篇)今天是聞旅派四大板塊的第四篇:西北地區以及青藏地區板塊。
  • 全域旅遊下的五種發展模式獲贊
    據了解,這五種典型發展模式包括:    一、龍頭景區帶動型。依託龍頭景區作為吸引核和動力源,按照發展全域旅遊的要求,圍繞龍頭景區部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圍繞龍頭景區配置旅遊產品和景區,調整各部門服務旅遊、優化環境的職責,形成了「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工作機制,推進「景城一體化發展」。
  • 從傳統景區模式向全域旅遊轉變 華僑城助力雲南打造「詩與遠方」
    原標題:從傳統景區模式向全域旅遊轉變 華僑城助力雲南打造「詩與遠方」   改造昆明世博園,升級祿豐恐龍谷,建設騰衝文旅小鎮,修繕保護古漁村……入滇三年來
  • 打造資源枯竭城市全域旅遊發展「賈汪模式」
    張克說,賈汪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補齊生態短板作為突破口,把全域旅遊創建作為推動資源枯竭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打造出資源枯竭城市全域旅遊發展的「賈汪模式」。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賈汪大力推進生態修復再造,實施採煤塌陷地治理、荒山綠化、水系治理三大攻堅戰,重點打造潘安湖旅遊集聚區和大洞山旅遊集聚區,建成大洞山、潘安湖、督公湖、鳳鳴海4個國家4A級景區,形成了核心景區引領、次級景區配套、中心城鎮支撐、村落廊道聯結的全域旅遊空間格局。
  • 讓文化旅遊「熠熠生輝」 汶上開啟全域旅遊發展新時代
    近年來,汶上縣把旅遊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支撐,大力實施「產業興縣、旅遊強縣」戰略,推進文化與旅遊整體聯動與融合發展,拓展旅遊產業新領域、挖掘旅遊產品新業態、培育旅遊消費新熱點,大力發展全域遊,讓「千年佛都」文化旅遊品牌聲名鵲起,實現了從品牌遊到品質遊的根本性轉變。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60萬人次,同比增長8.1%;實現旅遊消費總額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12%。
  • ...我市景區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模式 生態與旅遊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中國江蘇網2月19日鎮江訊(孫德聖 司馬柯 楊越)日前,一則令人驚喜的消息傳來,根據邁點研究院發布,今年1月5A級景區品牌100強榜單中,鎮江三山景區入選 ,MBI指數位居第29位。從此次榜單名次的排名可以看出,排名上升的景區中,生態旅遊類景區佔比明顯提升。
  • 發展全域生態旅遊 主客共享「大美晉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充分發掘整合文旅資源、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提升晉江旅遊產業發展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晉江正式申報創建福建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縣(市、區)。 目前,晉江正以籌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為契機,以全域生態旅遊為引領,著手啟動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把晉江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進行系統規劃,堅持「產城文人」融合發展,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持續完善旅遊集散體系建設、加強旅遊廁所及環境衛生管理、做好最後「一公裡」工程,全景提升旅遊環境。
  • 郡縣之治|西藏工布江達縣委書記:巴松措獲批5A後不會漲價
    今年5月,工布江達縣召開「集美自然——巴松措全域旅遊推介發布會」,甘丹平措結合精心準備的PPT,面向政、商、學界人士和全國數十家媒體,推介工布江達縣的全域旅遊規劃——作為一名藏族縣委書記,數十年工作在藏區基層,這是他首次走到聚光燈前。
  • 雲南省祿豐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通過評審
    2017年5月20日,由楚雄州旅遊發展委員會主持的《雲南省祿豐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評審會在楚雄市召開,來自省內的旅遊規劃、旅遊管理以及城建、文化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經過認真評議和充分討論,專家組同意《雲南省祿豐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通過評審,祿豐全域旅遊規劃貫穿「時空祿豐、奇彩祿豐
  • 「肇慶星湖景區」榮獲中國生態旅遊十大示範景區
    11月20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生態旅遊委員會承辦的「中國生態旅遊產業高峰論壇」在中國(深圳)國際旅遊博覽會上成功舉行。論壇中,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斬獲「中國生態旅遊示範區」獎項,與四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廣西德天跨國瀑布景區、河北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西藏巴松措國家森林公園、新疆喀拉峻國際生態旅遊區、江西鄱陽湖溼地公園、寧夏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河南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景區這批國內頂級的生態旅遊區一起,成為中國生態旅遊十大示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