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感覺這期話題好中二,不過躲不開了...
仔細算來,筆者從事的關於軍事科普以及國防教育的工作著實不少,大學的時候曾經擔任過一段時間的人武部助理幹事,參與了學院的徵兵與國動工作,後來也想拉起一個軍事社團,也奈何自己臨近畢業最後泡湯...後來畢業之後來到社會上,閒暇時間(其實現在也閒著)除了逛博物館,偶爾客串一下免費講解,沒事會去軍品店跟店主品茶聊天鑑藏品,偶爾也會來帖子裡水一發,即是圈子的老人,也算是新手吧...
其實這篇帖子腹稿打了N久了,算是幾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當然這篇帖子發出來之前我也做好了覺悟,必然會引起一部分愛國小將的群情激奮,但是該說的東西還是應該表現出來,因為這個確實是一個大的趨勢,而且是一個有效的,更加易於讓全民接受的一種全新的國防教育手段...所以這篇帖子我一不引戰,二隻是表示出自己觀點,所以在此特意聲明:本文僅代表筆者老三扮演的老三的個人觀點,與老三無關(套一下周立波當年的語句...)
好,下面我們開始說正式節目吧!
先說說筆者是什麼時候關注到的這個話題的吧,那時候在大學期間,當時的Crazy262,也就是軍武次位面的UP主當時正風生水起之時,筆者正好看了幾期節目,在節目中我發現了262引入的視頻小段中有幾個動漫少女開著坦克的情節,這種類型的東西我是第一次見,加上當時正巧玩坦克世界,而且小時候就對坦克這陸戰之王抱著很大興趣,那時候還是小學用壓歲錢購買了兵器工業出版社的《世界坦克一百年》...所以就特意看了這部《少女與戰車》,這是第一部讓我真正感覺到震撼的動漫,我震撼不是因為情節,情節很老套,我震撼的是動漫裡居然可以如此完整的呈現出各個國家的戰車,而且看著就跟大片一樣,當時我就想:這個東西如果改成軍教片,效果會是什麼樣...
筆者有一隻大學同學,是一個標準的宅男,基本上對於軍事啊政治啊完全的不關心,然而某次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咱的這位好基友居然如數家珍的說出了IJN(舊霓虹海軍)幾乎所有的主力艦船和數據,讓我詫異不已,最後仔細一聊,他在玩一款名為《艦隊收藏》的遊戲,加上我的這位宅男朋友細緻,順便也查了查艦艇的數據和戰史,感覺這很有意思,於是一瞬間也成了一隻軍事愛好者...這個時候我就發現這個東西的能量不可小覷...而且可做的東西也非常多...
說起二次元,其實是對立而看的,她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狹義的來講XY軸平面的,二位度的東西就是二次元,也可以認為是架空世界和虛擬空間,這是一個ACG裡才會用的詞語...與之相對的就是三次元即現實世界...近幾年來我們的二次元也開始融入印象裡應是英武陽剛的軍事圈,從武器娘化兵器娘化到軍事動漫輕小說的普及覆蓋,甚至筆者在去年還驚奇的發現兵器知識雜誌居然也推出增刊:漫畫兵器...而現代兵器也不甘示弱也推出類似的系列,現代兵器雜誌作為百種刊物下連隊的標杆類雜誌,她能做到這步我著實跌碎了眼鏡,不過帶著看了一眼表示效果不錯,聽雜誌社的工作人員講據說這類軍事雜誌購買者年輕人居多,遠遠超過了傳統類型的雜誌...
這二次元與國防教育掛鈎,做得最好的無疑是我們的鄰居日本了...日本作為動漫的產業的聚集地,幾乎各個領域都已經被二次元所佔據,包括軍事類的動漫,據說早年間日自的宣傳也是拜託了二次元,各種萌化的自衛隊形象比比皆是,甚至在壹甲工作室三桶君測評的自衛隊救災口糧上也是萌化的形象...筆者也是在當時某群友的直播看漫的時機下知道了這部Gate奇幻自衛隊,雖說自己對軍事感興趣,但是對於隔壁的這位一衣帶水卻懷著深仇大恨的鄰居的武裝力量的印象還停留在手撕鬼子劇的時代,也是好奇,也是想看看這番劇究竟裡面有什麼東西,於是決定追番,而且筆者也跟著一直追番一直追到完結...
對於這部Gate奇幻自衛隊,情節簡述就是現代化武器的自衛隊對還處於羅馬時代的異世界的軍隊吊打的故事,我對內容不做過多評價,但是由於他的小說和漫畫作者是一位前自衛隊員,其軍事功底和描寫手段自不用說...加上各種官方協力,使得整個無論是動漫還是漫畫可以當做是徵兵大片來看,也是一部很好的國防教育和武器科普手冊,當然是自衛隊的了,所以我部分展現一下片中讓筆者認為很有內容的東西...亦算是解讀吧...
首先要說的就是這個,乍一看還以為是從瞄準鏡裡看到的鏡像,然而這時雙筒望遠鏡所看到的畫面,其實真正的望遠鏡看出去就是這個效果,並不是像很多電視劇裡面8字的那種,這個很多大片級別的電影都沒有做到,卻在這部動漫裡做到了...同樣的還有這張,居然還原了武裝直升機內部座艙的武器操縱...
對於大的裝備上,可以說製作下足了功夫,包括74式戰車,還有資源調查小隊的三菱帕傑羅73輕卡車+LAV(輕型裝甲車的縮寫)+豐田「疾風」高機動車,這幾個可以說是日自高機動車輛裡的當家花旦了,車子不僅經典,而且其實動力也足,而且,不得不說鬼子的高機動車還是值得一吹的~
對於單兵方面,除了將早已除去現役的64自動步槍拿了出來,可以看到動漫中還還原了64步槍的綑紮...64步槍作為戰後日自的第一款配發火器,可謂是經典,造型上基本上借鑑了FAL,為了增強臥姿射擊的穩定還有兩腳架,據說連刺刀都要比當時的M5刺刀要長出一截,當然要比30刺刀短,為了表現64步槍的刺刀甚至還描寫了一段刺刀肉搏的片段(看來這個刺刀戰果然是傳統啊...)還將89式自動步槍也展現了一下,可以看到連保險檔位也刻畫出來了...如果說步槍是一個國家陸軍的象徵,那麼這部番劇將步槍的刻畫我給滿分!
日式動漫做的就跟大片一樣,也很喜歡像經典致敬,比如這裡就是在像《現代啟示錄》致敬...就連鋼盔墊蛋這一環節也再現了,其實看到這你已經不覺得是在看動漫了,完全就是看一場電影...
作為展現自衛隊的一部動漫,怎能不展現一下日自的精銳力量呢,於是空挺團出場了,一個是待命階段,一個是傘降階段,不得不說作者用心良苦...
在這部動漫中,還展現了一下特種作戰模式,日自的特種部隊與來自毛熊兔子和鷹醬的特工力量作戰(其實片中很多都是暗諷,不僅暗諷大國博弈,甚至對當權的政界國內的媒體也順便黑了一下),注意那個對於機匣部分的描寫,一眼HK系列...
在這部劇中幾乎作者用情節覆蓋了日自的各個方面,甚至包括對自衛隊的自熱食品的描寫,你甚至可以看到上面的食用方法...
這裡其實是筆者最想說的地方,這個東西大意是對特地(即異次元空間)的性病的調查事項...而這個調查是自衛隊在對當地人進行民事工作時開展的,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對於情報的重視程度異常之高,甚至在沈克尼所收集的一些藏品中日軍當時對我國的地形地貌比我們自己都要了解,雖然歲月更迭,三次元的戰爭已經換成了二次元,在動漫中由於是一個全新的空間所以連這個細節也要調查,除了派出大量的臥底進入到異世界的各個階層,甚至各種幫助當地原住民...當然,當時還記得有些網友將這部番劇改名:奇幻PLA,因為很多裡面的那些幫助當地群眾百姓做好事什麼的感覺就是PLA在做的,最早老三對民事服務這個詞概念的理解來自於湯姆克蘭西和卡爾斯汀納合著的《影子武士》一書中,書裡面確實說到這民事行為確實效仿自PLA,現在美軍也有專業的民事部隊,然後從這個二次元角度看到了民事服務還是第一次,在劇中幾乎展現了自衛隊的準軍事行動:提供醫療救助,提供避難場所,引導指揮民眾自救生產等等...
有人會說了,即便是作者是在自衛隊服役過,可是這麼多細節上的刻畫為何如此逼真,原因就在至於這個——片尾所介紹的各種取材協力...當時我記得曾有現役自衛隊曹長觀看這部劇,感慨頗多,據說很多細節就是做的跟現實一樣一樣的,比如這裡的火力展示階段,帶紅色鋼盔的安全員...
這裡是筆者最想說的,這是漫畫中筆者準備討伐炎龍(一種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神話中的那種龍,會噴火長著倆大翅膀的那種)向與其同行的異族精靈介紹其使用的鐵拳3的方法,注意!注意!注意!這個介紹你可以看出來基本上就是個簡易操作手冊,在不經意間幾乎對讀者進行一次軍事武器知識的普及...
說起來,屠龍這個梗,不是歐洲中世紀神話裡面英雄騎士才會做的麼,要是沒記錯的話在美劇《殺戮一代》裡面,陸戰隊員們高呼:我們一起去屠龍吧...這個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致敬吧!
那麼說為什麼筆者老三如此的關注並認可這部動漫?
之前我特意採訪了在日本生活工作的朋友,日本的國防教育並不是像中國那樣有大規模的學生軍訓和必須要做的軍事理論課,而是非常的西式化的方式:觀艦式,開放日,夏令營,火力演習,音樂會...偶爾也會請自衛官到大學演講,而且在準軍事行動中也可以看到自衛隊員的身影,雖然看著沒有我朝轟轟烈烈,但是效果依然拔群...這部Gate奇幻自衛隊,從二次元的角度,設定了看似合情合理的情節,將不少自衛隊的裝備展現出來,同時也表現出自衛隊的所謂理念和決心,這不僅是對自衛隊的一次親民的宣傳,同時也是一場徵兵宣傳和國防教育,而且以我的眼光這種宣傳反而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由於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權,對於跟軍事力量直接向關的自衛隊的擴編極為重要,據日本發布的《2015年防衛白皮書》顯示,自衛隊總需求人數為24.716萬人,而實際員額只有22.6742萬人,缺員2.418萬人,這在解禁以後未來這個缺口只能更大,而且現在日本的兵役制度屬僱傭型,自衛官和核心的自衛隊員(士官階級)都是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雖然工資待遇極高,但依舊遇到了徵兵冷,很多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入坑自衛隊,而且更多的人願意從商,這個缺口在短時間內不會被填補...以至於很多媒體專家認為自衛隊或許未來會恢復強制徵兵制度...
做過徵兵和國動工作的人一般都知道,徵兵首先要了解其徵兵的人員對象,然後分析其心理行為,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使得其最後服役,一般的,各國的徵兵對象一般都是在18-25周歲之間,在這個年齡段,基本上青少年已經形成了自我認知,空口的說教和一味的灌輸往往起不到什麼好的效果,相反,影視劇啊動漫這類題材形象生動有感染力,這樣的作品反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鳴,受到其喜歡與青睞,也更容易被接受,最後的效果也非常好,即便是受眾最終沒有進入部隊服役,最終對於軍事的理解也會上一個臺階,或者被激發出興趣,或者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相關知識,之前我所舉得例子就是如此...這種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方式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裡顯得很重要,也很有效...
其實國內的很多專家早已注意到這個了,只不過專家們更願意看到事情的陰暗面,就像之前筆者提到的《少女與戰車》,被軍報大批特批一通,又是軍國主義的復出,又是骯髒的宣傳...結果最後不僅沒有起到原有的批評的效果,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去看,而軍報這篇報導也被看做是小丑一般...之前那篇還沒有像這部番劇那樣得到自衛隊的全力支持,估計著過陣子這部番劇也要被批駁一通:忽悠宅男去參軍,這樣的戰鬥力能強麼?這分明是為自己解禁找藉口嘛?這不就是徵兵宣傳麼?
是的,這種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也不否認或許確實人家作者真有這麼一份心意在裡面,但是我更願意看到一件事情積極的一面,都說拿來主義,我更願意將這個拿來主義認為是拿別人之長,補我的短...而且其實刺激到某些人的神經或許僅僅是因為這部番劇掛著日本國造的標籤...換句話說,如果是他國拍攝的片子,愛國小將和專家學者們還會如此群情激奮各個張牙舞爪麼?如果將國防教育和徵兵宣傳看做是一場大型的營銷,那麼其實這只是萬千營銷手段中的一個,當時做幹事的時候經常念叨這麼一句話:徵兵宣傳,我們是不擇手段的..而且也確實如此,拉橫幅寫標語,軍服遊行,組織各種參觀比賽,觀看愛國教育影片...看似合理的不合理的都去做了,最終,我們的目的達到了,這個也就足矣了...
作為多元化徵兵宣傳手段之一,這個二次元確實值得推廣和借鑑,而且之前說到國內已經有雜誌開始嘗試了...軍漫一類的,麻蛇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也相當值得肯定,我記得再早當年的戰鬥精神隊列歌曲推出以後官方居然還推出了戰鬥精神隊列歌曲的動畫版本,效果也不錯...甚至在筆者某天晚上閒來無事看電視時候居然看到了一部反映我軍的一部動漫《聰明的順溜》,大體是說接受特戰選拔培訓的一部動漫吧,不過個人感覺做的很失敗,他們把為數不多的資金都投入到了那毫無意義的3D畫面上,而忽視了本身的劇本創作,而且做出來的效果並不可同Gate相比,最重要的,特么半夜一點半你指望哪個孩子沒事閒的不睡覺看這個?但是這也算是一次試水吧,我還是很欣慰的!
當然,我更希望未來的徵兵宣傳可以多多利用這個手段,我更希望這個手段能普及更多的武器知識,這個知識不僅僅是那些數據,我更希望也能有像之前舉得那個鐵拳3的例子一樣,教導民眾一些防災減災,應急避險,急救常識甚至是武器使用等等內容,要知道其實日本對於武器的管控力度不亞於我國,曾經有專家學者批評一些影視劇裡面介紹槍械使用容易給民眾帶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學習,難道這就要我們因噎廢食?難道等到需要你用武器的時候,再去現學現賣?我更希望未來這上面會有發展~
當然,我更希望更多業界的有識之士行動起來,加入到這個行列,做出越來越多的好作品,為我國的國防教育獻出一份力量,也更希望更多的人對其多一份理解與包容,理性,其實才是軍迷們最應該懂得的兩個字!
由於篇幅和內容限制,很多東西其實還沒準確表達出,那麼在以後的帖子裡,或許會慢慢簡述,文章稍顯拖沓,還望各位讀者海涵!
想跟巨大生物三川聊拆鞋?聊軍品?第一時間看到新的軍品評測文章?很簡單,加老子微信!個人號!不是公共號!二維碼就在下面,自己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