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古代神魔小說的代表作,位列四大名著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在80年代,《西遊記》的電視劇風靡全國之後,該作品達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劇看得津津有味,等後來拿起這本書仔細閱讀的時候,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值得推敲。比如,託塔天王李靖明明不是皇帝,為什麼他的第三個兒子哪吒會被稱為三太子呢?
要知道,在古代,太子這一稱呼可不能亂叫。何為太子?太子是對中國古代帝王的繼任者的稱謂。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稱太子或世子。秦漢時,皇帝與諸侯王的繼承人皆稱太子,皇儲稱「皇太子」。兩漢以後,諸侯王的繼承人改稱「世子」,「太子」成為皇位繼承人獨有的稱呼。
一般來講,太子的權力也是僅次於皇帝,有著監國之權。對於國家的一些普通事務,太子有權不勞駕皇帝而自己去處理。而哪吒,則明顯和太子沾不上邊,卻意外得到了一個「三太子」的稱呼。
比如,《西遊記》第四回中,玉帝派李靖父子下界捉拿孫悟空時,曾「封託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哪吒本人和孫悟空對罵的時候,也是自稱「乃託塔天王三太子是也」。對於書中這種不是太子卻稱之為「太子」的情況,依個人拙見,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
一、李靖成仙后地位大漲
李靖,原是商朝紂王部下的關口守將之一,曾任陳塘關的鎮關總兵。同時,他還是西崑侖度厄真人的弟子,另拜燃燈道人為師,為闡教的老三代弟子。後來,李靖看到紂王昏暈無道後,開始反商伐紂,封神大戰後,晉升仙班,居於天庭的雲樓宮和毗沙宮。因其左手上常託著黃金玲瓏寶塔,又被稱為「託塔李天王」。
商周時期未建立封建帝制,也沒有皇帝這一說,但太子這個稱呼卻存在。當時,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均可被稱太子或世子。李靖在凡間時,僅僅是一個總兵,既不是天子,也不是諸侯。然而,他在得道成仙后身份飆升,一下子成了玉帝御前的天王。《西遊記》是吳承恩在蘄州民間採風,廣泛搜集素材後編寫的。在他的眼中,既然李靖在民間傳說中是仙界的天王,位居王爵,那其子哪吒被稱太子,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哪吒自身的特殊經歷
據傳說,李夫人殷十娘懷胎三年,才生下一個大肉球。李靖將這個肉球劈開後,哪吒便蹦了出來。而且這小子出生奇異,並非赤裸裸地來,出生時右手有一金鐲子,肚皮上有一塊紅綾。後來,哪吒鬧海抽龍筋,以及伐紂過程中降魔伏妖,最後成仙成聖。相傳,哪吒能三頭六臂,有百邪不侵專克攝魂奪魄的蓮花化身。民間紛紛說這分明是個「太子爺」,加上哪吒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也就被人叫做三太子了。吳承恩在寫《西遊記》的時候可能收到了民間傳聞影響。
三、太子在古代小說中常見
其實,在古代小說中,對於一些官職和稱呼的規矩本來就不甚嚴謹。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並不代表是個博古通今的史學家。在古典小說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xx王的兒子都叫做xx太子,女兒都叫做xx公主。
以《西遊記》為例,唐僧坐下的白龍馬就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還有個大哥魔昂,他也被稱為大太子。西海龍王雖不是皇帝,卻是四海龍王之一,名字裡也有個王字。
西海龍門主要掌管司雨,在神仙中算是個芝麻官了,王母的蟠桃大會啥的都沒他的份。他的兒子都能有個太子之稱,那吳承恩在《西遊記》中給哪吒安上個三太子的尊稱似乎不過分,畢竟,哪吒在道教還有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頭銜,資歷比小白龍老,身份比小白龍高得多。
總之,商周時期,太子的稱呼並不僅限於天子的繼承者,諸侯的子嗣也可以被稱為太子,而李靖在仙界的地位與凡間的諸侯無異,哪吒被稱為三太子說得過去。還有,哪吒自出生起,身上一直帶著神秘光環,民間尊稱太子爺,另外,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太子這一稱謂的使用並不嚴謹,通常隨便一個神仙的兒子就叫xx太子。後來,「哪吒三太子」之名,經過一些道教典籍及神魔小說的推廣,哪怕在近代,還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