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普熱梅希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最後的高光時刻

2020-12-06 菌武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俄軍沒有打過攻堅戰?假的!

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沙俄軍隊,大家聯想到更多的是布魯西洛夫攻勢或者坦能堡會戰。前者代表著俄軍的輝煌勝利,而後者則意味著俄軍慘痛的失敗。但是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俄軍在那場戰爭中好像並沒有發起過太著名的攻堅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俄軍炮兵部隊

或者換句話說,俄軍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從來沒有奪取過啥有名堅固的要塞。實際上,不單單是在這場戰爭中,由此上溯整個羅曼諾夫王朝時期,在大家的印象裡俄軍戰鬥經歷和要塞有關的基本就是塞瓦斯託波爾和旅順,但這都是防禦作戰;至於說到俄軍參加的攻堅戰,恐怕很多人的心裡都是一片茫然。那麼,俄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到底有沒有參加過貨真價實的攻堅戰呢?

正在接受檢閱的俄軍士兵

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當戰爭一開始,俄軍就進行了一次貨真價實的攻堅戰,這就是和奧匈帝國軍隊之間的普熱梅希爾要塞之戰。至於普熱梅希爾要塞的詳情我們先不去細說,留在下邊的章節裡我們再講。單單從奧匈帝國在這場戰役投入的軍隊高達15萬人來看,他們對該要塞還是很看重的,故此整個戰役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也值得大書一筆。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場戰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的相關著作中很少被提及,直接導致這段歷史逐漸被湮沒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之中。下邊,就讓我們根據有限的歷史資料來努力的拼湊出這場戰役的經過。進而希望改變人們對沙俄軍隊缺少攻堅戰考驗的認識誤區。

奧匈帝國版的「列日要塞」

在奧匈帝國的眼中,普熱梅希爾要塞堪與列日要塞相提並論

普熱梅希爾位於今天波蘭的境內,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屬於奧匈帝國的領土。別看現在的普熱梅希爾毫不起眼,人口只有6萬多,但是在奧匈帝國時期這裡可是一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邊境城市,它不但扼守著經巴爾喀阡山通往匈牙利的大門,而且還是連接普熱梅希爾、克拉科夫和利沃夫等地的鐵路樞紐。也正因為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每當奧匈帝國和俄羅斯關係緊張的時候,這裡也會成為首當其衝受到威脅的地方。為了應對這個局面,從1854年開始奧匈帝國開始在普熱梅希爾修建軍事要塞,以便作為同俄羅斯交戰的前哨陣地。最開始,普熱梅希爾要塞的規模並不大。但是隨著歐洲局勢的持續緊張,奧匈帝國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投入進來。

普熱梅希爾要塞的鐵絲網大部分布設於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

就這樣,在奧匈帝國苦心經營之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普熱梅希爾要塞已經成為了由多個堡壘組成的堡壘群。而在奧匈帝國人眼裡,普熱梅希爾要塞也成了可與比利時列日要塞相媲美的現代化要塞,完全可以抵禦俄羅斯軍隊可能發起的進攻。當時普熱梅希爾要塞共擁有33個大型堡壘和4個炮兵陣地,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用混凝土和鋼板加固過,牆壁厚度高達3.5米。當時俄軍標準的76.2毫米師屬火炮對此根本無能為力。在堡壘內部,無線電、電話、電梯和排氣扇等設施十分完備;至於說在各個堡壘之間,奧匈帝國的軍事工程師也沒忘記修築了大量的土木工事和交通壕。而在開戰以後,奧匈帝國對於普熱梅希爾要塞的防禦設施還是感到不放心,又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要塞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固和擴建,包括架設了長達幾百公裡的鋼絲網。

戰爭開始,普熱梅希爾要塞成了敗退中奧匈帝國軍隊僅有的依靠

被俄軍俘獲的奧匈帝國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以後,雖然俄軍在東普魯士方向被德軍打得一敗塗地,但是在加利西亞戰役中卻成功的擊敗了奧匈帝國軍隊;甚至長驅直入奧匈帝國邊境150公裡,多座奧匈帝國城鎮和要塞被攻佔。當時俄軍大有乘勢攻佔克拉科夫然後沿著巴爾喀阡山口進入匈牙利的趨勢。而奧匈帝國軍隊由於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在野戰中守衛自己的領土,當時能夠阻止俄軍進攻行動的只有普熱梅希爾要塞。不過在之前的戰鬥中,奧匈帝國軍隊大部分都開往了前線,留給普熱梅希爾要塞的只有以5個步兵營為主力,然後輔以一些炮兵和工兵的旅級守備隊。毫無疑問,這點兵力對於巨大的普熱梅希爾要塞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前進中的俄軍哥薩克騎兵

不過對於奧匈帝國軍隊來說十分幸運的是,在加利西亞戰役失利後的一片慌亂中,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拒絕了部下提出的放棄普熱梅希爾要塞建議。而是讓前線退下來的殘兵加上原有的要塞守備隊,以及臨時徵召的後備軍組成新的普熱梅希爾要塞守衛部隊。事實證明,決定固守普熱梅希爾要塞是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在加利西亞戰役失敗以後做出的最正確決定。在要塞指揮官赫爾曼·庫斯馬內克·馮·布爾諾斯登中將指揮下,普熱梅希爾要塞的守軍在俄軍到達之前擴充到了15萬人,然後他們迅速的整修了陣地,鋪設了大量的鐵絲網,使得整個要塞的防禦縱深在原有的基礎之大幅度的增加了,從而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準備。

首次進攻,俄軍的炮兵還沒有趕上來

俄軍負責此次進攻的主要是第3集團軍,以及第8集團軍的一部分。指揮官分別是拉得科·德米特裡耶夫中將和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上將(沒錯,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那個布魯西洛夫)。在正式的攻城戰開始以前,無論是拉得科·德米特裡耶夫中將還是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上將都認為這並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只比之前奪取利沃夫困難一點,傳說中的普熱梅希爾要塞很可能是外強中乾。所以在赫爾曼·庫斯馬內克·馮·布爾諾斯登中將明確表示拒絕俄軍的勸降以後,他們決定在炮兵還沒有跟上來的時候就對普熱梅希爾要塞展開進攻,以期開創不使用攻城火炮就奪取對方堅固要塞的先例。

攻堅戰從開始到結束,俄軍忘記了4年前的經驗

首次進攻普熱梅希爾要塞的俄軍完全忘記了旅順戰役的經驗教訓

但是事實證明,拉得科·德米特裡耶夫中將和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上將既低估了赫爾曼·庫斯馬內克·馮·布爾諾斯登中將的指揮能力,也低估了普熱梅希爾要塞的防禦水平。當戰鬥在10月5日打響以後,戰鬥的狀況大出乎俄國人的預料。蜂擁而上的俄軍士兵無遮無擋的出現在奧匈帝國軍隊現代化的火力面前被成片撂倒,這一切簡直是10年在旅順的翻版。只不過是俄軍從防守的一方變成了進攻的一方;或者換句話說,俄軍似乎並沒有吸收旅順防禦戰的經驗,而是重蹈了日本人當年的覆轍。結果僅僅3天時間,缺乏火炮掩護的俄軍死亡就達到20000餘人,總的傷亡更是超過40000人。相比之下,普熱梅希爾要塞守衛部隊的損失輕微,只丟了幾處無足輕重的次要陣地。

炮擊普熱梅希爾要塞的俄軍炮兵

10月8日,損失慘重的俄軍終於挺不住了,他們主動撤退並且解除了對普熱梅希爾要塞的圍困。但是解除圍困的時間並不長,由於成功擊退了奧匈帝國軍隊展開的反擊。所以在這個月的23日俄軍再次包圍了普熱梅希爾要塞。不過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俄軍並沒有選擇強攻。因為俄軍新的指揮官安德烈·塞利瓦諾夫將軍決定採用與之前不同的戰術來奪取這座要塞。那就是嚴密的圍困加上不間斷的炮擊。這以後,儘管奧匈帝國軍隊曾經多次展開對普熱梅希爾要塞的救援行動,但是均以失敗而告終。這樣僵持到了次年的2月,無論是要塞裡還是要塞外的奧匈帝國軍隊,都認為普熱梅希爾要塞已經無藥可救了。而在要塞裡邊,情況更要嚴峻的多,由於缺乏糧食,人們已經連信鴿都不放過了。

俄軍攻佔普熱梅希爾要塞時的情形

不過這時城外俄軍的情況也不樂觀。由於長時間把大量的軍隊停在敵方的堅城之下,大大影響了俄軍在其他方向的軍事行動。到了1915年3月份,俄國人終於下定決心徹底解決普熱梅希爾要塞問題。於是他們從克朗斯塔特運來了重型的攻城臼炮。與之前俄軍普遍使用的野戰火炮不同,他們這次投入的攻城臼炮對於普熱梅希爾要塞守衛者的武器和防禦工事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隨著炮擊的延續,俄軍的攻勢逐漸逼近到要塞的核心位置。到了3月22日,俄軍終於完成了最後一擊,包括要塞指揮官赫爾曼·庫斯馬內克·馮·布爾諾斯登中將在內的大約12萬名奧匈帝國軍隊宣布投降。就這樣,這場持續了7個月,傷亡總數超過11萬人的攻城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國同盟的形成
    加之德國藉口檢疫而禁止俄國牲畜輸入,又苛徵糧食入口稅,使沙俄遭受嚴重的損失。俄德關係迅速惡化。所以沙皇在1879年4月給德皇的信中說:「德國這樣對待老友,兩國恐難免一戰。」德國為了聯奧制俄,就向奧國試探。
  • 105年前 德國「不萊梅」號巡洋艦觸雷沉沒 沙俄海軍最後的勝利
    這是沙俄海軍「扎比亞卡」號、「諾維克」號、「優勝者」號驅逐艦在裡加灣布設的雷區,「不萊梅」號連續撞上兩枚錨雷後,迅速沉入海底。艦上187名水兵,11名軍官隨艦沉沒,其中包括艦長,他的雙腿被炸飛。「不萊梅」號艦員中只有57人僥倖逃生,被附近的V-186號驅逐艦從冰冷的海水中救起。圖為「不萊梅」號裝甲巡洋艦檔案照片。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戰爭。 協約國總司令法國福煦元帥曾在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籤訂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一語成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很多倖存者,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熠熠生輝的主角。
  • 沙俄哥薩克騎兵,最後去哪了?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
    在沙俄的歷史上,哥薩克騎兵是一直非常驍勇善戰的隊伍。那麼,這支隊伍如今去哪了?很多人想不到,已經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 大約在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紀時,由於地主貴族的壓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俄羅斯和烏克蘭等民族中的一些農奴和城市貧民,因不堪忍受殘酷壓迫,被迫逃亡出走,流落他鄉。當時,在俄國南部地區,草原遼闊,人煙稀少,飛禽走獸隨處可見,各種魚類俯拾即是。再加上沙皇的統治鞭長莫及,於是,這裡便成為逃亡異鄉的人們的避難藏身之所,並逐漸形成幾個定居中心。
  •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十大最牛戰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兩個集團,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在戰爭期間投入發明了很多的新武器,而軍艦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海上力量,更是成為了一戰的主戰場。布韋號戰艦:法國建造時間:1912年布韋號軍艦是法國海軍的明星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幸的是,在1915年3月遭到嚴重破壞並沉沒海底。它曾經是法國海軍的驕傲,最後因和土耳其人作戰,遇上水雷被擊沉。
  • 俄羅斯最落魄的六個時刻:被揍的鼻青臉腫,差點亡國
    但是,這麼蠻橫的民族,卻也有非常落魄悲慘的時刻,曾在六個時刻,被人揍的鼻青臉腫,差點亡國。第一個,金帳汗國1236-1241年,蒙古朮赤長子拔都等,徵服了羅斯諸國,莫斯科公國是基輔羅斯分裂出來的。在隨後150年裡,蒙古人是俄羅斯的「親爹」。莫斯科公國每年進貢金帳汗國,吻一下金帳汗國皇帝的鞋子。
  • 沙俄600噸黃金運至中國東北,交由日軍保管,最後竟不翼而飛
    千百年來,沙俄和中國作為陸路邊境線最長的一對鄰國,有著諸多歷史糾葛和扯不清的舊帳,甚至過往也曾兵戎相見。不過,其中最被外界津津樂道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沙皇俄國將近600噸的黃金在中國境內無端失蹤,此事到現在都讓很多俄國人耿耿於懷。那麼,數量如此巨大的黃金到底去哪裡了呢?
  •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實力如何?一番對比,確實拼不過德國!
    拿破崙時代,被歐洲十幾個國家聯合起來打翻在地,普法戰爭中被新崛起的德國差點給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打贏了,但是國內一片瘡痍;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給打亡國了。而今天,德國還是那個德國,除了軍事差了點,依然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 平安守護 | 縱覽河南公安2020高光時刻!
    尺壁寸陰,流光瞬息,轉眼日曆已經翻到了2020年的最後幾頁,站在時間高臺回首望,河南公安在對黨忠誠、服務人民這條大道上,愈行愈遠,愈行愈穩,任務艱巨的疫情防控、重大活動警務執勤、被老百姓偏愛的關懷的瞬間......對於河南公安人來說,都是值得記憶的「高光時刻」,片刻即永遠。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兩次他國被截胡,我國成為了日本的第三號敵國
    在大家的印象中日本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很有野心,非常不安分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日本跟許多國家都發生過摩擦,在軍事上都交過火。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但他們稍微有點實力,就想要入侵其他國家。作為日本鄰國的地大物博的中國更是經常成為他們的目標。
  • 《七龍珠》中「宇宙帝王」弗利薩手下大將「薩博」的高光時刻!
    在這部大佬原創的漫畫中,作者比較喜歡的一位《七龍珠》中的角色,居然難得的出現了高光時刻(打敗了一眾角色)。這位作者君比較喜歡的角色就是「宇宙帝王」弗利薩手下大將之一的「薩博」。(與海賊王中的革命軍二把手同名,海賊王中的這位是路飛的兄弟,燒燒果實能力者,也是作者比較喜歡的角色之一) 在《七龍珠》中,「薩博」是弗利薩手下的大將之一,有著英俊的面容,是可以變身提高戰鬥力的宇宙人(因為變身後很醜,所以討厭變身)。
  • 義大利軍隊的「高光時刻」:把一個非洲強國,打成了窮國!
    文/滅霸他爸義大利雖然號稱歐洲列強,但其軍隊的戰鬥力一直低下,在二戰中更是貢獻了一大波搞笑段子,從而喜提「麵條軍團」之美譽,實際上,義大利軍隊在歷史上也有過「高光時刻」,曾把一個非洲強國打成了窮國,幾十年沒能翻身。
  • 超級英雄託尼·史塔克生日,讓我們一起回顧他的高光時刻!
    鋼鐵俠和小辣椒高光時刻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鋼鐵俠》,於2008年4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已經陪伴我們12年,讓我們一起回顧他的高光時刻在《復仇者聯盟1》,美國神盾局指揮官尼克為了對付《雷神》中被流放的詭計之神洛基,在地球尋找地球最強者,將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綠巨人、鷹眼、黑寡婦集結,組成復仇者聯盟,一起對坑洛基。洛基帶著齊塔瑞通過蟲洞來到地球,宇宙的怪物不斷通過蟲洞來到地球,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也無法抵抗。
  • 瓜分世界:是誰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但如果非要準確指出統治生涯中令人興奮的巔峰時刻,那無疑和蜿蜒的第聶伯河(Dniepr)有關。1787年,葉卡捷琳娜大帝登上甲板,開始了她壯麗輝煌的南方之旅,她迫不及待要去巡視剛奪取的克裡米亞的疆土。在少數傑出統治者中,葉卡捷琳娜是一個真心享受君主之尊的人。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結局大相逕庭,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參與國之一,也是最悲慘的,戰爭結束前,中國爆發十月革命,政權被推翻,國家垮臺,沙皇一家慘遭屠殺,失去大片領土,新蘇維埃政權一誕生,就受到英美兩國集結的14個武裝國家的幹預,導致了長達4年的內戰,然而,二十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各國綜合國力排行榜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正值世界範圍內的驟變,科技文明帶來的福利,讓人們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心。 1、大英帝國 一戰之前,正值世界霸主大英帝國近兩百年全球霸業的末尾,同時也是海洋時代的最後階段。
  • 南京hero鏖戰五局遺憾不敵佛山GK
    南京hero鏖戰五局遺憾不敵佛山GK 原標題:KPL | 關山難越!南京hero鏖戰五局遺憾不敵佛山GK賽況綜述11月18日,南京Hero久競迎來了近期狀態不俗的佛山GK。
  • 《強風吹拂》——用人物的高光時刻成就故事的經典永恆
    如果放在現實中這的確是「不可能實現的故事」。而作品想要表現的正是「普通人實現夢想所需的艱辛努力」。故事中「對於所愛之事甘於奉獻」的信念將這些普通小人物的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他們為著同一個目標一起奮鬥,相互成就迎來了屬於故事的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 索姆河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
    索姆河戰役於1916年7月1日至11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1916年英國和法國打算在索姆河沿岸發動大規模攻勢。隨著2月份凡爾登戰役的開始,焦點轉向以英國為中心的行動,其目標是減輕法國人的壓力。
  •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索,就是費裡南德被刺殺。而最近伊朗核科學家被刺殺,就有引發局部世界大戰的可能性。那麼為什麼會引發那麼大的震動效應呢?最主要現在的世界基本面,新冠肺炎肆虐,經濟動蕩。沒有足夠的需求。世界就像一堆乾柴烈火,遇到一點火星就會熊熊燃燒。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足夠的利益,是不足以支撐一場世界之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