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無價--洛川縣興建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紀實

2020-12-12 搜狐網

  黃土,對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然而,在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洛川縣,卻有一塊其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寶土」。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這塊「寶地」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使得許多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懷著極其虔誠的心情來這裡「頂禮膜拜」。被譽為「世界黃土地質學之父」的劉東生院士、兩院院士張宗祜教授及王永炎教授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地質學專家頻頻光顧此地,採集標本,潛心研究;世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年會也多次在這裡召開,80多個國家的地質專家「沉迷」於此,以致於廢寢忘食,流連忘返;數以百計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接踵而來,感受歷史,預測未來。

  這塊價值連城的「寶土」,地處洛川縣城南緣的黑木溝流域,總面積8.2平方公裡,是國土資源部2001年命名的「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的所在地。公園以黃土剖面和黃土地質地貌景觀為特色,並伴有脊椎動物化石,保存有極其特殊的典型黃土景觀遺蹟,剖面出露清楚、地層連續完整,真實地記錄了第四紀以來古氣候、古環境、古生物等重要的地質事件和地質信息,是研究中國大陸乃至歐亞大陸第四紀地質事件最為典型的地質體。溝谷切深80至100米,谷坡較陡,受自然降水及地表水的侵蝕,形成了獨特奇異的黃土喀斯特地貌。溝內黃土滑坡、崩塌、黃土懸溝、黃土落水洞、黃土橋、黃土柱、黃土牆等黃土微觀地貌景觀鬼斧神工,氣勢恢弘。置身其間,不由得使人對大自然的神奇與壯觀感嘆叫絕。

  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是洛川縣委、縣政府多年來對這一世界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黃土地質瑰寶」保護開發工作中遵循的原則。早在黑木溝流域還未被確定為國家級黃土地質遺蹟保護區之前,保護區附近的鳳棲鎮黑木村、谷咀村和京兆鄉坡頭村等周圍村組的村民就自覺行動起來,堅決不到保護區放牧、砍柴,並且自發地在兩邊的溝沿上,栽植樹木,堵截水路,防止水土流失滑塌。隨著該區域越來越被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所關注,洛川縣委、縣政府乘勢興建了以弘揚陝北黃土風情文化為主要特色的「谷咀黃土情旅遊度假村」。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經過兩年多的建設,西側修通了一條水泥板式人行便道,可以使遊人輕鬆悠閒地到達每一個遊覽觀光點,東側從服務區到遊覽區的一條通道寬敞平整,已完成了硬化工程,溝底新近修成的人工湖已經完成了蓄水,成為遊人釣魚、戲水的「高原湖泊」。保護區的1000多種中國北方植物,鬱鬱蔥蔥,秦嶺以北最大的植物觀光園建設初具規模。新修的23處人工景點,匠心獨具,與古老壯觀的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公園的門樓、標誌碑古樸大方,館藏量豐富的黃土博物館實物標本與濃縮惟妙惟肖。目前,地質公園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接待能力,將於近期正式開園。

  秋高氣爽的季節,記者來到洛川塬,領略著高原果鄉果壓枝頭的豐收美景,追憶著「洛川會議」的豐功偉績,目睹著洛川人民的奮發進取,再感悟著黃土高原的古老厚重,這片充滿神奇魅力的黃土地,的確是「黃土無價」。

  (本報記者 焦永興 通訊員 雷智學 張明合)

相關焦點

  • 遊洛川黃土地質公園記,作者:靳夢虎
    遊洛川黃土地質公園記作者:靳夢虎近期,受朋友之邀,乘車前往延安市洛川縣,遊玩了黃土地質公園,頗有感悟,願和大家一起分享黃土地在遙遠的地質年代的維巧維妙變化演化,可給人們提供一份博大的精神食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在2000年8月正式啟動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申報評審機制,現在全國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有218處。
  • 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獲批
    本報太原3月30日訊(記者歐志強)近日,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2019年第二批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會的評審結果,我省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正式獲批。據悉,山西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這是我省第十座國家地質公園,其餘九大國家地質公園分別為黃河壺口瀑布、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寧武萬年冰洞、五臺山、陵川王莽嶺、大同火山群、平順天脊山、永和黃河蛇曲、榆社古生物化石。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素有「河東重鎮、三晉雄邦」之稱的山西省臨汾市隰縣。
  • 山西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正式獲批
    3月1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同意江蘇鹽城大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40處國家級自然公園新建和範圍調整的通知》,我省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正式獲批。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素有「河東重鎮、三晉雄邦」之稱的山西省臨汾市隰縣。
  • 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
    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說到黃土高原就想到陝北,說到陝北洛川就想到洛川蘋果。洛川隸屬陝西延安,地處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的核心地帶。1947年,一個叫李新安的洛川人,從河南靈寶帶回200棵蘋果樹苗,致力於當地的栽培推廣,於是拉開了陝北蘋果種植的新紀元。
  • 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
    9月30日,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據了解,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位於榆陽區麻黃梁鎮,是全國唯一可以同時欣賞到黃土地質遺蹟與沙漠地貌景觀的地質公園。公園總規劃面積37平方公裡,由「一心、兩環、三景區、四板塊、多景觀」結構體系組成,整體形成科普遊覽、地質遺蹟保護、遊客觀光、休閒、寫生等綜合服務格局。
  • 俯瞰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壯美直擊心靈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麻黃梁鎮有一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地相交地界,厚重的黃土層歷經千百年風雨的衝刷,形成了奇特的地貌景觀。近日,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並對外開放。公園總面積達37平方公裡,有黃土峰林地貌景觀、第四紀地層剖面、沙漠地貌和古生物化石四大地質遺蹟。
  • 隰縣黃土是寶藏!山西省新增一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申芯瑞報導: 3月26日,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傳來消息,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同意江蘇鹽城大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40處國家級自然公園新建和範圍調整的通知》,授予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至此我省國家級地質公園增至11處。
  • 劉蘇維散文:陝北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交融之美
    陝北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交融之美作 者:劉蘇維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位於榆林市榆陽區麻黃梁鎮所轄,公園以雙山堡為核心,北到田家園、南至段家灣、西以狐尾巴峁溝為界,東達花豹梁,面積約37平方千米。千萬年前, 青藏高原隆起後,西北風把遙遠的沙土搬運到這裡,堆積了厚厚的黃土和黃沙,歷經狂風暴雨的衝刷後,形成了千溝萬壑。
  • 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開園了
    9月30日,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歷經183天艱苦奮戰,如期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向國慶獻禮。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儀式現場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主碑揭碑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遊客服務中心據了解,公園總規劃面積37平方公裡,由「一心、兩環、三景區、四板塊、多景觀」結構體系組成,整體形成科普遊覽、地質遺蹟保護、遊客觀光、休閒、寫生等綜合服務格局。
  • 位於陝西省的黃土地質公園,背朝黃土的景色,傳承旅遊文化
    文/從她的全世界路過(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行走在旅途中,腳踏遍每一片土地,感受全世界的美景一提到陝西,大家可能覺得這個就是一個背朝黃土的地方,這裡有著北方地區獨有的特色,而在這裡也有著不一樣的風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 陝西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開園 具科學、生態價值
    9月30日,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的建成,是陝西榆陽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成果,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大民生工程。榆陽區將以地質公園開園為新起點,從公園核心區向輻射區拓展延伸,豐富景區景點內涵、促進業態升級,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國家級地質公園、5A級旅遊景區。
  • ...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
    9月30日,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歷經183天艱苦奮戰,如期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向國慶獻禮。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儀式現場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榆陽區委書記苗豐和陝西省林業局一級巡視員唐周懷為公園主碑揭碑。
  • 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陝西榆陽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
    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陝西榆陽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塞北高原、金風送爽,大美榆陽、無限風光。9月30日,陝西榆陽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歷經183天艱苦奮戰,如期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向國慶獻禮。
  • 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
    9月30日,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歷經183天艱苦奮戰,如期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向國慶獻禮。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的建成,是陝西榆陽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成果,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大民生工程。榆陽區將以地質公園開園為新起點,從公園核心區向輻射區拓展延伸,豐富景區景點內涵、促進業態升級,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國家級地質公園、5A級旅遊景區。
  • 全國唯一黃土與沙漠省級地質公園在榆林榆陽區開工建設
    全國唯一黃土與沙漠省級地質公園在榆林榆陽區開工建設 時間:2020-04- 全國唯一黃土與沙漠省級地質公園在榆林榆陽區開工建設 曹緣【正文】國內唯一的黃土與沙漠地貌景觀並存的省級地質公園--榆林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日前開工建設,公園規劃總面積37平方公裡,涉及5大類、50餘處地質遺蹟點,包括黃土峰林地貌景觀、第四紀地層剖面
  • 2016中國黃土論壇暨國際黃土研討會預告
    黃土中記錄了環境變化與黃土文明交織演進的歷史,是我們判別環境變化過去歷史和未來趨勢的寶貴參考。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又是我國乾旱半乾旱農牧業發展的典型區域和國家重要的能源與化工基地,也是我國當前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核心地帶。  當前黃土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存在許多重大挑戰。
  • 終於等到你 | 麻黃梁省級黃土地質公園9月30日正式開園
    9月30日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的開園儀式一睹國家級地貌的古老與神奇領略其獨特的地貌景觀感受其特有的黃土藝術魅力神奇麻黃梁©王亮大氣魄的黃土層巒黃土藝術魅力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小貼士地址:榆林市榆陽區麻黃梁鎮路線:1、榆林汽車站客運北站—長城北路—環城北路—210國道—榆西路—麻黃梁鎮(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2、榆林汽車站客運北站—紅山路—金沙北路—榆麻路—210國道—榆林東高速—麻黃梁鎮(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
  • 2020大美榆陽文化旅遊活動暨麻黃梁省級黃土地質公園建設啟動開工...
    陰霾漸漸散去 沉睡的大地開始甦醒 城市也逐漸恢復往日的活力 在這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2020大美榆陽文化旅遊活動 暨麻黃梁省級黃土地質公園建設
  • 黃土的萬卷書——劉東生院士和他的黃土研究
    風吹來的歷史 北京中山公園內有「社稷壇」,曾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和農業之神、祈禱豐年的場所。壇上覆以五種顏色的土,因此又稱「五色土」,其分布為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和中央黃土。
  •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9月開放
    你知道什麼是馬蘭黃土嗎?你想全方位了解黃河、黃土、黃淮平原、黃河文化嗎?  今年9月,伴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在黃河風景名勝區全面建成,你可以在4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通過聲、光、電、多媒體等方式詳細了解黃河、黃土、黃土高原、黃淮平原的形成和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