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歲月可回首,有明月寄溫柔。穿越古今,我們找到了打開武漢夜遊的新方式。
昨夜,800名遊客欣賞《夜上黃鶴樓》,共慶中秋、十一,看英雄之城,錦繡流光。
《夜上黃鶴樓》行浸式光影演藝體驗版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旅遊體育集團聯合黃鶴樓公園打造。
項目以黃鶴樓公園為載體,圍繞黃鶴樓千年歷史文化,以「黃鶴仙子」表演為引線,選取園內八處景點,融入現代光影技術,採取「光影+演藝」模式展現黃鶴樓仙文化的傳說。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至今有1800年歷史,曾引得無數文人騷客登高望遠,留下璀璨詩篇,成為武漢城市的象徵之一。
在國慶中秋佳節之際,黃鶴樓30多年來首次開放夜間遊覽,讓江城從白天到黑夜更加璀璨,也讓更多來到武漢的人,不管時間長短,都能有機會來一次黃鶴樓,登上「天下江山第一樓」,感受大江大湖大武漢的雄奇雋美。
夜間遊覽不設傳統觀眾席,需走動觀賞。
邊走邊看,途經詩碑廊、擱筆亭、崔顥詩壁等園內八處景點,體驗辛氏沽酒、崔李題詩以及黃鶴樓變遷等沉浸式故事場景。
穿行在一幅幅光影的歷史畫卷中,觀看黃鶴仙子歸去來兮的故事,品味黃鶴樓的前生今世。
不同於傳統夜遊和演藝模式,《夜上黃鶴樓》採用「光影+演藝」的方式打造沉浸式場景,在尊重黃鶴樓公園原有景觀效果和文化氛圍的基礎上,呈現千年名樓的另一種美。
走進鵝池,《仙鶴緣起》的故事正在上演。
通過動畫、音樂、投影、雷射、霧森等手段,融入真人實景演藝,再現蛇山上辛氏酒樓的喧鬧,講述一個道士報恩,畫鶴起舞的故事。
主樓秀為一場講述名樓文化故事的光影演藝《鶴舞千秋》。採用了現代聲、光、電和投影成像等技術,通過建築搭配動畫光影特效以及燈光設計的渲染,讓夜晚的黃鶴樓得以各個角度立體呈現。
在主樓前設12塊移動屏,使用程控紗屏車技術,根據樓宇設計移動。通過科技助力,讓千年名樓黃鶴樓「活起來」。
《鶴舞千秋》共設四幕,以大禹治水、龜蛇鎖江、孫權建城、黃鶴樓屢毀屢建、仙鶴歸來等故事,穿插「黃鶴仙子」起舞、嶽飛點兵真人演藝,通過酷炫光影,讓新舊文化碰撞產生極致的感官體驗。
黃鶴樓與樓前的攬虹亭、瞰川亭連為一體,身在其中,恍若夢回千年。
「我在新聞看到黃鶴樓要開放夜間體驗項目了,就立即預約購票。今天是團圓夜,和家人一起來黃鶴樓過節,感覺很有意義。」家住漢陽的遊客王先生說。
遊客漫步園區內步道,拍照打卡,參與互動遊戲。在行浸式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感知到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魅力。
黃鶴樓公園南門處設置有服裝體驗區,多款漢服、旗袍和長衫供遊客選擇。
詩碑廊安裝了泡泡機,源源不斷的白色泡泡浪漫異常。西爽門附近設置了供遊客參與燈光投影互動的裝置。
飛簷鬥拱之下,華燈初上,隨手一拍就是張大片。
主樓前廣場兩邊還有專為夜晚的黃鶴樓設計的文創周邊,讓來到黃鶴樓的觀眾,也能帶走「黃鶴樓」。
同時,現場還能欣賞到拉洋片、皮影戲等非遺演出。
國慶期間,兩江四岸展播的長江燈光秀中,有一段專為《夜上黃鶴樓》而設的燈光秀。
一群仙鶴舞動跳躍,「黃鶴仙子」動畫形象在對岸樓宇上停留,黃鶴樓出現,園區各個地標、詩詞名句也在燈光秀中依次顯現。
「十一」試運營期間,我們誠邀全國遊客共同參與《夜上黃鶴樓》項目再創作。
請您將自己對於《夜上黃鶴樓》的想法和建議發送到郵箱1379108496@qq.com(備註姓名和電話),即有機會贏取千元大獎和《夜上黃鶴樓》獨家文創。
後期導演組將根據大家反饋的意見進行完善升級,目標是打造國內一流的文化名樓沉浸式光影演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