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柏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該鎮人大主席崔佳瑛向記者介紹產業扶貧情況
央廣網河南分網6月15日消息 (記者汪寧)近年來,桐柏縣圍繞精準扶貧這一思路,堅持文化扶貧、產業扶貧、基礎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搬遷扶貧和行業定點扶貧等多措並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如今走進革命老區桐柏縣,處處都能感受到脫貧攻堅的鏗鏘步履。
6月13日,「脫貧攻堅南陽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南陽桐柏縣,通過深入該地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朱莊鎮老關山香菇基地等實地採訪,深切感受桐柏縣一系列扶貧舉措帶給貧困戶的新生活、新變化。
在固縣鎮的柳江牧業沙子崗牧場高大的白色廠房內,一排排雞舍連接著運送飼料、雞蛋、雞糞的各種傳送設備,處處顯現著現代企業的井然有序。站在大門口朝裡望去,正在吃食的白羽雞齊刷刷警惕地抬頭看向「訪客」,場面煞是壯觀。
據了解,該項目於去年3月份開工建設,項目可以通過入股分紅帶貧、就業帶貧、產業帶貧和基金帶貧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
桐柏固縣鎮人大主席崔佳瑛向記者細緻介紹說,該項目通過小額貸款帶動10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建成後還可提供600個就業崗位,同時還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
在養雞場工作的貧困戶張根留
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張根留告訴記者,因家中失火造成生活困難,在這裡上班後,一個月可拿到近2000元工資,再加上其它補助,極大地改善了家庭生活。
產業扶貧促發內生動力,除了輸血,更要造血;除了扶志,還要扶智。桐柏縣把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核心,不但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還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琳琅滿目的艾葉產品為農民開闢了更多的掙錢門路
在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的商品展示架上,記者看到了由桐柏艾神艾草製品有限公司加工的琳琅滿目的貨品:各類灸條、艾絨枕頭、艾茶、艾精油、足浴包等,據該公司負責人陳永東介紹,產品可達八大系列60多個產品,而廠裡的工人,多是吸納附近村民培訓上崗,尤其為貧困戶幫扶開闢了一條四通八達的「綠色通道」。
貧困戶方明麗講述如今在廠裡的務工情況
在生產車間,女工方明麗正專注地加工著一根根艾柱,動作非常麻利嫻熟。方明麗告訴記者,作為貧困戶,曾經只靠種地為生,而現在到工廠,自己一個月就可以拿到兩千多,還能就近照顧家庭,以前家裡種十二畝地,收入微薄,現在才種幾分。「比種地強多了,沒有那麼累,這麼多工人每天說說笑笑就把錢掙了,很開心!」
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車間
「以該就業基地為平臺,安排就業人員85人,其中貧困戶15名,人均月工資3500元左右,不僅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而且讓貧困戶實現了門口打工,心情輕鬆,家庭和睦,脫貧致富的夢想,」 陳永東說,不但如此,該基地還帶動了毛集鎮艾草產業規模化種植。目前,全鎮集中連片種植艾草基地11處1200畝,農戶分散種植艾草6800畝,年產艾葉4000餘噸,價值3000餘萬元。其中貧困戶種植艾草1600畝,年產艾葉800餘噸,價值560餘萬元,每年可助推30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