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南陽行】桐柏:特色產業助脫貧 革命老區奏新歌

2020-12-25 央廣網

  

  在桐柏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該鎮人大主席崔佳瑛向記者介紹產業扶貧情況

  央廣網河南分網6月15日消息 (記者汪寧)近年來,桐柏縣圍繞精準扶貧這一思路,堅持文化扶貧、產業扶貧、基礎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搬遷扶貧和行業定點扶貧等多措並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如今走進革命老區桐柏縣,處處都能感受到脫貧攻堅的鏗鏘步履。

  6月13日,「脫貧攻堅南陽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南陽桐柏縣,通過深入該地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朱莊鎮老關山香菇基地等實地採訪,深切感受桐柏縣一系列扶貧舉措帶給貧困戶的新生活、新變化。

  在固縣鎮的柳江牧業沙子崗牧場高大的白色廠房內,一排排雞舍連接著運送飼料、雞蛋、雞糞的各種傳送設備,處處顯現著現代企業的井然有序。站在大門口朝裡望去,正在吃食的白羽雞齊刷刷警惕地抬頭看向「訪客」,場面煞是壯觀。

  據了解,該項目於去年3月份開工建設,項目可以通過入股分紅帶貧、就業帶貧、產業帶貧和基金帶貧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

  桐柏固縣鎮人大主席崔佳瑛向記者細緻介紹說,該項目通過小額貸款帶動10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建成後還可提供600個就業崗位,同時還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

  

在養雞場工作的貧困戶張根留

  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張根留告訴記者,因家中失火造成生活困難,在這裡上班後,一個月可拿到近2000元工資,再加上其它補助,極大地改善了家庭生活。

  產業扶貧促發內生動力,除了輸血,更要造血;除了扶志,還要扶智。桐柏縣把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核心,不但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還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琳琅滿目的艾葉產品為農民開闢了更多的掙錢門路 

  在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的商品展示架上,記者看到了由桐柏艾神艾草製品有限公司加工的琳琅滿目的貨品:各類灸條、艾絨枕頭、艾茶、艾精油、足浴包等,據該公司負責人陳永東介紹,產品可達八大系列60多個產品,而廠裡的工人,多是吸納附近村民培訓上崗,尤其為貧困戶幫扶開闢了一條四通八達的「綠色通道」。

  

貧困戶方明麗講述如今在廠裡的務工情況

  在生產車間,女工方明麗正專注地加工著一根根艾柱,動作非常麻利嫻熟。方明麗告訴記者,作為貧困戶,曾經只靠種地為生,而現在到工廠,自己一個月就可以拿到兩千多,還能就近照顧家庭,以前家裡種十二畝地,收入微薄,現在才種幾分。「比種地強多了,沒有那麼累,這麼多工人每天說說笑笑就把錢掙了,很開心!」

  

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車間

  「以該就業基地為平臺,安排就業人員85人,其中貧困戶15名,人均月工資3500元左右,不僅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而且讓貧困戶實現了門口打工,心情輕鬆,家庭和睦,脫貧致富的夢想,」 陳永東說,不但如此,該基地還帶動了毛集鎮艾草產業規模化種植。目前,全鎮集中連片種植艾草基地11處1200畝,農戶分散種植艾草6800畝,年產艾葉4000餘噸,價值3000餘萬元。其中貧困戶種植艾草1600畝,年產艾葉800餘噸,價值560餘萬元,每年可助推30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相關焦點

  • 桐柏老區特色產業釋放「綠色紅利」
    革命老區河南南陽桐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目前,該縣緊緊圍繞「生態扶貧」做文章,多措並舉發展生態產業、特色產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桐柏縣現已建成茶園面積達11萬畝,茶葉年產量2200噸左右,產值5億元以上,全縣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2萬餘畝。
  • 實幹攻堅 桐柏縣剩餘未脫貧人口年底前將全部脫貧
    桐柏於今年2月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作為革命老區縣和山區縣,桐柏下一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中有何計劃和打算?發布會現場,桐柏縣扶貧辦主任張義勝就相關問題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桐柏作為革命老區縣和山區縣,雖然順利脫貧摘帽,但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
  • 用足老區精氣神 啃下脫貧硬骨頭--來自革命老區河北平山的脫貧觀察
    新華社石家莊7月27日電 題:用足老區精氣神啃下脫貧硬骨頭——來自革命老區河北平山的脫貧觀察新華社記者孫杰、楊守勇、閆起磊在這裡,黨中央指揮了解放全國的「三大戰役」,也是在這裡,黨中央動身出發「進京趕考」—
  • 市老促會來紫陽調研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工作
    6月24日,原市政協副主席、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徐鐵軍一行4人來紫陽,就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5年來的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張宗軍,副縣長田鑫分別陪同調研或參加座談會。
  • 紅色沃土譜寫扶貧壯歌——革命老區雲南威信縣脫貧攻堅側記
    這片紅色沃土,曾為中國革命貢獻力量。然而,由於各種因素制約,進入新世紀,威信仍是貧困地區。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2016年1月,雲南省政府批覆《昭通市鎮彝威革命老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行動計劃》。
  • 鼠年春晚連線河北阜平 聚焦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鼠年春晚快要結束了,今年春晚繼續延續「主會場+分會場」的舞臺設置,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盛世大聯歡」 今年,春晚這場文化盛會聚焦脫貧攻堅主題,
  • 老區婦女偉大精神砥礪脫貧攻堅勝利前行
    三、老區婦女偉大精神激發了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在全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世紀之戰中,老區廣大婦女以傳承和踐行老區婦女偉大精神為己任,以攻堅克難、扶弱濟困、守望相助的生動實踐,用自己的激情和熱血、智慧和才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無窮的力量。
  • 鼠年春晚連線河北阜平 聚焦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鼠年春晚快要結束了,今年春晚繼續延續「主會場+分會場」的舞臺設置,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盛世大聯歡」 今年,春晚這場文化盛會聚焦脫貧攻堅主題,
  • 【助力脫貧攻堅 老區蘇區直播帶貨行】東南網主播走進清流
    【助力脫貧攻堅 老區蘇區直播帶貨行】東南網主播走進清流 2020-06-21 0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革命老區再繪脫貧攻堅新圖景
    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現在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特別是很多地處偏遠的革命老區,更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是淮海戰役的主戰場,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了和平與幸福,但受地理位置與基礎條件的影響,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還有很多身處貧困的群眾,但老區人民骨子裡有著不怕貧困、不甘貧困、勇於擺脫貧困的精神,雙堆集鎮鄒圩村的肖泉好就是這樣,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下,不僅自己脫了貧,還考取了村裡的扶貧專幹,成為當地群眾交口稱讚的脫貧榜樣。
  • 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
    新華社南寧12月5日電 題: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 新華社記者王念、向志強、徐海濤 冬日的右江河谷溫暖如春,長勢良好的各類秋冬作物帶來豐收的氣息。隨著最後3個貧困縣順利「摘帽」,老區百色揮別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
  • 漳州市出臺《關於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
    、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加快我市革命老區、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已建成803個電商農村服務站點,近50%的農村實現了「快遞進村」;革命老區縣通過打造特色地域品牌,共培育出4個產值超億元(蜜柚、花木、海鮮、茶葉)、12個產值千萬元級的農產品電商重點項目,使農村電商成為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特別是漳浦、雲霄、詔安、平和等革命老區縣,已成功入選國家級農村電商示範縣。
  • 王建平:革命老區光山縣走出自己的脫貧路
    「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 王建平:革命老區光山縣走出自己的脫貧路 鄂智超 2020年08月11日14:00  來源:人民網 綠油油的萬畝油茶園
  • 湖南:特色農產品助脫貧 軍地攜手促發展
    「一村一品」助脫貧,軍營攜手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日前,首批貴州「黔貨出山進軍營」2.0版在湖南長沙駐軍落地,來自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的「百姓糧、紅軍餐」系列農產品是第一次進入軍營超市。
  • 福建人大:精準發力助脫貧
    福建省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有70個老區縣(市、區),其中原中央蘇區縣(市、區)37個。沒有老區蘇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省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動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工作。
  • 紅色土地上的不變初心——革命老區井岡山和延安脫貧啟示錄
    紅色土地上的不變初心——革命老區井岡山和延安脫貧啟示錄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題:紅色土地上的不變初心——革命老區井岡山和延安脫貧啟示錄  新華社記者沈虹冰、
  •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30日訊(楊俊奇)古藺地處川黔交界、烏蒙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全縣幅員面積3184平方公裡,轄26個鄉鎮、269個行政村,總人口87萬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四川省革命老區縣和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
  • 擔當作為金融報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國家開發銀行脫貧攻堅建功...
    國開行陝西分行:心中最亮的「一抹紅」  革命聖地延安和國家開發銀行以紅色基因為紐帶,發揮政府的組織優勢和國開行的金融服務優勢,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路前行中結下了魚水深情。兩年來,國開行發揮「逆境託舉市」的重要作用,累計投放貸款20億元支持收購「富士」等優質蘋果26萬噸,約佔延安優質蘋果市場的30%,帶動2896戶貧困戶脫貧增收、216個合作社共同發展、惠及果農4萬多戶,達到了助力脫貧攻堅、助推產業升級、緩釋市場風險、緩解融資難題和帶動老百姓穩定增收的綜合成效,好果子賣上了好價錢,蘋果樹變成了搖錢樹,促進「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受到了老區人民和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讚。
  • 泉州:凝心聚力推進革命老區發展
    自2012年12月《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下稱《條例》)出臺後,泉州市縣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積極對接、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全市老區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在革命「五老」人員生活補助、老區蘇區脫貧、老區鄉村產業振興等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 雲南維西:以革命老區精神凝聚攻堅克難磅礴力量
    駐足維西革命老區紀念碑前,緬懷革命先烈,回顧維西革命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光輝歷程,重溫革命老區精神,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的認識。維西革命老區人民群眾在血與火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淬鍊了光耀千秋的「維西革命精神」。維西依託革命老區等資源,創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自強誠信」主題教育實訓基地,旨在弘揚老其精神,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凝聚起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貧困,民生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