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2020-12-17 六分鐘科普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這一去創造了多個天文史上的第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太陽系邊界(當然是傳統邊界,新邊界是奧爾特星雲)的探測器、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之一、人類歷史上貢獻最大的探測器之一......如今旅行者1號在太空已經孤獨地飛行了43年,總飛行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雖然它離地球越來越遠,甚至已經聯繫不上旅行者1號了,但是旅行者1號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途中,旅行者1號分別經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太陽系行星並且為這些行星拍攝了大量的高清照片,為人類研究和了解這些行星提供巨大幫助。

旅行者1號在土星軌道拍攝的地球,距離為15億公裡左右

在旅行者1號拍攝的大量行星照片中,最經典照片並不來自木星、土星或者海王星,而是來自旅行者1號的母行星地球,這張照片就是航天史上最經典的照片「暗淡藍點」,從暗淡藍點這張照片中看似乎乍一看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在這張照片中有一個像素般大小的亮點,這個亮點就是我們的地球,什麼那就是地球?網友看到這張照片之後,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在人類眼裡,地球是一個很巨大的星球,曾經就有人計算過,如果人與人肩並肩站著,那麼地球5.1億平方公裡的表面積可以站立4000萬億個人,即使不包括海洋,僅僅陸地都可以站立1200萬億人,所以在人類眼裡,地球是很巨大的,甚至在太陽系中地球的體積也不算小,因為還有比它更小的水星、火星和冥王星,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巨大的星球為什麼在旅行者1號拍攝的照片中,僅僅顯示一個亮點呢?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拍攝的地球

原來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4億公裡外的宇宙空間區域拍攝的,從絕對上看,64億公裡距離是相當於遠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才1.5億公裡,在地球上看到巨大的太陽也只有臉盤大小,在64億公裡之外還能看到地球顯示一個亮點也算不錯了,畢竟距離那麼遠,但是這個距離的遠是對人類來說的,相對於宇宙來說,這點距離根本不值得一提,不說宇宙,就說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64億公裡也很短很短,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光年,這是什麼概念?一光年是9.46萬億公裡,10萬光年就是94.6億億公裡,10萬光年的距離是64億公裡的1.47億倍。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拍攝的地球,地球只有一個像素大小

如果能夠從銀河系的上空俯瞰太陽系,你就會發現64億公裡不過是宇宙中肩並肩的距離,就是在「肩並肩」的距離旅行者1號拍攝的地球僅僅顯示一個亮點,由此可見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有多小,甚至根本不值得一提,確實在整個宇宙中地球連塵埃都算不上,根據科學家們觀測和分析,單單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就存在至少1000-3000億顆恆星,按照一顆恆攜帶有8顆行星(太陽系標準),整個銀河系至少存在10000億顆行星,而地球只不過是其中的萬億分之一而已,如果拿到宇宙中對比,地球渺小的真的連塵埃都比不上,據估計宇宙存在2萬億個星系,一個星系平均含有1000億顆恆星(銀河系標準),那麼整個宇宙含有的恆星數量為2000萬億億顆,同樣按照一顆恆星攜帶8個行星為標準,整個宇宙含有的行星數量為1.6億億億顆。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拍攝地球的位置

可能大家對用這些數字去描述宇宙的大小還不夠震撼,那下面再來說說同「暗淡藍點」一樣出名的另一張照片「哈勃深空場」,什麼是「哈勃深空場」?所謂哈勃深空場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對著太空一個只有滿月十分之一的區域,然後持續4個月進行拍攝,結果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這個小小的宇宙區域拍攝到大量的星系,科學家經過分析發現,這個小小的區域竟然含有1000個星系,而每個星系含有的恆星數量達到1萬億個,而在這個區域內最亮同時也是最大的一個星系體積是銀河系的8倍多,非常龐大。

哈勃深空場

「暗淡藍點」和「哈勃深空場」讓人陷入了深思,人類在宇宙中如此渺小,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了解宇宙,1000萬年,10000萬年,1億年,甚至永遠都無法弄清宇宙的奧秘。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月球距離地球384000公裡,從月球當中看地球是最美麗的,這是在太空當中最佳的觀測地點,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的地方,從火星上看地球,是沒有月球看的那麼美麗,剛開始,科學家們大多認為銀河系是宇宙的全部,而直到後來,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升級,銀河系也只是宇宙當中數千萬億個行星當中的一員,如果將宇宙縮小,再縮小,就可以看到宇宙當中還是有很多的像星星一樣的點,這其實都代表著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
  • 從60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旅行者1號拍攝的是地球嗎?
    從60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旅行者1號拍攝的是地球嗎?在1990年,當時的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達到了60億公裡,準備往更深處的宇宙探測的時候,為地球拍攝了一張高清照片,雖然這張照片十分模糊,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到地球的原貌。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近百年來,各個大國都向宇宙發射了探測器,希望可以解開宇宙的秘密,截止到目前,只有兩個探測器飛得最遠,那就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旅行者1號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向人類傳回了多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竟然讓人類感到深思,這是為什麼呢?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飛行211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旅行者1號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被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送上太空,從此開始了它漫長的太空旅程,經過40多年的飛行,截止2019年10月為止,旅行者1號飛到了距離地球211億公裡外的系外空間,而太陽風外圍的距離才有180億公裡,所以理論上來說,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傳統太陽系邊界,當然如果把新發現的奧爾特星雲作為太陽系邊界的話
  • 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超出你的想像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誕生於46億年前,而人類誕生於數百萬年前,經過不斷的進化和成長,到了如今的科技文明。古時候的人們非常嚮往星空,每天抬頭看天上的星星,想弄明白那些星星到底是什麼?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生命的星球好大啊,永遠都不可能走到盡頭。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感動"淚目"64億公裡外的回望,旅行者一號帶給人類新認知
    目前為止NASA共發射了五顆星際探測器,包括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以及新視野號探測器,前四顆探測器主要是為了探測四顆遠日氣態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後的任務就是飛出太陽系,在黑暗、空曠、靜謐的宇宙空間中飛行了43年,目前距離地球216億公裡,未來還會繼續向深空飛行,大約1.76萬年後飛出太陽系,7.4萬年後飛掠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已經飛行兩百億公裡,離地球最遠一張照片,為什麼令人深思?
    1990年2月14日已經發射了13年的旅行者一號,完成了它首要的探測任務,受地面控制掉轉相機對內太陽系拍攝了一張照片,差不多是太陽系主要天體的大合照,無一例外這些行星在照片中呈現的都是一個小小像素點。不去管其它的行星,我們可以特別關注一下地球,地球這顆承載數百萬個物種有46億年歷史,38億年生命史的天體,在這張照片中僅僅是一個小藍點,只有0.12像素。就是這顆小藍點,承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從始至終,給人很深的印象。
  • NASA重洗著名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30年前的情人節,「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60億公裡,向荒涼的太陽系邊緣前進。在它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不會再遇到任何一個天體。
  • 旅行者1號拍到了什麼?飛越200億公裡後,內容讓人深思!
    想必這張被稱為暗淡藍點的圖片很多人都看過,這是旅行者1號在離開地球之後所拍攝下來的,這張照片上出現之後,引發了全人類的深思,我們究竟是誰?我們究竟從哪裡來?這些終極問題在這顆暗淡藍點面前似乎顯得更加無力,人類雖然有能力將探測器送上更為遙遠的星空,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釋這些生命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 飛了43年後,來到227.64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6.9995公裡的超快速度繼續遠離太陽系,探索未知的星際空間。當然,美國發射造價達上億美元的旅行者1號並不是為了刷新航天距離記錄,而是為了探索日球層之外的星際空間,那裡是否真的存在假想中的奧爾特星雲,一個包圍著太陽系的雲團,那裡飛舞著很多活躍彗星。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旅行者1號究竟發現了什麼?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 旅行者1號相隔地球217億公裡,功率僅23瓦,數據如何傳回?
    [1]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20年6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木星系統、1980年經過土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
  • 遠在216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
    於1977年離開地球的旅行者1號至今還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它現在遠在216億公裡之外,相當於地球和太陽距離的144倍。雖然旅行者1號無法利用太陽能供電,但其攜帶的核發電機一直工作至今,所以這個探測器還有電力與地球保持通信。
  • 美國旅行者號已經飛離地球15億公裡,靠什麼給地球傳回照片?
    美國旅行者號已經飛離地球15億公裡,快要飛出太陽系,靠什麼給地球傳回照片?旅行者號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分別有姊妹兩隻,分別是由NASA在1977年的9月5日和8月20日發射升空,至今已經過去了41年。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早已經完成了各自的探索任務,目前已經飛到了狹義上的太陽系邊界-太陽系最外層,太陽影響範圍與星際介質之間的位置。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沿著不同的路線,至今為止已經距離地球大約210億公裡和175億公裡。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地球很大?旅行者1號:來看看我拍的照片
    旅行者1號:來看看我拍的照片是在萬物之所以有大小之分,是因為有著對比,就比如說兩個人的身高有不同之差,又或者將小的湖泊和海洋進行比較都會有大小之分,這是因為有參照物的原因!那麼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只能以地球上所看到的物質進行相對比,而我們地球有多麼大呢?這點需要跟地球一樣的行星進行相比較才能夠區分出來!
  •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旅行者拍下了決定性照片!
    眾所周知,旅行者1號是人類歷史上收個離開日光層踏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它是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不僅如此,旅行者1號帶給人類科學上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消息稱,NASA於2020年2月13日發布了旅行者1號著名的「淡藍點」地球圖像的更新版本,這張照片展示了真實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為了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人類做了諸多的努力,比如發射各種頻率的電波、探測器等等,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兩個探測器。因為這兩個探測器不僅擔負著去更深的宇宙空間中尋找外星文明的使命,同時還有著重要的科考任務,比如拍攝沿途的行星照片,並把這些照片傳回地球。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的星際旅行
    美國宇航局(NASA)最終從這個任務組中編輯出60幀照片,合成了一幅太陽系的全家福。 下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的宇宙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作品,名為《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距離地球最遠的最著名的地球照片,畫面中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這張照片觸發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的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