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推出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2017年,時年71歲的餘秋雨出版了《泥步修行》,該書被宣稱為他的「封筆之作」。兩年之後,餘秋雨的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日前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上市。一向以歷史文化大散文見長,下筆動輒萬言的餘秋雨,在古稀之年一反常態首度嘗試「短文體」,對此餘秋雨表示,這是考慮到當代讀者極其有限的閱讀時間。

  記者從出版社了解到,在新書中,餘秋雨將自己的閱歷、感想、智慧濃縮在一篇篇筆調輕鬆又有分量的小篇幅散文裡。全書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萬裡入心」,有感、有悟,再談廢墟,不僅是苦旅足跡遍布四海的餘秋雨在空間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長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時的感悟與警醒。下部「文史尋魂」則是餘秋雨的一個大膽實驗——他希望用一篇篇「支點很小」的短文撬起半部文學史。

  對於為何在「封筆」後,再度「出山」,餘秋雨在《雨夜短文》的自序中表示,自己不斷發現冒名餘秋雨的詩文「偽本」層出不窮,說明讀者們更願意接受一個「簡短版餘秋雨」,「時至今日,生活節奏加快,一般讀者沒有時間沉浸在長篇大論中了。偶爾能過目一讀的,主要是短篇。某些讀者喜歡用文學來點綴生活,動用的主要也是短篇……眼前這本書,把我寫的很多獨立短文收集在一起了,可供當代讀者在繁忙的間隙裡隨意選讀。」

  在成名以後,歷史文化大散文模式曾讓餘秋雨本人遭到了不少來自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言論攻擊。對此,餘秋雨也在這本新作中,以文人的方式用一篇名為《棍棒》的文章進行了回應。在餘秋雨看來,文學是一個自由的天地,散文更應該收納自如。對於自己的這本新作,餘秋雨在正文之前特意提醒道:「本書所有的短文,與傳統觀念和流行思潮都有很大不同。按照我歷來的習慣,如果沒有什麼不同,就不寫了。因此,我要在讀者進門之前先做一個預告:裡邊頗多坎坷荊棘,需要步步小心。」

相關焦點

  • 餘秋雨推出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
    2017年,時年71歲的餘秋雨出版了《泥步修行》,該書被宣稱為他的「封筆之作」。兩年之後,餘秋雨的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日前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上市。一向以歷史文化大散文見長,下筆動輒萬言的餘秋雨,在古稀之年一反常態首度嘗試「短文體」,對此餘秋雨表示,這是考慮到當代讀者極其有限的閱讀時間。
  • 《雨夜短文》出版,餘秋雨這次為什麼把散文都寫「短」了?
    餘秋雨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近日面世,該書是餘秋雨繼20多年前出版《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文化散文」之後,又一部全新散文作品集。在新書中,餘秋雨將自己的閱歷、感想、智慧濃縮起來,筆調輕鬆、意境至美。
  • 餘秋雨:短篇也是大課題
    從《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到《泥步修行》,讀者看多了餘秋雨的歷史文化大散文,卻很少看到他的散文短篇。自2017年出版《泥步修行》「封筆」之後,時隔兩年餘秋雨再度「出山」,推出全新散文集《雨夜短文》。
  • 「封筆之作」後再出新書,餘秋雨:當代讀者更接受簡短版
    2017年,餘秋雨以七旬高齡出版了《泥步修行》,被媒體宣稱為「封筆之作」。沒成想,在兩年之後,餘秋雨人生中的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上市,對於一向以歷史文化大散文見長,下筆動輒萬言的餘秋雨來說,著實令人意外。
  • 談及餘秋雨水平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金庸風趣幽默
    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直到餘秋雨上學的年紀才有了一所小學,雖然設施不全,圖書很少,但是餘秋雨在小小的圖書室便開始了他的閱讀。這段時光對於童年的餘秋雨來說印象十分深刻。這裡也是餘秋雨文學的起點。小學畢業之後隨著父親去了上海。
  • 餘秋雨首部小說免費三天 挑戰行業「規範」
    【天極網數碼頻道】曾憑藉《文化苦旅》、《行者無疆》等散文集作品在整整一代人心中烙下文化印記的散文大師餘秋雨,近日發表了自己的首部長篇小說《冰河》,在創作方面完成巨大轉型,一時間褒貶不一,無數讀者爭先恐後欲一睹為快。
  • 《為你誦讀》餘秋雨:安靜之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餘秋雨的《 安靜之美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這期節目,請在下方留言。 有一種美,可稱之為安靜之美。 可惜任何美學著作都沒有說明:這種安靜,是辛苦抵禦的結果。(摘自天地出版社《雨夜短文》一書) 作者簡介: 餘秋雨,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 青書單|餘秋雨:文學創作是反叛,繼承只會走向窮途
    一向以歷史文化大散文見長、下筆動輒萬言的餘秋雨,在古稀之年一反常態首度嘗試「短文體」。近日,餘秋雨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出版,將閱歷、感想、智慧濃縮在一篇篇筆調輕鬆又有分量的小篇幅散文裡。古典小說問答文 | 餘秋雨元明清時代的文學風光,已經讓給了戲劇、小說。這些作品的體量都很大,就像是一重重山丘,不管是攀越它們還是環繞它們,都要花不少時間。而且遠遠看去,在攀越和環繞的人已經很多,我們還要加入進去嗎?
  • 餘秋雨再推長篇小說:用紀實手法講懸疑
    餘秋雨再推長篇小說:用紀實手法講懸疑 2015-05-06 15:00:18參與互動()   繼首部小說
  • 《中國文脈》再版,餘秋雨又產生不少憂慮
    作家出版社近期推出的《餘秋雨文學十卷》,匯集了餘秋雨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十部文學著作,由《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中國文脈》《極品美學》《傑作之秘》《空島·信客》《冰河》《門孔》組成,十部作品橫跨三十年,全部由余秋雨本人在2019年做了大量修訂。
  • 餘秋雨水平如何?《文化苦旅》暢銷30年,出版千萬冊,至今不衰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我高中時候讀的一部散文集,我還記得當初第一次讀《文化苦旅》的震撼。語言居然可以像詩一樣的優美,感情居然可以這麼的內斂,文化居然隱藏在殘山敗水之間,讀慣了「禮讚」,「謳歌」之類的散文,詞庫已被「啊」,「勞動者」等詞彙佔滿的我,完全被徵服我選擇了幾段印象最深的分享給大家。
  • 黑粉:他不只是「文化流氓」,是真流氓,對此餘秋雨只留下8個字
    後來,1992年,餘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瞬間火爆,成為當時的「網紅書」,暢銷全國,各大中學語文老師爭相推薦。出名之後的餘秋雨,在伴隨著無數的掌聲與鮮花的同時,也招來一些「黑粉」的誹謗和誣陷。先是對餘秋雨文章中的史料引用進行批判,之後就直接上升到了人生攻擊,有的人甚至通過種種不道德的行為,惡意誹謗餘秋雨本人及家人。
  • 餘秋雨《冰河》網易雲閱讀首發 新作評價兩極化
    以《文化苦旅》《行者無疆》《山居筆記》等歷史文化散文集而知名的餘秋雨,此前幾乎每一本著作都是暢銷不衰的經典作品,是許多人了解民族文化、追溯國家歷史的文化啟蒙老師。而這樣一位散文大師如今卻開始創作小說,外界不免產生種種猜測。
  • 當代文壇散文「八大家」,餘秋雨居榜首,余光中、賈平凹入列!
    冰心、季羨林、汪曾祺、余光中、餘秋雨、賈平凹、林清玄、劉亮程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餘秋雨 開一代風氣之先在當代中國文壇,不管是從知名度、作品發行量、讀者群體還是各種評選榜單,在散文領域,餘秋雨毫無疑問是名氣最響、影響力最大的一位。當之無愧的「中國歷史文化散文第一人」。雖然這樣的稱呼很多人會覺得很有爭議。
  • 文珍首部散文集《三四越界》上海書展首發
    九個主題的另闢蹊徑,一支妙筆的靈動尖新,加上如夢如幻的配畫詩文,以「越界」為名,青年作家文珍的首部散文集《三四越界》日前亮相上海書展。現場讀者交流氣氛活躍,有從北京一路追到上海的長期讀者,也有讀者獻上書中她曾畫過的藍色繡球花,文珍則誠懇分享眾多關於自己目前寫作階段和題材興趣方面的問題。
  • 方慧首部短篇故事集出版 未來或創作長篇小說
    方慧首部短篇故事集出版 未來或創作長篇小說 2015-12-01 20:27: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 餘秋雨首次推出長篇小說 《冰河》帶給讀者驚喜
    餘秋雨在讀者見面會上。   近日,文化學者餘秋雨攜新作《冰河》在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與讀者見面。此書為餘秋雨寫作生涯首部長篇小說,講述一個在生命絕境中誕生的愛情傳說。餘秋雨表示:「這部作品,可以看成我們夫妻倆在絕境中的悲劇性堅持。但故事還是美好的,甚至沒有一個壞人、惡人。真正的藝術,永遠不是自衛的劍戟。」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
    ,有多少烏雲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以前沒有「歷史文化大散文」,餘秋雨出版了《文化苦旅》《中國文脈》《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散文集之後才有,而且很受歡迎,模仿者甚眾。正因為餘秋雨在散文領域的創新,以及重拾傳統的蹊徑另闢,使他在文壇大放異彩,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他的散文集不斷重版,一再刷新出版記錄,成為了新時代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散文家。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王朔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
    「不知道歷史學家有沒有查過,有多少烏雲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以前沒有「歷史文化大散文」,餘秋雨出版了《文化苦旅》《中國文脈》《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散文集之後才有,而且很受歡迎,模仿者甚眾。正因為餘秋雨在散文領域的創新,以及重拾傳統的蹊徑另闢,使他在文壇大放異彩,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他的散文集不斷重版,一再刷新出版記錄,成為了新時代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