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颱風寶寶們也忙著來「報導了」。
今天一早海上就超級忙,2個熱帶低壓+2個熱帶擾動,上演了一次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命名爭奪戰。最終後來者居上,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成功奪取「玲玲」之名,位列今年第13號颱風之位。
圖/中央氣象臺
據中央氣象臺: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已生成,今8時,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鑾鼻東南方向約910公裡的洋面上,熱帶風暴級(8級, 18米/秒),998 百帕。預計「玲玲」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
玲玲生成前後的雲圖,來自RAMMB
據「中央氣象臺」,「玲玲」名字來源於香港,是女孩名。
「玲玲」正向臺灣以東洋面靠近。受南海熱帶低壓影響,海南島及華南沿海已出現明顯風雨。
此外,2-4日,江蘇中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東部及雲南西部、遼寧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新疆西部和北部有小到中雨。氣象專家提醒,未來幾天,海南島及華南沿海等地風雨較強,公眾需做好防禦措施。另外,江蘇、安徽、遼寧、新疆等地公眾需關注短時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地質災害等。
目前天氣形勢非常複雜,長三角地區處於東、南、西、北四面夾擊的狀況。東面海上有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面有大陸高壓向東擴張,北面有北方冷空氣南下,南面有兩股熱帶地區的水汽源源不斷的向長三角地區輸送水汽。至於颱風「玲玲」對杭州的影響,杭州市氣象臺分析:目前的移動路徑看不太會登陸,最大可能將會在5-7日沿著東海北上,但颱風攜帶的豐富的水汽會給長三角地區帶來降雨。
目前,西北太平洋現在共有五個颱風或颱風胚胎,它們分別是海南近海的颱風胚胎91W,南海中部的未編號颱風胚胎,菲律賓以東的13號颱風玲玲,波納佩島以西的颱風胚胎93W,以及最東邊的颱風胚胎14W。這幾個颱風胚胎都可能發展為颱風,其中南海雙颱風胚胎將在混戰之後合併,可能成為14號颱風劍魚。14W可能發展為15號颱風法茜。
9月2日早晨西北太平洋五颱風胚胎共舞情況,中氣愛標註
其中,颱風玲玲在副高西側邊緣,它將在副高引導下一路北上,最大可能是9月5日進入東海,9月6-7日在江浙滬近海北上;但由於形勢非常複雜,也可能登陸華東沿海。
ECMWF對玲玲的路徑集合預報,中氣愛製作
未來的颱風法茜,目前距離我國萬裡之遙,它將在強勢穩定的副熱帶高壓引導下,持續西行一星期以上,隨後在9月上旬末靠近我國或日本。一星期內,它對我國無影響。
14W的ECMWF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南海正在混戰中的雙颱風胚胎、未來的颱風劍魚。它實際上是個颱風「雙黃蛋」,所以一方面多中心情況長期存在,強度不會強;但另一方面,它實際上集結了兩個颱風的水汽,又在西南季風的上遊,所以水汽特別豐富。
南海颱風胚胎雲圖,來自CWB和FNMOC,中氣愛標註
而且,未來的颱風劍魚不僅無組織,而且無引導。它離副熱帶高壓非常遠,所以引導微弱,主要靠內力、颱風玲玲的作用力移動。正因為此,它的速度將非常慢,而且會呈現跳躍、打轉等各種匪夷所思的情況。總而言之,它要在海南、廣東沿海轉悠一星期左右,隨後再重整加強,登陸廣東。
ECMWF對西北太平洋颱風胚胎的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
所以,未來劍魚的暴雨將持久停留在海南、廣東和廣西東南部,這裡的雨一直下;而颱風胚胎外圍的水汽將在副熱帶高壓西北側集合,給江浙滬帶來梅雨一樣的持續大雨,這裡的雨也一直下;後期,颱風胚胎的暴雨還將波及福建、臺灣,這裡的雨可能也要下起來。
中國華東模式對未來東南沿海的降雨分析,可見東南沿海雨水不停
此外,2-4日,江蘇中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東部及雲南西部、遼寧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新疆西部和北部有小到中雨。
氣象專家提醒,未來幾天,海南島及華南沿海等地風雨較強,公眾需做好防禦措施。另外,江蘇、安徽、遼寧、新疆等地公眾需關注短時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地質災害等。
總而言之,這個9月,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進入鼎盛狀態,颱風極度活躍,程度甚至可能超過7月。受颱風水汽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雨,恐怕要不斷騷擾,下個沒完,目前來看9月中旬前難以徹底結束,重點是廣東、海南和江浙滬。請當地的朋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