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鹽田旅遊業2019年總收入首破百億大關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去年鹽田旅遊業總收入首破百億大關

  2019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深圳鹽田區榜上有名。

  一直以來,鹽田區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確立了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新定位新目標。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全域+全季」旅遊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旅遊+」和「+旅遊」戰略,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在優化旅遊產品供給、重大旅遊項目落地、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加強旅遊宣傳、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路,打造濱海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全力推動鹽田旅遊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旅遊業支撐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結構優化。過去一年,鹽田區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1.64億元,增長10.6%。

  構建全域全季旅遊新格局

  全域旅遊一張網,需要由點串線,再由線及面,層層推進。為此,鹽田區從規劃開發、投入建設、管理經營等多方面,將旅遊產業布局與城區空間布局整合起來,把點線面串聯起來,推動「山海港城」資源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區品質提升,構建「山海港城皆可觀光、春夏秋冬皆可暢玩」的全域全季旅遊格局。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在「全域旅遊」藍圖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產業主動與旅遊相加,釋放出「1+1>2」甚至倍增效應。如通過舉辦國際非遺創新主題展、黃金珠寶創意大賽,讓黃金珠寶這一鹽田傳統支柱產業因旅遊重新迸發活力;東部通航精心打造的「空中禮佛」「山海鹽田」「俯瞰港島」等空中遊覽項目成為航空旅遊的代表;東部華僑城成為康養旅遊的好去處;世界海岸賽艇沙灘衝刺賽、世界盃國標舞和環球巨星公開賽等國際品牌活動賽事,成為體旅融合的新亮點;還有以鹽田海鮮街等為串聯的美食產業鏈,以及大梅沙村濱海文旅小鎮等等,這些都為遊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

  在此基礎上,不斷升級的綜合服務配套也在彰顯著這座濱海城區全域全季旅遊建設「軟實力」。記者了解到,鹽田區率先開展5G試點,實現公共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同時,攜手騰訊建設智慧文旅系統,完善遊客服務、在線監控、指揮調度、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推出「i遊鹽田」智慧旅遊服務平臺,「暢遊鹽田」微信服務號,為遊客提供「全景式、全業態、全程化」服務。

  「智慧書房」成為主客共享美好空間

  在鹽田海濱綠道大梅沙段,一棟兩層高的木質建築掩映在層層樹影中,這是大梅沙驛站。除了作為遊客休息、欣賞沿途風光之處,它還兼具了閱讀的功能——「悅海圖書館」就設在其中。

  記者推開玻璃門看到,這間圖書館採用全景落地窗設計,內部空間緊湊而明亮。靠牆的木質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文學、藝術、歷史、哲學和兒童讀本等各類書籍,可供讀者自由選擇。

  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彭潔表示,通過利用各種公共空間,打造出這樣一個主客共享的新空間,既能服務遊客,又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處休閒閱讀的空間,增添了城市文化氣息。「過去我們建圖書館,更多地是建在街道、社區等地。如今我們把智慧書房建在棧道上,建在公園、酒店中,讓更多市民遊客都能夠享受到這些文化休閒的公共空間。」

  據介紹,鹽田區在公園、棧道、景點、商圈先後建成並開放聽海、燈塔、邂逅等10間無人值守的智慧書房。聯合洲際、凱悅等酒店建設4個酒店「粵書吧」,與深能環保、安多福等企業聯手創新建成傳統文化、健康環保等5個社會文化分館,為市民遊客帶來主客共享文旅新空間、新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書房、文化館社會分館、「粵書吧」等公共文旅設施建設中,鹽田區採用「政府主導、企業投入、社會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由企業投資運營,政府配套設施,開創了社會化、市場化建設主客共享文旅空間的新模式。

  小梅沙將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區

  去年年底,微信朋友圈一則關於小梅沙海洋世界閉園的通知,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作為國內大型海洋主題公園之一,小梅沙海洋世界承載了幾代深圳人的記憶,不少人特意趕到公園門口合影留念。

  小梅沙海洋世界閉園停業,揭開了小梅沙片區整體升級改造的「冰山一角」。記者了解到,作為深圳市首個旅遊業態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項目,小梅沙片區城市更新單元建築方案設計國際招標已確定優勝方案。未來的小梅沙,將以構建山海小梅沙、小城小梅沙、人文小梅沙、和諧小梅沙為設計原則,通過降低群體建築高度和體量,在近人尺度的空間和視覺中心地標建築中體會梅沙地域元素的現代風貌,形成集自然體驗與人文生活為一體的親水、錯落的多向度空間,打造集旅、居、業於一體的國際化、世界級都市型濱海旅遊度假區。

  近日,記者前往小梅沙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小梅沙大酒店的原址已被整理為平地。場地中央,數十輛履帶吊車、旋挖機、泵車「各司其職」,或裝卸物料、或鑽孔打樁、或澆築混凝土,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根據規劃,這裡將建設深圳美高梅酒店。此外,廣受市民關注的新海洋世界已於去年9月開工,計劃將於2022年9月底試營業。

  深圳市特發小梅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程部土建經理吳淼告訴記者,小梅沙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將分二期予以推進,其中更新單元一期項目將會在這兩個月內正式開工。「按照小梅沙片區總體規劃,北區將規劃建設郊野生態公園、戶外運動基地,南區將重點發展休閒度假、商貿會務、高端醫療、健康管理、水上運動等產業。」(記者 第五燕燕 陳敏)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相關焦點

  • 「山海相約,浪在鹽田」 第十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盛大開幕
    第十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以「暢遊山海、健康鹽田」為主題,秉承兼容並蓄、全域融合的原則,通過航空、海洋、健康、戶外、文化、商貿等元素,重點推出「旅遊+文化藝術」「旅遊+運動賽事」「旅遊+休閒娛樂」「旅遊+美食購物」「旅遊+產業會展」等六大類30項主題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呈現黃金海岸的生態魅力、健康活力、多元文化和消費時尚,充分展示了鹽田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新形象,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
  • 深圳鹽田 念好「山海經」,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高地
    過去一年,深圳鹽田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旅遊業支撐起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與結構優化。圖為鹽田城區。2019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鹽田區榜上有名。當前,鹽田正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圍繞創建目標,鹽田將充分發揮山海自然資源及產業資源優勢,大力推動『全域+全季』旅遊發展,全面完善全域旅遊軟硬體建設,促進『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打造景區、城區、產業區『三區融合』的世界級濱海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彭潔說。
  • 「山海相約·浪在鹽田」第十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啟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2020年9月27日晚,由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暨東部華僑城山海度假節在東部華僑城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拉開序幕。
  • 鹽田區2019年交出這份成績單
    」……2020年1月16日上午,鹽田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在鹽田會堂開幕,區長楊軍代表鹽田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對鹽田區過去一年工作進行總結。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鹽田區在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建設、民生福祉、城區面貌等方面均取得亮眼的成績,為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 一文讀懂: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題圖 / 圖源網絡 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這並不是國家統計局或相關人士第一次探討人均國民總收入數據。 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7月就官宣,2018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折合人民幣66762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文章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增長曲線一直保持上升趨勢。
  • 2017年廈門市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大關
    ­  2017年,廈門市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大關。根據相關統計預測,2017年廈門市全年預計接待遊客78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2%;旅遊收入將達到1160億元,同比增長19.8%。旅遊會展業總收入預計達到1400億元。­  作為全國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廈門市旅遊市場發展迅猛,旅遊收入、接待遊客數持續上漲,遊客滿意度也穩居全國前列。
  • 鹽田加速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新地標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9月11日,由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嶺南控股廣之旅承辦策劃的「山海美城▪活力鹽田」全域旅遊推介會在廣州舉行。鹽田區特色旅遊企業代表紛紛上臺推介,為現場觀眾帶來山海鹽田的獨特魅力和爆款優惠旅遊產品,吸引了眾多旅遊同業和遊客的關注。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 鹽田:奮力開創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2019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鹽田區榜上有名。2019年,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1.64億元,同比增長10.55%。在這裡,「鵬城第一峰」梧桐山綠意延綿,天然氧吧名聲在外;69公裡的半山公園帶將於年內完工,獨具鹽田特色的「生態翡翠項鍊」即將全線打通。
  • 江蘇旅遊業總收入突破萬億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原標題:江蘇旅遊業總收入突破萬億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18日上午,全省旅遊工作推進會在徐州召開。省委書記李強、省長石泰峰分別作出批示,副省長張雷出席並講話。會上傳出喜訊:據初步測算,去年,江蘇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263億元,同比增長13.4%;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6%,旅遊業已成為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中國新聞網 8月7日消息,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8月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你被平均了嗎?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你又被平均了?突破1萬美元大關8月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410美元,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數據一經公布,很快就上了微博熱搜,引來大批網友的關注。
  • 2019年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旅遊業在GDP佔比11.05%
    3月10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受權發布《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
  • 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2019年首破1萬美元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2019年首破1萬美元   7日,
  • 2018年中國各省份旅遊總收入出爐
    根據全國各省份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從旅遊總收入來看,廣東排名第一,前五位依次為廣東(1.36萬億)、江蘇(1.32萬億)、山東(1.046萬億)、四川(1.01萬億)、浙江(1.00萬億),均破萬億元大關
  • 特區40年|深圳鹽田:堅定不移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採風團一行人參觀鹽田港區據了解,鹽田港區面積僅為4.17平方公裡,但卻是全國乃至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19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標準箱。為將這些山海優勢資源真正盤活,實現轄區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鹽田區圍繞「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新定位和新目標,在深圳市率先出臺《鹽田區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商貿等產業有機融合,大力實施「旅遊+」和「+旅遊」戰略,形成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全員參與、全域推進的新局面。
  • 2019世界海岸賽艇沙灘衝刺賽總決賽(深圳.鹽田)完美收官 中國隊在...
    2019世界海岸賽艇沙灘衝刺賽總決賽(深圳.鹽田)25日-27日正式進行,本次賽事是世界首屆、級別最高的海岸賽艇沙灘衝刺賽事,對深圳市乃至全國的海岸賽艇運動普及和競技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賽事由國際賽艇聯合會主辦,中國賽艇協會和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承辦。
  • 2020年溧陽全社會用電量首破百億度大關
    揚子晚報網1月6日訊(通訊員 史珂 記者 畢俊星) 記者日前從溧陽市供電公司獲悉,2020年該市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01.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7%。這是溧陽全社會年用電量首次突破百億千瓦時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標誌著該市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 深圳下一個風口,在鹽田!
    西部有蛇口,東部的鹽田也在奮起直追。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深圳將進入鹽田、蛇口兩翼齊飛的高質量發展時期。港口鹽田:2019年2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將對標紐約、東京、舊金山三大世界級灣區,打造世界第四灣。
  • 2019年旅遊總收入排名,重慶排第二
    旅遊總收入旅遊總收入由國內旅遊收入十入境旅遊收入。2019年旅遊總收入排名,重慶排第二2019年北京、重慶、上海、成都、廣州旅遊總收入排名前五,均超過4400億元,分別為6224.6億元、5734億元、5733.73億元、4650億元、4454.58億元。以下各城市旅遊總收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