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的瀏覽器顯示殺人嫌犯在網上的殺人預告。 新華/路透
加藤智大在中學作業本上畫的漫畫
日本警方昨天說,前一天在東京著名電器街秋葉原持刀殺死7人、殺傷10人的嫌疑人加藤智大作案前在網際網路上「預告」血案,留下重要線索。
網上連續「預告」血案
這一系列留言出現在網際網路的手機留言板,貼出時間為事發當日清晨至中午,提供了作案者在作案前的活動情況。這些留言全部利用可以上網的移動通訊工具貼出。第一條留言出現在當日清晨5時21分左右,留言內容為:「我要在秋葉原殺人。
用汽車撞人,車不能用後就用刀殺。」
第二條留言出現在早晨6時31分,內容為「到時間了,出發吧」。此後相繼出現「抵達神奈川休息」、「抵達秋葉原」等記述作案者行動路線的留言。
當日11時45分左右,留言板上出現作案者對當時現場情況的描述:「今天是步行街吧」。中午12時10分左右的留言為「到時間了」。發生兇案的中央街在星期日是步行街。
當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加藤智大駕駛卡車撞入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開始血腥殺戮。警方說,他已供認在網際網路上留言「預告」犯罪。
考慮加強刀具管制
警方在逮捕加藤智大後,從現場起獲一把刀刃長度為13釐米的格鬥刀具。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昨天上午在記者會上說,鑑於這一暴力犯罪中出現了這種殺傷力較強的刀具,政府有必要研究加強《刀槍法》的執法力度。
町村說,事件發生後,首相福田康夫召見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泉信也,指示他責成相關部門調查血案的社會背景,以便採取對策。町村說:「《刀槍法》明文規定,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攜帶刀刃長度超過6釐米的刀具……必須考慮加強限制。」
犯罪「美國化」引擔憂
年輕人攻擊無辜市民的案件引起了日本社會憂慮。日本共同社援引社會評論家大谷昭宏的話說:「作案者選擇了同齡年輕人聚集區、假日的鬧市區作為攻擊目標,也許表達了作案者對社會的仇恨以及被拋棄的孤獨感。」
中央大學犯罪學教授藤本哲也則說:「(日本)由於不能適應社會而表達不滿的犯罪連續發生。而在美國,槍擊案件也接連發生,可以說現在(日本)的犯罪正在呈現美國化的趨勢。」
「到秋葉原殺人」
6月8日
5時21分:我要在秋葉原殺人。用汽車撞人,車不能用後就用刀殺。再見了,大家。
6時3分:曾經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大人眼中的。交不到朋友。
6時10分:預定走的道路封鎖了。果然,什麼都妨礙我。
6時31分:到時間了。出發吧。
7時12分:電車早乘了一班。
7時30分:這破雨!難得我準備這麼完美。
7時47分:算了吧,哪怕規模小點,雨天照樣執行。
(開車,留言中止)
9時48分:抵達神奈川休息。到現在為止還算順利。
10時53分:該死的塞車!能不能預定時間內到達啊?
11時45分:抵達秋葉原。今天是步行者天國之日吧?
12時10分:到時間了。
6月7日
8時03分:今天去秋葉原掙錢。
16時03分:順利租到車,準備就緒。
19時33分:明天要開車,今晚少喝點酒。
20時34分:我本以為自己會很興奮,但卻意外地冷靜,我很驚訝。
20時53分:不會中止,我不想中止。
6月6日
1時44分:居無定所、無業了嗎?好絕望。
2時48分:想做的事——殺人,夢想——獨佔新聞頭條。
3時35分:誰也不理解我,誰也不想理解我。
6月5日
6時17分:去工廠沒有連衣褲,辭了吧。
7時44分:不過作為能夠驅趕煩惱的公司,也不錯呢
12時05分:「殺誰都行」,我好像明白了。
人物
「頭髮呆呆的,很內向」
加藤曾在3個月前在出生地青森市對中學時代的朋友說「想死」。加藤在小學時候,「跑得很快,在班級裡很有人氣。」但多年後與之再次相見的友人表示,「頭髮呆呆的,變得很內向。」
5日下午6時15分,加藤在汽車廠更衣室裡曾大叫「沒有連衣褲!」6日上午加藤首次無故曠班。後來汽車廠接到人才派遣公司的電話,說加藤本人希望能夠讓他考慮是否再繼續工作。人才派遣公司表示,加藤去年11月看到招聘廣告後來應聘並被僱傭。今年4月還更新了一年契約。汽車廠表示,加藤人老實,不大說話,但工作態度良好。他的工作為早晚班交替,周六周日休息,時薪1300日元,月薪20萬日元出頭。
預約租車時,加藤撒謊說,「用來搬家。大概有3個人的行李。需要大的卡車。」於是租到了犯罪用的2噸卡車。他使用的是13釐米長的雙刃刀,名為「Dagger Knife」,同時還持有摺疊刀。王國培
(責任編輯:韓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