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舊城》
明·顧祿
群山繞廓遠,一徑小煙霞。
高阜通民舍,平坡置吏衙。
翠交千歲柏,紅綴四時花。
老我神仙境,何勞間及瓜。
這裡是黃帝之妻嫘祖的故裡,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
遠安縣是黃帝之妻嫘祖的故裡
這裡有關公敗走被擒的回馬坡,三國的硝煙烽火曾在此燃起。
回馬坡——關公敗走被擒之地
這裡是田野馬拉松的首創地,數以萬計的跑步愛好者曾在此被沿途的美景折服。
遠安田野馬拉松 周星亮/攝
這裡,就是遠安。
遠安位於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之東北。縣域之東、東南與荊門市、當陽市毗鄰,西南、西與夷陵區為鄰,北與保康縣、南漳縣接壤。
遠安位於湖北省西部 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遠安縣有2100多年的建縣史,古時「以其臨沮水」得名臨沮縣,後又稱高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嫘祖文化、楚文化、道教文化、三國文化等在這裡交相輝映。
遠安古時「以其臨沮水」得名臨沮縣 盧清國/攝
據《史記》記載,嫘祖為軒轅黃帝的正妃,她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織絹之術,結束了人類以獸皮和植物為衣的歷史,被後人稱為人文先祖。
華夏之母嫘祖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織絹之術
傳說嫘祖於農曆三月十五日,出生於遠安縣嫘祖鎮雷家衝。自北周以來,每到這一天,以遠安為核心,方圓數百裡的民眾,自發集聚嫘祖鎮祭祀蠶神,舉辦廟會,歷經1400多年不衰。遠安祭拜嫘祖儀式隆重和美,古樸典雅,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倫理特點。
遠安祭拜嫘祖歷經1400多年不衰 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直以來,遠安積極傳承和弘揚嫘祖文化,推動遠安嫘祖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從1984年起,遠安將傳統的嫘祖廟會節由民間組織升級為政府主辦,已連續舉辦36屆(2016年以後改為嫘祖文化節)。
遠安積極傳承和弘揚嫘祖文化
2008年,源自遠安嫘祖祭祀民俗活動的民間吹打樂「遠安嗚音」,被國務院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以祭拜典儀為核心內容的遠安「嫘祖信俗」,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遠安縣擁有兩項與嫘祖信俗有關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國獨一無二。
源自遠安嫘祖祭祀民俗活動的民間吹打樂「遠安嗚音」
遠安是楚國早期文化的發源地,據《詩 商頌 殷武》記載:「維女荊楚,居國南鄉」。該縣洋坪鎮南襄城楚都遺址,南北長900米,東西寬300米,內有陶井、東周古墓群等,出土過灰陶器、紡輪、青銅劍、青銅鏡、銅箭等文物,疑為楚人早期創業的都城「南鄉」。
洋坪鎮南襄城楚都遺址
道教文化在遠安也隨處可見。鳴鳳山道觀與武當山全真派一脈相傳,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年間,依山鑿石,銅瓦白牆,勢出半天,明清以來香火旺盛,一度形成十萬香客朝鳴鳳的盛大場面。
鳴鳳山道觀與武當山全真派一脈相傳 鄭軍/攝
因野鹿繞溪遨遊而得名的鹿溪山,為梁代「荊山居士」陸法和修行之地,有鹿苑寺遺址。沮河兩岸的2000餘個洞窟裡,很多供奉有道教諸聖,有全真七子和楊二郎等摩崖壁畫。
遠安縣舊縣鎮鹿苑寺村 張勇/攝
三國魏蜀吳的戰爭也為遠安留下了不少故事和遺蹟。據《三國志》記載:「潘璋、馬忠獲關羽及其子關平於臨沮章鄉。」「章鄉」在遠安羅漢峪峽谷,峽谷兩岸懸崖倒掛,峭壁如削,天如一線,為入川小道。敗走麥城後,關羽在此為絆馬索所阻而回馬,中伏被殺。為紀念關羽,後人將章鄉改為回馬坡,該地現存清同治十年石碑紀念亭。
回馬坡現存清同治十年石碑紀念亭 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中國綠色名縣、國家生態示範區,處於北緯30°的遠安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5.93%,擁有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丹霞地貌群,氣候溫和,洞奇林美,空氣清新,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遠安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吳星友/攝
近年來,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遠安以傳承和弘揚嫘祖文化為契機,依託豐富的山水和人文資源,於2013年在湖北省率先啟動全域景區化建設,圍繞龍鳳村拈花谷、鳴鳳山、武陵峽口三大旅遊片區,積極建設「湘鄂黃金旅遊走廊鄉村度假目的地」。
遠安有著豐富的山水和人文資源 遠安縣攝協供圖
在國家AAAA級景區鳴鳳山,清澈見底的溪水、火紅的丹霞山、金碧輝煌的道觀、厚重的道教文化,吸引著各地善男信女朝聖祭拜。
國家AAAA級景區鳴鳳山
在金家灣丹霞風景區,丹霞峰叢靈秀別致,山水田園景色宜人,還可體驗生態露營、房車營地、木屋酒店等旅遊項目。
金家灣 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遠安丹霞地貌靈秀別致 張國富/攝
在龍鳳村拈花谷,炊煙嫋嫋,雞鳴犬吠,蜿蜒石板路,古樸天井房,繪成一幅鄉愁四溢的動人畫卷。
遠安縣龍鳳村拈花谷
龍鳳村有著鄉愁四溢的動人畫卷 劉中一/攝
如今,隨著嫘祖文化節、田野馬拉松、全國攝影大賽、油菜花節等一系列旅遊營銷活動的舉辦,村村詩畫、步步景觀的遠安逐步走出深山,成為各地遊客心中「自駕遊天堂、自助遊勝地」。
遠安推動工業經濟向高質量方向轉型 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遠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優良生態+優質產業」的發展路徑,主攻以航天動力新材料為主的商業航天動力產業、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的礦產開發利用產業,縣域經濟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增加。
遠安一片欣欣向榮 劉曙松/攝
如今,美麗的遠安,正朝著湖北山區經濟第一縣,在「宜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幸福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