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完2/3了,全球疫情情況依舊很不樂觀。但是,通過對社交媒體的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新冠疫情」已經逐漸淡出中國人的視野。近期,生活中最讓人揪心已經不再是疫情,反而是「顧佳到底什麼時候離婚?」
與許多境外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悲劇性混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抗疫成果更顯著,這在社交媒體上熱度數據中反映明顯:國人不再過多關注「新冠疫情發展走向」。已經被轉移的社會熱點話題,體現的是國人擁有「天塌不下來」的淡然與從容。而這份安全感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顯得異常珍貴。
全球最新疫情情況
1. 全球確診超1854萬!累計死亡70萬人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月5日13時34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541862達例,死亡病例達700683例。
眼下,全球疫情還沒有明顯放緩跡象,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亦未面世。對此,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一個重要提醒——目前尚無針對新冠的「靈丹妙藥」,也許永遠不會有。
數據來源:https://coronavirus.jhu.edu/us-map
2.抗疫半年有餘,美國的醫院依然存在這個問題
半年多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400萬,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美國醫療機構乃至醫療行業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在美國第一波疫情迅速蔓延並實施全國性封鎖後,遠程醫療就成為醫院提供緊急護理服務的必要方式。而變化的不只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方式,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開始激增後,美國各家醫院根據CMS發布的指南,暫停了擇期醫療服務,以整合資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在最初的疫情中心,如華盛頓州和紐約市,醫院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缺乏必要的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N95口罩、防護服和手套。諸如呼吸機之類的治療器械和治療患者所需的藥物也供不應求。雖然,在物資儲備方面較之前有所好轉,但疫情蔓延的腳步更快。而美國國內生產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緩解這一問題的壓力。
原文來源:Healthcare Dive
原文標題:6 months in: What will the new normal look like for hospitals?
3. 疫情觀察丨非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逼近86萬 非洲多國調整抗疫措施
截至非洲東部時間7月28日,非洲疾控中心數據顯示:非洲地區54個國家報告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59237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8160例,新冠肺炎治癒病例506534例。
根據非洲疾控中心數據,非洲地區當前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為南非、埃及、奈及利亞、加納等。其中南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累計超過45萬,埃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累計超過9萬,奈及利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累計超過4萬,加納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累計超過3萬。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非洲多國根據本國的疫情發展和實際國情相應地調整了抗疫措施。
原文來源:央視新聞
國際組織權威發聲
1.譚德塞:新冠肺炎影響將持續幾十年,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答
當地時間7月31日,世衛組織召開突發事件委員會,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並提供建議。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影響將持續幾十年。
譚德塞指出,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答,血清學研究顯示,全球大部分人仍易感,即使是經歷過嚴重疫情的地區也是如此,很多國家出現新的疫情,一些最初受影響較小的國家現在也開始出現確診和死亡病例上升,一些國家已控制住大規模疫情。譚德塞強調,儘管疫苗研發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進行,仍需學習與病毒共存,用現有工具抗擊疫情。
原文來源:央視新聞
2.世衛組織:新冠導致史上最嚴重全球衛生緊急狀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28日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簡報會上稱,這是世衛組織第6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無疑也是最嚴重的一次。他特別稱讚了中國等國家對疫情的有效控制。
本周四將是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六個月整。BBC報導數據稱,自1月以來,全球報告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6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65萬例。譚德塞稱,這是第六次進入全球衛生緊急狀態,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據此前報導,世衛組織此前五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別是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情、2014年南亞和非洲的脊髓灰質炎疫情、2016年巴西等國的寨卡疫情、2014年至2016年在西非多國致死上萬人的伊波拉疫情、2018年至2019年的剛果(金)伊波拉疫情。
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他提及人類在疫情下同時展現出了正面和負面的形象,各國也仍需要採取措施遏制病毒傳播和拯救生命。而只有嚴格遵守從戴口罩到避開人群的健康措施,全世界才能擊敗它。他特別稱讚了中國、德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對疫情的有效控制。譚德塞還提到,過去6周內新冠肺炎病例總數大概翻了一番。儘管全世界在抗擊疫情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前面仍有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世衛組織在簡報會上還表示,長遠看來,長期實施旅行限制不是辦法,各國應採取更多措施來阻止疫情蔓延,但同時強調,經歷新一輪疫情暴發的國家應採取進一步封鎖措施。
原文來源:科技日報
3.《柳葉刀》:穿了防護服 抗疫前線醫護感染的風險仍高出3.4倍
該研究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穿戴防護服的前線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仍然要高出3.4倍,少數族裔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甚至更高。此前也有研究發現,有10%~20%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前線醫護人員中。此外,該研究還發現,非裔美國人、拉丁裔和其他少數族裔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是白種人的5倍。
根據已有數據,高於20%的一線醫護人員表現出至少一種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其中疲勞、失去嗅覺或味覺、聲音嘶啞等症狀尤為常見。相比之下,普通人群表現出新冠肺炎症狀的比例為14.4%。
原文來源:CNN
原文標題:Frontline workers wearing PPE still at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risk of Covid-19 infection, new study finds.
4.《柳葉刀》:中國經驗彰顯科研與公共衛生能力重要性
英國《柳葉刀》期刊最新社論指出:中國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經驗可供世界其他國家學習,中國也一直處於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的前沿。文章同時呼籲,應對像大流行這樣的全球衛生突發事件,各國應開放協作,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缺少應對新冠病毒的全球合作,將對我們所有人構成威脅。
社論文章指出,中國大體上已經控制了新冠疫情,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現今只有聚集性病例報告,而沒有發生廣泛的社區傳播,世界其他國家可以學習中國控制疫情的成功經驗。
原文來源:科技日報
新冠疫情研究進展
1.英國:可防新冠肺損傷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英國《自然》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疫苗學最新成果,針對新冠病毒的「ChAdOx1 nCoV-19」疫苗,目前正在英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該疫苗能引起免疫反應,並降低暴露於新冠病毒的恆河猴的病毒載量。
「ChAdOx1 nCoV-19」疫苗是由弱化的黑猩猩腺病毒——一組可引起包括普通感冒在內的一系列疾病的病毒製成的,該病毒可表達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即一種使新冠病毒能夠進入人體細胞的結構。
原文來源:科技日報
2.日本厚勞省將地塞米松列為新冠治療推薦藥物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2日報導,鑑於6月英國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皮質類固醇「地塞米松」可降低新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將地塞米松列為抗新冠病毒推薦藥物,並寫入了新冠病毒傳染病治療指導方針。
據報導,地塞米松是一種被用於治療重症肺炎和風溼等疾病的皮質類固醇。由於該藥對於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並無顯著療效,本次厚生勞動省僅將其列為重症患者治療推薦藥物。地塞米松在日本被廣泛應用於重度傳染病和肺炎的治療,因此無需對其進行再次認證,厚生勞動省正致力於向大眾宣傳其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療效。報導稱,地塞米松是繼今年5月「瑞德西韋」在日本獲得特批後,第2種被確認對新冠病毒有療效的藥物。
原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3.澳新冠疫苗人體試驗第一階段通過 或4個月內面世
據澳洲網7月31日報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種潛在的新冠疫苗,該疫苗已經通過了人體試驗的第一階段,預計在未來3到4個月內面世。報導稱,這個名為COVAX-19的疫苗在本月初於40名志願者身上進行了人體試驗,志願者體內產生了免疫反應。據稱,該疫苗是第一種通過澳大利亞一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
原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4.懸賞500萬,美發起新冠肺炎檢測法研發競賽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8日報導,美非營利組織XPrize於28日發起新XPrize競賽,呼籲全球「最強大腦」開發更快、更便宜新冠肺炎檢測方法,五支獲勝團隊將獲得總額為500萬美元的獎勵。
XPrize的宗旨是開展公開競賽來促進技術創新,以造福全人類。XPrize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最新競賽名為「XPrize快速新冠肺炎檢測」大賽,將持續六個月,獲獎者將於2021年初宣布。
XPrize在聲明中表示,最新競賽的目的是開發出低成本、易於使用、快速出結果的新冠肺炎檢測方法。據網際網路新聞博客Mashable報導,該組織表示,儘管某些類型的測試可以在大約15分鐘內提供結果,但最新大賽獲獎檢測方法在12小時以內提供結果即可。而且,每次測試的費用不得超過15美元(目前大多數新冠肺炎檢測方法費用約為100美元)。XPrize說,此外,獲勝團隊應該能在60天內每周開展不少於500次檢測,並有潛力擴展至每周開展數千次檢測。
原文來源:科技日報
5.美有意在以色列進行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
據當地媒體報導,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角星療法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約瑟夫·佩恩日前表示,公司將考慮在以色列進行部分新冠病毒疫苗Ⅲ期臨床試驗。
上周末,以色列衛生部宣布其與大角星療法公司籤署了協議的第一部分,目的是如果該公司新冠病毒疫苗取得成功,以色列將成為疫苗的首批用戶。而在6月份,以色列曾與美國莫德納籤署了認購協議,購買其有望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
佩恩說,目前尚不清楚何時開始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因為該公司剛剛通過新加坡杜克國大醫學院啟動Ⅰ期和Ⅱ期臨床試驗,他希望相關研究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佩恩表示,如果以色列正在遭受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那麼進行人體試驗很有意義。公司希望與以色列衛生部加強關係,他們支持以色列的疫苗接種策略。同時,佩恩透露他們也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以預售自己的疫苗。據悉,大角星療法公司研發的是單劑疫苗,而其他公司正在開發的通常為兩劑疫苗。
原文來源:科技日報
6.三個月後下降23倍!抗體甚至會消失,新冠疫苗還有用?
目前,全球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研製新冠病毒疫苗,所有人都期盼疫苗研製成功後可以一勞永逸,從新冠病毒的魔爪中解脫出來。然而,近日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一項研究帶來了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
這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後,新冠抗體的水平出現急劇下降。也就是說,人體感染新冠病毒並康復後,可能會在幾個月內喪失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而免疫力一旦消失,新冠肺炎就會像普通感冒一樣時不時「登門造訪」。
原文來源:The Guardian
原文標題:Immunity to Covid-19 could be lost in months, UK study suggests
7.新冠病毒更狡猾了?試驗發現,它能「躲避」單一抗體療法
近日,紐約一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人工誘導新冠病毒的關鍵部位「刺突」發生變異,成功使其對抗體不可見。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可以一定程度上「躲避」抗體治療。這就對治療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專家表示,綜合療法可能會有效——聯合不同的方式攻擊,即便新冠病毒躲過了一種方式,其他方式也能發揮作用。
多樣性的疫苗可以引發多方面的免疫反應,一些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會專門用於識別刺突,而另一些則更擅長識別新冠病毒的其他部分。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家王泰亞(Taia Wang)認為,能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片段而不只是針對新冠病毒刺突的疫苗,更有可能觸發人體的防禦機制。
原文來源:New York Times
原文標題:The Coronavirus Could Dodge Some Treatments, Study Suggests
—END—
聲明:本文為火石數智整理,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