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網上群眾工作部大數據顯示,2020年5月,湖南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紅網解決或回應網民訴求9887次(條),同比2019年5月(8483次)增長16.55%。其中,《百姓呼聲》6104次(條)、《問政湖南》3459次(條)、《消費維權》324次(條)。
一、14市州留言辦理情況
全省有11個市州在《百姓呼聲》《問政湖南》等欄目的回覆率超過60%。其中,懷化、永州、邵陽、株洲、郴州、嶽陽、張家界、婁底的回覆率超過90%,位居全省前8名。其他依次為:衡陽、常德、湘潭、長沙、湘西、益陽。
二、122個縣市區留言辦理情況
5月,留言辦理量增幅前10的縣市區是:衡山縣、南嶽區、赫山區、宜章縣、寧鄉市、新邵縣、綏寧縣、古丈縣、新田縣、石峰區。
此外,回復率較高或留言辦理量增長較快的縣市區有(排名不分先後):零陵區、芷江縣、天元區、江永縣、道縣、新化縣、沅陵縣、永定區、東安縣、鶴城區、澧縣、通道縣、茶陵縣、武岡市、中方縣、耒陽市、湘鄉市、隆回縣、石門縣、新晃縣、江華縣、華容縣、雙峰縣、桂陽縣、長沙縣、鼎城區、荷塘區、安鄉縣、寧遠縣、雙清區、汨羅市……
三、積極批示或回應網民留言的領導
(註:按網民留言回復量排序)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向曙光、湖南省司法廳廳長範運田、湖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朱漢榮、湖南省殘聯理事長肖紅林、湖南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湖南省水庫移民開發管理局局長李新連、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趙平、湖南省監獄管理局局長鍾藝兵……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婁底市委書記劉非,嶽陽市委書記王一鷗,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郴州市委書記易鵬飛,婁底市市長楊懿文,張家界市委書記虢正貴,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永州市委書記嚴華,常德市市長曹立軍,常德市委書記周德睿,懷化市市長雷紹業,益陽市市長張值恆,張家界市市長劉革安,郴州市市長劉志仁,株洲市市長陽衛國,邵陽市市長劉事青……
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市委書記周輝,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沈裕謀,懷化市政協副主席、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湘鄉市委書記彭瑞林,道縣縣委書記吳恢才,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鶴城區委書記向秀亮,靖州縣委書記張遠松,零陵區委書記唐燁,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辰谿縣委書記楊一中,慈利縣委書記邱初開,澧縣縣委書記廖可元,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漵浦縣委書記蒙漢,芷江縣縣長王海濤,茶陵縣委書記彭新軍,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湘潭縣委書記傅國平,東安縣委書記馮德校,株洲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邵東市委書記沈志定,石峰區委書記張建勇,常寧市委書記劉達祥,資興市市長羅成輝,華容縣委書記劉鐵健,芷江縣委書記龔紅果,武陵區委書記莫漢桃,邵陽市委常委、武岡市委書記侯文,邵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新寧縣委書記秦立軍,洪江市委書記向守清……
四、網民留言辦理單位排名
五、網絡問政典型推介
直面民聲民意民情,衡南縣網上群眾工作的「四個全面」
近年來,衡南縣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緊密圍繞工作大局,積極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不斷深化網絡綜合治理,大力推動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在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
A:全面扛起第一責任擔當
早在2018年,衡南縣就通過了《衡南縣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建立健全了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權責明確的輿情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輿情應急管理工作機制。近年來,衡南縣進一步完善了網絡安全管理的組織體系和工作程序,建立網絡輿情風險評估機制和網絡輿情應急處置聯動機制,建立全縣《網絡輿情應急處置聯動機制通訊錄》並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主管責任和屬地責任。
網信部門定期呈報的《衡南輿情專報》,衡南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期必看,且在第一時間作出具體性的批示和轉辦,由縣委督查室對重點輿情批示件的辦理情況全程跟蹤督辦。
B:全面推進網民留言辦理
網上群眾留言反映的是民聲,表達的是民意,吐露的是民情。本著「早知道、早面對、早處理」的原則,衡南縣著力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主動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積極辦理網上群眾留言。紅網網上群眾工作大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衡南縣共交辦城建環保、脫貧攻堅、徵地拆遷、涉法涉訴、換屆選舉等各類紅網網民留言470餘件,留言辦理量位居衡陽各縣市區前三,辦結回復率在70%以上;2020年以來,共編發《輿情交辦函》235餘件,編報《輿情專報》9期,涉及的民生問題相關部門都進行了認真調查解決,贏得了眾多網民點讚。
同時,針對網絡問政中的敏感輿情,衡南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了重大輿情研判會商和輿情管理快速反應機制。對重大輿情,縣級層面即時啟動應急處置,就事件處理和輿論引導進行調度指揮,由涉事地區和部門快速處置輿源,強化信息溝通,組織輿情應對會商和調控,做好協同應對工作。真正做到第一時間暢通輿情、第一時間正確反應、第一時間正面回應、第一時間引導輿情,輿情應急管理工作的時效性、規範性和科學性大大提升。
C:全面落實網絡生態治理
本著「鬆散型管理、緊密型聯繫」的原則,衡南縣網信部門在線上建立了由本土網絡大V、意見領袖組成的自媒體沙龍,常態化地宣講網絡政策法規,循循善誘他們依法運營自媒體,傳播衡南好聲音;線下不定期邀請廣大網友參與採風體驗、建言獻策,增強網民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了解。同時,持續開展淨化網絡輿論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積極協同公安部門查處網絡造謠案件,及時關停違規開設的網站地方頻道,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有效利用紅網衡南站、「衡南發布」政務微博、「微衡南」「這裡是衡南」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及時、深入宣傳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2020年以來總計更新信息8000餘條,將衡南縣涉及時政、民生的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活動安排和重要會議精神,第一時間在網絡上開展宣傳報導,做到了百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D:全面加強考核督辦工作
衡南縣委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對各地各單位的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內容。縣委督查室針對各類重點輿情的批示件辦理情況,持續跟蹤督辦、定期通報。
下一步,衡南縣網信部門將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堅決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兩個責任制,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把握「時、度、效」,科學精準調控引導網上輿論,築牢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推進「數字衡南」「智慧衡南」建設,為加快衡南「四區一花園」建設和「六城同創」工作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