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曾是鄭州「制高點」的二七紀念塔和如今的「制高點」中原福塔,在相當通透的空氣中同框
12天後的11月13日中午,河南商報記者再次來到同一高樓上,選取同一角度拍下另一張照片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唐韜/圖
11月13日的鄭州,雲霧繚繞,恍若仙境,延續著前一日的朦朧,上演著海市蜃樓的戲碼。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而是你在馬路對面,我卻看不清你的臉。預計,這樣霧蒙蒙的狀態將持續到15日傍晚,隨著一場冷空氣的南下,我省將撥開迷霧,重見清朗。
現象
紅綠燈「消失」 口罩成為出門「標配」
這一場霧,連續兩天強勢上線,口罩成了出門「標配」,朋友圈成了大家分享大霧的最佳場所。
一名老師調侃道:「消失的校門、圖書館、紅綠燈,我能否說缺課是因為迷了路!」車主李先生一路「騰雲駕霧」,不禁感慨「感覺快失明了」。而過敏體質的市民,只能望著大霧唉聲嘆氣:「這場霧還要折騰多久?」
這場霧沒有「獨寵」鄭州,而是在全省範圍內「撒潑」。
11月13日19時45分,河南省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內,黃河以北和三門峽、洛陽、南陽、平頂山、許昌、漯河、鄭州、開封八地區將出現能見度小於500米的霧,局地能見度小於50米。
據河南省氣象臺氣象專家介紹,根據能見度,霧可以分為四個級別:能見度在500米~1000米的,稱為大霧,200米~500米的,為濃霧;50米~200米,為強濃霧;而小於50米的,就叫特強濃霧。
河南並不孤獨,其他兄弟省份也在與之「並肩作戰」。
11月13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預計11月13日早間至上午,河北西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西部、蘇皖北部、陝西北部等地有大霧,部分地區有濃霧和強濃霧,其中,河北西南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疑問
同一時間,新密的能見度有2公裡,鄭州市區卻不足200米
困擾我省兩天的大霧,是如何形成的?
省氣象臺氣象專家介紹說,在近地層溼度比較大,有利於水汽凝結,風力較小,靜穩天氣狀態下,促成了大霧天氣。這種霧被稱為輻射霧,容易出現在晴天的早上。隨著太陽出來,溫度上升就會逐漸消散。
輻射霧之所以被稱為「輻射」,源於其形成原理,在晴朗少雲的夜間,夜間輻射降溫,導致近地面原本溼度比較高的飽和空氣凝結形成霧。
這場大霧,像一個不速之客,橫衝直撞,來得突然而兇猛。也許是上周日的晴朗還深深盤踞在腦海裡,導致大霧的出現顯得有些突兀。
其實,在這個季節出現這樣的大霧,還是挺正常的。省氣象臺氣象專家解釋說,每年到冬季,都是霧霾頻發的季節。夏天大氣像開鍋了一樣,上下空氣流動比較劇烈,霧霾「露臉」次數較少。而到了冬季,靜穩天氣居多,不利於近地層汙染物的擴散,霧霾天氣的出現也就順理成章了。
然而,在鄭州市區被霧霾「襲擊」的時候,新密的空氣卻顯得要通透得多。鄭州氣象臺數據顯示,13日上午9時,新密的能見度最高達到2公裡,而鄭州市區卻不足200米。同樣受到輻射霧的影響,差別為何這麼大?
鄭州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由於輻射霧具有局地性,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別。大霧有濃有淡,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受到風向和風力變化的影響,有些區域的霧氣消散較快;或者天空狀態比較好,有陽光直射,有利於霧的垂直擴散;此外還和下接面相關,如果下接面是農田,水汽大、溼度大,霧氣就會變重,「我們走在高速上,經過農田時往往會遭遇團霧,團霧就是局地性很強的輻射霧。」
因此,輻射霧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可以同時存在「濃妝」和「淡抹」兩種狀態。
區分
同樣一片白茫茫,如何區分是霧還是霾
同樣一片白茫茫,有人說是霧,有人說是霾,如何區分霧和霾?這兩者有啥關係?
省氣象臺氣象專家表示,在冬天,霧和霾總是相伴相生的。而要具體區分霧和霾,則比較複雜。
簡單來講,霧會隨著陽光的出現而消散,霾不會;從顏色上也可以區分,霧是白色的,霾是有顏色的。
大霧天氣下,空氣中水汽較多,風力較小,這就為汙染物的積累提供了條件。在大霧的「加持」下,汙染物顯得更加大膽,我省多地「中槍」,空氣品質不容樂觀。
省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4日早間,全省溼度較高,風力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鄭州、開封、許昌、漯河、平頂山、駐馬店、三門峽、洛陽、濟源等地出現PM2.5中度或重度汙染,其他地區以輕度汙染為主;白天持續偏東氣流加強,西部、南部地區開始有弱降水過程,雨前PM2.5出現反彈。預計日均:安陽、鶴壁、新鄉、焦作、鄭州、開封、許昌、三門峽、洛陽、濟源為中度或重度汙染,信陽為良,其他地區為輕度汙染。
此輪汙染持續較久,預計到15日才稍有緩解,那空氣品質何時能重回優良等級?
預計至17日,受持續較強偏北風的共同影響,擴散條件有利,全省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
預測
15日傍晚我省將迎來一場冷空氣,大霧會逐漸消散
霧蒙蒙的城,白茫茫的天,何時能得到緩解?據省氣象臺預測,13日夜裡到14日凌晨,我省大部分地區有霧,全省偏東風2到3級。14日白天,黃河以南陰天,大部分地區轉零星小雨或小雨,其他地區多雲到陰天。14日夜裡到15日,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小雨,其中北部、西部山區有雨夾雪或小雪。15日傍晚,我省將迎來一場冷空氣,全省偏北風4到5級,受此影響,大霧會逐漸消散。
15日下午到16日,全省氣溫將較前期下降6℃到8℃。16日,全省陰天,西部、北部雨夾雪轉中雪,其他地區小到中雨。
對於鄭州而言,大霧將在16日趨於結束。14日和15日兩天依然有霧,雖然強度有所減弱,但持續時間較長。大霧時往往會存在逆溫層,空氣無法實現對流,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空氣品質隨之變差,市民如要出門,請戴口罩,車主上路要注意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