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條以一個人的名字或者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名字命名的街道,這樣在後來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就能想到它的意義,類似內蒙古呼和浩特,有一條「落鳳街」,這條街也有很多出處,不是真的鳳凰,而是在清朝光緒三十年,這裡的路臺重建了慈禧太后經常爬上去休息的亭子,改名為「懿覽亭」,慈禧太后經常遊玩的街道,改名為「落鳳街」。
這樣的案例並不那麼少,從一條街道到一座城市,都是用特殊的含義來命名的,民國時期,中國在各個縣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香山縣當時改名為中山縣,現在已升格為中山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山市已經成為中國僅有的五個沒有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也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源頭,截至目前,中山市登記人口已達百萬,僅華僑就有80萬。又有「僑鄉」之稱,經濟總量多年保持廣東省第五,這個城市可以說是更名最成功的例子,改名前沒人知道,改名後大家都知道了。
其實中國還有一個城市,靠當地氣候孕育的樹葉發家致富,後來它把自己的城市命名為「香菸」就是玉溪市,其實說起香菸,對於很多愛抽菸的人來說,各種香菸名字都不在話下,「玉溪」、「中華」在婚宴上被很多人視為「帝王」香菸,是因為它們節日的煙盒,深入人心。
作為雲南省的地級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在這裡種植一些茶葉和菸葉,玉溪也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最大的捲菸生產基地,我們每天熟悉的香菸有很多種來自有「雲煙之鄉」美譽的玉溪市,這個城市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香菸,從某種意義上說,香菸成了當地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