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馬原
據黑龍江發布消息,4月28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第51場新聞發布會,主題是「哈爾濱市聚集性疫情反彈傳播源檢測分析結果」以及「做好五一假期個人防護」。
圖片來源:黑龍江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在會上介紹,4月15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將有關兩個批次採樣,送至中國疾控中心,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圖片來源:黑龍江發布
「我們送的兩批樣本,拿到了21人的全基因組序列數據。中國疾控中心、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專家對基因組序列數據分析發現,這些基因組序列間99.99%是一致的。其中有18個人的基因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三人僅相差1-2個核苷酸。」張學說,對21人的基因組分析,確定為1個傳播鏈。也就證明,病毒是通過一個人傳開的。
「通過基因測序分析明顯看到,這個傳播鏈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與中國人群中以往測過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是明顯不一樣的。」張學說,測序結果支持傳播源來自國外,是境外輸入病例。綜合考慮基因組測序分析、流行病學調查證據關聯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韓某是此次疫情反彈的傳播源。
針對韓某結束居家隔離後,與家人聚餐並曾前往上海手術,到目前為止,並未造成其他人被感染的問題,張學分析,微生物感染有一個過程, IgM出現於感染的早期,IgG出現於感染中後期。IgG出現時可能已經完全治癒了。「等韓某解除在哈爾濱的居家隔離時,有關部門對其幾次進行核酸檢測,都呈陰性。但兩次IgG抗體檢測是陽性,證明其已有了特異性抗體。」它就相當於人的免疫系統把病毒給消滅掉了,此時的病毒通過飛沫、氣溶膠等方式傳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這種情況下,韓某接觸的其他人沒有被感染是有可能的。從傳染病學角度講,也是說得通的。
此前,據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4月15日晚,哈爾濱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疑似感染源韓某,女,22歲,於3月19日從美國抵哈,當晚22時左右通過「手拉手」方式轉運至家中,並按照當時政策規定,執行了居家隔離觀察。期間,採取了相應管控措施,並按規定對其進行了醫學檢測,3月31日核酸檢測為陰性,抗體檢測IgM、IgG均為陰性,4月3日,韓某達到了隔離滿14天的要求,再次對其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所以解除了對韓某的居家隔離。
4月9日,郭某明發病確診後,通過流調和大數據比對溯源分析發現,郭某明的密切接觸者、即剛才發布的被訂正為確診病例的曹某居住在道裏區群力富麗江灣小區,與韓某住同一棟樓、同一單元分別為402室和302室,是樓上樓下鄰居,二人並不相識。韓某在隔離期間,居家未外出。
當通過流調和大數據比對發現曹某與韓某的關聯性後,市疾控和公安專業技術人員立即對其居家隔離地進行了現場勘察。經查,該建築為一梯一戶,整個單元共用一部電梯,存在可能被汙染的共同空間;上下相鄰兩層間由於房屋結構等原因,也存在疫病傳播的可能,具備傳染的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