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1933工場坊」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莫輝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

怪異的「1933工場坊」

莫輝

雖說長年生活在上海,但這座城市裡還有許多邊邊角角沒到過,甚至不少「名勝古蹟」也沒訪過。就此,自己立下目標:用幾年時間,把上海地界內還沒見識過的「名勝古蹟"走訪一遍,並用圖片和文字紀錄之。因家中親戚住虹口,多年常來常往,對此地界內的建築和設施頗為熟悉,就乘初春時分,先訪虹口區溧陽路的「1933工場坊」。

樓內的這般結構,給人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

如注意到這鋼筋混凝土建築已歷經80多年的滄桑,仍如此完整而堅固,不能不佩服當年的建築施工質量。要知道,這樣一個規模屠宰場,每天的使用強度是一般普通建築所不能比擬的。這還是一個潮溼和有多重汙染工作環境······· 當年這個建築的承包商,是一家華商建築公司,而水泥等建材則是進口的。

這棟結構詭異的建築由四幢鋼筋水泥結構樓房圍成方形,中間是座24邊形近似圓柱體的主樓。主樓與外樓有傘形樓道相連,上下交錯,旋轉坡道、廊道盤旋,樓梯多僅容一人,結構複雜而規律。建築中的自然光與稀少人工光源在此複雜結構中顯得非常怪異,仿佛來到某個魔幻片的拍攝現場,如稍微了解這建築來源後還真能體驗出點陰森恐怖的意味來。

建於1933年的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場,由英國建築師設計,現為市保護建築(等級:四類)。該建築面積 約3萬平米,5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沿街外立面為鏤空小方格窗,據說是古羅馬·巴西利卡式風格。相鄰小樓是原肉市場和冷庫建築。當年稱是「遠東第一宰牲場」。相近規模和樣式的建築在美國和英國各有一座。

這裡是上樓坡道,以前這是給去鬼門關的牛羊等畜生走的······ 咱得繞著點。

此建築結構看似如此詭異,實為綜合考慮建築內的宰牲走道、屠宰工作面、通風採光、衛生隔離、水道等使然。而絕非為了「浪漫「,要把送牛去屠刀的小路設計得如此驚豔,而刻意來營造出宛一部魅惑魔幻影視片的場景。

這裡要特別說明:如是上海30年代的一頭母牛,來此夢幻之地的「宰牲場」,但絕對不會挨上一刀滴!因為這個當年現代化宰場裡,殺牛絕不「血刃」,用電擊!當然這絕非仁慈,而是為了效率。

想當年,那位英國建築設計師籌劃如此迷津般複雜的牛道和要平衡功能與結構間關係,一定是費了不少腦子。所以,今天在此建所謂的「創意產業園」,也算是「物盡其用」吧。不然,這樣的建築結構,真是非常人所能居住和適應的。

上圖為主樓的內部結構。

這是樓內專門關病牛的「禁閉室」。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樣簡陋的禁閉室,根本無從保證攜帶傳染性疾病病牛的隔離效果。要知道,一些人畜共生的烈性傳染病非常兇險!你只要想想為什麼在各國貿易摩擦中,往往都與肉類交易中的防疫門檻高相關,就明白了。

還能引起人注意的是:這幾塊門板與門上零件,應該早年留存的原件吧?

1843年後,隨著上海租界不斷擴大人口愈多。對肉製品需求急劇擴大。而當年民間小作坊設施簡陋,衛生差,常有疫情發生。許多人畜共生的傳染疾病在當時沒有抗生素等醫療手段時,疫情流行將十分危險和非常難以控制!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和公共健康,負責租界公共管理的工部局此前建過宰牲場,但遠不能滿足需求。工部局1891年就在此設宰牲場。1930年擴建成這樣的一個工業化的宰牲場,聘英國建築師設計,其內部詭異的建築結構實為滿足功能之需。這個新建的宰牲場1933年11月竣工。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世界第三。

此樓對面這幢巴洛克風格三層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是宰牲場廢棄物處理工場,處置和焚燒病畜、廢肉、內臟、毛髮等廢棄物,屋頂中部高聳煙囪是其內有高壓蒸化爐,用來融化炭疽牲畜屍體及其他危險性的牲畜屍體,還能加工肥皂、飼料、肥料等。而當年宰牲場建此地,宰牲來往和生產過程中的汙染、處理廢源之煙囪···· 這對周邊居民的環境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的樓內設有一些商鋪,並有廣告公司等文案設計單位在此辦公。雖然是休息日,但來這裡的訪客似乎非常少。

據現有材料說,宰牲場當年每天宰殺300頭牛、500隻羊、200頭牛犢和300隻豬。牲畜進場後,先檢查後有24小時休息,再從樓內多層專用坡道和陷阱式關口進入處理室電擊。這樣宰殺牲畜不會因緊張恐慌,體內排出的毒素會減少,可提高肉質品味······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仍然肉類食品加工廠。1970年改為上海長城生化製藥廠。2004年,虹口區政府將其列為區歷史遺址紀念地;2005年10月,被市政府列為市優秀歷史建築;2007年,在保留原建築基礎上重新進行布局,改建為「1933老場坊」創意產業園區。現樓內多為創意中心、廣告公司、休閒酒吧茶藝等場所。但據筆者觀察,訪客稀稀落落並不多。倒是一個較為清靜休閒去處。

說起虹口當年由租界工部局所建的此類公共建築還有不少,如:著名的三角地菜場、東漢陽路旁的大型冷庫(解放後是保障上海市區如肉禽蛋魚等副食品供應的一個重要的主力冷庫)等。但現在都被拆沒了。此外,虹口提籃橋一帶早些年留下的建築風貌景觀,也在這幾年間全被拆平!東長治路沿黃浦江一線的原港區倉庫樓房和辦公樓等也幾乎全被拆光!這其間有些質量尚好的建築還真是蠻有味道的。有道是:建築,是凝固的歷史。看看他國各大城市的舊市區,哪有這般規模拆建的氣魄?

前幾年去「1933工場坊「,走出來沒幾步,就能看見周邊這些居住區的老建築上還能見識到當年普通百姓居住的物業的水平。而這棟民間版五層小樓,真是讓人提心弔膽。現經過改造,這種亂搭建的情況好多了。

上海的老城區自有其獨特的味道,這位年紀不小水彩色畫作者正在「1933工場坊」的附近寫生。

筆者看他用大筆觸、乾濕分離的手法,較快鋪就了畫面的大調子,知道這一定是位多年經營寫生技法的高手。能到這裡來選景採風,是不是他對昔日老上海有些特殊的情感?那麼,眼前這樣的上海老城區是否應該多保留一些呢?

鳴謝:莫輝先生賜稿分享!

莫輝先生熱文

▶▶▶▶▶家在武康路 · 武康路復興西路上的幼兒園(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血腥的史評: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戚本禹《評李秀成自述》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上海老底子:怪異的「1933工場坊」(作者:莫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杭州最有「老底子」韻味的南宋御街·二十三坊今日開街
    因為整個街區裡有二十三條坊巷,包括十五奎巷、城隍牌樓、四牌樓巷等,再加上乾隆上山御道、施公廟等歷史遺痕散落其中,使其成為杭州為數不多、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生活區。  自從2011年6月,「南宋御街· 二十三坊」綜保工程啟動以來,整治老牆面百餘處,增設休憩沿廊、休閒凳椅設施1500平米,優化景觀綠地小品3000平米。
  • 1933老場坊:感受時空的交錯
    1933年,這座上海工部局出資、英國建築設計大師巴爾弗斯設計、中國當時知名建築營造商建造的宰牲場在上海虹口區沙涇路正式建成。據史料記載,建造這個宰牲場光建築和設備就花費白銀三百三十多萬兩。場坊的建築風格,結合了古典英式建築特質和古羅馬巴西利卡式元素,1號樓主樓外方內圓的建築格局暗合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無梁樓蓋的設計大膽創新,錯落盤旋的廊道構成了奇妙的空間感,堪稱建築藝術與生產工藝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
  • 御街·二十三坊國慶開街 探訪"老底子"杭州故事
    「二十三坊」為杭州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市井風貌街區,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整治,日前已經修繕完畢準備在國慶前嶄新亮相,等著把最原汁原味「老底子」杭州的故事向您慢慢道來。「十五奎巷」26號,建於民國時期的民居牆門已經粉刷一新,牆門最右側有一塊老底子石制老牆界,還能看出「蘭玉堂」三個字。摸一摸,能體會到歲月打磨出的粗糲質感。
  • 《上海1933老場坊》九尾龜-協助拍攝
    上海1933老場坊【第1幅圖】此作品由長沙攝影愛好者鬱先生在著名的泉州地區拍攝上海1933老場坊【第2幅圖】此作品由河南攝影愛好者仰先生在著名的江西地區拍攝上海1933老場坊【第3幅圖】此作品由紹興攝影愛好者龐先生在著名的吉林地區拍攝
  • 老底子上海人的吃穿行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老底子上海人的吃穿行 2020-08-26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白相城隍廟,老底子的上海記憶!
    ,上海只有一百年歷史」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記憶裡城隍廟曾是許多老上海人孩提時的樂園如今上海城隍廟名聲更大了成為城市旅遊的一張名片來到上海,必須去一次城隍廟!提到「白相城隍廟」老底子上海人一定記得廟門口高聳入雲的旗杆九曲橋、豫園大假山還有小動物園裡的鸚鵡學舌讓人捧腹大笑頭條菌今天帶大家回憶一下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
  • 上海創意產業園之:1933老場坊的訴說
    站在遠東第一屠宰場大樓下,抬頭,仿佛看見1933年的藍天。眼前這片氣勢宏偉的建築,就是著名的1933老場坊,上海創意產業園的典範之一。如今,它光鮮亮麗的站在這裡,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位於溧陽路611號的1933老場坊曾是遠東最大屠宰場  一次考察改變一座古建築  屹立80多年而不倒,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 上海屠宰場的逆襲,魔都文青必去的打卡地,1933年的記憶
    1933老場坊,是類似北京798的地方,是小時代的取景地。獨特的老建築,錯落的樓梯,光與影的配合,線條空間的設計,都非常出片。現在是時尚的寵兒,藝術聚集地,奢侈品大牌和劇院都會在這裡舉辦活動,還沒進門就會感受到濃濃的文藝氣息。
  • 「1933老場坊」的華麗蛻變
    >「1933老場坊」的華麗蛻變管天瑞 文/攝上海虹口區的沙涇路本是一條默默無名的小路,它沿著沙涇港支流蜿蜒著向北延伸出去。這條路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凡,除了沙涇路10號的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築物,那座建築便是「1933老場坊」,一個上海創意產業的新地標。「1933老場坊」坐落於沙涇港、浦虹港兩條水系的交匯處,東臨北外灘商業圈,西連四川北路商業帶,南接外灘時尚圈,北挨魯迅公園,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這裡在商業、交通上佔據著先天的優勢。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蓬萊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0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蓬萊區1945——1960儂曉得伐?「上海老底子「公眾號已先後介紹了嵩山區、新成區、真如區等三個舊區。有網友多次留言,還有蓬萊區、榆林區、江寧區等等。實際上,上海曾經是還有交關區。旁友,請儂勿要急,阿拉一一慢慢道來。今朝,就專門講講60年前的蓬萊區,一道懷懷舊。蓬萊區範圍蓬萊區,位於上海市區東南部。
  • 上海1933,老場坊
    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一年突然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僅僅因為去了一趟名叫「1933」的地方1933老場坊>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是老上海的屠宰場,建成於1933年,為遠東第一大屠宰場,其建築風格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英國人設計,結構特別,現已成為了藝術中心,有話劇演出、展覽、藝術表演等等。
  • 上海1933老場坊注意了!老法師套路多,宰牲場變成「宰人」場
    富含現代與歷史底蘊的上海,總是有著太多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往,除了一些眾所周知的旅遊景點外,更是網紅打卡地遍布,而眾多的網紅打卡地之中,1933老場坊絕對值得一去,因為它與其他新晉網紅打卡地不同,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建立於1933年,因此這本來也是一座年近百歲的歷史建築。
  • 老上海印象—1933老場坊,從屠宰場到藝術坊的變身
    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一年金門大橋開始動工河北省發生了大蝗災日本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不被承認1933老場坊 AAA級景區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溧陽路611號(近海寧路)斑駁古舊的建築物,獨特詭異的造型,你甚至無法想像,這樣的建築物現在居然仍屹立在以摩登時髦而著稱的上海。可能是由於自身的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質,賦予了其獨有的魅力。
  •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懷舊! 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逛逛 這家老上海零食店吧 苔條餅、萬年青、杏元餅乾… 上海老底子餅乾還是很火
  • 上海老虹口的美,只有虹口人才懂
    在虹口,有遠東第一屠宰場1933老場坊被網紅們經常光顧的1933老場坊無人不知曾經是遠東的第一屠宰場傘形柱、廊橋、花格窗、法式旋梯……光影在宛若迷宮般的空間裡不斷變化被稱為是「清水混凝土界的上古顏神四川北路都說曾經的上海灘有三條必須要逛的馬路南京路、淮海路以及如今的四川北路80、90年代的四川北路繁華熱鬧是老底子上海寧愛去軋鬧猛的地方永安電影院、第七百貨、一定好食品店這些可是老上海人常逛的地方
  • 上海1933老場坊三維掃描/小時代外景/民國老建築三維雷射掃描案例
    1933老場坊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溧陽路611號,被譽為「虹口區歷史遺址紀念地"、」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也是電影《小時代》的外景地1933老場坊原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場,由英國人巴爾弗斯(另有一說是卡爾惠勒)設計建造。老場坊布局上呈現出羅馬的巴西利卡式風格。也有著中西式建築結合的特色,內圓外方的建築格局體現出中國天圓地方的風水格局。
  • 1933老場坊,上海小資休閒地,遠東最大屠宰場
    1933老場坊坐落於上海市中心的溧陽路與海倫路之間,是上海市休閒與小資之地。就是這樣如此休閒而小資的地方,在1933年卻是名震遠東地區最大的屠宰場,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呢?走進這1933老場坊可以發現整個建築物構造奇特,設計頗具藝術感,大概就是這個原因才成為上海藝術基地吧?1933老場坊因為是在1933年建設完畢並投入使用的,故名為1933老場坊了。這裡除了是上海休閒小資之地外,還是上海虹口區的藝術文藝中心。頗具建築臻品特色的構造讓人已經忘記了以前這裡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屠宰場的了。
  • 老底子上海寧怎麼過春節的?滿滿都是回憶!
    很多人說,現在上海的年味是越來越少了~好像少了小辰光的那種儀式感和期待感...今天小儂就想來還你一個鬧猛的上海~回憶下老底子上海人是怎麼過年的?上海人的年夜飯不僅米道好!賣相贊!還討口彩!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好年夜飯的固定節目,就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很多節目現在想來也是無法超越的經典!
  • 瀋陽「奉天工場」:老廠房的華麗變身
    8月20日,遊客在瀋陽市奉天工場平臺式融合工業園內休閒。 位於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的「奉天工場」始建於1938年,最初名為大信洋行奉天工場。新中國成立後,在其原址上建造了瀋陽冶金機械修造廠,之後該廠搬遷,老廠區就此閒置。
  • 「上海1933」街區潮流亮相綠地V島 米其林星級餐廳入駐
    紅網時刻7月20日訊(記者 戴丹 通訊員 吳海)7月18日晚,在長沙綠地V島項目營銷中心,「上海1933年代大秀暨商業街區設計&品牌發布會」精彩開啟。長沙首個米其林星級日料餐廳田無羅籤約入駐,一丹咖啡、G-Super、佳伯馬術、DREAM CAR俱樂部等潮牌同步亮燈綠地V島「上海1933商業街區」,就此開啟新長沙潮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