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2020-12-15 麗江姐的日常

在世界7大洲中,亞洲是其中面積最大的州,土地遼闊,物產豐富。而且在歷史上,亞洲也長期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例如,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亞洲佔據了其中的中國和古代印度兩個國家。但是,進入近代工業化時代後,歐美等國家由於工業優勢,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亞洲進入了學習和引進的時代,1960年代亞洲開放學習了歐美等西方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高速工業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並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那麼50年後,現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和我國的一些省市相比,誰強誰弱?

為了便於比較,這裡以18年的GDP為基礎,用人民幣計算。在這裡,我先來看亞洲四小龍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貿易夥伴(漢文化圈國家),18年在亞洲實現GDP 100751億元,GDP實際增長率為2.70%(經濟發達3國的增長速度普遍較低),18年在世界各國及地區GDP排名第11位。18年中國GDP最接近韓國的是廣東省,實現GDP 97277億元,只比韓國少3474億元,相當於少了一個嶽陽市。但是,雖然我們的GDP非常接近,但是廣東的經濟實力和韓國的差距非常大。18年韓國人均GDP為19.51萬人。廣東省只有8.70萬,是韓國的一半以下,廣東省真的想追上韓國,任重道遠啊!

看完了亞洲四小龍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韓國,再來看臺灣省,曾經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在的經濟總量相當於我國哪個省呢?18年,臺灣省實現GDP 39023億元,實際增長速度為2.60%,臺灣和韓國一樣,進入經濟低速增長期。中國和臺灣GDP最近的省份是湖北省,18年湖北省實現GDP 39366億元,實際增長速度為7.80%,GDP比臺灣省高出343億元,兩者只有一個小縣的差距。但是,兩省經濟實力的差距仍然很大,18年臺灣省人均GDP 16.55萬元,湖北省人均GDP 6.67億元,臺灣省是湖北省的兩倍以上,鴻溝依然存在,湖北省還需要努力!

我看了亞洲的四小龍中東北亞的韓國和我國的臺灣省,再來看看香港,同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18年香港生產總值24029億元,實際增長3.0%,略高於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和臺灣,和我國相似的不是哪個省或者直轄市,而是特區深圳。18年深圳市GDP 24221億元,比香港多了192億元。香港18年人均GDP 32.25萬元,深圳人均GDP 18.95萬元,比香港的一半多一點,所以,深圳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香港,但經濟實力比香港差得多,深圳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最後再看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新加坡位於東南亞,和韓國一樣屬於漢文化圈的國家,這也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18年新加坡實現了GDP 23901億元,實際增速為3.20%,是亞洲4小龍中增速最高的,新加坡的GDP和深圳差不多外,和我國的陝西省也非常接近。但是,實際經濟實力兩者有天壤之別,18年新加坡人均GDP 42.38萬,陝西人均GDP只有6.37萬,兩者相比有7倍。從上述亞洲四小龍與我國一些省會和城市的比較來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許多省市經濟總量超過了亞洲四小龍,但人均還相差很多。還需要埋頭發展,練好內功才行!

對於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中國經過1978年改革開放,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正式確認了廣東省在經濟改革中的
  • 2019 廣東GDP是否能超越韓國實現對亞洲四小龍的全面趕超
    2019 廣東GDP是否能超越韓國實現對亞洲四小龍的全面趕超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9-09-06
  • 江浙滬總GDP超18萬億,比韓國多7.6萬億,2019年將超亞洲四小龍
    中國2018年GDP增長6.6%,突破90萬億元,即大約為13.6萬億美元。而長三角地區,即江蘇、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也保持強勁增長,總GDP達到181472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超過8%,即將超越昔日「亞洲四小龍」。先看經濟和金融中心上海市,2018年GDP完成326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總量全國排第11。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總量與廣州相當,那麼人均GDP呢?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上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齊名,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那麼,在2019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現怎麼樣?GDP總量和人均GDP放在我國又是什麼水平呢?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新加坡的GDP總量為3284.19億美元(按最新匯率換算,約為2.33萬億元人民幣)。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GDP下滑40%,被稱「亞洲四小龍」的它,現如今經濟正在「衰退」?
    我國經濟的「強勢表現」,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事實上,我國GDP能如此之高離不開我國各大城市做出的貢獻。我國不少城市的GDP已經超過了萬億元人民幣,放在世界上,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就拿上海來說,2019年的GDP總量,大約是38155億元的人民幣。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世界上不少國家了。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半年GDP對比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世紀中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領跑亞洲。時至今日,這四個國家和地區依舊是亞洲重要的經濟體。那麼,今年半年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GDP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河南縣級市「佼佼者」,GDP與地級市相「媲美」,未來將超越鶴壁
    ,那也是河南省內縣級市中最好的,gdp可以和許多地級市「匹敵」,甚至超過許多地級市。首先,我來談談我國的河南省,河南省位於我國東部的黃河中下遊地區,也就是中國的中原地區,河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深厚,河南我過去的經濟實力雖然不及江蘇、廣東等經濟強省,但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河南gdp總量為44988.16億元,居全國省域經濟第5位,河南省的綜合實力毋庸置疑,省域經濟的優越自然離不開省內各城市的發展,河南省內縣域經濟發展也相當不錯,鞏義市是河南省內屈指可數的縣級市
  • 2019年廣東與韓國各項數據對比,各有勝負
    高於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現已不合適稱之為亞洲「四小龍」,而因稱為經濟強國。>2019年廣東gdp,按美元計價為15200億,位居世界第15強,在全國排名第一。>從經濟實力看,韓國gdp僅比廣東多1000億美元,相當一個徐州的量,看上去相差不大。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亞洲四小虎」的經濟發展像80年代的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但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四個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沒能夠延續經濟高速增長,因此「亞洲四小虎」就很少被提起過了。那麼未來20年亞洲四小虎GDP總值會超過亞洲四小龍嗎?個人認為,很大概率會超過。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紛紛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成為亞洲的富裕地區。
  • 2019年亞洲四小龍各項數據對比,臺灣大部分數據列末尾
    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特區、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1990年,香港的GDP達到769億美元,當時整個大陸才3878億美元,香港佔比大陸20%。當年臺灣省GDP為1700億美元,不光在大陸省內遙遙領先,而且直接佔比中國大陸GDP的43.8%。
  • 「亞洲四小龍」PK「亞洲四小虎」
    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了亞洲四小龍、90年代又誕生了亞洲四小虎。「四龍四虎」在20世紀末期的亞洲地區可謂是瀟灑一時,但是好景不長一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直接摧毀了「亞洲四虎」的威力。四小龍卻熬過來了,但是如今有些「龍」也逐漸頹廢了。
  • 深圳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 超越臺灣 並肩「亞洲四小龍」
    原標題:深圳人均GDP超越臺灣 深圳商報記者 肖兵峰 攝   深圳市發改委昨天向深圳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提交了書面的《關於深圳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該《報告》在分析我市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時認為,2013年是特區改革發展進程中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年,深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標誌性突破,率先步入質量效益型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