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7大洲中,亞洲是其中面積最大的州,土地遼闊,物產豐富。而且在歷史上,亞洲也長期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例如,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亞洲佔據了其中的中國和古代印度兩個國家。但是,進入近代工業化時代後,歐美等國家由於工業優勢,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亞洲進入了學習和引進的時代,1960年代亞洲開放學習了歐美等西方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高速工業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並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那麼50年後,現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和我國的一些省市相比,誰強誰弱?
為了便於比較,這裡以18年的GDP為基礎,用人民幣計算。在這裡,我先來看亞洲四小龍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貿易夥伴(漢文化圈國家),18年在亞洲實現GDP 100751億元,GDP實際增長率為2.70%(經濟發達3國的增長速度普遍較低),18年在世界各國及地區GDP排名第11位。18年中國GDP最接近韓國的是廣東省,實現GDP 97277億元,只比韓國少3474億元,相當於少了一個嶽陽市。但是,雖然我們的GDP非常接近,但是廣東的經濟實力和韓國的差距非常大。18年韓國人均GDP為19.51萬人。廣東省只有8.70萬,是韓國的一半以下,廣東省真的想追上韓國,任重道遠啊!
看完了亞洲四小龍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韓國,再來看臺灣省,曾經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在的經濟總量相當於我國哪個省呢?18年,臺灣省實現GDP 39023億元,實際增長速度為2.60%,臺灣和韓國一樣,進入經濟低速增長期。中國和臺灣GDP最近的省份是湖北省,18年湖北省實現GDP 39366億元,實際增長速度為7.80%,GDP比臺灣省高出343億元,兩者只有一個小縣的差距。但是,兩省經濟實力的差距仍然很大,18年臺灣省人均GDP 16.55萬元,湖北省人均GDP 6.67億元,臺灣省是湖北省的兩倍以上,鴻溝依然存在,湖北省還需要努力!
我看了亞洲的四小龍中東北亞的韓國和我國的臺灣省,再來看看香港,同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18年香港生產總值24029億元,實際增長3.0%,略高於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和臺灣,和我國相似的不是哪個省或者直轄市,而是特區深圳。18年深圳市GDP 24221億元,比香港多了192億元。香港18年人均GDP 32.25萬元,深圳人均GDP 18.95萬元,比香港的一半多一點,所以,深圳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香港,但經濟實力比香港差得多,深圳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最後再看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新加坡位於東南亞,和韓國一樣屬於漢文化圈的國家,這也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18年新加坡實現了GDP 23901億元,實際增速為3.20%,是亞洲4小龍中增速最高的,新加坡的GDP和深圳差不多外,和我國的陝西省也非常接近。但是,實際經濟實力兩者有天壤之別,18年新加坡人均GDP 42.38萬,陝西人均GDP只有6.37萬,兩者相比有7倍。從上述亞洲四小龍與我國一些省會和城市的比較來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許多省市經濟總量超過了亞洲四小龍,但人均還相差很多。還需要埋頭發展,練好內功才行!
對於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