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牡丹園的神秘建築,「白牆黑瓦」,正門朝向日本

2020-10-09 漢娜的旅行筆記

在長春人民大街旁的牡丹園內西北角,有一座「白牆黑瓦」的神秘老建築在一片綠植中格外引人注目,這座建築就是鳴放宮,偽滿時期建造而成,當時叫做「神武殿」,建築呈廟宇樣式,黑色陶瓦的大屋頂,牆壁雪白

有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座建築的正門朝向比較「異常」,朝向東南方,這與長春市內同時期大多數建築的朝向迥然不同,令人不免疑惑,正門朝向東南方有何緣故?

鳴放宮始建於上世紀的1939年,1940年10月31日竣工。有人說,這一年是日本神武天皇誕辰2600年的日子,日本侵略者為祭祀神武天皇而建。

在日本神話裡,神武天皇是日本的開國之祖,第一代天皇,天照大神的後裔,地位很高。但要說1940年,鳴放宮竣工之時,是日本神武天皇誕辰2600年,這說法也不靠譜,因為日本神武天皇出生日期不詳。

當時的「神武殿」,名義上是日本侵略者為祭祀神武天皇而建,實際上是為政治服務,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的「神武殿」正門的朝向東南方,因為這個朝向正是日本本土的方向。

不過,當時所建的「神武殿」除了是日本侵略者用來祭祀神武天皇的場所,還作為習練武術的場所使用。

「神武殿」的設計由專業的武道場館設計師,「滿洲帝國武道會」技師宮地二郎負責設計、監督施工。「神武殿」殿內有神殿、拜殿和祀務所等。

據相關資料記載,這座「神武殿」的工程造價為偽幣140萬元。

大殿建築面積5245平方米,地上一層2829平方米,外側局部環廊158平方米,高22.04米,半地下室2189平方米。

建成初期,大殿的中部是柔道場和劍道場,日本人會在此處練習日本傳統柔道、擊劍等。大殿東側是管理用房。大殿西部有相撲場、小道場、半室外射箭場。一度成為宣揚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重要場所。

現在看「神武殿」的外觀,風格很明顯,屬於日本傳統廟宇建築樣式,整個建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大殿的屋頂採用鋼屋架,基座為花崗石,黑色屋頂與白色牆體給人巨大的反差印象。

大殿正門為朱紅色,不過並不是用純實木打造,據相關資料記載,朱紅色的大殿正門是用木料搭建龍骨,之後在表面粘貼薄木板。

「日本神武殿舊址」建築的主體部分,旁邊還有一個類似「偏殿」的建築,也是明顯的「白牆黑瓦」。

建築主體部分還設有半地下室,這個半地下室內曾存放過日本武士和士兵的骨灰

新中國成立後,初期這座建築曾被用作空軍航校的禮堂,1956年,空軍航校遷走,東北人民大學也就是吉林大學前身,把這座建築買下,作為學校的大禮堂。對大禮堂進行了相應的裝修和改造。1957年,大禮堂更名為「鳴放宮」

在「日本神武殿舊址」的附近,有一塊石碑,上面是胡喬木同志為吉林大學四十周年校慶的題詞。

1990年,長春市人民政府將「日本神武殿舊址」,列為「長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百歲宮,建築白牆黑瓦宏偉壯觀,有著古樸自然的韻味
    百歲宮的主體建築白牆黑瓦,沿著山崖呈南北走向狹長型排布,好似城牆,山上的巖石穿插入寺院內,給寺廟增添了古樸自然的韻味。跨過南邊的山門,是放有香爐的院子,北邊即大雄寶殿,殿門上的牌匾有黎元洪寫的「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幾字,由大雄寶殿的側門可進入肉身殿。百歲宮,坐落於九華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巔,原名摘星庵,又名萬年禪寺,始建於明代,為全國重點寺院。
  • 陳基來:讓鄉愁在白牆黑瓦間靜靜綻放
    飛簷、灰雕、臺門、鬥拱……在路橋區橫街鎮,有一個村莊,它距離台州市區只有10餘公裡,散落著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築
  • 如畫皖南:是馬頭牆上的眷戀,是白牆灰瓦的詩意
    我對安徽建築的白牆黑瓦馬頭牆有著難以形容的感情。走在青石板路上的皖南古村落裡,前半天我被古樹甚至牆上斑駁的光影迷住了。我喜歡的皖南古村落有多好?風景如畫的宏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宏村,我只知道我來過一次之後,我想再來一次,第三次。無論什麼季節來這裡,我都能看到來宏村寫生的學生。
  • 杭州:白牆黑瓦重新粉飾 引花入景扮靚老街
    原標題:白牆黑瓦重新粉飾,引花入景扮靚老街 沿杭州湖墅北路往北走,過了大關橋,看到白牆黑瓦、木門木窗的兩層小樓,小河直街就到了。 2007年國慶,這條充滿市井味道的老街修繕後重新亮相。
  • 徽派建築 | 白牆黑瓦,馬頭牆
    古代:「一府六縣」@百度百科攝影@rainbow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抬梁式木構架可採用跨度較大的梁,以減少柱子的數量,取得室內較大的空間,適用於古代宮殿、廟宇等建築。馬頭牆刨面圖@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 與 「四水歸堂 」並稱 ,圖片來源@VCG
  • 徽派建築 | 白牆黑瓦,馬頭牆
    徽派建築的文化源流   古代:「一府六縣」@百度百科徽派建築結構和特色空間攝影@rainbow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抬梁式木構架可採用跨度較大的梁,以減少柱子的數量,取得室內較大的空間,適用於古代宮殿、廟宇等建築。
  • 老牌的本地菜館,整體風格與平江路十分搭,白牆黑瓦
    環境:老牌的本地菜館,整體風格與平江路十分搭,白牆黑瓦,青磚石橋,墨香漢字;內裡的裝修也是江南味道,木結構,石相襯;服務:飯菜也是典型的江南菜式,清蒸太湖白魚味鮮刺多,唇齒留味,雞頭米圓子羹清甜可口,平江雞爪鮮紅入味,關鍵價格在景區屬於性價比很高了,推薦
  • 黃牆黑瓦古柿樹,松陽縣嶺頭村
    村內建築尚保留泥牆黑瓦的形式,這些傳統建築排列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村外還分布著上百棵當地特有的金柿棗樹,每年10月份柿子紅了的時候,就是村子最美的季節,清末和民國時期泥牆黑瓦的原生態建築,坐落在農田和樹林的環抱中,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令人陶醉。
  • 《周莊之旅》白牆黑瓦綠水紅花,一條小木船掀起小浪花
    但還是好看,白牆黑瓦綠水紅花,一條小木船掀起小浪花,怎麼說呢,就讓人很想掏錢買一些有的沒的。好像大家都把沈廳看作很重要的旅遊點,導演也講得口舌生煙,什麼沈家小姐躲在某某天窗後單向擇婿啦,什麼沈萬三當年月入萬貫的辦公室啦,但是各位,我們靜靜地站在收門票前的大屏風前瞧一瞧,這個宅子根本就是沈家不知道後了多少後的後裔修的。有趣與無趣完全看你們導遊講八卦的水準了。
  • 一層中式別墅設計,白牆黑瓦極具特色,鄰居都說好羨慕
    建築信息開間:19.8米進深:15.7米建築結構:磚混建築風格:中式建築整體為中式風格,牆體全部採用白色材料裝飾,坡屋面則是黑色瓦礫,白牆黑瓦極具中式特色。整個建築對外的形象還是很有觀賞性的,如果新農村家家戶戶都統一採用這種形式的設計來做房子,肯定會形成一個網紅打卡地。側面開窗是採用中式紋飾窗的設計,很經典也很耐看。
  • [分享]日本在長春的建築資料下載
    日本在長春的建築專題為您提供日本在長春的建築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日本在長春的建築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日本「偽滿洲帝國」時期,在長春留下的建築 查看詳情
  • 江蘇古鎮位於三地交界處,白牆灰瓦的傳統建築眾多,古石橋14座
    建築,是凝固了的詩,建築比詩更華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築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還滲透著由歷史積澱而來的人文情懷。中國古代建築不張揚的個性,而以建築群體的和諧為至境,也是中國文化追求有序、和諧的絕佳體現。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徜徉,你不僅流連在精美的樓臺殿閣、亭榭廊闕中,還在與古人進行著無言的交流。
  • 中式平層建築,白牆灰瓦搭配屋頂露臺,盡顯中式優雅
    這棟中式平層建築,很好的將現代生活方式融入進中式建築中,白牆灰瓦的外觀搭配時尚的屋頂露臺,使得建築整體層次非常豐富,且功能布局精巧細膩,非常人性化!室內車庫設計很好的解決了家中愛車無處安放的問題,實用貼心。
  • 南潯古鎮有一「紅房子」,藏在白牆灰瓦之間,古色古香
    多水江南古鎮,如周莊、烏鎮、南潯、西塘等,雖然看起來差不多,白牆灰瓦、小橋流水,但如果親自去感受一下,也會發現其中不同的地方,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風情。我曾經去過這些古鎮,但唯獨南潯古鎮是我願意再次去的地方。
  • 蘇州「最不能黑」的景點,水陸相伴白牆黑瓦,很有蘇州味道
    不管去哪個城市,很多遊客都選擇走有特色的街道, 蘇州除了山塘街、平江路外,其實還有一條古街, 被稱為最不能黑的景點, 有水陸伴、白牆黑瓦和蘇州的味道, 遊客來了之後,我覺得這裡很有歷史感,很有江南風味,小橋的水流,很悠閒!
  • 溥儀在長春的兩座「帝宮」
    日本關東軍為造成既成事實,加快了在東北建立傀儡政權的步伐。1932年1月22日,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主持召開「建國幕僚會議」。2月下旬,在關東軍的一手導演下,張景惠等幾個大漢奸在瀋陽舉行「建國會議」,確定新國家名稱為「滿洲國」,國家元首叫「執政」,「國旗」為紅藍白黃黑五色旗,將長春定為「國都」,更名為「新京」,並扶持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滿洲國」執政。
  • 深圳園博園景觀:白牆灰瓦的建築,小橋流水的風韻,像極了江南
    四年前,為了看茶花花展,第一次去了園博園,它的全稱叫: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它地處深圳市深南大道竹子林西段,是一個集中外園林園藝、花卉展示、大眾文化、藝術、建築等等於一體的大型市政公園。尤其是這種白牆灰瓦的建築,更是江南地區的特色,當時去這裡遊玩的時候,正是春節假期中,深圳的天氣已經很暖和了,所以這裡一派江南早春的景象。記得這個景點叫「水墨江南園」,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橋來到一片莊園,湖邊的白色玉蘭花開得正盛,引得蜂蝶飛舞其間,熱鬧非凡,這就是春的活力,一切生物都不甘寂寞。
  • 探訪南滿鐵路|長春:紙殼箱搭起的城堡
    在偽滿洲國皇宮東南角有一座「建國神廟」遺址,作為皇家內廟,為供奉日本天照大神而建。1945年,溥儀皇帝撤離長春之前,日本人燒毀了這座建築,現在只有遺址存在,在草地上的一些地基石條,我去的時候周圍正在維修中,不允許遊客靠近參觀,當然除了建築方位之外,本身也沒有多少可看之處。
  • 江西婺源有個千年古村 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人家 定能讓你樂不思歸!
    李坑,白牆黑瓦,飛簷翹角,鱗次櫛比,青山環繞,溪流潺潺,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美景,被譽為「最美婺源符號」。每年,都有大量遊客慕名前來李坑度假觀光。不僅如此,李坑還是60多家美術院校的寫生基地。然而,你可知道,早在1999年之前,李坑並不象如今這樣充滿生機、富得流油。那時的李坑,村子裡的大多數老房子年久失修,搖搖欲倒,破敗不堪。
  • 白牆黑瓦,雕梁畫棟處處述說往日的繁華,你值得去了解
    看著白牆黑瓦的古屋,通過雕梁畫棟間去尋找當年的繁華,聽著地上的青石磚述說傳唱微商們的神奇傳說,內心總有一種柔情在萌生。不知大家是否和小編一樣,對古村落總有那麼一種想像與嚮往,在山水環繞之下,一座座小木屋並蒂而生,小橋流水人家,在青山綠水間,過著平凡人家。這是十分原生態的風景,也是十分彌足珍貴的景象。